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养液的原料,主要使用的是木薯、苞谷粒、花生等。但我们这边木薯少,也可以用红薯代替……”
“……把原料打成粉末,然后你们看,注意我倒进去的水和原料的比例……再放糖,让它自然发酵……”
他一讲完课,又是黎燕燕头一个发言。她甚至像学生一般,举了举手,随着大家伙儿的称呼,喊他“李老师”。
“李老师,反正木匠师傅做木工活儿,也还得花个两三天功夫。不如,你把种藻分一点给我们,让我们试养一回吧?”她问道。
李向阳今天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一听她带头问起这事,马上笑道:“好。这个想法好。咱们县有21个公社,我已经准备好了21个玻璃罐。现在,大家排好队,按公社领取。”
说着,他又望了望黎燕燕,对她道:“县里提供的经费,没包括个人的。你们要也想试着繁殖小球藻,就去找一找盛水的东西。”
盛水的东西?黎燕燕想了想,认真问道:“喝水的搪瓷盅可以吗?”
李向阳一愣,笑道:“成!”
他把空玻璃罐分发完毕,又指挥大家去打井水,注入罐中。并且再三强调:“一定要用干净水,最好是井水。这个是要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干净点放心些。要是水不干净,消毒的阶段就要多加氯。这东西对身体不好的。”
稍后,他自己抱出一罐装满了绿色液体的玻璃罐,对大家道:“你们看,这就是繁殖好的小球藻了。一个小球藻只有3…8微米,肉眼基本上看不到。我们能看到的,就是无色透明的水,会变成绿色。换句话说,水体变绿就是收获小球藻的标志。”
他等了一会儿,等大家都给自己分到的那个玻璃罐注入干净井水后,让大家再度排队,来领种藻。
“李老师,你也太小气了,这么大一个玻璃罐,咋就给滴这么一小滴小球藻啊?”
李向阳是拿着滴管,从他那罐“种藻”里吸取小球藻液的。吸了之后,再滴一滴到别人的玻璃罐里。
听到抱怨,他头也不抬:“就这么多就够了,过几天,你整罐子的水都会变绿了,信不信?”
“这么神?”
“那是。要不然,国家怎么会推广这个法子?”
一人一滴,井然有序。
然后,到了黎燕燕来滴种藻时,李向阳一紧张,手一下子就抖了。
好些人同时看到,他给她滴了两滴!
“李老师,不公平!你给了她两滴!”
李向阳解释:“手抖!我这是手抖!”
“那你也给我多抖一下呗?”
“就是就是。给咱们都多抖一下吧!”
“不给。这些都是种藻。留着以后还有大用处的。”李向阳断然拒绝。
结果嘛……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还是给每个人多滴了一滴……
黎燕燕接了两滴种藻后,就退开了。看他有些狼狈地应对大家的要求,嘴巴微微向上翘了一翘。
“大家回去之后,就赶紧制作营养液。这一回的营养液呢,就由我来提供。下一回,就只能看你们自己的了。”分完种藻后,李向阳又跟大家吆喝了一回。
过了两天后,谭木匠的木制螺旋浆终于按图纸制出来了。而育藻池也早就砌好了,池子正中央的那根被打磨得上下一致,横截面为圆形的石柱也已经深埋在地底,并用水泥浇铸,稳固好了。
再把螺旋浆套上去,就只剩等待水泥完全凝结了。
不过,消毒这一步骤倒是可以在表面水泥干了之后,就进行。他们把消毒粉撒在池子的每一处,接着,又开始建另外的育藻池。
第67章 发起学生生产自救活动
谭木匠那里; 也在加紧制作更多的螺旋木浆。
由于一个育藻池往少了算,5…6天可产60公斤小球藻干粉,这些粉少说也可供12万人一天食用所需了; 所以李向阳给每个公社定了修10个育藻池的任务量。
大家上午上课; 下午就回各自公社兴建育藻池。
对每一个人来说,日子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而之前分给大家用来试养的种藻; 也很快繁殖成功。大家拿着一罐罐绿幽幽的小球藻水; 给李老师检察时,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不过,奇怪的是; 有人罐子里就只有半罐水。
李向阳看着觉得奇怪; 还特别问了一句:“你罐子里的水; 咋比别人的少那么多?”
那人搔了搔头皮,呵呵笑着回答:“我把它倒出来搞试验了。老师你不是说; 这东西制成干粉后,3…5克就能吃饱吗?我就试了试; 把它拿去煮水喝。结果昨天早上喝的,到现在,我肚子都没饿!”
所有人听得哈哈大笑。
有人戏谑地问那人:“3…5克就能吃饱; 你喝这么多; 没吃撑吗?”
那人嘿嘿笑道:“我叫了几个哥们儿一起来搞实验的。今天早上我还问了他们呢; 他们也是,一直都没觉得饿。”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李向阳头大地对大家道:“既然你们手里现在都有种藻,也都知道怎么繁殖小球藻了; 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把重点转到给群众科普这个法子上面。还有……”
他望了望那个偷吃种藻的人:“现在各公社的浮肿病人,都是收入公社卫生院治疗的。食用小球藻可以快速治愈这种病。希望你们繁殖出小球藻后,多往卫生院送去一些。救命才是大事情。”
那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那天开始,各个公社都在召开全员动员大会,要求家家户户都来搞小球藻繁殖。连树叶和树皮都开始吃的群众,听到有可以饱肚子的东西,怎么可能不积极响应呢?
各公社也积极想办法,来给农民配制养小球藻需要的营养液。毕竟营养液是需要用红苕、苞谷粒之类的食物来制造的,已经断炊的家庭根本造不出。而直接把东西发下去,让大家自己造。恐怕饥饿的人们,会直接把原料给吃了。
但就是这样,家家户户院子里、门前屋后,也都用各种陶盆、陶罐盛了水,养起小球藻来。
人们实在饿得厉害,不等水体完全变绿,就会倒一些出来煮水喝。结果,不到三天时间,人们的精神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浮肿病,也像断根了一样。一夜之间,公社卫生院里塞满了的浮肿病人,全数恢复健康出院。
而李向阳给黄建邦打电话,汇报工作进展时,黄建邦还闷头闷脑就骂了他一句。
“跟你说每周都要打一次电话回来,你看这都过去多久了?!你回去的路程就要五天功夫,再算上这些天的时间,都已经差不多半个月了!”
“我是有……”李向阳想解释解释。
不等他说完,黄建邦又是劈头盖脸地道:“你知不知道上面给了我多大的压力啊?一直在问你的工作进展怎么样!你又不打电话,我只好撒谎,说好得很,一切进展顺利!神TM顺利!”
李向阳不说话了。这些日子,他忙得就没歇过气,整个人是连轴在转。再加上育藻池设计的改进,他就想把这个搞掂后,再统一跟黄建邦汇报。
倒确实不知道对方顶着这么大压力。
等黄建邦发泄完毕,他才道:“我们这边改进了育藻池的设计,把翻搅池水的木浆改造成螺旋木浆,池子也改成了圆形。今天已经实验过了,用牛来拉浆可以完全代替人力,并且对池水的搅拌会更彻底。”
信息量太大,黄建邦愣愣地问他:“啥意思?没听明白。”
“意思就是说,改进一下设计,育藻池里产出的小球藻量会更多,救更多人。”
接着,李向阳就把池子的设计跟他讲了一遍。
黄建邦大喜道:“这个方法好啊!这个方法太妙了!你知道吗?我们这边还在想,怎样才能实现小球藻的工厂化繁殖。你这个法子简直帮大忙了!”
这回轮到李向阳不解了:“难不成,你们想在工厂里养很多头牛?”
黄建邦笑道:“不是养牛,而是照你的设计,把螺旋浆改成电动的,让机械设备去搅动池水。唉,我咋就没想到把育藻池建成圆形的呢?”
哦,就是把牛力,改成电力。李向阳听明白了,不由感叹道:“你知道螺旋浆和圆形育藻池是谁提出来的吗?是我们这儿一位县水利局的下放干部。唉,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啊,头脑都要比旁人好用些。”
黄建邦听他这么说,也不由由衷地道:“那你可以转告那位下放干部一句,他提的这个点子,可以多救好多人了。我不跟你多说了,这个设计还真比你的工作汇报重要。我得赶紧往上报。”
李向阳打趣道:“是不是过两个月,国家就该发小球藻票了?”
现在是票证当道的年代,买好些东西都得靠票。
“过两个月?你等着看吧,有了这个设计,说不定这个月,小球藻票就能发行了!”
李向阳吃了一惊,牛气啊!
***
在李向阳忙碌的时候,红果儿也没闲着。
她爹去京市确实花了些钱,但依然剩了1054元回来。
回来之后,她爹先拿了20元给她,当作零用钱,再把剩下的钱全部交给了她奶奶。
这时期,零用钱的概念还不普及。那是只有城里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的孩子,才有的待遇。而且就算有,也不过是几分钱,几毛钱。
但她奶一点都不反对。甚至她自己也抽了16元拿给红果儿。
为什么是16元呢?
老人家迷信啊。
嘴里说着咱们要相信社会主义,只要被社会主义的光芒照耀,就什么也不用怕。
但20+16=36,36这个数字多吉利啊!
当然,怎么个吉利法,侯秋云也是不知道的。反正建国前,那些算命的老说这个数字好。
“这是社会主义的36!”侯秋云笑眯眯地把两堆钱放到一起,然后放到红果儿的帆布小书包里。
结果有了钱,第一件事,她就把牛春来给瞄上了。
六月中旬末,公社小学就放假了。但期末成绩却得晚几天领。在老师们给大家定好的,返校取成绩单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