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没有,”孙老汉拉着康文的手朝老妻一指:“快沏茶上来。”
这得有多急切啊。康文说起陈西:“……是桂花楼的大掌柜,前程似锦。就是有一个,年纪大了些。房子的事不用担心,我家东家说了,只要亲事能成,给小两口置一个五间的小院子没问题,家具丫鬟一应添置齐全。”
孙老汉祖下留下一个六间房的院子,因自家人丁少,放着浪费,便把一个院子砌成两个,左边的自住,右边的出租。陈西在这儿一住三四年,平时进进出出的,他也常遇到,有时候还搭讪两句。
这小伙子长得还算齐整。孙老汉自是千般万般的愿意。
孙妻沏了茶来便回避了,回房中与女儿一块儿做针线,母女两支了耳朵听厅中两人说话。
康文一见孙老汉的神情,就知这门亲事成了九成,可是孙老汉接下来说的话却是他没有想到的:“……陈掌柜配小女,那是天作之合。只是有一个,我膝下空虚,小女留到现在,就是想招婿上门……”
康文一口茶直喷了出去。赘婿没有地位,让人瞧不起,在人前是会抬不起头来的。但凡家里有一口吃的,谁愿意入赘?就算陈西以前只是一个伙计,估计也是不肯的,何况他现在是桂花楼的掌柜,那也是有社会地位的人了。
送走康文,孙老汉的心情更恶劣了,要是家里有个儿子,女儿就能配给桂花楼的大掌柜了,说出去多有面子啊。
房里,孙芳母女也心情沉重。陈西是住了几年的房客和邻居,可比那不知根不知底的人家好了不知多少。
孙妻一看女儿的表情就知道她是愿意的。陈西这人,女儿也见过几面。
陈西在院子里等着康文呢,见他神色古怪地进来,忙问:“许了人了吗?”
要不是许了人,怎么到这时候还没成亲呢,肯定是男方家有什么事,婚事才拖了下来。
康文边拍打自身的雪,边道:“他家要招婿的,你看……”
陈西呆住。堂堂男子,哪有上门给人入赘,放弃祖宗赐下的姓氏的道理?
两人相对无言半晌,康文劝道:“现在各家忙着过年,待过了年,我再帮你留意,或者到时候千里姻缘一线牵也说不定呢。”
如果没人提头还好,自打乐思齐提起孙家女儿,那个高挑的女孩儿就在脑海里晃荡。陈西竟有些放不下了。
第77章 离去
乐思齐听康文不无惋惜地禀报着,道:“真是可惜。那孙家对陈西也是满意的。”
确实可惜,可是未必没有办法吧?乐思齐想了想,让人把陈西找来。
陈西脚步沉重回到桂花楼时,半身衣衫被雪湿透,屋内暖和,雪化为水,把外面的棉袍内里的毛衣都打湿了,他的小厮拿了替换的衣服来,他还坐着发呆。
听说乐思齐找他,没精打彩地赶了过来,这段路,竟比平时迟了半个时辰。
乐思齐见他失魂落魄的,不由抿嘴笑道:“你若真喜欢了孙家小姐,自然应该想办法促成,光在这儿伤心算什么男子汉嘛。”
陈西霍地抬头,直视乐思齐,道:“齐妹妹有什么办法?”
这可是死局,哪里解得开呢。
乐思齐道:“你不愿入赘,他家又非要招上门女婿,看着是无法可想。可若是约定你们婚后某一个孩子嗣外祖,这样孙家的香火不致断绝,你也不用入赘,岂不是两全其美?”
陈西一呆,还可以这样么?让孩子继承香火?
一旁的康文用力拍大腿:“还是东家有办法,我这就上孙家说去。”
乐思齐喊住他,让他套了自己的马车去:“路上难行,大总管这样来回奔波,身子骨恐怕吃不消呢。”
孙家的气氛压抑,孙妻没心思做饭,孙老汉也提不起兴致去景福楼吃饭,眼看午时将过,三人也不觉得肚子饿,只是呆呆坐着。
门再次被拍响。孙老汉木然过去看门。可是门扉外站着一人,让他恍然如梦。
听康文说了来龙去脉,孙老汉喜不自胜,道:“成亲后不拘男女。留一个姓孙,继承我家的香火?那敢情好,那敢情好。”
迈步就要去屋内告诉老妻女儿,母女两在屋内也听到了,孙妻顾不得避嫌,迎了出来,道:“这个办法好。”
婚事就这样定下来,约定二月下聘迎娶。
孙老汉解决一桩大事,屁颠屁颠的坐了康文的马车。去向乐思齐道谢。
乐思齐抿着嘴微微一笑,前世,姑妈家的表姐就是这么办的啊。
………………
元宵赏灯一般从十四开始。十六结束,一共三天不夜天。这时,从京城到边陲,从皇帝王公大臣到普通老百姓,都乐在其中。普通人家也会自己扎些花灯,或让小孩子拿着玩,或吊在家门口图一年平安顺遂。
官宦人家更不用说了,那花灯,也是炫富的手段。
正月十四一大早,顺庆镇便红彤彤的一片。各色花灯在迎风摇曳。争奇斗艳。
景福楼也入乡随俗。特地请了永定府有名的师傅制作了一枝高三丈的莲花灯,花瓣足有两枝油纸伞大。引得无数路人驻足观看。
到得晚间,莲花灯点了小儿手臂粗的蜡烛,柔和的光芒远远照射开去,更是好看。
前世对花灯不屑一顾,没想到竟是这般好看。乐思齐站在东厢房里望着自家的花灯,只觉兴趣盎然。
到得十五,自然又有一番热闹,景福楼依然客满为患,一更鼓响时,楼下有两桌食客不知为着什么事,先是口角,接着大打出手,直到护卫出面制止才收敛。
十六下午,便是李纪氏举办宴席的日子了,午后县衙门口车马不断。
乐思齐稍做打扮,如约赴宴。
后院暖阁里坐了十几个衣着光鲜的妇人,见乐思齐迈步进来,一个个瞪圆了眼死盯着她,很是没礼貌。
这些人大多去过景福楼,以富绅之家自居。她们或者听说过乐思齐的大名,或者见过她本人,只是自重身份,没有什么来往而已。
对她们来说,一个女子抛头露脸开酒楼,实在是有失体脸,却没去想她们家,或者耕读传家,或者各式店铺,要没有这些进取,哪来的银钱供她们吃穿用度呢。
乐思齐笑微微和迎出来的李纪氏见礼,李纪氏笑着一把拉过她的手,带到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面前,介绍道:“这位就是景福楼的乐东家。这位是韦阁老家的老夫人。”
韦阁老,前朝阁老,很久以前致仕回归乡里。这位阁老已经变成一坯黄土了,不过发妻还在世。顺庆镇文教不盛,韦阁老是镇上曾经官做得最大的一人个人了。他的府第在北街,整条街呢。乐思齐倒曾经路过那里。
韦文氏傲慢地颌了颌首,目光越过乐思齐,不知看向何处。
乐思齐也朝她颌了颌首,转身走开,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
所有的人侧目。在顺庆镇,谁敢对韦阁老一家无礼?宰相门子七品官,更不要说宰相的未亡人,曾经的一品诰命夫人了。
李纪氏笑容僵在脸上,心里深深后悔邀请乐思齐前来做客。
暖阁里本来说得挺热闹,现在却静得落针可闻。大家围着韦老夫人而坐,言笑宴宴,现在却一个个如坐针毡。一个胖胖的中年妇人便不安地扭了扭屁股,道:“哎呀,我那儿媳妇眼看着快要生了,我不能久坐的,这就告辞了。”
其它人也跟着站了起来,另一个三十开外,脸如银盘的妇人也道:“我家两个半大小子调皮得很,留他们在家,真是不放心。”
李纪氏的脸立即黑了下来,以前时常聚会,一打起牌来就是一天,你家小子怎么就不调皮了呢。
乐思齐冷眼旁观,觉得很没必要在这儿呆下去,装做想起什么似的道:“呀,我还有些事没处理呢。不好意思啊李夫人,过些天再来向你请罪了。”
所有的人一怔,随即脸上浮起会意的微笑。看来这女子也是识相的人,知道大家不欢迎她。这样挺好的,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聚会才能继续下去嘛。
李纪氏并没有挽留,嘴角微微向上翘,道:“看来只好以后再聚了。”
有空来玩的话是不敢再说了,得罪韦老夫人可不是玩的。
乐思齐含笑转身,才到门槛,一个小丫鬟急急跑进来,一头撞进乐思齐怀里。
乐思齐被撞得胸腹间一阵疼痛,捂着肚子一时说不出话来。
暖阁里那些人便笑了起来,有人还笑出了声,一副毫不掩饰的兴灾乐祸。
李纪氏顾不上问乐思齐有没有事,先喝止小丫鬟:“慌什么呢?”语气平和,实在听不也什么气恼的地方。
小丫鬟看清眼前是自家主母,忙跪下禀道:“回夫人,徐国公让人传话,有事找乐东家。老爷特地让奴婢过来看看乐东家可在这儿。奴婢一时没注意,罪该万死……”
徐国公!在场的人愕然。看向乐思齐的眼光不知不觉起了变化,不知谁说了一句:“乐妹妹怎么了?快请大夫。”
韦文氏唇边浮起一抹冷笑,所有人的目光全停在乐思齐身上,并没有人注意。
乐思齐揉了揉肚子,缓了口气,才道:“我没事。”
李纪氏忙道:“已经着人去请大夫了,乐东家还请稍等一会。”
这些人的嘴脸乐思齐一刻也不想看到,摇了摇头,她道:“我没事。”又温声对跪在脚边害怕得籁籁发抖的小丫鬟道:“以后切不可如此冒失。”把她拉了起来。
又一个丫鬟匆匆进来道:“老爷在催了,还请乐东家快些回去。”
却是李翔接到苏玮派来的人,听说找乐思齐后忙让小丫鬟过来请,稍等一会见人还没出来,又打发人过来催。别的还好说,徐国公他真心惹不起。
乐思齐在妇人们艳羡好奇的目光中告辞离去。回到景福楼,才知苏玮已经在厅堂等了小半天。一见乐思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