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不是这样的汉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行的兵部知事窦德安摇头道:“那里是皇上的心血所在,岂是普通城池所能比?”
  这帮家伙,完全抓不住重点啊!
  裴翎瞥了两人一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回去尽快筹备吧。”
  “筹备什么?”窦德安问道。
  “备战。”裴翎平淡地说道。这一战,是不可避免了。
  说完,也不再多言,径直往宫外走去。
  站在廊道上,窦德安惊讶:“朝中诸位大人都建议先听听北朔朝廷的解释?如今国书还没有拟好呢。”
  卓新武苦笑一声:“看来这一战是真免不了了。”
  对宫中那位年轻的皇帝陛下,将军远比任何人都懂得揣摩上意。
  天边阴沉沉一片。入冬以来,就没有几个好天气。
  一场暴风雪酝酿了多日,却迟迟不肯降临人间。
  阴测测的天色,让人忍不住想着,待风雪真正来临的那一刻,会是如何狂暴的景象。
  第二天早朝,秦诺依从了群臣的建议,先派出使节送了国书。
  北朔的回复,比想象中的更快。
  仅仅十几天之后,使节团快马加鞭进京了,比起上一次数千人的规模,这一次的使节团轻车简行,数十人骏马飞驰,在北疆精兵的护卫下,抵达了京城。
  率领队伍的还是老熟人韩光兆。
  他带来了北朔皇帝的回复。洋洋洒洒的国书,首先大骂了突毕族一通,痛斥这帮不服王化的蛮夷部落破坏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威胁两国如火如荼的生意。之后摆事实讲道理,表明北朔中央朝廷对这件事情完全不知道。跟南陈残党勾结,完全是突毕族的自行其是。
  在将整个责任推卸了个一干二净之后,话锋一转,又说起两国马上要结秦晋之好。一旦迎娶了公主殿下,那么从法理和人情上来讲,北朔朝廷就不能对亲家的怒火坐视不理。愿意派出使节,帮助大周一起压制野心勃勃的突毕族,至少逼迫他们将那帮庇护下的南陈残党交出来。
  整个国书言辞委婉又客气,但是真实意图非常清楚。
  他们可以协助压制突毕族,毕竟突毕族这些年来势力扩展地也有些太快了,放任其继续壮大,对中央朝廷也是个不小的威胁。
  但北朔提出一个条件。
  十三公主秦芷立刻和亲!
  秦诺面色平淡地收起了国书,他甚至没有质问,原本说好的三年半,如今才过了不到一半,怎么就迫不及待毁坏前诺了。只是含笑问道:“贵国所言的责令突毕族道歉,是如何表达这份歉意呢?”
  韩光兆恭敬地道:“南陈乱党,原本就是贵国追击的贼寇,是贵国之事,北朔不该插手,我朝天子愿发出诏书,勒令突毕族立刻驱逐南陈之人。”
  “那么随同陈氏兄弟北上的水师舰队呢?”
  “水师与我北朔无用,论理,自然应该一并驱逐。只是突毕族这些年行事日渐猖獗,未必肯听从训令。”韩光兆一脸无奈地说着。
  秦诺冷笑一声:“久闻贵国皇上,戎马一生,功勋无数,威压四海,难道疆域之内,也有号令不畅的地方?”
  韩光兆叹息:“皇上少年继位,当知主政之难。我北朔地方部族,多有桀骜不驯者,敝国也无奈啊。突毕族这些年来日渐坐大,不服朝廷之事多矣,二十年多前,擅自出兵攻伐雪烈族,吞并其领地和子民。朝廷也为之愤怒。”又笑道,“若能看到这些部族被压服,其实也是朝廷所乐见的。”
  秦诺步步紧逼:“如此说来,若是朕派出大军,北上征伐,将昌龙观内的折损夺取回来,贵国皇上也乐见其成吗?”
  “这……”韩光兆目光闪烁,笑道,“突毕族这次行事过分,自招祸患,若是短暂教训,也是理所当然,再说,纵然不顾念两国情分,总也要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啊。”
  秦诺望着他,突然笑道:“朕明白了。”
  韩光兆所表达的立场,非常清晰,
  要求大周将公主下嫁,而作为两国联姻的交换条件,北朔愿意协助压制突毕族。当然,这份协助,也只是发个旨意训斥一下,或者陈兵边境耀武扬威一番。至于突毕族愿不愿意听从旨意,将南陈残党和水师战船交出来,还得看大周的手腕。
  关键的是,北朔承诺了一个重要的立场,如果大周出兵征伐突毕族,教训一下这个桀骜的部族,他们乐见其成,不会干涉。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一番朝见之后,韩光兆退了下去。秦诺命令礼部按照规矩招待使臣。
  作者有话要说:  渣手速表示,双更真是吃不消啊,从今天开始恢复每天上午更新一次,会尽量多码一点儿的。
  南陈篇总算结束了,马上就是北朔篇,北朔篇是全新的沙场征战和冒险故事。不会再有这么多狗血纠结了,整个儿轻松向,不过神展开比较多,希望大家能喜欢^_^。


第164章 引狼入室
  雪后初霁; 遍地银绒。
  走在山间,翠绿的松树上悬着冰凌; 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清淡的梅花香气缭绕在鼻端; 让人感觉走在玉树琼楼的仙宫中一般。
  “久闻这金衣教的通天寺是京城一绝,极为灵验,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韩光兆望着不远处山道上虔诚祈祷的百姓; 忍不住叹道。
  将北朔王庭的意思传达清楚; 剩下的就是等大周朝廷探讨决议了。这些日子韩光兆这个使节非常轻松; 四处游山玩水。今日趁着清早出城; 去闻名遐迩的通天寺里祈福。一路连马车也不坐; 步行在山间道路上; 欣赏景致; 还现场作诗一首; 尽显风流名士本色。
  陪同的官员笑道:“金衣教主乃我朝护国法师,法力通神,自然信众广泛。”
  “如此神通大能; 连我北朔境内最近都有了信众呢。”韩光兆笑着。
  北朔效仿中原建国之后,其上层中不少文臣都倾慕中原文化,随着昌龙观两国互市,交往频繁,金衣教这个新兴宗教也迅速传播了过去,虽然如今信众还不多,但底层百姓时常为疫病所苦,金衣教的传播还是很有前景的。
  提起金衣教; 韩光兆又随意问道:“听说这位金衣教主有神鬼莫测之能,运用术法,可以上接天雷。之前贵国在南陈战场上,也是他老人家直接天降霹雳,将建邺城墙化为齑粉,这才一举攻克的。”
  这是最近京城里甚嚣尘上的谣言。自然又是秦诺的手笔。为了能让火、药这种东西的保密期限略长一点儿,他也算是费尽心机了。
  随行的礼部官员哈哈大笑:“这怎么可能,金衣教主老人家闭关多年,等闲不理尘世之事的。”
  韩光兆心里一动,对这个谣言,他原本是不相信的,在北朔朝廷里,他是坚定的儒家正统,秉持“子不语怪力乱神”。
  对大周以五万精兵攻陷建邺,他更怀疑,大周是使用了某种威力远超开天弩的新兵器。而不是最近谣言传说的神仙作法。
  但陪同的官员一口否认,反而让他疑神疑鬼起来。
  旁敲侧击试探了几句,没有丝毫有用的消息。
  说话的功夫,众人进了通天寺范围,脚下汉白玉堆砌的台阶已经被清扫干净,素白的色泽与漫山遍野的白雪几乎融为一体。抬头仰望宏伟的九层塔楼,韩光兆也油然升起一种虔诚的向往来。
  早有寺内管事得到通报,在外面等候着,将韩光兆和一众随行的官员恭恭敬敬迎进了里面。
  礼部的一个官员眼尖,看到了旁边小广场上还停着几辆气派的马车,出言询问。
  管事恭敬地道:“是舒王爷,今日陪着侧妃娘娘,前来为小殿下祈福往生。”
  秦勋的独子在之前那一场不可言说的大事中夭折了,京城官员都是知晓的,前来祈福也在情理之中。
  之后,韩光兆在后山巧遇舒王,一切也都是顺理成章的。
  韩光兆极有礼数地上前见礼,两人一阵寒暄。
  似乎是被韩大人的名士风范折服,舒王兴致上来,邀请韩光兆为夭折的幼子写一篇祭文。韩光兆正闲得无聊,乐于交际这些达官贵人,一口应承下来。
  两人立刻去了专门为小王子设立的灵堂里,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推敲着词句。
  贵人灵堂,几个礼部的官员不便进入,等候在门外,听着里面两人咬文嚼字的探讨,只想打瞌睡。
  而房内的两人,谈兴正浓,嘴上探讨不停,为了某个词语的使用。一边笔走龙蛇,在白纸上涂抹着。
  若是礼部的官员探头进来,看到两人在纸上写的内容,只怕会骇然失色。
  “之前蒙王爷青眼,联络我等,实在意外。此等大事,总要亲自见一面,才能放心。”
  “韩大人谨慎,本王也是如此想的。”
  “只恨身边耳目太多,总不能得空闲。”
  “所幸今日相会,正可将一切摊开明说。”
  “听闻王爷一心富贵,无心政务,为何突然愿意联络我等,共谋大事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谋不行啊!”
  “据下官所知,这几年里,太后对宗室颇有优待。”
  “你也说了,那是太后,如今太后已经惨遭毒手,此人……”秦勋手指头向上指了指,满脸恨意,“为了权势,六亲不认,弑杀嫡母,甚至连我儿,不过稚龄幼儿,他也能痛下杀手。我又岂会顾念兄弟之情?”
  韩光兆看着白纸黑字,睫毛垂下,略一犹豫,继续动笔写道:“听闻贵小王子是被霍太后所害。”
  “霍太后宫变之时,还想着将我儿当做傀儡,扶上皇位,怎么可能痛下杀手?”提起爱子之死,秦勋咬牙切齿。
  “而且我事后探听,连平西营都反背,投效了皇帝,霍太后的一些行动,都早在他预料之内。我儿之死,必是他对霍太后恨意太深,斩草除根。”
  韩光兆连连点头:“王爷高见,想必那时候王爷留在避暑行宫,霍太后又有扶持小王子上位之象。所以让皇帝误以为王爷也与太后勾结了,才会痛下杀手。”
  “哼,终归我儿是死在他手上。形势逼人,无可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