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里为了防止有人下毒,一茶一水的处理都是有规定的,大半夜偷偷摸摸泼在墙角很容易引起符水、诅咒一类的误会。
梁九功喝道:“谁在那里,做什么?”立马有人拿了那太监来,压在暖轿前,拿着灯笼一照,梁九功心里咯噔一下,硬着头皮回道:“皇,皇上……是景仁宫良主子身边的人。”
才出了大阿哥埋小人儿陷害太子一事,康熙先入为主,也不问话就怒喝道:“把这奴才送到慎刑司审问,派老嬷嬷到景仁宫申斥良妃,问问她,景仁宫紧邻乾清宫,她往墙根底下泼的什么东西,可是怨恨于朕?”
怨恨皇帝?这话问出去,良妃就不用在后宫混下去了,直接搬冷宫里住得了。绣瑜心头一颤,忽然想起良妃决绝的眼神,心里若有所悟,赶紧拽拽他:“皇上息怒,臣妾瞧着,他手里拿的似乎是个药罐子。”
梁九功颇为诧异地打量她一眼,忙回道:“是啊皇上,里头还有药渣子。”
康熙脸上怒容略减:“摆驾景仁宫。”
第186章
“额娘; 我想吃荷叶糯米鸡。”
“荷叶糯米鸡。”
“糯米鸡。”
“鸡……”
绣瑜抱着脑袋从床上坐起来; 赶跑脑袋里曲折回荡的声音。旁边宫女忙端茶抚背地给她压惊。
绣瑜回过神来; 在心里恶狠狠地吐槽小儿子。十四这个欠打的死孩子; 走之前转水牌似的点菜; 嚷嚷着要把她拿手的几道菜吃个遍才肯出门。
前两天,绣瑜满心怜爱地洗手作羹汤。
过了两天,下厨房的心理活动换做“反正他要走了; 再忍忍吧”。
点到这道荷叶糯米鸡的时候; 她已经忍无可忍掀桌不做了。
然而母子相处的道理古今不变; 都是“在家我妈嫌我; 出门我妈想我”。等十四去了贵州,她又天天提心吊胆; 做梦都梦到小儿子或受了伤浑身是血; 或饿得惨兮兮,或泪眼汪汪地问她讨糯米鸡吃,醒来又去翻桌上的台历; 急道:“怎么还不见家书?”
众人都知她心情不佳; 走路倒水的动作都轻了几分,焦急的视线不住地往窗子外头飞。好容易挨到早膳时分,终于听得一声:“娘娘; 十三爷带两位阿哥来给您请安。”
胤祥一身绛红色天马皮袍,满面笑容地进来; 手上拿着两个线轱辘; 身后弘晨弘晖兄弟俩; 一个拿大雁风筝,一个拿仙鹤风筝,一进来就笑嘻嘻地蹦到她面前:“祖母,十三叔要带我们去御花园放风筝。”
绣瑜忙叫摆膳。小厨房端上永和宫特制的奶饽饽,她见一大两小三个孩子都吃得十分香甜,终于脸上露笑,跟着多用了半碗燕窝。
弘晨见了也要吵着要喝:“还是您宫里的冰糖燕窝羹做得好。”
胤祥笑道:“这就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叫我们赶上了。”
以往永和宫负责说笑逗趣儿,哄长辈开心外加带孩子的都是胤祚和十四,如今只有他顶上了。绣瑜展颜一笑:“我做了几件小孩子的衣裳,你带给兆佳氏。”
兆佳氏产期将近,母子二人正说些如何安排生产,如何照料小孩的话,竹月突然进来轻声道:“娘娘,昨儿景仁宫的烛火亮了大半夜。皇上一早就下旨,让八爷进宫侍疾。”
绣瑜微微颔首,丝毫不觉意外。良妃当然是没有胆子搞什么符水诅咒的,昨晚太医当场验明,景仁宫的小太监倒掉的不过是她常喝的治头风的药而已。
祖制,妃嫔自戕是大罪,会连累儿女。但是祖制却没说,得了病的妃子不能不喝药。权力只能把想活的人逼死,却不能把想死的人逼活。康熙也只有捏着鼻子采取怀柔措施,叫八阿哥进宫了。
胤祥听了半天,皱眉道:“是您向皇阿玛求情的?”
绣瑜怕他多心,忙解释说:“良妃的出身,是你皇阿玛心里的一根刺。”
她活着一天,这根刺就扎在康熙跟八阿哥之间。相反,如果她死了,根据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原则,反而有可能勾起皇帝心头的各种美好回忆,污点反变白月光。故而帮她也是帮自己,绣瑜乐得日行一善。
胤祥洒然笑道:“额娘放心,我们兄弟之争,与内眷长辈不相干。更何况良额娘过得十分不易,儿子听说八嫂为人……”在长辈面前说嫂子的不是,他不由脸红,想了半天才下了个评语:“刚烈勇猛,不拘小节。”
“这算什么?你还没见识过郭络罗氏真正的厉害呢!”绣瑜摇摇头,给正直的十三阿哥科普了一下福晋夫人圈子里流传的八福晋的各种壮举。
例如皇帝赐下、有名有姓有来历的小妾格格,不过在八爷跟前略露了一回脸就被打成个烂羊头;再例如,满宫皆知良妃信仰萨满教,然而八贝勒府给她准备的寿礼,是一尊举世难得的白玉观音。再再例如,九阿哥派人下江南给八哥采买美貌汉女,偷偷养在庄子里,结果被八福晋发现了。那情状之惨烈,仇恨之持久,上不怕皇帝责罚、下不怕额娘唠叨的老九,居然被八嫂挥舞扫把的风姿,吓得好几个月不敢上八哥家的门。
她每每跟儿子们讲这些女人的八卦。胤禛是真正经,严辞拒绝参与。胤祚是假正经,嘴上说着不听不听,实际听得眼睛放光津津有味。十四是完全不正经,毫不掩饰地端着瓜子花生跟她有来有往地讨论。
今天头一回逮着十三,只见他耳朵根儿都红透了,又不好意思又想听的模样叫绣瑜好笑又手痒,却见他忽地笑容一敛,正色道:“八哥为人谨慎周全,早两年,他十分孝顺良额娘,也知道约束八嫂。可是自从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谋逆案之后,他越发忙于算计,也越发依赖八嫂娘家,就都顾不得了。说到底,都是那把椅子害的。”
这话说得公平厚道,绣瑜在旁暗自点头,不由对他高看一眼。
她这些孩子里,十四是炮仗脾气,有仇就报。胤禛看着冷静克制,但是心里却有一个小本本,凡是惹了他的人,身前身后子孙八代都跑不掉。这兄弟俩好的不遗传,小心眼儿记仇的本事,倒是一脉相承。难得十三这孩子天生大度爽朗,老八把他害成这样,也还能得句公道话儿。
绣瑜一时想远了。结果弘晨弘晖兄弟在外间等急了,进来扭股儿糖似的缠在胤祥身上,把他拽了出去。竹月进来收拾茶具,笑道:“知道娘娘这些日子担心十四阿哥,难得十三爷日日都进来陪您说话。”
绣瑜点头赞成:“真是个好孩子,要是我生的就更好了。”
竹月惊讶道:“您以往不是说,情分比血缘重要吗?”
两码事儿!绣瑜在心底腹诽,要是我生的,刚才脸红害羞的时候,就可以上手捏了呀!
接下来数月,因为西南战局,朝堂上立储风波暂歇,后宫诸妃养精蓄锐。永和宫最大的对手八阿哥专心侍奉母亲,一时间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绣瑜除了担心十四,并无旁的事烦忧。兼之康熙考察了皇孙们在上书房的学习进度,龙心甚悦,最喜欢儿孙绕膝、恨不得在家里开幼儿园的皇帝大手一挥,宣布将新一茬的小萝卜头们招进宫栽培。
胤祚家刚满六岁的二小子弘昆也过上了背起书包上学去的日子,这下堂兄弟三个凑成个捣蛋三人组,偏又都是讨狗嫌的年纪,每逢上书房休沐的日子,一起在各处撵猫追狗;每逢胤禛休沐的日子,又一块儿顶碗挨训,瞧着逗乐极了,倒也好打发日子。
乐极生悲,水满则溢这句话,总是不错的。四月份天气渐热,圣驾移居畅春园,绣瑜不过晚饭后顺着长堤,往林子里多走了两步,就遇上同样在此散步的良妃母子。
八阿哥瘦了许多,脸上略带倦容,但是身上气度凝练沉稳,跟良妃说话的声音不急不缓,跟三个月前的浮躁张扬判若两人。
绣瑜一时愣住,怀疑自己留下良妃反倒激发了八爷的小宇宙。倒是良妃虽然在病中,却精神百倍,眼中时刻带笑,转眼瞧见了她,忙起身迎了问候两句,感激地说:“还未谢过娘娘救命之恩。”说着正要拜下去,半空中却横出一只手来。
八阿哥扶了她交到宫女手里,温声道:“额娘,你先回去歇息,我跟德额娘说几句话。”
良妃一步三回头地走了。绣瑜知道重头戏来了,在一旁站定严阵以待,却见他负手而立,开门见山地说:“这次打西南,十四弟以为总领粮务的四川粮道齐世武是我的人。其实,他是皇阿玛派在军中的。这样说,娘娘明白了吗?”
绣瑜心头一凛,却只是笑道:“大军出发四个月了,贝勒爷这句提醒,可有些鸡肋。”
胤禩虚伪一笑:“我额娘病了数月,娘娘不是也碰巧才想到在皇阿玛耳边提一句吗?片语之情,小王已经代为还上了,告辞。”
他一走,绣瑜的脸色瞬间沉下来。康熙不是傻白甜,为防“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情况,他在军中安插耳目也是应有之义。然而被人监视总不是什么愉快的事,绣瑜思索片刻,还是决定一面让胤禛核实齐世武的身份;一面写信给十四,叮嘱他不论如何,都要小心行事。
第187章
四月二十;云贵边境。南方夏季多雨潮湿,今儿却是个难得一见的艳阳天;附近的苗汉两族乡民纷纷涌进县城,用自家产的土物换取盐帛、茶碳等生活物资。汉民多用担子挑着粮食鸡蛋瓜果沿街售卖,苗民则是用绳子挂着打猎获取的皮毛和各种风干的肉类,市与他人。
此地地处云贵边境交通要道,各族杂居多年,山野乡民素行淳朴;虽然语言不通;但也少有偷奸耍滑、无商不奸之事;生意倒也还做得。
清晨城门开启不久,小小的瓦哈县城里便人头涌动;又有来往于两广、川陕乃至于西藏缅甸的脚商来往其中,驴马的嘶叫声与买卖人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声交织成一曲生动的市井民俗之乐。
临街酒馆二楼的雅座里;晋安见过几个心腹幕僚,吩咐他们各自往市盐、买卖铁器的各处交易点探听消息。一时交代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