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嫡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不能称之为家书,因为只有歪扭七八的几行字,而且不知所言,一看就是郑明玥涂写的。
  郑泽昭皱眉将信仍在了一边,倒是郑泽瑞闲闲地看了起来,最后也不知读通顺没有,只拍着桌子大笑:“哇哈哈,那丫头的字写的比我还难看!”
  郑泽昭想了想,有些搞不清邓环娘的意思,遂写信问郑明珠在镇州好不好,邓环娘有没有给她穿小鞋?
  郑明珠回信说邓环娘每次来她这父亲都是知晓的,暂时倒没什么事,她自己会小心,让郑泽昭不必担心。
  郑泽昭便只且走且看,然自那之后,明玥的家书几乎每隔一个月便有一封,也无甚实际内容,大多是说些零碎的事,也会问一下两位哥哥有没有什么趣事,但她似乎也知道两人不会给她回信,所以大多自问自答。
  郑泽昭一开始根本连看都不看一眼,郑泽瑞则是当个乐子,有时明玥在信里说不小心在冰上摔了一跤,郑泽瑞就会一边讲给郑泽昭听一边笑话明玥,后来郑泽昭偶然看了一次,发现字迹工整不少,尤其是抬头的“二哥哥、四哥哥”,——大约这几个字写的最多。
  渐渐的信也越来越长了,期间有时会说到父亲,偶尔也会说到郑明珠,在观察了近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后,郑泽昭没事时也会看两眼明玥的信了。
  他记得大约前年春天,明玥在信上说她要开始学针线活了,之后的来信便时常可见针扎的小眼儿,用以控诉练得辛苦,为此郑泽瑞忍不住回信把她嘲笑了一顿。
  ——如今,倒不知这针线功夫练得如何了。
  郑泽昭心里匆匆一闪念,听见明玥有点不大好意思的声音:“二哥,我头一回缝香包,功夫不到家,你和四哥把他挂在窗边帐前驱驱蚊虫就行了,随身带的还得是大姐姐的,大姐姐手巧,绣的精致又漂亮。”
  郑泽昭本也没打算用,不过听了她这话也只好道:“七妹妹的心意最紧要。”
  明玥一笑,也不在这话上多说,刚要转身却想起一事,便冲着郑泽昭眨眼道:“今儿谢谢二哥的菊花,那会儿正是比无可比之时,可把我愁坏了,还好二哥让人给我送了花来,解了我的急。花我带回来了,我让丫鬟直接给二哥送过去吧?”
  郑泽昭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明玥把借花的人误会成他了。
  他心下突然有一丁点儿复杂,他今日也是带了盆花去的,不过带的是盆兰花。许令杰帮许慧芝时他也不是没看见,但他自己却并没有帮明玥。
  张了张嘴本要解释,可瞅着明玥和他说话的神情与同邓素素说话的神情是一样的,——轻松而亲切,仿似自己就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哥哥。
  郑泽昭轻咳一声,嘴比大脑更快地道:“那。。。。。你留着吧。”
  邓环娘走在他们前面两步远,闻言便轻轻紧了紧邱养娘扶她手,邱养娘一路直视,什么表情也没有。
  明玥目光透亮,依言将花留下,只道:“二哥用了些酒,赶紧回去歇一歇吧。”
  郑泽昭心不在焉的微一点头,朝邓环娘一礼,往自己的东跨院去了。
  明玥上前两步,眉眼弯弯的看着娘亲,邓环娘轻轻摸了摸她的头,没说话。
  几人一进院门正碰见来看侄女木香的焦嬷嬷打倒罩房里出来,邓环娘有些不适,略一点头便先行回了正房。
  明玥脚下稍稍一顿,面上笑容不变,伸手虚虚扶了下焦嬷嬷,问:“嬷嬷好,来看木香?”

  ☆、第20章 埋种

  焦嬷嬷一张圆盘脸,眉眼淡淡,给人一种很和气的感觉,身上穿着半旧的牙色长襦衫,浆洗的分外干净,听了明玥的问话便忙答道:“回七姑娘的话,眼下不是到端午了么,老奴给木香那丫头编了几根五彩线,抽个空子来给她戴上。”
  明玥笑着微一点头:“嬷嬷手巧,木香也随了嬷嬷,打出来的络子丫头们都犯抢呢。”
  焦嬷嬷恭谨地道:“咳,那丫头蠢笨,也就手上的功夫还勉强凑合些。”
  明玥也不多说,指了指焦嬷嬷手臂上的小跨栏,问:“嬷嬷这是要做什么去?”
  焦嬷嬷略微抬了抬头:“这一入端午,天儿就燥热起来,奴婢今儿给老太太松筋骨时瞧着她老人家嗓子似不太舒坦,就想着到园子里去采些薄荷叶来熬粥,能疏风散热。”
  明玥听了忙道:“祖母身子不爽利么?哪儿不舒服?”
  焦嬷嬷摆摆手:“姑娘别急,不过是有些食欲不振,奴婢是想着薄荷粥开胃些。”
  “那我同嬷嬷一同去采,大事上帮不上忙,明玥只能在这些小事上尽尽心了。”说着衣服也不换,赶紧同焦嬷嬷往外走,边走边道:“我倒想起大姐姐的院子里中了一大片的薄荷,咱们去那采,定是快些。”
  明玥如今还住在邓氏院子的东厢房,明年则要搬出来和郑明珠同住到韶华楼,不过两个院子离得并不远,只隔了一条明溪和一座望亭。
  郑明珠到今年冬天就满十四周岁,这三年里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这会子正挽了披帛在浇花,见明玥领了焦嬷嬷来时微微一愣,听明白焦嬷嬷的来意后倒也没说什么,自领着人去采薄荷叶,采完后又跟着去了厨房。
  焦嬷嬷回到松菊堂时,见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丫头正在院里的西山根儿处跪着,一边脸高高地肿起来,显然是刚挨了打。她忙朝正房门口站着的大丫鬟白露看了看,白露悄悄比了个手势,示意没事,只是挨了龚嬷嬷的罚。焦嬷嬷冲她一点头,提着食盒转身进西稍间摆饭,摆好后,便在一隅静静地躬身而立。
  片刻后,王氏由龚嬷嬷亲自扶着神情惫懒地坐下用饭,期间每没人敢说话,王氏吃得很慢,一勺薄荷粥要两口才吃完,如此过了小半个时辰,王氏方放下碗擦手、漱口,然后由白露搀着离了桌子。
  此时已是酉时末戍时出,温度稍稍降下些许,王氏便由白露扶着在院子里溜达了两圈,焦嬷嬷暗自打窗子往外瞅了一眼,罚跪的小丫头已经走了,想必龚嬷嬷早吩咐过。
  没一会儿,便有各房的人陆续来请安了。
  大老爷郑佑诚今年要在家守选一年,倒是清闲,也不管母亲待不待见自己,晨昏定省从来“来在第一走在最后”,王氏这三年里人在郑府,眼睛却随着郑明珠在镇州,日日等着抓邓环娘的小辫子,却未能如愿。
  眼下长房全都回了郑府,王氏大概觉得她们在这地盘里是掀不起甚风浪的,所以倒不再整日里拉着一张脸了。
  “娘今儿晚饭进得如何?天气热了,可有哪儿不舒坦么?”大老爷端坐在下首,恭恭敬敬地问。
  王氏看他一眼,倒也不在儿女面前扫他的面子,只淡淡道:“我如今这个年纪了,倒不那般怕热。你们也别过早的贪凉,这热天儿才开始呢。”
  几人恭声应了个是,二房和三房的人便也到了,三老爷去了黄县不在府里,三夫人便领着郑明霞和小八哥儿来了,小八才两岁多,一路上都是奶娘抱着的,进了正房后,董氏特地让奶娘将他放下来,然后让他磕磕绊绊地走进屋。
  王氏一瞧见粉雕玉琢的小豆丁,立即就道:“快把他抱来我这里。”
  八哥儿开口晚,见了王氏就嘟着嘴道:“竹。。。。。竹五”,董氏便纠正他:“是祖母。”八哥儿叫了两声还是发不准音,董氏便作势瞪眼,八哥儿吓得直往王氏怀里钻,王氏哈哈笑,抱着他喂了几口糖水,这才问起邓环娘和林氏今儿到刺史府的事。
  邓环娘便把去的各家夫人都大致说了一遍,末了提了下匆匆一见的郡王徐璟。
  众人都十分意外,郑佑诚更是有点若有所思。
  林氏便接着邓环娘的话将徐璟夸赞了一通,偶尔还会朝郑明珠看上一眼,郑家是百年世族,郑老太爷当年身居高位时和徐璟大概也是相识,郑明珠又是嫡长女,真有心进郡王府也不是不可能。
  邓环娘在对面笑吟吟看了林氏一眼,心说她这么热情干嘛?目光往垂着头的郑明薇身上一瞥,有点了然,想借此给郑明薇抬身价?难道林氏已经给明薇物色好亲事了?
  她心念一动,不由想到明玥,心里却暂时不做别的选择,只盼着哥哥家的祯哥儿能榜上提名,到时他们表哥表妹一家亲,明玥既能富贵也不受欺负。
  明玥端端正正坐在那儿,完全不知道娘亲的期盼。
  王氏八风不动地听了二夫人的话,之后只淡淡地对着郑佑诚吩咐:“明儿你把这事情同你父亲说一说,若郡王只是路过此地不想被扰也就算了;不过若是还在燕州那咱们也不能故作不知。”
  郑佑诚应了话,王氏有些乏便早早将他们都打发回去,自己一个人歪在榻上不语。
  龚嬷嬷看了一会儿,便上前道:“老太太,我帮您按按?”
  王氏蹙着眉没吭声,龚嬷嬷便半跪着帮她捏肩膀,捏了两下,王氏轻嗽一声,道:“罢了,还是叫麦冬来吧,你手上没工夫。”
  ——麦冬,是焦嬷嬷从前当丫鬟时的名字。
  三十多年前,王氏陪嫁的四个大丫鬟里麦冬就是其中之一,而龚嬷嬷那时候,还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三等小丫鬟。
  而如今。。。。。。她是王氏手下第一人,而麦冬从新回府熬了几年也不过熬了个二等嬷嬷,哼,早换了番天地。
  龚嬷嬷顿了顿,腆着脸笑道:“奴婢这下用点力。。。。。。”
  王氏眉头猛地一皱,一丝不耐烦在眼中一闪,龚嬷嬷惊了一跳,慌忙低眉敛眉跪在踏前:“老太太。。。。。”
  门口的白露见了,忙悄悄退身出去寻焦嬷嬷,片刻焦嬷嬷垂手进了正房,先接过白露准备好的凉茶,恭谨地跪在老太太跟前,道:“老太太,您先喝口茶,不然一会儿怕得出身汗。”
  王氏接过凉茶咂了一口,入喉清凉,很是舒爽,她瞥了龚嬷嬷一眼,道:“行了,起了吧,你自去忙你的,留下白露白霜伺候就成,我不叫你便也歇了吧。”
  龚嬷嬷受了刚才那一下,不敢再多说,起身倒退着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