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妇种田手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瓜干的晒制过程中,需要不停的翻动,防止未晒着太阳的一面水份蒸发慢,要是遇上阴雨天气,就会腐坏发霉。
  到了晚上的时候,地瓜干也可以不用收,接上一层霜后的地瓜干更好吃,但是青蕊是收回去的,她怕有虫子耗子什么的弄脏地瓜干。
  大概半个月左右,地瓜干就晒成了,红心地瓜晒出来呈橘黄色,软软的,香甜可口,青蕊和两个孩子一上午就吃了两三斤,中午饭都吃不下了。
  二牛又是好笑,又是宠爱道:“蕊儿你怎么也像个孩子,吃起喜欢的东西来没有自制力?”
  “好吃啊,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地瓜干。”这虽然是大实话,但是有点像王婆,青蕊说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二牛脸上的笑意更浓:“那也不能这样吃,地瓜容易饱腹,吃多了容易撑着胃,别回头难受。”
  “晓得了,我们不会再吃了。”青蕊乖巧答道。
  把地瓜用干净的麻袋装好,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存放着,青蕊带着猫儿去田间了,地瓜这东西虽然哪哪都好,只是吃多了容易放臭屁,她可不想待在家里毁了她的淑女形象。
  只是晚上狗儿放学回来,脸色怪怪的,青蕊以为他吃多了地瓜干不舒服,追着问了他几句,他才吞吞吐吐的说,张秀才让他这两天在家自学。
  青蕊忙问为啥?
  狗儿好半天才说是自已放屁把张秀才熏晕了。
  青蕊听完笑得险些没岔过气去。
  算着日子,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一些家大业大的人家已经在准备过年的事宜,青蕊在乡下,虽是小门小户,也得提前准备着,比如她心心念念许久想酿的米酒是时候该酿起来了。
  留下来的两千斤稻谷,有三百斤糯谷,青蕊勉强算得上半个吃货,准备除了酿酒外还用来做糯米鸡,包各种粽子,蒸糯米饭吃,于是,她只拿一百斤糯米来酿酒。
  一缸酒大概需要三十至五十斤不等的糯米,这得看酿酒者家的缸是大是小,一百斤糯米,青蕊准备分两缸酿,所以是五十斤一缸,现在先酿一缸,晚些时候再酿一缸,可以接着有甜酒糟吃。
  说干就干,青蕊称出五十斤糯米,洗净,用水泡着,大概需要,浸泡五个小时左右。等泡够了时间,把水滤去,把浸泡后的糯米倒入饭蒸里。
  饭蒸是木头做成的圆形桶,底部不满,有盖,特意做来蒸米酿酒的。
  米倒入饭蒸前,需要要底部垫上纱布,在古代就叫包袱皮,防止糯米漏出,也利于沥水。
  盖好饭蒸,放到锅里,锅的底部放水,一般为了方便,都是先在锅里加水,再放饭蒸放上去,接着倒入糯米,上盖。糯米需要蒸上两三个小时,直到米变成软熟的糯米饭粒。
  糯米饭熟的时候,会飘出浓韵的米香,特别诱人,这不,小猫儿本来在后院喂鸡鸭兔子的,闻到香味蹬着小短腿进了厨房:“婶婶,糯米饭好香哇。”
  青蕊知道她想吃,就用饭瓢舀了一瓢出来,吹冷了揉成糯米饭团,给小家伙吃。
  “好好吃哦。”猫儿吃得一脸幸福。
  青蕊自己也揉了一小团吃,香甜又有嚼劲,确实是非常好吃,自已种的米,没有用农药,味美又安心。
  现代路边摊有糯米饭卖,有的是单独卖糯米饭,有的会加一些配料,例如酱粉子,酸菜,腊肠等,五花八样,但是青蕊还是喜欢吃这种原汁原味的。
  给狗儿留了一个糯米团子,青蕊便把蒸好的饭粒扒松,倒进干净的大缸里。二牛对吃的没什么欲望,除了一日三餐外,很少吃零食,但是他看着自家媳妇已经觉得很开心。
  特别是这些天来,媳妇都在家干活,能陪着他,他哪怕一日三餐不吃都行。
  缸内加入少量的水,加入适量酒药,不同酒药可酿出不同的酒,有的甜,有的浓,甜酒酒药少,浓酒酒药多。
  酒药是发酵用的,一般是自己制作,纯植物的,但是青蕊不会做,就在村里买了一些。
  接下来把酒缸盖好,放在温度略高的地方,一般是厨房或者卧房,酒缸外面需要用稻草包裹,起保温加热的作用。
  米酒酿制的时间,冬天大约是半个月左右,夏天一周,香淳的米酒就出来了。
  酿好酒,天已经快黑了,青蕊开始忙活晚饭,她特意留出来一些糯米,她准备做五色糯米饭吃。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五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
  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
  他们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丝线,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
  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
  春季水稻插秧后,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
  青蕊在现代的时候去旅游时吃过五色糯米饭,回家后网购了食材做过几次,至今还对五色糯米饭念念不忘,她早就准备好食材,就等酿酒的时候做糯米饭吃。
  糯米饭很简单,把浸泡好的颜料和糯米一块拌好上锅蒸出来即可。
  香喷喷,色彩斑斓的五色糯米饭摆上桌,叔倒三人眼睛都亮了,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饭,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米饭还可以做得这么好看!


第35章 
  吃完糯米饭; 叔侄三人别提有多满足; 这么好看又美味的糯米饭,让人觉得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接下来的时间; 青蕊除了偶而打理一下冬田地里的菜外; 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忙碌; 酒酿了两缸,包了几百个粽子; 做了一些地瓜粉条,晒了好多的干菜以及把后院的两头猪喂得肥嘟嘟的; 以供过年的时候宰杀吃肉。
  青蕊包了好几种口味的粽子; 有花生红枣的,绿豆沙仁的以及板栗猪肉的。
  包粽子有些繁琐; 先要把糯米用温水浸泡半个小时; 粽叶、棕绳用水刷洗干净。
  板栗先用刀划一个十字口,用开水滚一滚,去皮备用。将红枣对半切; 去核,切小块; 花生、绿豆提前浸泡好; 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滚刀块,腌制好。
  包粽子最重要的就是碱,没有碱的话; 粽子的味道就会差很多; 现代是化学白碱; 但是古代没有化工品,就用土碱,从植物中提取,火烧稻草灰冲水就是土碱了。
  青蕊把晾晒枯黄的稻草拍打干净,扯去草须,烧成草灰,放进饭蒸里,加水冲三四遍以上,直到黑灰水变成土黄色方可,这个时候的水里就含大量的碱了。
  把糯米放进碱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直到碱水融入糯米中,再把碱水倒掉,接着就要加槐米了,槐米色黄,粽子的成色好与不好关键就在槐米上。
  槐米是槐花未开时就采摘下来,晒干保存,是食药两用之物,有凉血止血,清肝降火的功效,用之前需要把槐米用锅炒一下,把色炒出来,炒好后加入浸泡好的糯米里搅拌均匀,接着加入花生红枣绿豆等物,如果是肉粽的话,在包的时候把肉和板栗加进去即可。
  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青蕊开始洗了手挽起袖子包粽子,她包的是胖胖的三角形粽,先拿两片粽叶对半交叠,一手固定叶头,一手旋转叶尾,接着叶头叶尾重叠拿在一只手上,形成一个锥形容体,然后用勺子舀适量的糯米装入,米不能太少,会不饱满不好看,也不能太多,蒸的时候会爆裂开,装好米后,用手里的叶子覆盖好,最后粽绳绑好即成。
  包粽子也十分考验技巧,会包的人包得又快又好,不会包的连折叠粽叶都是难题。
  青蕊麻利的包着粽子,猫儿在旁边学,老半天也没能把粽叶围锥形,最后泄气的跑去找小兔子诉苦去了。
  这是小粽子的包法,大粽子的话复杂一些,需要的粽叶也多许多,更考验人的技术,好在青蕊得了孙老太的真传,大小粽子都包得又快又好。
  每种口味的小粽子包了一百个,大粽子包了五十个。准备给香香、孙家、张家各拿五十个小粽子,十个大粽子,其余的留着自家吃。
  粽子本来是端午节才吃的,但那时候青蕊忙,没时间弄这些吃食,只能在秋收后多准备一些。
  包好后,放进大锅里煮,像花生、绿豆等物比较难熟,蒸煮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但一晚上也就绝对熟了。
  煮粽子这天晚上,青蕊和二牛轮留起来看火,天明时候,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青蕊最爱肉粽,早餐就吃了两个肉粽,糯米不易消化,青蕊再馋嘴也不敢多吃,更不许两个孩子多吃。煮好的粽子晾挂起来存放即可。
  地瓜粉条比较复杂繁琐,青蕊做得不多,她想吃酸辣粉了,所以做一些煮酸辣粉吃,剩下的给香香一家带去。
  而干菜的种类较多,有豆角,茄子,辣椒,苦瓜。
  豆角洗干净整齐放在竹席子上摆放暴晒,太阳大的话,大概两三天就成了,晒好后的豆角干瘪瘪的但非常有韧性,拿十根一起对折捆成一小捆,撒些盐放到小瓦缸里腌制,吃的时候拿出来就行。
  干豆角十分好吃,无论是炒肉还是单纯炒辣椒,都特别下饭,是青蕊的最爱之一。
  茄子需要切成小块晒干水份,晒干后又得过水洗一洗,再晒半干,放盐保存。
  辣椒也一样,用剪刀剪成小块晒干,干辣椒保存时间长,做菜更香,除了干辣椒外,还可以做成辣椒粉,辣椒酱,剁辣椒等,五花八门。
  苦瓜切片晒干,可以用来做汤,也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