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不是这样的汉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是要去演武场走一趟,还是去骑马松快松快?”李丸跟在后头询问着。
  这小子是见自己看奏折看得憋闷,所以提出的都是户外的娱乐活动。
  “今天不忙这些,朕要先去翰林院走一趟。”出了门,秦诺没有乘坐御辇,沿着御道步行着。
  “去翰林院?”李丸愣住了。
  “朕既然治理天下,也应该关心一下我大周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才啊。”秦诺笑了笑。
  自从大周开设科举以来,翰林院是历代科举之人的一个重点去处,考取的进士大多数都要在这里待一阵子,熟悉了朝廷公务的运作流程,之后再分派别的岗位,有些去地方上熬资历,有些分入京城各个衙门。当然,也有一直找不到好去处的,连续十几年都留在这里当校检编撰之类的。
  反正东头就是宫廷的藏书馆文华宫,内中藏书万千,领着一份微薄的俸禄,在那里编撰典籍一辈子的也大有人在。
  比起后世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的完善,那个时代的翰林院是极为风光清贵的地方,但是在大周这个科举制度刚刚开始,而且战乱延绵数百年的时代,科举取士只是官吏的一个微末补充。
  真正的上升通道大多还把持在门阀手中。便是同样科举晋身的人,出身世家的前途和出身寒门的截然不同。
  比如林嘉,短短三年就已经青云直上,官居四品,与其门阀世家的出身不无关系。而同期的寒门出身的士子,极有可能要在地方上芝麻绿豆小县令一辈子。
  踏进翰林院东馆的大门,秦诺兴致盎然地看着四周。
  乍看起来跟普通的馆所衙门没什么不同,只是前庭的花木比别的地方看着更别致,搭配之间错落有致,东头的园子里隐约可见几处凉亭,掩映在满地花树中。
  地方还挺清雅的。秦诺点点头,径直进了正殿。
  完全没想到皇帝亲政的头两天,就会驾临此地,整个翰林院都慌乱了起来。
  实际上,景耀帝在位二十多年,来这里的次数屈指可数,秦聪在位的期间更是一次都没有来过。
  以至于秦诺进门的时候,满地人乱窜,都不知道在哪里跪。
  李丸鄙视地扫了一眼,这成什么体统啊?
  终于众人冷静下来。听着参差不齐的叩见声,秦诺也不生气,直接大刀金马地在主位上坐下。
  “刚才在讨论什么话题吗?朕看你们一个个争执地面红耳赤。”秦诺还没进来的时候,就听见殿内有十几个书生,似乎正在争论什么。
  其中一个大胆的高个子书生回道:“启禀皇上,臣等正在议论大而化之谓圣一句的真意。”
  “大而化之谓圣?”秦诺笑了笑。看着跪了满殿的人,也不叫他们起身。径直说道:“朕今日路过花园,偶尔兴起一个念头,正苦于没有人可以解说,所以干脆过来翰林院,当做试题考一考诸位。这个题目,与这句话倒也有些干系。”
  满殿士子顿时提起了精神,侧耳聆听。
  “前朝时候,皇子宗室经常分封各地,而本朝则是宗室并不外封,除少数之外,都居住京城,这两者孰优孰劣,就以此为题目,写一篇策论。”秦诺言简意赅地出了题目。
  然后令众人起身,去偏殿开写。
  其中几个才思敏捷的,已经开始迅速揣摩上意,准备腹稿了。
  翰林院的偏殿里,桌椅书案最是不缺的,小太监早已准备好笔墨纸砚,李丸亲自带着两个人,搬来了一个香炉,上面插着一炷香。
  “就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此篇策论,重在言简意赅,直抒胸臆,不可繁文赘言。”秦诺专门提醒道。
  竟然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众人大为着急。
  李丸点燃了香,立刻有不少人开始笔走龙蛇。少数几个人,还在沉吟思考,力求写得更加精准。
  每个人都极为重视这次的考试,虽然不明白年轻的皇帝为什么突然驾临翰林院,还要出题考验大家,但无疑这是一个在皇帝面前露脸的好机会,说不定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秦诺离开了偏殿,他不想给众人太多的心理压力。
  在外面花园逛了一圈,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李丸带着十几个小太监将众人的试卷收拢好,
  回到殿内,秦诺勉励了几句话,然后带着人离开了翰林院。
  皇帝一走,整个翰林院就炸开了锅。
  “皇上为何突然想起这个题目?”
  “比起前朝将宗室外放,坐拥重兵,觊觎皇位这种事情,当然是本朝的制度最合理。”
  “要是本朝的制度如此合理,皇上为何要出这个题目?而且坐拥重兵,觊觎大位这种事儿,前一阵子逆王不才刚刚弄过一次吗?”
  “灵台兄说的对,我也感觉,皇上也许是觉得宗室都聚集京城,一旦遇到叛乱等兵燹之灾,会导致血脉断绝,便如眼前,先帝十数名皇子,如今存世者不过三位。”
  “啊,糟糕,我岂不是弄错了立场。”
  “唉,可惜时间太短,不然我还能写得更深入一些。”
  一时间,翰林院里热切讨论着这个问题,几家欢乐几家愁。
  将试卷统统抱回了乾元殿,秦诺吩咐李丸,将试卷分类,超过三页纸的,直接扔掉。
  李丸傻了眼,这里面的试卷,大半洋洋洒洒,都在五六页上啊,甚至有手速快的能人,一口气写了十几页的。
  秦诺冷哼了一声,就是因为这些喜欢卖弄文笔的家伙太多了,奏折也一封比一封长。他连内阁重臣的奏折都没看完呢,哪里有空去看这些人的废话!而且之前自己专门提醒了要言简意赅,还一个个不知死活,这种榆木脑袋,要来何用?
  李丸乖乖照做,第一轮经过淘汰选出来的只剩下十几份。
  秦诺逐一拿过,仔细翻看。还真有两分比较合心意的。
  皇子分封这两种形式,历史上早已经出现过多次,各有利弊,根本难以分辨。所以他重点看的,不是文章中的观点,而是阐述观点的方式。
  是否简单明了,文辞精准,一语中的。
  不多时,他选择了其中的五份出来,在其中又比较了一番,最终定下了三份。
  看了看名字,分别是高良才、史永昌和廖愈。
  秦诺在三人名字上画了个圈,吩咐道:“将这三人传过来。”
  李丸立刻前去传旨,不多时,三个就到了。
  立在廊下,三人都极为紧张兴奋。
  秦诺注意到,其中的高良才刚才见过,就是当时在大殿中回话的那个身形高大的士子,似乎是翰林院众人中的一个小领袖,史永昌生得胖胖的,肤色黝黑。廖愈倒是个白面书生,颇有些玉树临风的气度。
  “召你们三人来,可知为何?”
  三人跪地回禀道,“请皇上吩咐。”
  让三人进了偏殿,秦诺也没有客气,直接指着桌上一厚摞的奏折,言简意赅吩咐道:“帮朕整理一下这些,每道简单弄一个条陈来。”
  如同晴天霹雳,三人刹那间傻眼了。
  被召见的时候,三人的心思很一致,必定是自己刚才的策论合了上意,毕竟,策论这种东西,关键还是看你的论点是否政治正确,而不是看你文笔如何。能考入翰林院这种地方的,哪个文笔差了?一些同僚傻啦吧唧的一写十几页,论点不对,肯定越写越偏啊。
  在一众同僚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三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夕月湖,来到乾元殿,本来一路都在想着,该怎么完善自己的论点,在对答中务必舌灿莲花,切中要害。没想到,见了面,年轻的皇帝完全没有问他们宗室是否外封的问题,而是……
  这些奏折,应该是奏折吧?皇帝要自己看奏折?
  这种心理落差,就好像你以为你考试考得不错,即将有一份本市头等餐厅的大餐做奖励,没想到亲爹告诉你,奖励不是美食,而是替你报名太空遨游一周。
  总算高良才反应最及时,立刻问道:“如何看法,请皇上明示。”
  这倒是个明白人。秦诺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直接说道:“奏折太多,朕一日看不完,你们将奏折挨个阅看,然后写出简纲来,务必将重点交待清楚,不得超过两页纸。然后递给朕阅览。”
  三个人顿时醒悟,原来皇帝看着的是这个。难怪路上三人短暂交流,发现三人的观点南辕北辙,竟然都被拎了过来……
  但是替皇帝阅览讲解奏折这种事儿!三个人立刻意识到自己,落在自己头上的何止是礼包,简直是霹雳无敌超级黄金大礼包。
  这种事儿不都是枢密院里的文官才能负担的活儿吗?那可是丞相直接负责的文书机构,里面的官员纵然是六七品的,也比普通的文官天然高一层。
  “朕在后殿等着,你们看完了便交由內监传递过去。”秦诺没有废话,办实事最重要的是效率。
  同时他也深知上司盯得太紧,员工束手束脚,工作效率反而可能下降这回事儿。所以施施然去了后殿等待。
  许敏才跟着过去,亲自奉上一盏茶水,欲言又止。
  秦诺笑道:“有什么事情直说吧。”
  “皇上如此行事,并不合规矩,只怕内阁朝臣会有非议。”
  “规矩。”秦诺冷笑一声,“之前父皇和皇兄在的时候,奏折也是如此堆成厚厚一摞,连个简单的分类都没有的吗?”
  许敏才不说话了,半响,跪地道:“奴才知罪。”
  “罪不在你,朕不怪你。”秦诺淡然说着。
  虽然许敏才是乾元殿大总管,也是负责偏殿政务的奉玺太监。但本朝对军机政务卡得非常严格,內监绝对不能插手的。许敏才管理的,也只是奉送传递之类的活儿。绝不可能插手奏折分类之类的工作。
  真正动手脚的应该是枢密院。甚至不算动手脚,只是摸不清楚如今皇帝的习惯,所以没有将奏折进行分类排布,或者故意将长篇大论言之无物的奏折放到在最顶上。
  原本年轻的皇帝就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看到这些繁复的东西,只怕更加辣眼,几次下来没有了耐心,估计简单批阅一番就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