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途他和顾永辰的动作同步,父子俩在宽敞的庭院里完成今天的运动量,动作舒展,身形相似,让路过的下人不自觉地放缓脚步偷偷看了一下。
  “说吧,你今天散值回来没有去看六六,一直围着我转,是不是有事要和我说?有事就说,扭扭捏捏成什么样?”
  六六就是顾永辰为自己女儿取的小名,因为小家伙生在六月,又有六斤重的缘故。
  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怎么满意的,可顾永辰是孩子的父亲,事先又说好由他取名,大家只能妥协。
  “那我就直说了。爹爹,陛下是不是想让你带队出海啊?”顾永辰想了想,终于开口。
  “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顾青云惊讶地看着他。今天早朝后,新皇和他在御书房是说过此事,可能是因为这一出海要两三年才能回家,所以新皇的要求并不强硬,似乎还有商量的余地。
  据顾青云所知,今天新皇就召见过好几位官员谈话,品级和自己差不多,不是新皇的心腹,就是博学多才,特别是对别国有过研究的人,连他的下属封少卿也位列其中。
  说实话,顾青云确认这个消息后,就算之前有了隐隐的猜测,但当皇帝问他的意见时,一时之间他还真不好回答。
  他不喜欢生活发生大的变动,在京城的日子他过得还是很满意的,可以兼顾自己想做的事。只还是那句话,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就算皇帝好说话,那不意味着自己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当皇帝说出口的那一刻,自己就得寻思可行性了。
  想到这些年他从书中看到的资料,顾青云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海洋是有好奇心的,他好奇如今的西方国家发展到哪一步……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到实地看一看,他怕出错。
  “大家都在偷偷议论啊,只要陛下不想,就算是宫里的消息总能很快被人知道。”顾永辰努努嘴,又面露急色,“爹爹,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您到底是如何想的?难道您真的准备出海吗?那可是要两三年的!”
  顾永辰觉得威胁最大的是安全问题,到了大海,能回来是祖宗保佑的事,万一父亲出事……他简直不敢想象!
  “爹爹,能不出去吗?”见顾青云沉默不语,这一刻,顾永辰神色一变。
  本来以为是无稽之谈,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顾永辰很是着急,他在原地转了一圈,一时之间,对父亲的担忧盖过了忠君的思想,他第一次觉得皇帝太不通情达理了,他父亲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还想让他出海,万一出个什么意外他们家可怎么办?
  顾青云一把搂住小儿子的肩膀,和他一起往后院走去,一边斟酌着回答:“这个主要看陛下的意思,如果朝廷需要我,我肯定会去的。我是鸿胪寺卿,出海外交本来就是我的职责,而且陛下是看重我的学识和对外国的熟悉,认为我能达成目的。”
  这次出海的主要目的是探出海外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军事水平。当然,还得宣扬一下夏朝的强大,如果能多几个进贡的藩国,上演“万国来朝”这一幕就更好了。
  顾青云暗地里算一算,朝廷组织船队出海真的是利大于弊,能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发展,如果有心,还能抢先强占资源,而且出海一趟也能提高航海的技术水平,至于坏处就是花费颇多,起码要几百万两银子。可现在朝廷财政还算宽裕,出去一趟是完全没问题的,再不济,他出海的时候还可以顺便做生意,也许回来的时候还有盈余呢。
  “爹爹!”顾永辰突然停下脚步抱住他的手臂,板着脸道,“您是不是心动了?”眼里有着显而易见的焦虑和恐慌,“我不想你出海。”
  他心里清楚,如果父亲真的不愿意,凭父亲的人脉,还是有一定几率使陛下改变主意的,可从早上到现在,父亲毫无动静!
  顾青云摸摸他的脑袋,低低地叹了口气,已经长得比自己高的孩子现在抱着自己的样子是那么地委屈,就像孩子小时候朝自己撒娇一样,往常他会心软,可这次不同。
  “小鱼儿,你知道的,我翻译了这么多本书,还对外国那么热衷与好奇,又在京城待了这么多年,说句心里话,我是想出去看看。”顾青云仰起头望着夕阳西下的天空,幽幽地说道,“你要对朝廷有信心,前朝的船队下西洋都能平安返回,现在的航海技术比那时更先进,这次肯定没问题。”
  他暗暗补充了句,只要自己的身体没有染病。
  事实上,皇帝也同样看出了自己身体的健康。不得不说,从小到大注重锻炼的自己,身体条件真的不错,这往常令自己高兴的事,没想到现在会发生作用。
  “万一呢?”顾永辰摇头,还是不愿意让顾青云冒险。
  顾青云笑笑:“你刚刚还说我年轻,放心,爹爹的身体状况自己清楚,不会有问题的。”
  顾永辰还是摇头,见自己劝说不了顾青云,他在饭后把顾传恪赶出去玩耍后,就直接对其他人开口了。
  毫无疑问,这个消息在顾家掀起了轩然大波。一向对顾青云言听计从的顾大河和小陈氏知道至少要出海两年后,第一个就反对。对着顾青云的耐心解释,小陈氏充耳不闻,陷入一片恐慌中。
  方仁霄沉着脸,半响没有开口。
  顾景和庞庭深对视一眼,小声说道:“爹爹,此事还得慎重考虑。”她看过很多书,对外国的风土人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她能理解父亲的心思。最主要的是,在和父亲交流的过程中,她总觉得父亲对外国的发展很是关注,特别是新事物的发展。
  不过不管如何,她还是宁愿自己出海,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父亲冒险。
  在大家对他进行了长篇大论和苦口婆心的劝说后,顾青云最终还是决定任由皇帝安排,不去做其他小动作。
  于是,顾青云第一次在家里受到了忽视,说是忽视其实也不全对,应该是其他人对他进行单方面的冷战。
  顾青云哭笑不得,他能理解大家对自己安全的担忧,但他对夏朝的船只还是很有信心的,加上这几年海贸发达,有航海图在,按照季风来航行,安全性大增。反正怎么看都比平行时空郑和下西洋的安全性高。
  而在官署里,顾青云就看到封少卿面上隐隐露出愁色,看来也被皇帝的话弄得左右为难。
  两人没有对这一消息进行交流,顾青云面色如常,私底下则到皇家藏书楼和民间书肆寻找自己之前没看过的、有关于航海的书籍,涉及到国外的书籍更是让他毫不犹豫地买回来。
  几天后,家里的气氛还在僵持中。
  十月底,新皇下旨,顾青云授虚衔太子太傅,从一品,主要职责是给皇子们上算学课。
    
    第274章 哭声

  顾青云对于这个旨意不是很惊讶; 因为事先已经有了预兆,毕竟内阁讨论时是不可能没有风声传出的。
  南城的算学大本营那边; 这两年迎来了两件令他们伤心的事。
  德高望重的蒋大师和于大师接连去世了; 两人一个七十九岁,一个七十三岁,这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其他人无可奈何。相对应的,算学发展的势头似乎一下子缓慢下来,其他学派开始蠢蠢欲动,想把算学从科举中踢出来倒是不大可能,但把算学的重要性降低就不一定了。
  算学在之前几千年的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时间是不受待见的; 好不容易在前朝和本朝获得发展,尤其是本朝; 可以在科举考试中登堂入室; 这已经是一个绝大的进步,是众多有识之士、或者说是算学界人士多年努力的结果。
  可没想到这两年蒋大师和于大师竟然接连逝世,大家划拉一下,发现在圈子内外有声望的竟然只剩下梁不语; 还有顾青云算一个,他在四十岁时就被大家称为“大师”; 后面的人还不能拿出令人服众的成绩; 只能算后起之秀。
  于是,在各方的努力下,顾青云上位。
  新皇年近而立; 有皇子六人,公主八人,最大的皇子十二岁,最小的才刚出生,其中皇后嫡出的皇子只有一个,刚满四岁,还没有出阁读书,且目前没有被封为太子。
  顾青云这个太子太傅的虚衔只是增加他的名望,没有什么特权,除了俸禄大幅度增加。他的实职还是鸿胪寺卿,而别人最为看重的还是这个。
  家里的人对于顾青云能得到这个头衔反应不一,不过总体还是非常兴奋的。
  小陈氏不懂这些虚衔不虚衔的事,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升官了,就要厨房加菜庆祝。顾大河对朝廷的官职倒是有一些了解,他还有一些疑惑要问。
  “怎么一下子就从正四品升到从一品,坊间传言不是说不能升那么快吗?”顾大河高兴之余就马上问道。
  顾青云暗暗舒了一口气,还好,这道旨意打破了家里僵持的气氛,大家总算乐意和他说话了,前段时间可把他苦恼坏了,幸好还有孙子顾传恪陪他聊天,做中间的传声筒。
  “爹,娘,这是虚衔,只是听起来好听,朝野内外得到这个虚衔的人我算一算,不下十个。”顾青云耐心解释,只要是教过皇子读书的人,如果效果不是特别差的话会有一部分人能获此荣誉,还有一部分人只会加封正五品的大学士头衔。
  顾青云是正四品官,又是算学方面颇有声望的人,是二号人物,加上他自己猜测是为出海做准备,所以待遇才一下子提升那么多。
  当然,后面这个猜测就不用说出来了。
  “哦,原来实权才是最重要的。”顾大河恍然大悟。
  “当然,实权才能惠及家人。”顾青云把情况说清楚,像这次,简薇和小陈氏就不可能跟着他提升品级。
  相比之下,方仁霄和简薇就不是那么好忽悠了。
  “看来陛下已经选定你出海了。”方仁霄这几年没有什么烦心事,致仕生活过得无比悠闲,加上身处京城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体繁华富庶的地方,每天接受的信息非常多,因此精神还是不错的,但此时他的眉宇还是不由自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