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如他这般英明神武的帝王,也要在别人的提醒下才发现了这等猫腻之事,若是后世子 孙有人不顶事,那岂不是皇家血脉都会被内务府的包衣奴才拿捏在手中。
身为一个帝王,康熙有两禁忌,一就是江山社稷,二就是子嗣。
“张先生你看朕这么做可行否?”康熙执起一枚白子轻轻的落在棋盘上,笑着问道对面的那 个人。
却不想张先生直接摇了摇头,放下一枚黑子,秒杀了康熙的白子一大片“皇上这么做也只是 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而已,真正的祸源还在。”从容不迫的将棋盘上的白子拣出来,张先生压根就 没有看康熙一眼。
康熙脸上的自得收了起来,面对张先生他总是会下意识的谦虚几分有礼几分“还请先生赐教 。”
将视线放在了康熙身上,张先生笑道:“皇上多礼了,赐教说不上,只是皇上可曾想过没有 ,没有这些包衣宫女出身的嫔妃的时候,后宫还不是风起云涌,你算计我来,我算计你。只要内 务府的有人抵挡不住诱惑,这种事情就不可能断绝。”
再说深一些,只要这后宫有女人,就有宫斗,这种事情就是千古一帝也没法解决。
“嗯……”康熙拿着棋子的手顿住了,垂眼不知道在想什么,半响后才将棋子放在了棋盘上 ,叹了一口气。
张先生说得对,这事压根就没有办法断绝,只要有人在。但康熙也不可能取消内务府,清朝 入关几十年了,已经习惯内务府伺候他们了,一旦取消所引起的地震,可以说不亚于再爆发一次 三藩之乱。
康熙皱眉迟疑的问道:“那依先生的意思?”
张先生微笑道:“皇上这历朝历代就没听说过能一直做同一个位置到死的官员,朝廷上任命 官员都有回避制度了,更何况是内务府的这些奴才,皇上这次下的圣旨参照了官员的回避制度很 好。”
历朝历代在对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上实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因个人利益或亲 属关系等因素对政治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人事回避制度源远流长,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成 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
大体说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亲属回避、地域回避和职务回避。亲属回避,一方面是指在 同一政府机构内有上下隶属关系的亲属须回避。地域回避,是指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也就是说 ,官员的籍贯不能与他的任职地相重合。职务回避,当官员身份和特定的职务产生矛盾时,也需 要回避,这种回避有时会和亲属回避、地域回避相交叉。
回避制度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减少官员不必要的困扰和羁绊,巩固了中央集权,抑制了 地方势力,保障国家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在客观上避免了政局的动荡,维护了政权的稳定。
“只是这还不够!”张先生铿锵有力的落下一子来,然后正色道:“其他的微臣不说,就单 说小选,小选一年一次,所参选的是皆是包衣满洲上三旗的秀女,这上三旗的包衣原本就比其他 旗的体面,而且家里多在内务府任职。
皇上您下旨回避了包衣宫女出身的嫔妃的直系亲属,但间接的了?人活着一世总有三亲四友 的,小选一年一次皇上你今年打压洗清了,等着过几年他们陆陆续续的再送一下人入宫,到时候 和没有下圣旨之前的局面也差不了多少。让微臣说这内务府的管事不能用终身制,建议采用轮换 制,就跟朝廷官员一样,三年一换,择优录取,干的好的就是升官平调,干的不好的自然是打发 出去了。”张先生不经意的说着,却不知道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打掉了内务府包衣世家的最后 一丝侥幸。
康熙闻言双眼一亮,他怎么没有想到用朝廷上的那一套来放在内务府用了,康熙觉得甚好, 准了,让梁九功去吩咐人去重新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见康熙认同了自己的注意,张先生心里高兴了几分,随着康熙一天天的长大,他在康熙身边 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小了,好在有之前的香火钱在,他的日子到不怎么难过,只是以前被康熙全 心全意信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皇上光是处罚手段是不够的。”张先生又幽幽的说道:“包衣中还是有很多年轻有为的人 的,正是因为他们有才有能力但却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这个包衣奴才的身份,因此才会铤而走险 的走后宫路子的,皇上可要有惩有罚才好。”
康熙闻言一动“先生的意思是……”
☆、第212章 连锁反应——事情搞大了
康熙闻言一动“先生的意思是……”
张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一味的压制只会引起对方的反心,世祖章皇帝为了安抚汉人,不 但自己娶了汉族女子为妃,还设立的抬旗制度,凡是臣服于大清的汉人皆可入汉军旗。皇上对待 包衣也是如此,没有谁生来就愿意做奴才的,尤其是那些有才有能力的人更是如此。
皇上您也看见了,大清自入关一来,满洲八旗都沉浸在一片奢靡腐朽之中,八旗子弟里靠着 父辈祖上的军功混吃等死的人多的是。主弱奴强可不是一件好事,万一将他们逼急了什么事情都 有可能做得出来,兔子急了还蹬鹰了,明朝的那些太监明知自己没法有后代,有些人都还会想着 篡权夺位,更何况是这些手握皇宫衣食住行的人,皇上还是需要拿出一个章程来,有罪的便罚, 有恩的便赏。”
说白了张先生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萝卜+大棒。
“朕受教了。”康熙再一次的服了张先生,每次在他觉得自己做得很不错的时候,张先生总 是能一眼找出漏洞来,而且还让康熙不能不服。
双眼一转,康熙心里有了主意“这次和三藩和布尔尼打仗,朕看着有好几个优秀的将士都是 包衣出身,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朕也是应该有所表示的。”正愁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奖赏这些人 了,张先生就出了好主意。
而且对于这事康熙想的远比宜尔哈等人想的还要深。从包衣到正紧的旗人看似一步登天,但 事实上这样的人在老牌旗人那里是不受见待的,一来是看不起对方的出身。二来也是羡慕嫉妒对 方有战功,势必会排挤这些人。
而这些包衣抬旗成为正式旗人的,他们身上虽然有战功,但在旗人堆里却说不上话,要想真 正的上得了台面,就只能继续往上爬,而他们没有显赫的姻亲好友。想要往上爬唯一能靠的就是 自己这个皇帝了,若此一来势必会加强自己对朝廷对军队的进一步的掌控力。
而给了这些包衣奴才一个可以往上爬的路子。在没有万全把握的时候他们必然不敢狗急跳墙 ,或许经此一事后大清的国力还会上升。只要八旗子弟还有尊严看见这些包衣奴才竟然要和自己 平起平坐了,必然会努力奋起直追的,到时候得便宜的还是他。
一举数得。这个主意真不错。
康熙想到了这点后,心里更加的高兴起来。
果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张先生抿了一口茶,等着康熙的兴奋劲过后,才幽幽的说道:“皇上的家世微臣本不愿意管 ,只是……”张先生用凌厉的眼神看着康熙“后宫不得干政,这次翊坤宫妃虽然是一片慈母心为 子而强,内务府的事情严谨着来说也不算是干政,但……有一就有二。若是皇上这次姑息了她, 让她将胆子养大了,日后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皇上罚与不罚都左右为难。”
人的*有些时候就是在环境中滋长的,心里的那头魔鬼可是会越养越大的。一如历史上的武则 天、慈禧太后皆是在自己老公完蛋后没人压制住她后,才干出逆袭的事情来的。
康熙愣了一下,脑海里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浮现出那天宜尔哈跪坐在地上痛哭流涕的画面来, 一时之间康熙只觉得自己心里沉甸甸的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来。
如今想来,一方面康熙是在自责。自责自己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儿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另外一 方面也是对宜尔哈的警惕。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宜尔哈是个聪明人并不愚笨,但一向宜尔哈都喜欢 明着来,久而久之的也让康熙忽略了她的智慧,这一次的事情却是对康熙当头棒喝,实在是让他 心里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
康熙张了张嘴,半响后才说道:“朕明白。”
“微臣是看着皇上长大的,如今微臣也是一个一脚踏入棺材里的糟老头子了,有些话也不怕 对皇上说了。”张先生感叹道:“微臣知道皇上因为六阿哥的原因对翊坤宫妃另眼相待,微臣之 前说的话也不是为了挑拨离间,只是,有些事情最好是从源头上灭掉,皇上还是让人好好查查这 事吧,有些事情实在是太巧了。”
张先生的话说得很明白,就是让康熙注意一下宜尔哈,别让她成为第二个太皇太后,当年太 皇太后在顺治朝干预朝政后宫的事情,张先生可是经历过的。他知道想让后宫嫔妃完全和前朝扯 不到一点关系是不可能的,但是康熙是他看好的皇帝,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他会看住他的。
听完张先生的话,康熙沉思了一下,慎重的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即便是康熙心里对宜尔哈感觉不一样,但他对张先生是信任的,对自己的江山对自己手中的 权利更是无比的重视。即便是这次宜尔哈打了一个擦边球,也足够引起康熙的警惕了。
吩咐梁九功下去下去仔细的调查此事,到底康熙最重视的还是自己的权利。原本康熙以为他 会接到很多宜尔哈的龌龊,却没有想到事情往着另外一个他完全没有猜想过的方面发展了。
梁九功在调查宜尔哈在后宫里的底细和这事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发现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 事,看着底下人交上来的证据,梁九功欲哭无泪,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又怎么会害保存下来了 。
看着眼前的东西梁九功不敢自作主张,只能哭着一张脸,端着东西去见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