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天蓝对对方不讲理的态度简直是无语了,无理狡三分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她刚想反驳,于家人就都下地回来了。
刚一进门于老太连原由都没问,只听到她们似乎在吵架,就直接骂道,“大老远就听到你们吵吵,作死啊!都不知道做饭在这儿胡咧咧什么?”
牛春花还觉得自己委屈呢,立刻添油加醋、倒打一耙,把大妞说的多不懂事抢她儿子书徐天蓝要打他儿子的事说了一遍。
于老太一听还欺负她孙子,也不听徐天蓝有什么解释,更是变本加厉骂道,“丫头片子还想看书,她长那个脑子吗?我告诉你,赶紧收起这个心思,丫头片子就别想上学了,赶紧学着干活是正理。”
牛春花丈夫于大江也跟着帮腔,“就是啊弟妹,小丫头会看什么书,咱家木木的书可不能随便抢,那是学校发的新书,回头抢坏了,我家木木没书读,万一要是蹲班了,你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啊!”
一副‘我们家儿子是读收的料,将来是有大出息的,要是没出息升不了学,都赖你’的嘴脸。
最要命的是,其实人也跟着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于楠木看大家都帮他,自觉有了靠山,立刻冲徐天蓝做鬼脸挑衅,还对着大妞挥了挥拳头,大妞被吓,又‘哇哇’哭了起来。
徐天蓝瞪了于楠木一眼,心疼的赶紧哄大妞,“大妞不哭不哭,妈妈在呢!”
于老汉咳嗽一声,“行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至于闹成这样让人看笑话嘛!”他转头,自以为公道,“老四媳妇,大妞不是没事嘛!你就别不依不饶了,老二媳妇你也是,都该干嘛干嘛!”
于老汉在于家还是挺有权威的,他一说话大家就都不说什么了。
吴桂花也跟着劝徐天蓝,“是啊四弟妹,大妞也没事,就算了。”
“行了行了,该做饭做饭,累累巴巴的到家连饭都吃不上,”于老太看了徐天蓝一眼,“不下地还不做饭,就你事儿多,赶紧做饭。”
徐天蓝看形势一边倒,自己孤立无援还弄个两个小不点,又估量了下自己现在的细胳膊细腿的战斗力,寡不敌众,还是不要硬碰硬。
她扫了一眼众人,她抱着大妞往屋走,完全不理会刚才于老太命令她做饭的话。
于老太自觉威信被挑战了,气的直跳脚,刚想骂街就被于老汉拦住了,“行了,老四媳妇现在身体不好,让她休息休息。”然后就给于老太使眼色,让她回屋。
于老太也明白老头儿的意思,徐天蓝之前掉河里昏迷了一天一夜,连大夫都没请本来是她理亏,之前一直没醒,还真怕有什么事儿,好在还是醒了。
她知道儿子是个护短的,但徐天蓝嫁到于家四年连生了两个丫头片子更是理亏,平时怎么骂她,她也不敢告状,她就更变本加厉,没想到跳个河里,居然学会反抗了,这还得了,这是要反天?
她嘟囔着回屋,“等老四回来,一定让他好好管管他媳妇,简直要翻天!”
于老汉也没说话,似是默许。
*
回到房间,徐天蓝检查了下大妞有没有受伤,现在衣服穿的多,棉袄虽然有点笨,还是有好处的,身上倒是没伤,就是右手搓到地上,划破了好几条口子,混着泥土,渗着血,模糊一片。
徐天蓝赶紧倒了点热水,又去厨房舀了点凉水兑上,期间于家另三个儿媳妇在厨房做饭,她谁也没搭理就直接回了屋。
把毛巾洗干净,然后一点点的轻轻的把大妞的小手擦了好遍才擦干净,大妞两只大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嘴角也一直撇着,一副随时会哭出来的表情。
徐天蓝翻遍整个屋子也没有找到一点消炎的药涂伤口,于是把小妞用被子和枕头隔好防止她乱动会掉在地上,自己抱着大妞出了门。
她敲响了隔壁马大娘家的门。
马大娘家是三间瓦房,这还是儿子媳妇在的时候修的,本来家里条件不错,一家人都老实肯干,可没想到两年前儿子媳妇都得了重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也没能把人留住,只留下一个快四岁的小孙女在二老膝下。
“大海媳妇来啦!快进屋,哟哟,大妞这是怎么了,怎么眼红红的。”马大娘刚才一直在里屋做饭,根本没听到隔壁的争执声。
徐天蓝看马大娘还不到五十的年纪,已经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说六七十都有人信。
“大妞手搓伤了,流血了,我想问下您家有没有消炎药。”徐天蓝跟着进了外屋,看到桌上摆着一小碗咸菜,一盘窝头,一小盆清汤寡水的菜汤。
“有有有,屋里坐,我去给你拿。小娟啊!给你婶倒杯水啊!”说完她就跑东屋去了。
徐天蓝坐在西屋的炕边,就看到马小娟小盆友扬着一张小脸看着徐天蓝,“四婶儿,大妞怎了?”
徐天蓝为自己重生一回,就莫明其妙涨上的辈份默哀了一把,但还是和言悦色的回答。
“大妞受伤了,手擦破了,小娟别倒水了,婶儿不渴。”她看到小娟说着话,就拿了个搪瓷的茶缸子,打算给她倒水喝,地上的暖瓶比她也就矮一点,这么个小姑娘怎么拎的动,她赶紧阻止。
但小娟点点头,却并不听她的,手脚麻利的打开暖瓶的木塞,把茶缸放在地上,然后朝着放茶缸的方向稍倾斜壶身,热气腾腾的热水就从暖瓶口流了出来,倾进茶缸,汩汩的热水流出,不一会儿就蓄满了茶缸子。
小娟又迅速的扶正暖瓶,塞上瓶塞,整个过程异常顺利,一点热水也没有洒出来。
徐天蓝瞪大眼睛,看着只比大妞稍高一点的孩子,做着这一切,叹为观止。
直到小娟把茶缸端给她,她都没反应过来。
这时马大娘正好进来,拿了一管绿色的消炎药膏,还拿了一小卷纱布,“赶紧的,把这个涂上,然后再拿纱布包上。”
徐天蓝赶紧先把小娟手上的茶缸接过放在炕沿上,然后又接过药膏挤出一点膏体,轻轻的涂在大妞的小手上,仔细的涂好药膏后,又包了几圈纱布,结尾处打了个小蝴蝶结。
大妞咧咧嘴,看着蝴蝶结,觉的挺好看,但是想笑又笑不出。
徐天蓝颇为心疼的蹭蹭大妞的头。
马大娘不用问也知道大妞又被于家几个小子欺负了,这事可不是一次两次,“哎,女孩子咋了?怎么就这么没脑子,看咱家小娟多乖,臭小子不好好教,宠上天去,长大不学好的不有的是。”
徐天蓝就喜欢马大娘这种明事理的,不过这事她也不想多说,说多无益。
她来这里一是为了大妞的伤借药,还有一个就是来寻求帮助,她的手套织了点,她想去镇上看看情况,给自己的手套找点销路。
其实现在几乎稍微条件好点的家庭都有辆自行车代步,不是流行的款式,至少也有个大铁架子似的东西,别管多破,有两个轱辘能跑就行,一般去镇子上骑个自行车就行了。
于大海以前也有一辆,后来娶她当彩礼了,而她娘家并没有给她带任何嫁妆,这事儿一直是于家用来骂她的其中一个理由,而原来的徐天蓝也自觉很是理亏。
她知道马家做豆腐,马大爷天天赶着驴车去镇上卖豆腐,所以想跟马大娘说下,看能不能让她搭车。
马大娘一听,立刻说,“这有啥,你马大爷天天都去镇上,明天让她捎你去,不过他驴车慢,我起早些去。”
此地离镇上要二十多里地,驴车慢,要一个多小时,所以定好五点半走,明天她在胡同口等。
徐天蓝谢过马大娘,便抱着大妞回了家。
☆、第005章
青云镇是青云县的主镇,建设的相对较好,比十里八乡的镇子要繁华不少,因为县政府就建在青云镇的主道上。
“吁。。。。”马大爷驾车驴车,停在农贸市场的入口处,“丫头,这里就是农贸市场,我跟你高婶进去摆摊,你从南门直接进去就行了。”
徐天蓝抬头看到入口处竖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农贸交易市场。
“对,这是北门,主要是农产品,那边南门进去是生活用品啥的,你去那边近。”与徐天蓝同车来的高婶儿对她交待道。
“好,谢谢高婶、马大爷,我就先过去了。”徐天蓝点点头,谢过二人。
“谢啥!你放心,我不会回去跟人家说的,你卖了钱多给孩子买些吃的,这可怜见的。”高婶儿拍拍徐天蓝的说,一副‘徐天蓝这个可怜的娃,还带着两个可怜娃’的表情。
要说这位高婶儿为何露出这样的表情,这还要从今早出来时说起。
今天天还没亮她就搭着马大爷的驴车来镇上,正好遇上一样搭车去镇上卖些家里鸡蛋的高婶儿。
高婶儿在东芦村也算是名人了,因为她有一个外号,叫‘小喇叭’,顾名思义,就是喜欢东家长里家短的传话,啥事让她知道了,也就是让半个村的人都知道了,所以有好事都给她起了这个外号。
至于为什么叫‘小喇叭’呢?
因为‘大喇叭’是她亲姐姐,姐妹两人是同一个属性,都是十分八卦之人,偏偏还嫁到了同一个村子里,在东芦村两姐妹也算是名气不小。
虽然人家喜欢八卦,但传的八卦都是些不孝顺父母的、搞破/鞋的不道德事件,因此并不为人所讨厌,相反还是挺得人心的,讨厌她们的都是些心思不好的人。
高婶儿是个话痨,一上来就热情的打招呼,“哟,这不是大海媳妇,你也去镇上啊?”
高婶打招呼的方式很特别,还没等徐天蓝说什么,她就自己先自说自话,“我去镇上卖点家里的鸡蛋,这不孩子们要开学了,卖了钱给孩子们买点笔啊本啊什么的,”说着她掀开盖鸡蛋上的棉布,“你摸摸,早上现下的,这还热乎着呢!”
被拽着手摸鸡蛋的徐天蓝:“。。。。。。”
“你这是去镇上干嘛去?”
“我去卖点自己织的东西,换点钱给孩子买点吃的补营养。”徐天蓝扬着小脸笑,露出两排洁面整齐的牙齿。
高婶儿家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