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还钱,有一点还一点,你大伯他们也要用钱。”顾季山想了想,还是按照他原来的想法。
  他毕竟是一家之主,众人只能遵从。
  第二天一大早,露珠刚刚在树叶上蒸发完,顾青云就到了镇上,他先准备去探望何秀才,感谢他对自己的教导,顺便送帖子请他到家里参加酒席。
  可是才走到私塾门口,就见这里已经有人在排队等候了。
  “顾公子,你来了!”门房眼尖地见到顾青云,就忙招呼道。
  “是啊,来看望夫子。”顾青云打招呼道,“何伯,怎么是你在守门?”他之前经常出入这里,大家都很熟悉了,何伯相当于何秀才家里的管家,之前都是他儿子在守门。
  “这几天来找老爷的人比较多,我怕出了什么岔子就亲自来这里守着了。”何伯脸上笑眯眯的。
  顾青云眼睛看向那边等待的人群,再看看他们旁边的小孩子,心里了然。
  “既然夫子在招待客人,我就先等一会。”顾青云阻止何伯进去禀报的举动,问道,“师弟在吗?”很久没见何智了,还真有点想念他鼓起来的包子脸。
  “小少爷和老太太去桃山寺了,今天不在家。”
  顾青云闻言,正有点遗憾呢,正好,有一对父子出来了,何伯大松一口气,赶紧先请顾青云进去。
  “那个人怎么能先进去?”一直注意这里的人忙叫道。
  “这是我家老爷的学生,来这里跟回家似的,当然可以随时进去。”
  身后传来何伯的回答,让顾青云忍不住一笑。
  见到何秀才后,他正在喝茶。
  行礼后,顾青云问道:“夫子,你又要收学生了?”
  何秀才看到他很欣慰,他捋了捋胡须,一向严肃方正的脸都露出了笑容,红光满面地说道:“你们的身份水涨船高,老夫也跟着沾光,同样水涨船高。”
  顾青云嘿嘿一笑,道:“谁叫您那么厉害,能教出三个秀才来?”
  何秀才又喝了一口茶水,却摇摇头道:“都是你们自己争气,老夫可不敢居功。就是没想到你这么争气,赵文轩能考上老夫不稀奇,阿竹吊在榜尾那是他命好,至于你,名次那么靠前,可以进入府学,那就是需要一点运气了。”
  “夫子,的确是靠了点运气,学生事先看过律法书籍,考试都答对了。”顾青云也没在意对方说自己运气好。
  “你正好碰上了朝廷改革,出的题目适合你考,的确运气好,不过运气好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有时候比实力更重要。”何秀才点点头,道,“当然,这也要你基础扎实、平时努力才行,否则运气来了也只能干瞪眼。对了,这次你去了府学记得更要努力读书,你这么年轻,不继续考乡试实在是太可惜了。”
  顾青云受教地应诺。
  “你到了府学后,就可以开始学六艺,比如琴棋书画之类的,这些府学都会教,不像在县学,最多就教个画画,所以要珍惜机会,以后和别人也好交流,这是必不可少的。”
  顾青云一听,心中一喜,道:“夫子,那学生会去学的。”心里很高兴,毕竟有一两次文会,他都看到有人在吟诗的时候,旁边就有同伴给他伴奏,一般弹的都是瑶琴,相当于他在现代看到的古琴,那副自得其乐的样子让他羡慕极了。
  就是身边的小伙伴何谦竹和方子茗都拥有一项特长,何谦竹会吹箫,方子茗会弹奏瑶琴。在这年代,身为知识分子,你不会点才艺真的不太好意思出去和人打招呼,如果在县里就算了,很少有人掌握这些技能,大家都为考科举准备,但在府城,估计每个人都会有一两项技能吧?
  顾青云觉得自己最好也有一项技艺,不说练得多好,能陶冶一下情操或者偶尔抒发一下自己的郁闷和高兴也行啊。
  当然,顾青云也可以把书法作为自己的一项特长来练,可是书法要出成绩需要名师、刻苦、机遇和大量的时间才行,他现在的字体和书法大家想必还差得远呢,也只能跟同龄人比比了。
  “老夫教过这么多学生,就属你们三个最有灵气了,以后想要碰到像你们一样的蒙童就难了。”何秀才想起现在私塾里的那些学生还有刚才见到的孩童,忍不住发出感叹。
  这话顾青云就不好开口了。
  毕竟新朝建立以来,林山县里很少有哪一科的秀才会像今年那么多,有四个秀才都很年轻,除了他们四个以外,县里另外两个中秀才的都已经三十多岁了。
  “师弟阿智打算什么时候下场?”顾青云又问道,心里颇为好奇。
  “他现在才九岁多快到十岁,五经还没学完,不急,起码要等两三年,火候到了自然要他下场。”说起的自己的孙子,何秀才的脸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阿智天资聪颖,人又勤奋,的确可以不急,打好基础,到时下场,一次性考过也好。”顾青云还是认为应该年纪大点再下场才好,因为院试那三天过得真的不容易。
  何秀才也很是赞同,看向他的桌面,道:“你不喝茶?这可是老夫珍藏的好茶。”
  顾青云赶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苦中带甘,皱了皱眉,道:“还是喜欢喝白开水。”
  何秀才微微一笑,虚点他的额头道:“你呀,还是那么老实。”
  顾青云微笑不语。
  跟何秀才又说了一会儿话后,顾青云就告辞了,毕竟门外还有人在等待。
  接下来,他分别到赵文轩、赵玉堂、何谦竹家里送请帖,很巧合的是,除了他外,赵文轩和何谦竹都选择在同一天办喜酒,最后没办法,三人都不能去对方家里贺喜了,所幸他们三人都不在意这个。
  不过顾青和两人约好,明天早上就去县衙办理身份文书,三人决定一起去。
  至于何秀才,三人都是他的学生,估计只能赶场了。
  不过这种甜蜜的负担估计是很多夫子都想要承受的。
  到赵玉堂家里时,看到顾青云手里的帖子,他面色一苦,开口就道:“不会是又请我去喝喜酒吧?”
  顾青云已经知道情况了,就笑道:“当然,就是你想的那样,那天你要赶场了。”
  “我肯定去。”赵玉堂翻开帖子,疑惑地问道,“真是奇怪,虽然最近的好日子只有那天,可是为何你们三个都要挤在同一天办啊?”这不是为难他们这些熟悉的人吗?
  “都是巧合,事先都没商量过,现在也不好改动了,大概是大家都很高兴吧?”想到家里人的兴奋模样,顾青云很是理解。
  又和赵玉堂聊了一会儿,把自己最近的近况说了后,顾青云这才告辞走了。
  最后一站是去姐姐家。
  何大夫的家是一个典型的一进四合院,有一亩大小,天井内开了一垄地种蔬菜,青菜、茄子和雍菜都照顾得很好,尤其是青菜,绿油油的,长得很精神。
  何家的药铺在镇上的大街上,这里是住宅。
  顾青云的到来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
  何家的男人们都出去了,家里只有妇孺在,不过何大夫的妻子赵氏见到顾青云很是高兴,她是一位态度和蔼的妇人,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
  “伯母。”顾青云行礼后就把帖子递给大姐,大姐再把它递给林氏。
  赵氏接过帖子翻了翻,就同意到时一定去顾家贺喜,接着就和顾青云说话。
  两人都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先前顾大丫成亲的时候顾青云就来过一次,现在就着请客这件事还算有话题聊,两人寒暄了一会,林氏这才让顾大丫把顾青云带到他们的右厢房。
  顾青云四处看了看,发现他们小两口住在右厢房里,有三明一暗四个房间,布置得都不错。
  顾大丫则拉着顾青云的手仔细看了又看,笑道:“瘦了瘦了。”
  顾青云鼓起脸颊,道:“那是你的错觉!”他把顾大丫仔细打量了一会,发现她比先前在家还要白嫩一些,眉宇之间没有愁绪,看得出来过得不错。
  “你呀,嘴贫。”顾大丫点点他的额头,又把考试的过程细细问了一遍。
  顾青云挑重点说了,最后就问道:“你不是还有个大嫂吗?怎么不见人?她不是怀孕了?生了没?”记得今年大姐成亲的时候对方就挺着大肚子了。
  “生了,是个男孩,正在屋里,你都那么大了,还以为还是小时候呢,哪能随便见其他女眷的?”顾大丫嗔怒道。
  顾青云一囧,在乡下哪有那么多讲究,不过这是在镇里,可能会讲究一些吧。
  姐弟俩又说了一会话,顾青云知道顾大丫现在在家也只是织布、做针线活和家务,不用下地干农活,他们家的地全都租给别人了,只需按时收租子就行。
  现在顾大丫有时间的话,何常春就教她看书,小两口相处得很好,说起对方她脸上还呈现出羞涩之态。
  顾青云于是放心了,他暗自算了下,发现大姐都成亲五个多月了,可现在还没怀孕,不过想想在现代人家结婚几年才有小孩,于是决定不问,这才刚刚开始呢,还不到半年,自己着什么急?
  顾青云最后叮嘱她,让他们摆酒那天记得回去就行,还告诉她那天还要祭祖,因为要把他考中秀才的事记在族谱上,同时还会把她们三姐妹的大名也写上。
  “大名?”顾大丫闻言很是惊讶。
  顾青云点点头,笑道:“大爷爷说以后咱家就是什么耕读之家了,所以要按着规矩来,你们也要有个能叫得出口的大名才行,还让我问你是否有什么意见?他会考虑的。”至于他在其中起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
  顾大丫沉默不语。
  “姐夫如果给你起了小字的话,你可以告诉我的,就按姐夫起的名字写。”顾青云推测道。
  顾大丫闻言脸一红,双手捏着衣角道:“那你让大爷爷在我的名字里加个‘莲’字吧。”
  “顾莲?挺好听的。”顾青云赞叹道,见大姐的脸越发羞红了,就不好再说下去。
  时间已经到中午,担心顾季山已经办完事在等着他,顾青云就婉拒了何家留饭的邀请,赶紧告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