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它放在影片结尾也还是合理的。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觉得很暴力,但当我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发现它并非我想象的那么暴力。但为什么看上去会觉得暴力呢?因为电影总是用幽默的语言调节气氛,推迟暴力事件的发生。
  实际上,电影只能统计出七个人的死亡。公寓里的三个小混混,椅子上一个、沙发上一个、厕所里一个,被文森特和朱尔斯杀死;马文,朱尔斯的内线,在汽车后座上被文森特意外杀死;文森特被布奇杀死;二手店里梅纳德和萨德被杀死;还有两个人的死亡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布奇在拳击场上打死的对手,和二手店地下室里的性奴。
  与此相反,有几个人在影片中获救。
  蜜娅吸毒过量之后还是被救活,布奇在地下室救出了马沙,朱尔斯在参观中说服小兔子和小南瓜,救了餐厅的客人们。还有朱尔斯和文森特被人用枪乱射居然活下来了。朱尔斯认为这是个奇迹,是上帝的旨意,因此决定洗手不干;而文森特满不在乎,最终付出了代价。
  在我们仔细的观影过程中,我们发现影片中的许多暴力成分都被置身于屏幕之外。公寓中的小混混被杀时,镜头是对准文森特和朱尔斯的;拯救蜜娅时,镜头在最后一刻切换为蜜娅坐起来的镜头;汽车后座的枪击也没有显示出来。地下室的暴力镜头是可见的,但也没有超过一半电影中打斗场面的程度。
  这部电影看得越多,你就越会强烈地感觉在故事情节的下面,隐藏着某种宗教味道的东西。很大程度上这与马沙的那个手提箱有关,就是文森特和朱尔斯在公寓中抢回来的那个。箱子里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看到里面有什么在闪闪发光。关于皮箱有很多猜测,但我们却永远都不会知道。
  我们注意到,箱子打开的密码是‘666’——撒旦的标记。于是有人猜测,马沙脖子后面的创口贴遮住的可能就是‘666’,他就是恶魔吗?要知道,相信他为上帝所救的朱尔斯活了下来,而蔑视上帝的文森特最终死了。
  文森特从卫生间出来的时候被布奇用枪打死,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布奇用的枪是马沙的——他出去买吃的,把枪留在了厨房台面上,所以文森特才会没有防备地上厕所,所以布奇离开家之后才会遇到了马沙。
  有人说:写剧本的家伙一点也不懒,他们把很多时间花费在细节上,而这些细节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到;他们又把很多时间花费在对话上,而这些絮絮叨叨的对话往往会被观众认为是无意义的废话。
  电影还有一条线索,许多武器都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没有打到文森特和朱尔斯的枪,杀死文森特的枪,汽车里走火的枪,本来打算抢劫餐馆的枪,二手店的枪。朱尔斯思想上转变之后,他自己的枪甚至用来阻止餐馆中暴力的发生。
  在电影中不太重要的地方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小秘密,马沙给布奇交代任务的酒吧叫做‘Jack。Rabbit。Slim’s’,而布奇在自己的公寓里偷偷走过一扇窗时,透过开着的窗户就能看到‘Jakc。Rabbit。Slim’s’的标记。
  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细节,在二手店里能看到一个霓虹灯标志,‘Killian’s。Red。Beer’,但有些字母坏了,剩下的是‘Kill。Ed’,后来布奇骑着萨德的摩托车逃跑时,他看了一眼摩托车的钥匙链,上面是萨德的头字母“Z”,把这个字母和霓虹灯留下的字幕拼起来,就得到了‘Kiill。Zed’,‘杀死萨德’,而事实上,那时布奇就刚刚杀了萨德。摩托车的油箱上有个‘恩赐(Grace)’,而布奇的逃脱不正是上帝的恩赐?
  有两个镜头我们讨论得很多。一个是文森特和朱尔斯在公寓里大开杀戒时,屏幕上金光闪闪,那是不是与手提箱有关?另外一个是马沙授意布奇打假拳的时候,正对着布鲁斯…威利斯的镜头,布鲁斯的脸是半明半暗的,被竖向地分割了,分界非常清楚,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用了化妆来增强这种效果。
  这两个镜头又有什么深意,还是趣味,我们至今没有能够达成共识。
  电影的对话非常幽默,有些地方显然是在向某些经典的著作致敬,不过形式比较现代,比较猥琐。
  电影开头文森特和朱尔斯讨论荷兰、美国对汉堡叫法的不同,让人想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里面的情节;朱尔斯总是喜欢引用圣经以西结书的一段话,但其实只有一小部分是与原文相同的,更多的是他自己的胡编乱造。
  这部电影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用人物对话把暴力场面往后推。
  比如蜜娅躺在地上快要死掉的时候,两个男人却在研究注射器的使用方法;比如说电影的开头,文森特和朱尔斯两个人一边走在公寓的走廊里,一边讨论足部按摩,这时的镜头是一直跟着他们的。当两个人走到要去的那间房间门口,发现时间还不到,于是继续向走廊深处走去,并且还继续他们的讨论,但此时镜头却停了下来,留在了那个门口,似乎在用镜头语言告诉我们:这里才是故事要发生的地方。但两个人还在不紧不慢地说话,似乎连摄像机都不耐烦了,于是气氛就显得越来越紧张了。
  有些人很喜欢‘低俗小说’,有些人则厌恶。但原因都是一样的:因为这部作品似乎始终在玩弄观众的期望,从不按规矩来。它随心所欲地组织材料,相比之下,美国当前的黑帮电影、动作电影已经陷入了一个公式化的泥沼。昆汀…塔伦蒂诺扔掉了好莱坞编剧工厂里传授的那些条条框框,白手起家地创造了一种新的编剧方式。
  ‘低俗小说’有可能是未来五年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因为它把我们从无数可以预见的公式化情节中拯救了出来。
  因此,谢谢昆汀…塔伦蒂诺。”
  虽然罗杰的影评姗姗来迟,但却精彩十足,一举就将“低俗小说”从杰作的位置推到了经典的高度!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罗杰的眼光毒辣。
  
  第819章 个人风格
  
  罗杰…埃伯特对“低俗小说”的推崇其实是许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他出席了电影的首映式,但却一直等到四天之后才撰写了影评,人们本来以为这就是他对电影没有兴趣的信号了,可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原来,过去四天时间里,罗杰集合了近四十名电影人好友,还有三十多名记者,以及两百多名普通观众,不断地在反复观看“低俗小说”,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深度剖析,这一份专业、这一份投入,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经过反复推敲之后,罗杰为“低俗小说”送上了疯狂的赞誉,并且给出了三点七的高分,直接为这部电影打上了“经典”的标签。
  但可惜的是,罗杰这篇评论并没有能够在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场刊上发表,因为“剧透太多”,经过协调之后,罗杰最后刊登了影评的最后一段,而完整版的影评一直等到“低俗小说”在北美市场上映之后,才在“芝加哥太阳报”重见天日。
  即使如此,罗杰的精准评论和超高评分,还是毫无疑问地点明了他对“低俗小说”的态度。不仅这样,“电影手册”、“帝国”等专业杂志之后,还有大量的专业影评为“低俗小说”送上了赞誉。
  代表美国前来戛纳的“电影评论”也在第一时间发表了看法,三点一的评分虽然看起来并不高,但这也是“电影评论”今年戛纳电影节上目前为止的最高分了。“电影评论”更多是将关注的焦点锁定在了昆汀…塔伦蒂诺身上。
  “昆汀被称为电影顽童,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他曾经经营过录像带出租生意,是一位铁杆影迷。不过,有些影片他并不是在电影院观看的,而是通过录像带,这也正是后现代电影迅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普通的电影观众通过录像带和电影频道,看到了更多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他们的电影惊艳已经远远不是廉价的录像带出租之前那些老式的影院观众所能比较的了。
  昆汀的电影就是在录像带和美国通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对于中。国香。港的电影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意大利电影也是他的挚爱,‘筋疲力尽(A。Bout。de。Souffle)’、‘出租车司机’、‘英雄本色’这些经典作品都成为了昆汀的最爱,所以在昆汀的电影之中,就可以看到无数向黄金时代经典佳作致敬或借鉴的桥段。‘低俗小说’的出现,也就正式宣告了后现代电影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终于形成了一股潮流,而昆汀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浅薄’的后现代电影拍成了‘史诗’。
  ‘低俗小说’是一部很难定义的作品,因为它与美国文化、历史和世界电影的连接太多,人物的对白也有大量的非官方的街头俚语、脏话,这也使得观众对于电影的理解增加了许多难度。
  低俗小说是指那种内容粗俗、装帧简陋的小说,这种小说往往是用再生纸制作的,是个中废弃报纸、书籍被搅合成纸浆后而产生的。昆汀之所以将电影命名为这个名字,就是在暗示自己的电影是由许多其他影片和文学作品的碎片搅合而成,他把所有硬朗的内容——暴力、性、政治、国家的战争都变得像果肉甚至是番茄酱一般容易吞咽。
  有许多电影工作者花费很大的功夫来诠释后现代的真实含义,但是昆汀仅仅依靠一部‘低俗小说’就将自己造就成一个后现代电影英雄。
  ‘低俗小说’的四个故事都是围绕着黑社会帮派展开的,可是这几个故事之间并不相关、也没有直接联系,不过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会在其他故事中出现,文森特则成为了串联故事的核心人物,虽然他在某些故事中的分量并不一定最多。
  如果仅仅是几个故事分段讲述,那也就没有任何新奇之处。但是昆汀却将片头的餐厅抢劫拆分成为两段,分别放在开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