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大几人鞭马紧随在她身侧,簇拥着她去军营。
军营驻扎在城外,他们去的地方是新兵集中训练的一处营地。
营地的将官远远看到大道上红尘滚滚,一行人浩浩荡荡飞驰过来,还以为是周家子弟到了,正诧异今天怎么这么早,看清前面一匹雪白骏马上的人是都督膝下最疼爱的县主,吓了一跳,奔出营地相迎。
“县主怎么来这种地方?”
九宁勒马停下来,放慢速度,问:“都督的手令,你们都看过了?”
听她称呼周都督为都督而不是祖父或者阿翁,几名将官心里一个咯噔。
“县主,这里全是大男人,而且是一帮什么都不懂的新兵……”其中一个年轻将官道,“他们全是大老粗,从来见过贵人,您还是移步回城吧,免得他们冲撞您。”
“不碍事。”九宁拍拍雪球的马脖子,道,“既然你们都看过手令,就该知道我是来做什么的,用不着拦我。我已经熟记营地的规矩,要是我做错了什么,你们只管指出来。其他的不要多管。”
说话间,马已经走到营地前。
将官们小声商量。
周都督发过话,他们不敢阳奉阴违,原以为敷衍过去就算了,没想到县主本人来了。得罪县主,都督肯定会怪罪,既然县主非要和十一郎他们一样参加比试,那是周家内部的事,和他们无关,他们只需要注意不让新兵冲撞县主就行。
将官们作出决定,立刻转变态度,拨马掉头:“县主,请。”
这时候天还没大亮,冬日天亮得晚,四野暗沉,放眼远望,积雪已经化尽,露出原属于群山峻岭的苍青之色。
唯有山谷密林间偶尔闪过一抹残留的新雪痕迹。
一条溪涧静静流淌而过,溪水清澈见底,岸边荒草离离。驻扎在溪水边的营地非常简陋,数百座帐篷点缀在一块平坦宽敞的平地间,最东边是校场,校场周围插了许多不同颜色的旗帜,正迎风猎猎飞扬。
校场也是球场——这是十一郎告诉九宁的。
到了地方,九宁下马。
阿大几人忙活起来,架起一条长桌,旁边竖起代表九宁的小旗,然后搬来几张胡床,请九娘坐下,又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盘冬藏的果子送到她跟前。
接着他们也坐下。
然后就等着新兵们主动过来报名。
天边渐渐泛白,十一郎他们陆陆续续赶到营地,发现坐在长桌后的九宁,眼珠都快瞪出眼眶了。
“九娘,你来这里做什么!”
少年郎们大吃一惊,劝她回去。
九宁不耐烦地摆摆手:“兄长们忙你们的去吧。”
众人知道劝不动她,面面相觑,还没想好怎么办就被各自的副手劝走了,他们不是来玩的,到了时辰必须去将官那里报道,不然要挨棍子。
九宁算是已经报道过,坐在营地入口处,遥望场中来来回回的新兵。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来报名?”
阿大和阿二对望一眼,支支吾吾道:“他们太瘦了,连刀都扛不起来。”
九宁微笑:“你们实话实说,别打岔,是不是因为他们瞧不起我是个小娘子?”
四个护卫都低头不做声。
九宁拍拍手,拈起盘中果子,满不在乎道:“没事,以后还有比这更难堪的,我既然来了,心里早就有数,你们也用不着藏藏掖掖,有什么说什么。”
想当年她刺杀大将军的时候,几百个江湖赫赫有名的豪杰围着她,大骂她是妖女,她眼皮都没眨一下,手里的剑毫不犹豫地往前一送。
要不是她太倒霉了竟然在关键时刻崴了一脚,那一世她不用半年就能完成任务。
可惜她不记得大将军最后是怎么死的,气人。
九宁说话时,朝阳刚好从云层背后探出半个脑袋,一束灿烂光辉透过云层照下来,笼在她身上。
她发间的金梳背和身上的锦袍都在日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眉眼间比平时多了些雍容。
阿大几人不禁看呆了。
他们从她平淡的语气中听出她的决心,起身拱手行礼:“属下谨记在心。”
等了大半天,还是没人来。
九宁不急,阿大他们却急了,他们不忍心看她失望。
正愁着呢,两个高高瘦瘦的少年在一旁观望了一阵,走到他们的长桌前:“你们招兵?”
“对!招!”阿大激动得语无伦次,“你们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家中可有父母亲人?”
两个少年一一答了。
阿大连忙回头,憨厚的脸上挤满笑:“县主,招着人了!”
九宁面无表情,站起身。
“你们两个。”她指指少年,“是十一郎叫你们来的吧?”
两个少年立刻变了脸色,垂下头不说话。
“行了,你们回去吧。”
九宁朝远处的十一郎做了个回去找他算账的手势。
躲在角落里的十一郎干脆走出藏身的地方,一颠一颠跑到九宁跟前,“我这不是在帮你嘛!”
“多谢你,不过我暂时不需要。”
十一郎觉得自己很委屈,搬了张胡床和九宁的并排放在一起,陪她一起坐着等。
不一会儿,营地外忽然传来闹哄哄的嘈杂人声。
似乎起了什么骚乱。
十一郎立刻蹦了起来,手搭在额前遥望。
“啊!九娘,你大哥来了!”
九宁微微蹙眉。
周百药和周嘉言父子俩挨了周都督一顿打,强撑着不让人搀扶,自己走回去,回到房间后立马趴下了,周百药一直躺到现在还没起来,周嘉言年轻,又挨得比父亲少,已经好了。
今天周嘉言过来招兵。
兵营的新兵们也有自己的小算计,跟着其他房的郎君肯定不如跟着周都督的嫡长孙有出息,见周嘉言骑马来了,纷纷迎上前,抢着保命,免得晚了错失上进的大好机会。
周嘉言还没下马,五十人就招齐了。
还有更多的人围在周嘉言的马旁边,苦苦哀求再多收几个,他们都愿意跟着周嘉言。
周嘉言坐在马背上,前后左右簇拥着进了军营。
路过九宁的长桌前时,他居高临下,纡尊降贵般地瞟几眼她,嘴角挑起,笑容里明晃晃的全是讥讽。
阿大几人冷哼。
十一郎心里捏了把汗,悄悄看一眼九宁。
九宁没说话。
走过去的周嘉言突然回头,“九娘,你怎么一个人都没招到?我这里都是人,收都收不完,不如送你五十人使唤。”
气氛凝滞,剑拔弩张。
新兵们隐隐约约知道周嘉言和他的异母妹妹不和,见状没敢吭声,全都退回到周嘉言这一侧,生怕被他送给九宁。
周嘉言嘴角一勾,笑得更肆意。
“用不着你操心。”九宁道。
似乎是气话,但她说得很平静,没有恼羞成怒,只有厌烦。
周嘉言冷哼一声,掉头走远。
阿大满面愧疚,搓了搓手,道:“县主,都怪我们办事不力,没能帮您招到人手。”
九宁摇摇头,问:“新兵们里有没有认字的?”
一旁的十一郎插话进来说:“大多数不认字,认字的太少,早就被抢光了。”
“不认字也没事,长耳朵就成。”九宁道。
命阿大去取来纸笔,下笔一挥而就,写了份招兵启事。
阿二把启事贴在营地的布告栏上。
很快就有人围上来询问启事上写了什么。
阿二道:“县主招兵,每月可以拿一千钱,也可以换成粮食,大米三十斗,供衣裳、武器,一天三顿饭,两顿干的,一顿有炊饼吃!”
顿时一片哗然。
新兵们议论纷纷,当兵只需要管饭,县主竟然给发钱?而且每月一千钱,换成大米是三十斗,太平盛世米只要三文钱一斗,现在世道艰难,米价暴涨,长安的米价曾一度高至几百钱,县主每月给三十斗大米,一个壮劳力能吃五个月!
“是真的吗?县主不会是哄我们玩的吧?”
“我觉得一定是骗人的,县主哪是在招部曲,明明是在办过家家酒!”
“县主能保证吗?”
“真的发大米?这么多?县主哪来的粮食?”
新兵们连连发问。
有好奇的,有觉得不可置信的,有嗤之以鼻的,有大声质问的,也有人真的动摇了。
阿二充耳不闻,继续道:“县主是贵人,招部曲不问出身,不管其他,不过有一点,必须守规矩,否则军法处置!”
这时代骄兵刺头一直是困扰各大军将的难题。下手惩治吧,那些跋扈老兵立刻能阵前倒戈,帮着敌人打自己人,所以治军不能太严。但这么做只会继续纵容骄兵,助长他们的气焰。
九宁不懂军事,不可能带兵打仗,唯有靠规矩来束缚部曲,确立威信。以免招来一群刺头。
军法处置可不是说说而已,那是要掉脑袋的。
一个小娘子竟然敢说这样大口气的话,一众新兵没当回事,哈哈大笑。
阿二也不多说,贴好告示,回长桌前复命。
有几个感兴趣的新兵跟着他一起过来,不过还是不能下定决心,问东问西,就是不肯画押。
九宁叫住阿二,“还没检查,不能入选。”
新兵们一愣。
阿二忙谢罪,带着几个新兵走到一边,仔细检查,指指其中一人,摇摇头,告诉他不符合要求。
县主给出这么好的待遇,自然要挑最好的新兵,宁缺毋滥!
新兵们被唬住了,他们不想听一个女人的号令,所以瞧不起县主,没想到县主也瞧不起他们,人家只要最好的!
这下子更多的人反而非要来试一试。
阿大几人一个个仔细检查,绝不敷衍,符合要求的可以通过,然后把规矩一条一条讲给他们听,能遵守的就留下,不能遵守的即使符合要求也不要。
几个身强体壮的新兵不乐意了,他们因为每月发粮食而心动,愿意放下成见跟随县主,县主竟然还要他们守规矩?
其他郎君都没这么多条件!
几人联合刚刚通过检查的人和阿大谈条件,他们愿意遵守营地的规矩,县主不能额外再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