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蔡斌不乐意了,他这几年要守丧,不用出门远行什么的。本来指望教导小女儿解闷,结果小女儿跟着大女儿一起跟着林大家学习去了;开了书房让她多来转转,结果人家跑她兄长那里听先生讲游记去了。蔡家阿公郁闷了:讲游记?他一个连颍川都没出过的西席能讲出什么好来?他有我见得多听得多吗?就是要听也是听我讲啊!蔡斌很不高兴,他把女儿们提来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一顿,当然教育的内容很委婉,总结起来就是:你们还小,心性未定,当务之急还是要跟着林大家好好学习,不要整天乱跑,听些有的没的,对将来成长不好。要是真想干吗,可以来找你们阿公我,对于你们的到来我是随时欢迎滴,对于你们的要求我也会尽量满足地。

  教育完等着两个女儿表态,大女儿乖巧的点头,小女儿眨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抬头望着他,小脑袋一歪,脆生生地提条件:不让去也行,你得给我和我姐也弄个书房。蔡斌失笑:搞半天你们就要这个?不就是书房吗?家里还是有空房子的,随便你们挑就行了。于是大手一挥,同意了。

  蔡家姐妹总算有了自己书房了,俩人站在新收拾出来的屋子里好奇地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蔡家阿姐一把抱住妹妹亲了一口:“阿媚,你可真行!”

  王静冲她瞪眼:“你就会欺负我,这要求你怎么不自己提?”

  阿婧笑眯眯地回她:“你提的话阿公更容易同意!”王静无语了:这还真是个腹黑萝莉。

  打打闹闹中日子到了熹平六年的春上,王静五岁。蔡家的孝期也眼见要满,这期间蔡斌没出过一次远门,基本都在颍阳。平常的时候在书房看帐理事,闲的时候教导教导儿子,逗弄逗弄女儿。日子过得还算悠闲。除了期间小女儿经常提些乱七八糟的要求:什么她要学骑马,要请师父来教她拉弓射箭啦,她要出门拜师学舞剑啊,还怂恿着她母亲让家里屯粮食,藏钱啦。简直古怪刁钻,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

  不过对于小女儿荒唐的要求他还是本着能答应的答应,不能答应的驳回。骑马什么的倒是可以,小姑娘将来和闺友一起出门踏青只能坐车不会骑马也算遗憾。至于拉弓射箭,屯粮藏钱什么的不予考虑!一个姑娘家家,整天舞刀弄枪,成何体统?还有,他蔡斌又没缺她的、短她的,怎么小女儿跟个守财奴一样,还屯粮藏钱?亏她想得出!

  三月中的时候蔡家烧了守孝期的最后一期纸,然后全家沐浴,洒道除服。蔡斌在厅里端坐,等着家人们来见孝期过后的第一次礼。当他看到一身鹅黄汉服的大女儿牵着一身火红的小女儿进门时,不由眼前一亮,心中自豪也油然而生:“看,我家女儿生得多好。”然后他接着想到一个问题:俩姑娘现在还没大名呢?一直阿婧,阿媚的叫着小字,都是许了亲的姑娘,将来换名帖时不能只写小字吧?

  于是第二天蔡家阿公找到族长,说要给两个孩子上家谱,请族长带着族人开祠堂做见证。

  头上绑着小髽鬏,长得跟星宿老仙似的族长捋着有二尺长的胡须瞪蔡斌:“哼,这事你就是不说老夫也要派人去催了。你家大姑娘有十岁了吧,二姑娘也有五岁了,你这当爹的居然一点都想不起来给祖宗们报名,你你你……你让我怎么说你好?”

  蔡斌陪着笑脸,连连点头:“是是是,族叔教训的是!小侄知错了。那您看什么时候开祠堂好呢?”

  老族长又瞪他:“当然是越快越好,我看明天就是黄道吉日,就明天吧。”

  蔡斌呆愣:“明天?这也太匆促了吧?我连名字要叫什么还没想好呢?”

  老族长一个巴掌打在蔡斌脑门上:“那你小子还不赶紧回去想!明天蔡家姑娘上不了名我拿你是问!”

  于是蔡斌被老爷子吼回去后立马钻进书房,书都没扒拉多少就在丝帛上匆匆写下“姝”和“妩”,然后赶紧又跑到族长那里把字给他。族长眯缝着老花眼,把丝帛拿得离自己老远,费力得瞅了一会儿:“嗯,‘静女其姝’、‘妩媚芊弱’,意思不错。就这两个吧。”

  蔡斌舒了口气,又赶紧折回家里吩咐王氏准备两个女儿明天上名要穿的祭祀礼服。王氏听了傻眼儿:“大丫头倒还好,她的祭祀礼服一直有做大一号的,可是小丫头又没参加过祭祀。她的礼服现在还在玉儿和李女那里裁制呢!总不能让她穿大女小时候的吧?”

  蔡斌断然地摇头:“不成。那颜色不对!再说要是让族长知道我们糊弄事,他非抽我不可。这样,你今天带家里针线过得去的人连夜赶制,一定要在明天开祠堂以前让阿媚穿上。”

  王氏想了想:“只能这样了。”然后就转身急匆匆地叫人去往绣房赶。

  阿媚和她大姐还不知道自个儿爹妈那里已经忙得鸡飞狗跳,她俩正在自个儿的小书房各得其乐。阿婧拿着绣撑子在绣牡丹手帕,边绣边听自己妹妹在旁边拿着从哥哥那里搜刮的《杜康拾遗》唠叨:“阿姊,你说这上面说‘昆仑觞’用雪水酿酒,取三月梨花为辅,窖藏,逾半年而饮,酒香绵醇清冽。这……这可信吗?雪水酿的能喝吗?”

  阿婧头也不抬,随口答着:“你到时候试试不就完了?”

  王静瘪瘪嘴,低着头接着看,不一会儿又问:“‘梨花白’?也要用梨花作辅?你说写《杜康拾遗》这人是不是跟梨花有仇啊?怎么老往酒里兑梨花?那能好喝吗?”

  阿婧继续绣着花说:“你到时候试试不就完了?”

  王静无语了,她是明白了,这丫头不管怎么问都一句话:“你试试不就完了?”她倒是想试来着,可也得有条件啊!

  就在两姑娘一个吐槽,一个被吐槽的时候,蔡斌来了,一手一个提起女儿:“你们两个,赶紧回去睡觉。明天早起,开祠堂给你们上名字。”

  王静和姐姐对视一眼,连挣扎都省了,直接被老爹送去休息了。

  第二天王静天不亮就被叫起来,洗洗刷刷后被泡到大木盆里沐浴。然后李妈捧着那件连夜赶制的大红祭祀礼服来给她穿。王静摆着姿势看李妈一层一层往她身上套,不由心中无力。也不知道王氏是怎么了,好像特别喜欢把女儿往喜庆了打扮。打开王静衣柜:火红,亮红,大红,丹红,石榴红,各种红色应有尽有。除了守孝时穿过白,蓝,青,其他时候王静都觉得自己像移动红包。其实也不怪王氏,实在是因为王静生得太随母亲姨母那头,小小年纪肤白皮细,头发乌黑,柳眉杏眼虽没长开却想也是个小美人胚。穿着红的到处走显得喜庆粉嫩又惹人怜。

  等李妈给她穿好,领着她上了马车,随着蔡斌等人一起赶往祠堂。

  上名的具体过程王静实在是不想再回忆了。她就记得从见了那个拿着族规站在祠堂门口,长得一副随时会羽化登仙模样的老族长以后就是在不停的磕头。和她姐姐一起,给牌位磕完给族长磕,给族长磕完再给族里长老磕,给长老磕完接着给爹妈磕。幸亏蔡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不然这么一系列下来她非得磕傻了不可。

  等族长展开布帛用苍老的声音念:“长女蔡姝,生于建宁二年,母妾张氏。次女蔡妩,生于熹平二年,母正妻王氏。”旁边执刀笔的长老随着族长念的声音,把两个姐妹名字刻在族谱蔡斌的名后。王静听着自己新大名,不由心里吐血:“蔡妩?这不还是透着狐狸精味吗?”不过想想姐姐名字的谐音,她释然了:蔡妩总比‘菜蔬’好听不是?这么总结:她爹取名果然就是个没文化的!

  上名祭祀进行了快一天,等蔡斌带着两个累的快趴下的女儿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了(别问中午饭怎么解决那种问题啊,古人一天只吃两顿的)。姐妹俩饭都懒得吃,换了衣服洗了澡,倒头就睡!王静还迷迷糊糊地想:“这礼仪真太坑爹了!那些后世嚷嚷着要恢复古礼的都该来一遭试试,回去肯定安静了!”

  礼仪过完半个月后,蔡家来了几位访客,据说是王静……啊不对……现在该叫蔡妩了。据说是蔡妩已故祖母娘家人。蔡妩挺纳闷,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奶奶娘家人来了?等她知道同来得还有个拉纤性质的媒婆,不由目瞪口呆:“这……这才多大就许亲了,这不是来来问名的吧?而且姐姐和祖母的堂侄孙算不算上近亲?”然后她就掰着手指头数,数完松口气,还好还好,虽然没出五代但好歹出了三代了,生傻子的几率不是太高。

  再看已经被许了人家的小姐姐,小姐姐正满脸红晕,恍恍惚惚地坐在那里。蔡妩不由打了个哆嗦:古人可真早熟啊,她当年十岁的时候还抱着西游记崇拜孙悟空呢。蔡妩拿手指戳戳小姐姐:“你就一点不害怕?”

  蔡姝抬头:“怕什么,我七岁的时候娘亲就跟说,我很小时候先祖母和阿公就做主把我许给江家了,说是栓了亲的姑娘老天爷垂怜,不容易被收走。”

  蔡妩鄙夷地看她一眼,切,又是封建迷信这一套!

  然后她就错过了姐姐话里“很小时候”的那部分信息,完全没有往自己身上联想。以至于在蔡斌亲口告诉她事情之前,她都以为自己是自由身,从而有了后面一系列有的没的的故事。

  15、城西去探二姨母

  等江家人走了之后,阿婧小姑娘忽然开始忙活了,除了要在林大家那里上课,平时还得跟在王氏和张氏后头学着管家。江家和蔡家不同,人口多,人情往来也多,王氏和张氏唯恐自家姑娘将来嫁过去年纪轻,不懂这些,所以提前提点着一点一点开始教授。

  蔡妩倒是没什么别的事儿干,她连自己已经许人都不知道,看样子她爹妈也没有要现在就告诉她的意思。本来嘛,孩子还小不点呢,你跟她说了她也不一定懂,还是缓几年等孩子大些,懂事了再跟她讲。再一个就是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