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守信听这话严重,一家连带李沅锦都跪了下来,对着祠堂正中的祖宗牌位:“绝对没有!我家豆腐都是自己制的!我在豆腐坊虽然做了不少日,但是从来只帮着泡豆,运送豆、豆腐,从来没有进过点豆腐的房间,之前是真不会!现在做的是因为我家大丫头想出来的法!”
肖氏怕李沅锦的名声从此就落上了一个污点,本来妇人在祠堂不该话的,此刻也忍不住了:“我家大丫头的点多是出了名的,这豆渣饼干、豆芽,还有我们在镇上新卖的黄金豆腐、豆腐脑,哪样不是我家沅锦想出来的?这可是连穆家都没有的!穆家还要跟我们合作发豆芽呢!”
吴管家不在这里,大家也不好评判,看着肖氏跟李守信得声泪俱下信誓旦旦的样,似是有几分真,族长叹了口气:“行了,起来吧,站边上吧,以后当注意,田李下,各避其嫌。”
李守信这才跟肖氏一起拉着几个孩站了起来,李沅锦原本就特别怕冷,在地上跪了半天,凉气都进到膝盖里了,浑身也因为被人冤枉而发抖。只不过这副样被有心人看到,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李显阅跟几个宜宁村的李氏弟都在这里拜了,祈求开春的考试顺利。李沅锦倒是想起来那个书呆,上次他他要走了,不在宜宁村了,也是因为读书考试吧?
不过像书呆那样的,估计是早就找好了老师,年前就去老师那边接受特别辅导了吧?不知道显阅堂哥跟那书呆,能不能考过成为秀才。
从宜宁村回到镇上,一家人情绪都有些低落,泓锦看看爹娘,又看看大姐二姐,突然开口:“姐,咱们身正不怕影斜,咱们自己没做过的事,别人怎么都不怕!”
李沅锦有些意外:“谁教你这些话的?”
李泓锦不好意思地:“是田牛牛,他吃过咱们家不少吃食,他你大姐做的吃食跟别处不一样,肯定不是偷师的。”
李沅锦笑笑:“那你下次见到牛牛,帮我谢谢他。”谢谢他的理解。
不过话回来:“泓锦,你觉得牛牛的有道理吗?”
泓锦点头:“牛牛现在是读书的人,已经会一百个字了,他的肯定是对的。”
李沅锦倒是差点忘了这茬:“泓锦,你想不想念书?”
“想!”许是因为家里现在富足了,李泓锦不觉得家里缺衣少吃,起念书来也没有以前那么担忧,方方想要念书。
李沅锦点头:“好!咱们回去就在镇上给你觅学堂,送你去上学!”
一旁李云锦也连忙:“姐,年前还教我们识字儿呢,我也想学字!”
“好!姐没忘,回去想个章程咱们就开始识字吧!”
有了新的目标,眼前这些莫须有的罪名跟委屈也仿佛消散了不少。
……
回去之后,李沅锦找了藕生娘帮忙打听镇上哪里有私塾或者学堂,适合李泓锦的,藕生娘对李沅锦特别喜欢,听她拜托事,连忙应下来。
没两天就打听到了:“镇上有间星罗学堂,是个老举人开的,不为钱,就为看着孩们念书,收费也不高,一个月五百文,因着老举人家也在镇上,日日都回家的,学堂里也是每日晚上下学回家的。”
李沅锦见这个听起来不错,第二天就备了纸笔,又带上了自家的新鲜豆腐跟豆芽,并着两包点心,让李守信跟肖氏一起去学堂了。
学堂的管事是老学究的大女儿,今年已经有快四十了,为人很是爽朗,见到李泓锦就:“这孩一看就是个机灵样,不上学堂可惜了。”
着带去给老学究考问了几个问题,出来后李泓锦脸上有些皱,但是眼神却是灵动的。
“大姐,先生出的题很难呢!”
“那你答的怎么样?”
“我会的就答了,不会的就跟先生不会,先生没什么,只叫我明日来上学哩!”
李守信跟肖氏听到泓锦的话都喜出望外,谭学究的大女儿谭婶就笑:“我就你家这个看着是个机灵的,还实诚,不怯场就是极好的,不少人到我爹面前腿脚都软了。”
李沅锦见这谭婶是个开朗爱的,想着她爹谭学究应当也不是个迂腐的,泓锦到这里上学他们是放心的。
肖氏得了李沅锦的点头,连忙跟李守信一起把拜师的东西都送了上去,另又摸出来五百文交给谭婶。
谭婶收了之后,给他们指点了一下:“明日学堂开课就来,按着这上头的时辰。要买纸笔,愿意自己出去买的也行,咱们学堂从外头买的多,还便宜些,也可以在学堂里面买。”
李沅锦听到这个自是没有什么不肯的,肖氏连忙又数了一百文给谭婶:“那就麻烦你们照拂了!”
谭婶爽朗笑道:“那是自然,我爹就喜欢给人教书,肯学的孩他都喜欢。你家这个长得好,人也老实不调皮,光我看着都喜欢!”
这样一来李泓锦上学的事情就定了下来,兴奋得豆丁一路都是蹦蹦跳跳地走,肖氏跟李守信想着他马上要进学堂了,估计要开始学规矩了,今天最后一日,就不拘着他。
*v本文*/来自vv/** 。G ZB Pi。 bsp; Om ;更v新更v快无弹*窗**
正文 第七十章南豆腐
肖氏连夜给李泓锦用旧衣服衲了个书袋,里面给他装上了一包饼干,一点儿麦芽糖,并从谭婶那里领的纸跟笔。
李沅锦大略地想着前世第一天上学的样,给李泓锦讲了些注意事项:“有什么事都找先生问,上课要是想去茅厕,也别憋着,趁大伙儿背书先生松下来的时候,悄悄去找先生就好了。”
“中午给你备了饭食,谭婶有在学堂里吃的,也有自己带饭的,自己带饭的多。今儿给你带饭,另再给你二十文,防着在学堂要用。”
“回头看人家有什么,咱不羡慕,但是如果人家该有的上学要用的东西,你都回来跟姐,姐给你买。”
李沅锦絮絮叨叨好半天,听得肖氏都烦了:“哎哟,你可别再了,让他赶紧睡去吧,不然明儿第一天上学就得迟到!”
李沅锦这才留意到天色,连忙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你看我这脑袋!泓锦,快睡吧!”
等李沅锦躺到炕上,盖着年前新打的松软暖和的棉被,又想起来:“哎!还没教泓锦写自己的名字呢!”
被二丫按着才没有又爬起来去找泓锦。
李沅锦前世活了二十多岁,穿过来又继承了李沅锦十来岁的记忆,老觉得自己是大人,看着一个五岁的毛头要去上学,真是各种担心跟期待。
就着泓锦上学的东风,李沅锦在豆腐坊里面也开了一个学堂,不为其他的,就教肖氏、李守信、李云锦跟夏藕生、夏莲生认字。李显进也是识字的,牛氏跟李吉信还送他去上过学堂,跟李显阅一起,不过两个人志向不同,李显阅书念的不错,很得先生喜欢,但是李显进一样交了束脩就是学不进去,还三天两头逃课。
反倒现在李沅锦要教大家识字算数了,他又凑过来了,一副兴趣很大的样。
李沅锦教大家识字其实也是有风险的,她不过从泓锦的《千字文》、《三字经》一类的启蒙书上凭借自己记忆把繁体字给硬描下来。
好在云锦他们也不在乎李沅锦写的怎么样,单单只会认字这点儿就够让他们欣喜的了。
首先学会的都是“金玉豆腐坊”这几个字,李显进写的并不是太好,也没有多少风骨在,但是胜在学生字体,工工整整。
再往下教就是数字,从一到十百千万。最后还应大家的要求教了各人的名字。
自此,豆腐坊下午生意不是特别多的时候,大家伙就都围坐在店里,支起来一块木板,李沅锦用沾了水的毛刷写字。
一边教识字,一边豆腐上的事情也不能耽误,伊宁村里关于李守信跟肖氏偷师的消息一直让李沅锦有些憋屈。
每日教完字让他们自己练去,自己就回到东厢去翻看《豆腐经》,其实《豆腐经》上记载的大多数做法都是通用的,或许在这个时代来还有些是秘技,但是在二十一世纪时,这几乎是上公开的菜谱。
不去抄袭,很简单,但是眼下要证明自己不是抄袭,不简单。
李沅锦想来想去,还是只能在豆腐的比例上下功夫,她的优势在于她前世尝过南北豆腐,现在顺平镇几家卖的豆腐大多都是北豆腐,看着实诚,吃起来也韧劲更足。
可是南豆腐也有南豆腐的好,水嫩光滑,入口即化,味道又鲜甜些。
南北豆腐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南方还是北方做的,除了盐卤跟石膏的区别之外,更大程度只是在卤水、豆浆、水的比例上。
《豆腐经》上只含糊写了适量,李沅锦考虑了一下,决定撸起袖干!
李显进是被她抓了壮丁了,出去跑药店帮她买石膏不,回来还得跟李守信两人轮班,就那么一口石磨,每天磨个不停。
云锦烧火,夏莲生打下手,李沅锦就闷在厨房里面一遍又一遍地试着水跟豆浆的比例,还有点卤的分量跟火候。
李沅锦性格风风火火,手里也存不住钱,是个想到什么就要立刻去做的,南豆腐的试验不成功,总感觉跟北豆腐的区别还没有特别大,没有做到前世那种用勺背稍微推一下,豆腐就能在盘里荡来荡去好一阵,形状还完整优美的地步。
做的这些半水不水的豆腐,最后全都变成了大家的午饭跟晚饭,在李沅锦腾出手来做臭豆腐之前,一店的人吃南豆腐的半成品都快吃崩溃了。
最主要这南豆腐的水分还特别大,吃完一顿,时不时就要跑茅厕。
阮婆婆都来看了两次,李沅锦只一心沉浸在豆腐试验中,没有留意到。
南豆腐终于出来的时候,确实让人感觉惊艳,纯白水嫩,不同于北豆腐的扎实跟略带豆色的米黄色,南豆腐是完全的纯白,白得像玉,让人不舍得下筷跟勺。
李沅锦知道北方这边北豆腐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