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莳花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的信上则如以往无数次一样,细细的讲述自己带领手下的兵又打退了多少蛮子、军中又有什么趣事等等,只是信末提到,他已经放赵小虎回乡成亲,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到了。
    刘寄奴投军后一年,赵小虎非闹着也要去北地,他爹娘扛不住,加上当时刘寄奴已经当上了百夫长,好歹算个官,可以照应着赵小虎,因此便没拦他。赵小虎这几年一直在刘寄奴手下当兵,如今也当上了偏将,跟还留在村子里的小伙伴相比,可以算得上十分有出息,可把田大婶高兴坏了。
    赵小虎跟田箐原本就互相有意,只是还隔着一层窗户纸没戳破,两家大人也知道,都在商量定亲了,谁知赵小虎突然要去投军,田大婶自然不再愿意定亲,就怕他死在战场上,让田箐还没过门就守寡。
    可一听说赵小虎要去参军,田大婶因此不答应两人婚事,原本还不承认喜欢赵小虎的田箐当即跑到田大婶跟前,非要跟赵小虎定亲,还扬言非他不嫁。
    田大婶无奈,只得顺着她。赵家因此对田家又感激有愧疚,更是对田箐这个未来儿媳妇儿疼爱有加。
    如今赵小虎混出名堂,两人年级也差不多了,因此便商量着要完婚,只是之前北地战事吃紧,赵小虎一直抽不出空回来,这次总算有了时间,也算喜事一桩。
    也不知道赵家和田家知道这事儿没有,待会儿得去跟他们报报信。襄荷这样想着,突然又想起,卜落葵也早已跟书院的一位山长之子订亲,也是今年年底就要成亲。
    好像不过是一转眼间,身边的伙伴居然已经全部快要嫁人。似乎,只剩下她了……
    想想自己,襄荷无奈地叹口气,放下刘寄奴的信,拿起最后一封。
    谢兰衣的信。

  ☆、110|8。3

每次同时收到谢兰衣的信和其他的信时,襄荷总是最后才看谢兰衣的那一封。就好像吃甘蔗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最甜的留到最后才吃。
    谢兰衣的信却一如既往的详尽而简单。
    去到什么地方,看了什么美景,遇到什么疑难病症……每一次都细细地描述一路所见所闻,让她即便没有随行,却仿佛陪着他走了千万里路。但是,除了细致而详实的旅途见闻外,却也再无其他。
    当然,也不会问她已经这般年纪了可否有许亲。
    襄荷夜里常常把被子当成谢兰衣那张如花似玉的脸,然后报复似地狠狠咬被角。
    这次的信依旧是旅途见闻,只是信末尾的一句话,让襄荷看了之后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此时襄城,应是春景正盛,花开正好,甚思之。”
    以前他从未在信中说过这样的话,所以……是想要回来了么?襄荷纠结地想把信扔到千里之外的谢兰衣脸上。
    混蛋!
    她恨恨地骂了一句。
    然而为什么要骂他,她拒绝去想。
    反正她不爽,就是想骂他╭(╯^╰)╮
    收拾好信件,襄荷换上农院院服,却不再是学子时简单的绿色衫裙,而是镶了一层银色锁边,领口处还绣了些枝枝叶叶——这时属于书院山长的院服。
    她早在去年就已经结束了在书院的学业,但却并没有离开书院,反而被卜院长劝说,留在农院做代山长。
    所谓代山长,其实也就相当于助教。农院人才凋零,不只是缺学生,更缺山长。
    真正有才干的农院学子都会去考农官,而考不上农官,又没有其他门道的,虽然他们愿意来书院执教,但奈何卜院长看不上他们。
    放眼整个书院,只有农院的山长最少,包括卜若地在内,总共只有两人,两人平均年龄还超过六十岁。因此卜院长对于找到新山长很是上心,因为若他不上心,很可能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那样农院将会彻底走向没落。
    于是,去年刚刚离开书院,年仅十六岁的襄荷便被他看在了眼里。
    襄荷虽然年纪小,但在书院待得时间却够久,全因她入院够早,七岁便入学,再加上又没有考农官的打算,因此也没有像其他学子一样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便申请离开书院,而是优哉游哉地一直待到十六岁。这整整九年的时间里,她都跟着卜若地学习,可以说卜若地对她有多少斤两知之甚深。襄荷功课一向好,九年时间早把该学的都学了,只是当一个助教,教教新入学的学子,她完全可以胜任。
    当然,卜若地竭力挽留,并不只是因为襄荷功课好,更多却是因为她在农学上的成就。
    这九年来,襄荷并非全然将精力放在培育新品花草上,虽然她喜欢莳花弄草,但多半还是将其当做乐趣,再说培育新品有金手指帮忙,几乎并没有花费她多少精力。
    真正让她付出努力的,还是正儿八经、能让更多人吃饱饭的“正统”农学上。
    虽然前世她也没有种过地,但对于一些先进的耕作理念多少还是了解一些,只是因为没有亲自实践,对细节也不清楚,因此并不能直接应用过来,所以她只能按照脑子里的记忆一点点去尝试,经过一年两年,甚至比更多年的努力,得出最准确的结果。
    这九年间,她试验出几种新的嫁接方法,让果树的嫁接成活率大大提升;更精确地提出玉米小麦等作物的施肥追肥时间和用量,使得作物产量有了提升;而且虽然灵液对于粮食作物并没有用处,但对于果树还是有用的,襄荷试验了好几年,终于培育出几种产量更高、味道更好的果树。
    相对于她的年纪来说,以上任何成绩单独拎出来都足以为人称道,但对于襄荷来说,最让她上心的还是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
    只是或许真的是因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之后对于这个世界影响太大,因此灵液这样超自然的东西对于粮食作物没有丝毫作用,因此襄荷只能自己一点点努力,每年都在稻田里选种,杂交,得到种子后再一次次播下,等待来年,再选择表现特殊的继续播下去,这样一年又一年,不知疲倦地试验下去。
    这是个笨办法,但千百年来,无论园林植物还是粮食作物,育种人们都是靠着这样的笨办法,靠着漫长的时间和坚韧不拔的耐性,才让原本野生的植物越来越符合人类所需。
    而襄荷不过才努力了九年,对于园艺育种来说,实在不能算作太过漫长,因此即便直至现在也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就,襄荷也并不灰心。
    再说,仅是目前取得的成绩,已经让卜若地等一干人大跌眼镜了。
    襄荷预期中的最好成就是像袁先生那样培育出产量超高的杂交水稻,但对于这个普遍亩产只有一两百斤左右的时代来说,完全不需要亩产千斤,只要能增加一百斤,就是足以让人名留青史的成就。
    而襄荷已经完成了这个成就。
    选育出的新型种子加上合理的耕作方法,襄荷在书院的那块试验田早已获得最高将近四百斤的亩产,只不过试验田是良田沃土,肥料也从来不缺,因此产量可能要比普通田地多一些,但即便打个折扣,三百斤也很不错了,要知道那已经是以往产量的一半。
    这就是卜若地那么热心于将襄荷留下的原因。
    刚刚得知襄荷的试验田达到了亩产四百斤时,他还当即就想上奏朝廷为襄荷请封赏,只不过后来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准让襄荷推广种植,待取得稳定数值后再上报,这样襄荷的功劳才更加稳固。
    天下社稷,农为本,只要大规模推广后产量真的能够提高,那么大周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而这个时代,人口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国力。所以,襄荷的功劳绝对会让皇帝和朝臣重视。
    今年襄荷便是将秀水村作为试点,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子,又教他们先进的耕作方式,就等秋收时验收成果。
    到时如果成果理想,卜若地就会为襄荷请封。
    到了书院,襄荷走在树荫遮天的青石板道上,一路遇上的学子大多都会向她点头致意。
    在书院待了九年,又获得了那样非凡的成就,襄荷如今在书院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几乎不再有人因为她女子的身份而当中表现出歧视,更有许多学子真心地钦佩她,整个农院学子更是全部成了她的脑残粉。
    虽然她直到今年也才不过十七岁,却成了学院几乎所有学子的师姐,全因为她入院早,如今还在书院读书的,几乎都晚于她入学。
    看着一群比自己还大的男生们恭恭敬敬地叫自己学姐或山长,不得不说,襄荷还是蛮享受的。

  ☆、111|8。05

兰郎中最近很忧愁。
    眼看闺女已经十七岁,花骨朵儿长成含苞待放的娇花一朵,提亲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闺女却谁都看不上,一点儿要成亲的意思都没有。
    虽说他非常不舍得闺女出嫁,但不舍得是不舍得,他心里知道,闺女总要嫁,再不舍得也得放手。可他都做好放手的准备了,闺女就是不愿意嫁!
    “都怪那个混蛋小子!”
    兰郎中恶狠狠地咒骂了一句。
    自从三年前闺女说出那句话,他就火上房似的搜集了那个叫谢兰衣的小子的一切信息。刚一听说他又瞎又瘸又比自个儿闺女大十岁,兰郎中气得差点没当场吐血,冲动之下差点没拎起棍子把那混蛋小子揍一顿。
    可人都走了,不在襄城了,他上哪儿揍去?
    等把棍子放下,皱着眉头苦思冥想时才想起,这不就是那个他一直敬仰,却无缘得见“谢小神医”么?
    好家伙,原来那么早就对他闺女心存不轨了!他一直敬仰的人物是这么一条大尾巴狼!
    兰郎中怒啊,火啊,可这满腔怒火只能自己生受了,朝谢兰衣撒吧,找不到人;朝闺女撒吧,他不舍得。
    他家闺女为了那混小子拒绝了那么多好儿郎,他原本还指望着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她能释怀,毕竟三年前她说喜欢时不过才十四岁,还是个小孩子啊,孩子的喜爱能有多长久?
    可他没料到闺女这次居然那么大决心。十七岁的年纪不爱俏不思春,守着书院那么多青年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