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宝莹可是记得先前这姑娘看着自家小夫君那花痴的脸,所以她没想着把她带东屋里去,只在院子里送上一杯热水,二丫喝着坐了一会儿,便走了。
乔宝莹把麦子提到厨房,她敞开麻袋口子往里头看,只见里头的麦子粒粒饱满,瞧着正是今年收的新麦,于是全部用水泡了起来。
泡了一个晚上,大清早的便放锅里煮熟,接着装起往在廊下搭的竹帘子上平摊,等晾干后发酵,待长了白毛再翻面,长了黄曲再拿出来对着太阳暴晒一天掰碎加盐再加水入缸敞开了暴晒,若是天气好,直接晒上一个月便能成酱色。
基本流程就是这样了,但行不行得通乔宝莹得做出来才可以,只是前世的时候她是看到人弄过的,一般农村里的人都会这一招,家里穷的买不起酱油,自己做啊,赚了人工费。
乔宝莹把麦子铺好,便跟苏辰两人上街上卖香辣豆花了。
等入缸加水的时候,乔宝莹想起她上山时扫松针喝过的山泉水,原本她还想着村里头那口井,但发现山里头的那山泉更加味道好些,如果水质好了,这酱油是不是味道也会变好呢?
虽然乔宝莹没有实验过,但她还是决定试试。
跟苏辰两人从山上提了山泉水下来,装入酱缸,接着整个缸子放于院子后头暴晒。
乔宝莹瞧着这天气,只盼着这一个月里头太阳越猛越好。
这几日的阳光还是挺充足的,乔宝莹晒的腊肉都能吃了,借愿这缸酱能顺顺利利的。
乔宝莹从廊下割下一点腊肉,炒来下饭。
腊肉晒制的时候,先前用香辛调料腌制过,眼下炒菜出来,苏辰竟然吃得连连惊叹。
乔宝莹做香辣豆花,要用到不少香料,这山里头香辛料多的事,苏辰温书的时候她没事就上山采一点,全部晒干用麻袋装起来,家里又有石磨,她便把香辛料配好再磨成粉。
这会儿做了腊肉,自然只是想试试,若成便拿出去卖的。
自个儿家里吃,放多了配菜,有点腊肉味儿,早上跟香辣豆花一起拿去卖的,她便薄薄的一片切好,再用蒸笼蒸好带去镇上。
乔宝莹怕腊肉凉了,还用被子给捂住了。
到了镇上时是热气腾腾的,往喜迎客门口一摆,买香辣豆花的人便来了,乔宝莹把被子掀开,再把腊肉拿出来,大家伙还不知道这上头是什么玩意,个个跑来看稀奇。
看了一会才发现是腊肉,于是都来了兴致。
这腊肉在镇上也有几家在卖,大家伙并没有抱什么期待,买香辣豆花的时候,乔宝莹问他们要不要来一个腊肉罩子,只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三文。
能买香辣豆花吃的便是手中有余钱的,自然不在乎这三文钱,所以今个儿加罩子的特别的多。
腊肉切得很薄,重点是辛辣味十足,这林源县的百姓是吃惯了辛辣味,没有还吃不下饭。
一开始大家没啥反应,可是吃下一碗豆花后,立即又回来问乔宝莹,这腊肉罩子可以单卖不?
乔宝莹当即同意,三文钱的罩子,腊肉自是少的,就几片的样子,吃得很是不过瘾。
没想到后来腊肉比香辣豆花还卖得快,转眼就一扫而空了。
那喜迎客的刘掌柜见乔宝莹出了新的菜式,便也叫伙计买了一份,吃完腊肉后,便出门来瞧,瞧着她卖得这么热闹的场面,刘掌柜心下一喜,上前问道:“你这腊肉的做法与咱们镇上的不同,味道却奇好,不知读书郎家里头可还有?”
乔宝莹看向苏辰,这与人打交道的事还是由小夫君出面吧,特别是这个刘掌柜的。
苏辰起身,作了一揖,说道:“倒是不多,着实是家里闲银不多,肉买的少了。”
这肉还是先前做席面的时候留下的,乔宝莹没有舍得吃,便做成了腊肉,也是无心之举,没想这么好卖。
那掌柜于是吩咐伙计进门,没多会就拿出一个银袋子交到苏辰手中,“这儿有三两银子的定金,就这味道的腊肉你们能做多少便做多少,我都收了,只是我收了后,你们在我家铺门前恐是不能再卖,不知道你们愿意否?”
那当然愿意啊,不过瞧着这刘掌柜也是极为精明的,很是会做生意,得知乔宝莹这次晒的不多,便由着她卖,把食客的味口给刁了起来后,便全部收购了乔宝莹手中的腊肉,到时酒楼里出了这道新菜,岂不是乔宝莹给他打了活招牌。
转眼得了三两银子,乔宝莹和苏辰小夫妻脸上带了笑容,收拾好东西往喜迎客的后院一放,两人买肉去了。
三两银子使劲买,买下的肉到时全部卖给刘掌柜。
好在今个儿是赶集,大清早的,镇上有几个猪肉摊子,两人买光了几个摊位的腰头肉,用竹筐子装起来,往牛车上一放,两人赶着牛车进村。
才到村口,便有村民闻着味儿了,个个都好奇的看着那竹筐子里的肉,大家伙还没有搞清楚他们买这么多肉做什么,乔宝莹也没有多做解释。
只是绕着弯儿上山脚那边,居然也能遇上婆母黎氏,黎氏往两人瞥了一眼,呸了一声,口沫子都快弹到乔宝莹脸上了。
苏辰阴沉的脸盯着黎氏,母子见面便不曾打个招呼,自上次出了偷窃的事后,乔宝莹见着苏家院子的人她也不再叫了。
两人来到了院子,乔宝莹把肉分理出来,接着洗净晾一会儿,等干了再腌制。
先前席面留下的肉她当时比较忙,也没有把这腊肉放在心上,所以做得粗糙,完全靠太阳晒制出来的,腊八前两月的阳光着实是好,正是制做腊肉的好时节。
乔宝莹想了想,决定上山里头砍些松树枝来,等晒干后拿来烟熏。
忙完这些事,两人才想着吃晚饭。
早上走的匆忙,锅里蒸笼里还有腊肉滴下的油碗,她拿来下了面条,蒸了馒头。
两人坐在正屋里吃饭,这腊肉味的面条是苏辰第一次吃,只觉得味道极好。
乔宝莹说道:“以后要是咱们有银子了,用腊肉蒸米饭是最好的一道吃食,以后我做给你吃。”
苏辰抬眸,目光深深地盯着乔宝莹,见她嘴边还粘了面条,于是抬手帮她抹去,“苦了你了。”
“我不苦,嫁给你后一直过着好日子,一点也不觉得苦。”
相较于在乔家院子里头的那些日子,跟着苏辰后的日子简直像天堂,她自由自在的,两人赚点儿小钱,做点小本生意,过得挺滋润。
吃完晚饭收拾屋子,接着两人各自回屋洗澡。
正文 第31章大哥的隐疾
从烟筒里过的热水,两人也不必再废柴禾,坐在浴桶里便能泡一会儿。
这设计村里的人都不知道,只知道她那烟筒做的不错,做席面的时候厨房忙得热火朝天也挺干净。
这日苏家院子里上梁,大请席宴,还请了人敲锣打鼓的,生怕村里的人不知道。
只是到晌午,等乔宝莹的牛车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村里人都没有上苏家院子里吃席。
一路上不少村民聊天的话都落入乔宝莹耳中,原来这次苏家院办的酒席村里人一个也没有去,除了跟黎氏交好的几家,原先办的十桌席,后来撤了三桌,结果来的人还是没有坐满,准备的饭菜都多了。
十里坡的村民还是挺纯朴的,村民们也很是团结,上次出了偷窃的事遭村长不喜,村民们便同仇敌忾的站在一起,都不与之结交。
来到山脚下,苏辰赶牛进牛棚,乔宝莹却拿出腊肉出来烟熏,这次她打算做两种,一种晒的像先前的那样,一种烟熏的,到时看刘掌柜喜欢哪一种,她再多做一次就是。
苏辰似乎有心事,他缷了牛车后又在乔宝莹身边坐下,倒没有像平时那样回屋里头看书。
乔宝莹停下手中的动作,关切的看着他。
苏辰见小媳妇担心他,他便把心事说了出来,“我弟已经快半年没有回村里头了。”
原来是为了这事儿。
乔宝莹自是知道的,先前还不小心听了墙角,但这事儿她也不好说,公公婆婆向着小的,苏辰不愿意过继给二房家,她公婆为了小儿子能有钱读书,便认了二房做干爹,先不说这关系乱了,可是这么做的话总是不妥的。
苏奕不比苏辰,从小得父母宠爱,年纪轻轻中了童生,被村里人给捧得高高的,眼下二房家里住在县城,既有钱又有好的资源,他年纪又小,很容易对二房那边产生亲情而变得亲近起来。
苏辰又道:“虽然恨着当初他们要把我过继给二房,但眼下弟弟去了二叔家里不回来,瞧着爹娘这横蛮模样,我心里也难过。”
遇上偏心的爹娘能怎么办,可是血源关系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怎么说也是养大他的亲人。
乔宝莹安慰道:“不然过年的时候,你提点肉去看看爹娘。”
苏辰毕竟只是分家,一年到头来提块肉上门什么的还是要做的,先不说心里怎么想,但在外头也得做得体面一点,苏辰将来还得考取功名,不能留下话柄。
乔宝莹越想越对,又补充道:“再买些喜饼吧,大年初一上门走动一下。”
苏辰想了想,点头同意,“就这么办吧,改日我去一趟县城里头见见弟弟。”
见苏奕,乔宝莹也没有意见,但她感觉成效不大,别以为十岁的孩子不会想事情,这时代的孩子早熟的很,二房家里吃得好住的好,他怕是早就乐不思蜀了。
至于苏辰的大哥苏继,乔宝莹便没有看到几次,没有娶妻,长年在外头,今个儿也有十八了吧,但与公婆不是很亲近,或是家里出了两个童生,这个做大哥的有些自卑吧。
不过这个大哥听说混得也不好,有人传他在镇上帮人做苦力,隔几日回来了一次,眼下乔宝莹老是绕着路走,不愿与苏家人遇上,便不曾见过苏继。
“你大哥也该娶媳妇了吧?”乔宝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