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刘家已经闹翻了天了,刘老头一直闹着来找自己的外甥,当初不见得怎么亲近,但是年纪越大,就越是喜欢有亲戚。
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姐姐,对不起死去的老娘。
可是家里面,他说了不算。刘老太才是一家之主,家里面俩儿子,儿媳妇都得听她的。
“我说了,不能去,就是不能去。” 刘老太自己说得斩钉截铁,死活不同意去认亲。
她家大业大子孙双全,觉得一辈子顺风顺水,什么也不缺。更何况是一个多少年没见过的外甥,当年亲自把人赶出去,就没想过这孩子能回来。
“你不去可以啊,我自己去。我的外甥还能不认我当舅舅的,你赶紧起来,这件事我忍了多少年了。” 刘老头,说起来,眼睛里面都含着泪光。
这么多年以来,不是不愧疚,不是不后悔。年纪越大,就越恨自己,现在不缺粮食了,没有饿死人的。
他想着外甥突然回来了,这边也没有什么亲戚帮忙。他虽然年纪大了,不中用。但是一些小忙还是能帮的上的,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
儿子跟儿媳妇垂着手站在一边,不知道该拦着还是不拦。
儿子内心比较单纯,就是不知道该听娘的,还是听他爹的。
儿媳妇当然是喜欢去认亲戚了,但是不敢说出来,觉得黄炜业这门亲戚多好哇。
以后儿子长大了,可以用黄炜业的关系去当兵。前途一片光明,家里面找不出这样的亲戚来了。
刘老头,没办法了,一把年纪了,也不能跟年轻时候一样,上手打老婆,坐在椅子上铁青着脸。
嘴里面还撂着狠话,“你拦着吧,现在你拦着,我看你以后还能一直拦着。”
刘老太可厉害了,软的硬的都能来,“老头子,我这是为了你好啊。当初我把他赶出去,你也没拦着呀。难道这孩子现在能接受你,心里面不得恨死你呀。”
确实是这样,当舅妈的心狠也就算了。毕竟是个外人,可是你是亲舅舅,也没拦着孩子,到底还是走了。
“听我一句劝,你就在家里等着,他要是有心来认,就来我们家。要是不来,那心里面肯定是恨上我们了。”
看看,这老太太多精明的一个人呀。俩儿媳妇站在旁边,跟婆婆比起来觉得笨死了,难怪一直斗不过婆婆。
刘老头这样的人,耳朵根子软。心里面其实已经同意了,就是面子上过不去。
他心里啊,有自己的主意,觉得年前要是没有过来认亲,他自己爬过那座山,就找过去了。
黄炜业这几天就开始忙活了,他要盖房子。选好了宅基地,就开始找人干。
72、帮忙
秋末冬初大家都闲着; 有时间。盖房子都是相互帮忙的; 土生土长在这里的人一家盖房子,全村的人都去帮忙。
等着你家盖房子的时候; 记好了,谁给你帮忙了。等人家盖房子的时候,你也要去帮忙。
一般大家都穷; 娶媳妇的时候没钱。东家西家的凑一下,一毛一分的都有。
体面点的说是喜钱,但是其实就是大家一块儿帮忙,结婚费钱啊; 大家帮衬一下。等别人结婚的时候再还回去,农村的礼仪习俗隆重就是这么来的。
一些人家不讲究,别人给你帮忙了,以后人家需要的时候; 你还不去。
那就完蛋啦; 大家都觉得做事不厚道,以后没人和你来往了; 成了破落户了。
“炜业,要不我们给算工钱吧。”郎菊南觉得事情没法办,人家盖房子亲戚帮忙,本家亲戚就够了,不要钱管饭就行可是黄炜业不一样,这边没亲戚不说,连饭都没人做; 这么多人吃饭的话忙不过来。
办酒席也是亲戚帮忙,郎菊南带着黄莺累死也做不出饭来,所以说什么都没有。
“是啊,爸爸,不然以后谁家盖房子你都要去了,可是我们家只有你能去,那以后不是隔三差五都去帮人家盖房子了。”
黄莺觉得人少就是这点不好,家里面一个壮劳力,干啥都得她爸去,根本忙不过来。
要是不给人家工钱,就是占人家便宜了,毕竟他们家以后不一定有人能去帮忙。
黄炜业拿着纸笔算人工跟材料,打量着手里面还有多少钱,给多少工钱合适。
“我们得盖大房子,到时候三儿跟阳子一起跟我们住,得一人一个房间,我也要有自己的房间。爸爸,行不行?”黄莺掰着手指头数着,一人一间房,就是五间房了。
不要小瞧五间房,这还只是卧室,不还得加上灶房跟厕所,还有杂物间跟粮仓。
加起来房间不少了,房间越多越费钱,黄莺也知道,去拿出小盒子来。
这可是她的宝贝,里面的钱上次全没了,是给黄炜业做了皮鞋,走的时候还没有做好,这个很慢的。
到时候马丽一起跟棉袄邮过来,估计也快到了,因为马上就冷了,这边秋天特别短,十月底飘一场雪花就是冬天了。
黄莺自己把盒子放在桌子上,拿出钥匙来打开,一直上着锁。
里面一点点钱,这些还是她自己省吃俭用留下来的一点,真的一点点,来了之后她一直吃药,黄炜业想给零钱也没有了。
而且,这边根本买不了东西,得去镇上,村子里面啥也没有,没有那么多小吃,全部用票才行。
但是她有粮票啊,还有一些票据,这些城市供应多,农村就少见了,很稀罕的,最起码买个脸盆水壶什么的。
这不都用的上,香皂之类的也很稀罕,虽然很贵但是不少人想要,就是搞不到票。
“来,这些全给你了,千万收好了,爸爸,等你以后有钱了可得还给我啊。”黄莺拿出一沓子票据,她觉得可以给票据,比钱好用。
小抠门,老三在心里又给黄莺加了个称号,拿出这些东西来还得让亲爹还给她,可算是长见识了。
“行,爸爸记下来了,以后十倍还给你,不过布票留起来,过年给你做新衣服。”
黄炜业把票据翻了一遍,五花八门的,这孩子啥都有,看起来是真的很过日子。
想想也是,以前家里什么都有,黄炜业还有钱,郎菊南更有钱了,但是架不住坐吃山空。
这么大房子,孩子也长大了,总得一人一个房间,虽说是老三跟阳子可以继续住在这边。
但是不方便,再穷也能挤出两间房子来,要住新房子就一起住过去,撇着人家俩孩子算什么。
花了大半个晚上黄炜业才分出来,票据不是钱,价值你得根据实际情况估算,不然全乱了。
准备好钱了,就等着人帮忙了,黄炜业找张南山,村长比较有号召力。
“这是好事啊,虽说不管饭,但是大家也很多愿意的,一些人家都缺这些票据,等着买东西呢。”张南山家里都没有热水壶呢。
不过有句话还是得说一下,张南山觉得你给的工钱是挺好的,但是应该请人吃饭的。
不仅仅是大家热闹一下,新房子就得有人气。最重要的是,你不包饭显得很高冷一样。
中午管一顿,大家拉进一下距离,说说笑笑干活也快不是,这边都是包午饭的。
“你这边最好还是包午饭,才来不久,正好跟大家认识一下,也显得你人情厚道。”掏心窝子的话了,张南山说的很郑重。
黄炜业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家里没人帮忙做饭啊,而且没那么多桌椅板凳,还有餐具,得挨家挨户借。
想想也是麻烦,“不是不想着跟大家亲近,实在是家里面没人张罗这些,我们家情况你也知道,老人家带着一个孩子,办不出酒席来。”
听到是这个,张南山一下子就笑了,还以为什么大事呢,说来说去还是人手不够。
“这个好说,你只管准备好东西就行,我找几个媳妇过去,都是精明能干的,保管你放心。也不要什么东西,就是最好剩下的饭菜给人家拿回去。”
黄炜业一听就答应了,主要是他自己不好出面找人,要是能给一套安排好了,还是人家的当地的知道做什么菜,做多少饭合适。
“老大老二媳妇,你俩过来一下,给列个单子,看看需要什么菜,让你黄哥提起准备好了就行。”张南山家里现成的俩闲人,俩儿媳妇。
他招呼着俩人过来,跟黄炜业商量好请多少人过来,得估计一下几个人吃饭。
然后俩儿媳妇做饭的好手,吃多少米面就能给合计出来,要不说人多力量大,一会就敲定下来了。
大家分头开始干活,黄炜业拿着单子回家,得准备好饭菜了,张家俩儿媳妇去跟人家桌椅板凳。
张南山比较厉害了,出去走了一圈,帮忙的人就给找齐了,盖房子的材料全是村里的。
山上有的就去山上弄,山里没有的就自己弄一下,大家都是这么盖房子的,人家怎么弄,黄炜业照着干就是了。
郎菊南看着黄炜业回来,听说是明天开始,高兴地不行,问题全给解决了。
“人情味真是足,咱们以后好好和大家相处,能帮的就一定帮,这次多亏了大家帮忙了,人多力量大,比我们几个在家里的好。”
郎菊南就一直想着跟大家好好相处,怕大家看自己家里是外地的,不亲近,有些事情上肯定不好,毕竟大家都疏离你。
看看现在多好,你有事大家一起上,心里很感激大家,连黄莺这种见过大场面的小抠门,也不得不赞叹一句民风淳朴。
73、做饭
刘爱冬一大早就跟大嫂来了; 知青大院里面院子很大; 可以摆上好几桌了。
不多会还有俩妇女一起过来了,都是一起帮忙的; 手脚麻利干活都是一把手。
黄莺这时候还在家里吃早饭呢,她爸不在家,赶早儿去了镇上; 有些东西家里没有,不得买点菜什么的。
三儿跟阳子都去了宅基地那边,今天十几个人一起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