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年代好芳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汤,还有这生煎,真好吃!”林蔓说的是心里话,早先的猪多吃白菜叶玉米面等,自是比后世吃饲料催大的猪要好吃得多。
  “你的口味和你妈妈一样。她啊,也最喜欢吃这两样了。”白秀萍想起女儿,嘴角不禁浮上了笑。但转而,她又想起女儿的早逝,忍不住神色又悲戚起来。
  “外婆,您不是还有我吗?”林蔓轻握白秀萍的手,心里暗暗发誓,既然她没有孝顺你,那就由我来代替好了。
  白秀萍欣慰地抹干了眼角的泪花。是啊!女儿虽然去了,但外孙女不是回到身边来了吗?
  去徐汇公安分局的路并不曲折,仅一趟4路车坐到终点站。白秀萍领林蔓到达时,9点刚到,正是开始接待办事的时间。
  林蔓跟着白秀萍走进公安大楼。昏暗的走廊里,木质地板被两人踩得吱呀呀得响。
  二楼转右手处尽头,有一个没有挂牌子的房间。房间里摆了三张桌子,两张相合,一张单独。桌后坐了两男一女。她们进屋时,一个长脸男人刚泡好了茶,一个矮胖男人正倒烟灰缸里的烟灰进垃圾桶,一个剪“江姐头”的女人才翻开《新民早报》的第一页。
  “同志,我孙女来探亲,想办临时户口。”白秀萍走到女人桌前,恭敬地略鞠了个躬。
  越过报纸,女人撇了白秀萍一眼,冷冷地说道:“探亲证明!”
  “探亲证明?”林蔓脱口而出道,“什么探亲证明。”
  女人不耐烦地合拢了报纸,重拍了两下桌子:“没探亲证明就来开临时户口,侬是来寻麻烦的!”


第3章 临时户口
  “同志,我来的时候把探亲证明弄丢了。您看,有没有别的办法……”林蔓心里一早打好了腹稿。面对办事员关于探亲证明的质问,她振振有词。
  “你从哪里来的?”一旁的矮胖男人点燃了香烟,随口问道。他是该科室的领导。
  林蔓回道:“双枫镇下的红旗生产大队,靠近九元山。”
  在座的办事员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你们那里发生了场重大车祸,知道吗?”留“江姐头”的女人很意外林蔓来自九元山。大家叫她王办事员,托了夫家的关系,刚刚从邮政所调来做文职。
  林蔓点头回道:“我当时就在车上。当时有几个公安拦车抓特务。我们被疏散下车,实在太混乱了,有人还没来得及下来,车就发生了爆炸,翻下了山。”
  科长和王办事员看向长脸男人。他姓于,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公安。
  “发生了那么大的事,你没被留下来,等待接受调查?”于公安疑心林蔓的身份有鬼。
  对于《春田》一书中发生的各个重大事情,林蔓都记得很清楚。因此,哪里有漏洞可钻,哪里有破绽可以利用,她都尽在掌握。
  由于懒癌作祟,林蔓给好几个群众角色都起了一个名字,林蔓,林蔓,还是林蔓……这个死于长途车事故中的女人,因为车子发生了爆炸,以至于连尸体都没法辨认。而她,便是林蔓要冒充的第二个人物。
  “当时混乱极了,根本没人拦我们。队里只给了我10天假期,我怕耽搁,正巧有辆马车经过,我就乘它回了双枫镇,好不容易赶上了另一趟来上海的长途汽车。”林蔓镇静自若地回道。
  于公安点了下头,向科长示意林蔓应该没有问题。
  林蔓的回答无懈可击。于公安确实从双枫镇那边的同事口中听到,有一些人赶着乘车走了。并且,因为伤亡的人不少,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安置其他人。其实,刚才他的问话,无非是在诈林蔓罢了。
  “这样,我打个电话给你们大队。只有你们队长确认了你的身份和探亲证明,我才可以给你办临时户口。”即便得到了于公安的肯定,科长仍不放心,想再进一步验证林蔓的真伪。
  从一本厚厚的电话簿上,科长翻出了红旗生产大队的号码。电话拨通,铃声响了一会儿后,那头有人应声。
  “喂?是红旗生产大队吗?”科长拎起话筒问道,“你们那里有没有个……嗯……嗯……她现在这里……你们给她开了几天探亲证明……好,我让她接电话……”
  “赵队长,”林蔓接过话筒,熟络地冲电话另一头的人打招呼道,“我没事……嗯……因为走得急,没来得及向你报平安……我还没去,放心,你托我带的梨膏糖,我一定会想办法……”
  赵队长的儿子有些哮喘。
  他听说梨膏糖对咳嗽有疗效,便在林蔓临行前,嘱托她想法从上海的城隍庙带些回去。他在电话里问起这事,为的就是辨清林蔓的真假。
  林蔓递回了话筒给科长。科长又与赵队长交谈了几句。他严肃的面孔越来越舒缓。直到最后,当听见赵队长那边再三保证,他彻底放下了对林蔓的警惕。
  “小王,你给他登记十天的临时户口。”科长挂上了电话后,即刻吩咐王办事员道。
  王办事员打开左手抽屉,从中拿出了一本牛皮纸封面的簿子。封面上有一行黑字—暂住外出临时户口登记簿。
  “姓名……年龄……和户主的关系……来此原因……”说话间,王办事员翻开登记簿。
  “……18岁……祖孙……探亲……”
  “那就算祖孙团聚。”王办事员记录了林蔓的信息。在承办人一栏,她盖上了红章。
  临时户口开出来了,王办事员递给了林蔓。
  林蔓接过临时户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虽然这不是正式户口,但总算也是她成功摆脱黑户身份的第一步。
  王办事员一再严肃地叮嘱林蔓道:“可别延期啊,现在上面查得严。”
  林蔓连声答应:“放心,公安同志!我一定响应号召,遵守规定,决不给政府添麻烦!”
  白秀萍也高兴林蔓顺利地办出了临时户口。她拿着证明看了又看。蓦地,她不舍地叹道:“才能留十天啊!”
  林蔓亲昵地挽起白秀萍的胳膊,讲了些许宽慰的话。白秀萍的脸上又渐渐浮出了笑容。说话间,两人走出了公安大楼。
  借口还有事情要办,林蔓和白秀萍在大楼门口分手。
  白秀萍乘上4路车回“梧桐里”。
  林蔓绕进了公安大楼后的一个无人巷子。
  从早上醒来起,她的脑海中便总有一口挥之不去的棺材。棺材里装满了米面。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棺材里的米面可以像随身空间一样,任自己拿取。
  确认了周遭没人后,林蔓闭上了眼,开始尝试取米面出来。在脑海中,她抱起了一袋米。睁开眼,她倏地惊觉手中一沉。满满的一袋精米竟赫然落在面前。
  林蔓想起了梦里对子孙们说的那番话。与其哭,还不如多烧些米面来呢!再联想到早上棺材就被米面填满了,林蔓判断棺材或许是和外界沟通的一个媒介。通过它,她可以将外面的东西弄进来。说不定,再通过它,她亦可以把东西运出去。
  林蔓没再多拿米出来。生活在六十年代,身上得要有钱有票。现在看来,吃食上问题不大了,接下来得尽快弄些钱票在手里。
  怎么弄?写了数十载年代文的经验告诉林蔓,可以用粮食换啊!黑市上,又或是各大粮店外,总会找到适合交易的买家。
  林蔓向人问了路,往最近处的粮店走去。
  徐汇区第四粮店外的人龙刚刚散去。今天是凭票领油的日子。每人一斤。为了不落空,天刚擦亮,粮店门口就排起了人龙。每人都希望可以打到油。
  只可惜,事事哪能尽如人意。有人欢喜地抢到了,也有人沮丧地被告知油已经销完。后面的人听见前面的人说“没了”,顿时作鸟兽散,顷刻间,门庭若市的粮店外冷清了下来。
  林蔓走进粮店时,有个瓜子脸的女人正站在柜前,柜后的营业员不耐烦地耷拉着头,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女人的问题。
  “同志,现在大米什么价钱?”
  “2角昂尼1斤。”
  “2角昂尼?老早不是1角昂尼1斤吗?哪能贵了伽西多(怎么贵了这么多)?”
  营业员抬眼打量女人,嘴角撇出抹轻视的笑:“侬也晓得是老早了?嫌贵,到其他地方找便宜去。”
  营业员的一句话,堵得女人气憋在了胸口,脸顿时涨得通红。
  “称30斤。”女人掏出了棉布米袋。她终还是妥协了。出了这里,还能去哪儿买米?到处的营业员都是一张扑克脸。每个粮店的米也绝不会有第二价。
  营业员接过米袋,开始称米。女人迫不及待地看袋里打出来的米。
  “怎么里面掺了糠?”女人不悦。每次要完全把糠筛出去,她都需眯着眼睛坐在小板凳上一个多钟头。
  “都是这种米,你不要算了!”营业员不客气地扔回了米袋。对于女人的满脸怒气,她睬也不睬,径直摊开了一份报纸,开始专心致志地看。
  女人再不想受营业员的气了。哪怕换一个粮油店买米,得多花一两个钟头,她也无所谓。
  她气呼呼地出了粮店。
  林蔓听见了她与营业员的谈话,悄悄地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没有走多远,林蔓看四周没什么人了,便快步到女人的身侧,小声说道:“同志,要买精米吗?”


第4章 卖粮
  “小姑娘,侬精米哪能卖法(怎么卖)?”瓜子脸女人压低了声音,警惕地问。
  林蔓伸手进肩上背的布包,掏出了一小把米:“2块一斤,但要搭票,粮票、布票、工业券都行。”
  在六十年代,饭店里吃饭要粮票,买家具锅碗瓢盆要工业券,就连买盒火柴都要凭火柴票。林蔓不缺粮食,单单缺票。
  “呦,伽(这么)漂亮的大米。”瓜子脸女人眼放亮光。许久没见过这样好的米了。晶莹白润,透着米香。粮店里的米大多掺了糠,哪怕是黑市上难得一见的精米,也都是沉得发霉的碎米,而且价格贵得要命,起价5块一斤,和这个根本不能比。
  “你该清楚,这样的米,可有钱也难买到。”林蔓揣了米回布包。刚刚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