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村子安置女眷还有另一层原因是希望她们彼此作伴。但依然有人耐不住这漫长的无望的坚守,趁夜偷偷跑走。
小石头的娘就是如此。
那年小石头才三岁,大家伙儿听到孩子的哭声,纷纷掌起灯来探视,才发现他娘已经卷了包袱走人,就此毫无音讯。
小石头的爹知道了这件事,什么也没说,给邓大娘几两银子请她照顾小石头,转身又下山上阵。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小石头就这么东家吃几口,西家凑一觉,稀里糊涂的长到了七八岁。
邓大娘道,“那天,你无端端走了,我担心是……”
她欲言又止,一声长叹。
苏小辙认真道,“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走的。”
邓大娘笑了一笑,“看你跟林大人这样恩爱,我当然是信。”
但还有一句,邓大娘没有说出口,恩爱短,寂寞长,世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小石头的娘在刚怀上小石头的时候,跟他爹也是情深意厚。
第二天,轮到休沐的士兵三三两两来到了眷村,夫妻团聚,父子天伦,自然有一番热闹。
张炳发有六天没看见自己的小儿子,高兴得是抱起来又亲又啃的。
张婶笑道,“得了得了,别扎着儿子。”
张炳发道,“我跟儿子亲热亲热都不行。”
张婶道,“行,当然行,你们爷儿俩出去走走,让我收拾收拾屋子。”
张炳发抱着儿子就出门遛弯儿,走走停停,一路到了小河边,
河水潺潺流过,有几个妇人在河边洗衣,看见了张炳发,彼此打个招呼。
张炳发一抬眼,却见有个年轻女子隔了段距离洗衣。
再一看,阳光照在那女子头发上,隐隐闪动褐色光泽。
张炳发回到家中,张婶刚好将饭菜端上桌,“来得正好,吃饭了。”
张炳发把儿子抱在膝上喂了几口,问自己个儿媳妇,“最近村里来了新人?”
张婶想了想,“你说那个也羌人?”
张炳发皱眉道,“可不能这么说,慕容将军早吩咐过,说这姑娘是大周人。”
张婶撇撇嘴,“你没看见那头发的色儿?大周哪有这样的……”
张炳发压低声音,“你也不想想,拿这个说事儿,不是跟慕容将军过不去吗。”
张婶想起慕容将军也是异族血统,一双碧绿眼睛,当下便道,“诶哟当家的,还是你说的对,明儿我就跟她们说说,万不可再当面说这个事儿。”
张炳发道,“你知道就好。”
张婶坐下,吃了几口饭,还是忍不住问,“这姑娘嫁的人,好像不简单?”
张炳发摇头晃脑,“何止不简单。”
张婶好奇,“当家的,你跟我说说。”
张炳发道,“我跟你说,你可别往外头传。”
张婶马上道,“我是那种人吗!”
第二天,一群女眷在河边洗衣服。
有人一惊一乍,“真有这样的事?”
张婶道,“我们当家的亲口跟我说的,还能有假。”
有人啧啧,“真是看不出来。”
旁人嘘了一声,“别说了,人来了。”
苏小辙挎着一篮衣物过来,只见原本叽叽喳喳说得热闹的三姑六婆们忽然没了声,心里知道肯定是在讨论自己,不过自己有什么可被八卦的?
苏小辙好奇的看她们一眼。
那帮女眷也好奇的看了苏小辙。
两边视线一碰,女眷们立刻低头搓衣服的搓衣服,打哈哈的打哈哈。
苏小辙耸了耸肩,转身走开。
洗好了衣裳,苏小辙去找邓大娘,“邓大娘,麻烦您个事儿。”
邓大娘淡淡的说,“什么事。’
苏小辙嘿嘿干笑,“能不能请您教我针线活?”
邓大娘诧异,“你不会吗?”
苏小辙眨巴眨巴眼道,“不是很会。”
邓大娘打量一会儿苏小辙,“进屋吧。”
苏小辙是完全的零基础,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光一个穿针就把自己瞪成斗鸡眼,好不容易穿进了线,大大的松了口气。
邓大娘看着苏小辙这幅模样,忍不住问,“你以前从来没有学过?”
苏小辙很是尴尬的笑了笑,扯谎道,“学是学过,就是好久没做了,手生。”
邓大娘无奈叹气,看着苏小辙拿出剪子来嚓嚓几下就把衣裳的袖子给剪去一大截,忙道,“等等,你这量过尺寸没有?”
苏小辙拿起袖子来看了看,自言自语道,“应该差不多。”
邓大娘道,“怎么会差不多,你男人的胳膊难道这么短?”
苏小辙笑起来,“不是给他的。是给小石头,我看他身上的衣裳都旧了……”苏小辙回过神,忙道,“邓大娘,我的意思不是说你没照顾好他吗,我的意思是,是……”
苏小辙着急得脸都红了,邓大娘反而是难得的笑了一笑,“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
苏小辙松了口气,顺口道,“那小石头现在住哪儿?”
邓大娘道,“原是让他跟我一起住,但他不肯,三天总有两天睡在外头。”
苏小辙道,“外头?”
此地气候温暖,漫山遍野都是榕树,有些榕树大得遍生齐根,树冠犹如一朵绿云。
小石头就常常睡在榕树的枝桠上。睡醒了,就独个儿玩,肚子饿了,就回村里,各家看他可怜,都会给口吃的。
小石头站在小河边上,拣薄薄的石头打水漂儿,溅起来的水花弄湿了一旁洗衣服的妇人的衣裳。
小石头没吱声,不道歉。
那妇人忿忿道,这孩子,有爹生没娘教的……
旁人拽一把。
那妇人也发觉自己说得不妥,当下露出惭色,道,“小石头,今儿晚上到婶子家来吃饭,婶子给你烙饼。”
小石头不发一语,转身走开。
他走到一棵极大的榕树底下,躺下去,脑袋枕着胳膊,闭上眼。
眼帘之前,有温暖的橘色光斑,轻轻移动。
光斑被遮住,小石头睁开眼,却有一个人笑嘻嘻的看着他。
小石头一骨碌爬起来就要逃。
苏小辙抓住他的小细胳膊,“去哪儿。”
小石头警惕的看着苏小辙。
苏小辙道,“我叫苏小辙。你可以叫我……”她清了清嗓子,“叫我苏姐姐。”
小石头露出困惑神色。
苏小辙郁闷道,“叫苏阿姨也可以。”
小石头依旧不打算说话。
苏小辙想了一想,“给你看样东西。”
小石头目光疑惑。
苏小辙蹲下身,同时解开了头巾,“你看。”
那一头褐色长发在阳光下闪耀着奇特的光泽。
小石头好奇极了,伸出手,却又赶紧收回。
苏小辙鼓励道,“你摸摸看。”
小石头伸出手,摸了一摸。
不远处洗衣服的妇人看见了,“诶,张婶,你看那边。”
张婶一抬头,“诶哟,怎么小石头跟她聊上了。”
妇人道,“要不要把小石头带过来?”
张婶想了想,“带过来,别让小石头跟这种人走得太近。”
“什么这种人?”邓大娘挎着一篮子脏衣服过来,正好听见了这一句,皱起眉头,“你们在嚼什么舌头呢。”
张婶等几个人忙笑道,“没有的事,我们就是瞎说。”
邓大娘把衣服篮子往地上一放,冷冷道,“跟我说清楚了。什么叫‘这种人’。”
张婶见蒙混不了,只得道,“邓大娘,您可别说出去这事儿是我说的。”
邓大娘皱眉,“少扯这些个,快说。”
张婶小心翼翼道,“是我当家的从军里听来的,那个苏小辙,她是二头婚。”
邓大娘一愣。
军中传闻各式各样,传得最多的一个说法便是苏小辙先嫁了林大人,后来林大人投奔了三皇子,但是被太子抓回去,苏小辙一看林大人不能指靠,这头的亲还没断,那头就嫁给了太子的一个校尉。
邓大娘犹豫道,“这不可能吧。”
张婶道,“这无风不起浪,难说得很。”
邓大娘看了一眼在榕树底下的苏小辙和小石头。
苏小辙翻了个花绳,小石头想了想,伸手解开,苏小辙惊讶,“可以啊,这么难的花样都能被你解开。”
小石头得意的扬起嘴角。
邓大娘走过来,“苏小辙。”
苏小辙回头,“邓大娘,您来了。”
邓大娘面上不动声色,“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吧。”
苏小辙哦了一声,转头问小石头,“跟咱们一起回去好吗?”
小石头犹豫。
苏小辙柔声道,“那……要么我留下来,咱们今晚上一块儿住树上,怎么样?”
小石头惊讶。
邓大娘也道,“苏小辙,你说什么混话。”
苏小辙道,“没事儿,这天气这么暖和,晚上不会着凉。”
邓大娘皱眉道,“那也没有睡露天的道理。”
苏小辙看看小石头,耸了耸肩,又道,“大娘你要是不放心,要么也跟咱们一起?”
邓大娘斥道,“胡闹!”
☆、第 37 章
苏小辙拉着小石头到了邓大娘家吃过饭,两个人还真的一起回到大榕树底下。
小石头身手灵活,不一会儿就爬上树,从高高大大的树杈上探出头来,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苏小辙。
苏小辙估了估高度,学着电视上拍的,往手心里呸了两口,四下张望了一圈没人,一撩裙子就上了树。
也就是榕树树瘤多,树干粗,苏小辙才勉强爬上了树杈,喘了会儿气,叮嘱小石头,“可别告诉别人我爬树是什么样。”
小石头嘿嘿傻笑。
苏小辙弹了一下脑门,“笑个什么劲儿。”
她打量了一下四周。
这棵榕树树杈分成四股,犹如一只朝天张开的手掌,正中间的‘掌心’足够容纳他们二人,小石头收拾得很干净,铺了一层干草,还有一条花布薄被。
苏小辙试着躺下来,调整了一下姿势,惬意的深深吸了口气,只见眼前是葱茏树冠,叶与叶之间的间隙隐约可见天空的颜色。
苏小辙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