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说她要酿酒,肯定会惹人嗤笑,她倒是不怕人嘲笑。就怕传回林家,又惹来一堆闲事,而且当草包太久了,平时又没机会学习。变化的太突然了,也容易让人起疑。
上一世的时候,她也是慢慢来的,读书、买书。跟酿酒的人接触等等,从不敢一下子做太过,也没有让家里人怀疑她这样缓慢的变化。
不然被人当成鬼上身烧死了那就不妙了。
还不如先将酿柿子酒的事推在大舅身上,反正不是坏事,邓喜忠想想也就答应了。
至于舅舅家的人,林二春发现他们对自己倒是没有那种“你就是什么都不会、只会吃的花痴”的偏见,在他们眼中,她无非就是长得太胖,有些倔的姑娘。
林二春要酿酒,还满有成算的样子,他们也只当她肯定是看林三春酿酒,学了些门道,又体恤舅舅家,才一定要酿。
这种将她想得善良无比的看法来自长辈们,足见原主在舅舅家一家人看来秉性就是好的,能够花钱帮舅舅家。
经此一事。他们对林二春的态度比之前要更亲近了一成。
“你肯定是心里不服气,林春晓不酿柿子酒,你就非要试一试。想证明自己比她厉害!”
这种想法来自邓文静和邓文秀姐妹。
姐妹间的竞争和暗地里比较,她们懂的。
难得的这次,两姐妹站在统一战线上,都希望林二春赢,自家的好处另说,主要是可以让时时压着她们。瞧不起她们的才女“林春晓”吃瘪那就好了。
反正这一关是过了,林二春没有了后顾之忧,她打算自己先闷声赚钱,等能够立得住了,一样可以大展拳脚,到时候她就算是变了,谁又能管得住她!
当然,女户的事也得抓紧办。
“当家的说从书上看了个法子,什么古人什么杜康的,我也不懂,他想自己家里先试试酿柿子酒,这要是酿成了,以后也是咱们村的大事,免得求别人。先说好,这柿子你们可得便宜一些。”
“这不是家里的柿子卖了一些,又不知道能不能成,万一酿坏了,得多准备一些,多试试说不定就成了呢,他要穷折腾,我一个妇道人家还能怎么办,只能随他去了。要是成了呢,给你们也送一些尝尝。”
张氏说完,路上都炸开了锅了。
信的,不信的,说邓家穷折腾的,观望看热闹的,大赞邓喜忠的各种都有。
不管怎么样。柿子的来源问题是不用愁了,家家户户都剩下一些,不多,凑起来也不少了。
张氏是个厉害的。而且不管林二春能不能酿出酒来,自家白得个名声,她没什么不愿意的。
一张嘴说得让人听了心里舒服,最终谈定的价格比想象中的还便宜。卖给张老板是一文钱一斤。卖给邓家算两文钱三斤。
热热闹闹进了城,大家就分头行动了,邓家人约好了,一会男人们卖完了柿子就过来寻,再一起去挑缸子。
张氏带着三女先去常去的绣坊,卖这段时间绣的帕子,顺便也看看别人的花样,买些绣线继续绣花补贴家用。
这还惹得众妇人一阵羡慕。
历朝历代江南都是繁华之地。尤其苏绣一绝,绣娘也不少,不过这种手艺都是师带徒,师傅少,徒弟也不多,口口相传。
农家妇人也就是会缝缝补补,会绣花也是了不得的。
张氏的爹是前朝的一个老童生,前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类似于林二春知道的元朝,国号也是“元”,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元”林二春就不知道了,她对历史不通。一心沉迷酿酒。
在元朝南方的汉人地位是最低的,而且为了避免全面汉化,科举被禁止了大半个世纪,汉人文人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也就是大户人家读书,普通人家不会闲着没事干再去读书了,弃学者众。
直到等到前朝末年,社会形势十分严峻了,才改革重新开科举考试的,不过在江南依旧取名额有限。
张老头出身普通,虽然只是个童生,但是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人物了,所以张老头能够娶了一位小户千金为妻。
张氏也正是从她娘那学了一手绣花手艺。
张老头跟林二春的外公邓伯荣是同窗,邓伯荣也是童生,虽然死得早,却也攒下了一个山头当家业。邓喜忠是跟着张老头念的书,才有了两人的姻缘。
卖完了绣品,几人又看绣坊的花样,而且邓文秀腊月就要出嫁了,大部分的嫁妆都早准备好了,可也得再买些小玩意,慢慢添置,邓文静也正跟着学绣花。正是好学的时候,张氏带着这两女边看边讨论,还跟掌柜的聊上了,一时是舍不得走了。
林二春可没兴趣看这些。她见时候还早,就想着先去寻人。
跟张氏打了个招呼,掌柜的正跟张氏谈绣一副丝绢炕屏给五两银子,怂恿她买好一些的丝绢和丝线,她都没有听清楚就放林二春走了。
林二春绞尽脑汁想着过去寻到人的地方。
先去了虞山镇的五里桥,桥上溜了一圈没有找到人,又摸到集市上来了。
这集市上很多小贩,这会倒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林二春一个一个的寻过去,盯小贩的脸看,希望能够看到个熟悉的,老实说,她差不多已经忘了他的长相了。
这次要是找不到人,她还真不知道去哪里寻人了。
她见过人两次,就是这两个地方。
上一世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她愁东方承朔的路引,正愁着的时候,见到了牟识丁,帮他解决了个小麻烦,也通过他解决了路引。
正想着呢,突然听见前方一阵喧哗,人群拥挤,吭吭哐哐的东西倒地声,还有半空萝卜、大白菜乱飞。
顿时乱了套了。
有人大喝:“抓住那个臭小子!他是个蒙古人!敢混在咱们这里骗钱,弄死他!”
是啊,江南受够了元人的苦,前朝被迫退走的时候,还打算毁掉江南,什么都不给新朝廷留下。居然发现了个蒙古人,顿时群情激奋。
林二春的嘴角却翘了起来。
她想了想,往后走,决定在前面的巷子口等着,守株待兔。
这不就找到了嘛,牟识丁。
第054乌龙,赔上眼和手
林二春弯腰猫在巷子里,打算等牟识丁从这里逃的时候就一把抓住他,将他带到一边去。
有了这一抓救命之恩,到时候谈起事情来应该方便得多。
她现在酿酒的事情是解决了,可要往外卖酒,只靠她自己肯定忙不过来的,还是得找个帮手,现在一想,还真是没谁比牟识丁更加合适了。
大舅是读书人心底还是看不起经济之事,也不谙此道。
二舅是个彻头彻尾老实农家汉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舅舅家的几个表兄弟,算来算去也只有大表哥邓文俊勉强可以帮上忙。
但是这大表哥也没见过什么世面,老实巴交的,在村里收收柿子还行,要是出去跑经营,还得锻炼一阵子,肯定不如常在外漂泊的牟识丁更合适。
原本林春生是最好的帮手,可林二春既然要立女户,那也不会去找家里帮忙了,她尤其不愿意跟林三春扯上关系,到时候要真流传说柿子酒是从林三春那学来的,她肯定会气得吐血。
左比右看都不如牟识丁更合适。
他可是一个被眼下汉人恨极了的蒙古人,却没有随着他们的大部队撤走,居然还敢留在江南跑生活。
他的心性、胆识、以及脸皮厚的程度也是没谁了。
而且林二春知道他会的可不仅仅是生存。
当年东方承朔的那一纸路引文书,还是让牟识丁帮忙假造的。
牟识丁能够在江南各地到处走,靠的就是这一手造假的本事,不然他自己哪里来的路引?汉人早将他轰出去了。
虽然只是用萝卜雕刻出来的假印章,可也骗过了检查户籍的官差了。
上一世林二春无计可施之下,也想起了在现代社会的时候收到的无数让她厌恶的“办证”类短信和牛皮癣广告。
到了大夏朝,她倒是想去造假做一张假路引呢,这年头又没有防伪码,也就是几个印章和一两句话的事,造一张真是简单多了,可苦于没有人有这么大的胆子偷刻朝廷的公章,这可是掉脑袋的事。
还好碰见了牟识丁,别人不敢他敢。
虽然手段不算正派。但是,某种程度上,林二春还是很欣赏他的,够聪明,也够胆量!
当年,要不是因为碍于东方承朔的身份,在眼前的背景下,东方承朔是不能跟蒙古人扯上半点关系的,而且他为人正气凛然,不喜欢牟识丁这样有些小聪明的无赖,当他们是下九流。
而牟识丁也不喜欢跟东方承朔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林二春也没有结交这个人。
她往集市那边看了看。还吵吵闹闹的,因为人挤人,牟识丁脱身不易,他要逃出来还得一些时间。
林二春趁机查探了一下这巷子,熟悉环境,方便带着他跑。
她一路走到巷子头上,最边上的这户人家应该是竹篾匠人,门口的架子上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竹筐,靠着墙还堆着没有处理的竹竿,可这是个死巷子,直接被一户人家的围墙给堵着,走不出去。
不过。这些大竹筐倒是有可为。
林二春心中有了计较,刚走回来,就听见一阵脚步声,她探出头往外看,果然见到一个人朝着这边跑过来,这人身后还有人在追打呢,要他赔钱的,要抓他见官,要打死他的,还真不少。
不过,距离远了些,并看不清楚那人的长相。只隐约见到是个瘦得?杆一样的男人,正朝这边发力狂奔。
林二春印象中牟识丁就是又高又瘦的,那应该是错不了了。
她估摸了一下距离,赶紧缩回头,贴墙而站,听着脚步声,判断来人的距离。
“一、二、三。。。。。。”
脚步声越来越近,巷子口刚出现一角青色的衣袍,她就一把冲上去,拽住了这人的衣袖,在这人刚说出一个“你”字的时候,就被林二春一把拉得站不稳差点要摔倒在地了。
也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