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府家令嘴角抽抽,顾玖又在哭穷。
  什么才几十两利润,统统都是假的。
  南城门外一期项目,房价的确很低,可是架不住房子多啊。
  少府家令可是亲自去工地上看过的,一眼看去,密密麻麻全都是新建好的房子。
  那么多房子卖出去,上千亩的面积,单顾玖一个人少,少说就有数十万两的利润。
  后续还有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四期工程……
  越到后面,房价越高。然而修建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
  到时候,钱会像流水一样流入顾玖的口袋里面。
  少府专门和钱打交道。
  过去缺乏见识,不懂这里面的门道,被顾玖忽悠着差点找不到北。
  自从和顾玖有了合作后,少府衙门的官吏全都醒悟过来。也知道这账该怎么算。
  少府家令揉着眉心,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玖啊,你怎么好意思在老夫面前叫穷啊。老夫才是真的穷啊!”
  顾玖抿唇一笑,“南城门外的利润,哪里比得上雨花巷。这么一点利润,却要费比雨花巷多十倍的精力,还有多十倍的人员,你说我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当然是为了替陛下,替朝廷分忧,尽快将这些流民安顿下来。少府钱庄成立时候的初衷,就是为了民生社稷。
  安顿流民,功在千秋。让流民能有片瓦遮身,少府更是责无旁贷。而且又不是无息贷款。这不是有利息吗?”
  少府家令很心塞,“三年一两的利息,五年也才二两利息,这叫利息?少府也要赚钱吃饭。”
  顾玖轻声笑道:“赚钱吃饭有我啊,还有其他商户。我一年交给你们少府的利息就有几十万两。
  然而贷款给小民,则是为了解决民生。老祖宗,这可是在陛下面前刷功绩的机会,你确定你要拒绝我?”
  少府家令面色迟疑。
  顾玖见状,再接再厉,再添一把柴火。
  她说道:“等到流民住进新房,有了带头作用,京城内几十万一家七八口人挤一间屋的小民会不会心动,要不要买房?
  老祖宗以为我修房子,只是为了安顿流民吗?错!
  我之所以选择在南城门外廉价房,主要是为了安置京城几十万需要房子的小民。他们才是我的主要客户。
  老祖宗,你自己想一想,让几十万小民有片瓦遮身,民有所居,此举是不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不是在陛下跟前刷功绩的绝好机会?
  老祖宗只要同意少府低息放贷给这些小民买房子,这份功劳就是老祖宗你的,谁都抢不去。
  有此功绩,后世史书上,也会替老祖宗立传。老祖宗将名传千古,成为开耀年间文臣武将中最夺目的人物。此等殊荣,老祖宗真要放弃?”
  少府家令的呼吸变得粗重,双眸发亮。
  他这把年纪,求什么?无非就是求生前身后名。
  后人在史书上替他立传,这是何等的殊荣。
  前朝三百年历史,也只有一百多人被立传。
  他下意识地问了句:“老夫真有机会被后世立传?”


第404章 做京城最大的包租公
  顾玖画了一张超级大饼。
  少府家令因此激动得目眩神迷。
  之所以还没有松口,只因为还缺少了最后一击。
  顾玖提到最现实的问道,“老祖宗也投了钱到这个项目里面。如果少府不肯贷款给流民买房,南城门外的房子是不可能卖出去的。
  房子卖不出去,别说钱生钱,本钱都要亏进去。老祖宗也不希望看见自己的养老钱变成一间间房子却卖不出去吧。”
  少府家令吹胡子瞪眼,“你是不是早在这里等着老夫?”
  顾玖抿唇一笑,“老祖宗误会了。我可是一心一意替老祖宗打算。”
  少府家令哼了一声,“罢了,此事老夫会慎重考虑。只要陛下首肯,少府会抽出一笔资金专款专用,让居者有其房。”
  “老祖宗真是在世菩萨。千万小民都会记得老祖宗的功绩,为老祖宗立生祠。”
  “千万别搞这些虚的。”少府家令连连摆手,“老夫只求身后名。”
  顾玖了然一笑,“晚辈知道了。定不会让老祖宗为难。”
  少府家令并非真的不想老百姓为他立生祠,而是忌惮天子,怕天子多疑。
  所以才说只求身后名。
  顾玖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做犯忌讳的事情。
  她起身,躬身一拜,“一切就拜托老祖宗。希望能尽快听到老祖宗的好消息。”
  少府家令点点头,“你回去等消息吧。”
  顾玖告辞离去。
  等到少府开始放贷,就可以正式开展流民搬迁计划。
  ……
  二壮亲自带着伙计到乡下收购家禽牲畜。
  乡农们都很朴实,朴实到只认现银。
  什么四海商行,管你多大的背景,多雄厚的财力,统统没用。
  没现银,一只鸡也休想带走。
  二壮也因此受了不少罪。
  他想不通,为什么要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亲自拿着现银去乡下收购家禽牲畜,为乡农们增加收入,可是乡农们并不感激,反而处处提防。
  看他们的眼神,仿佛是看骗子。
  当真金白银摆在乡农面前,乡农们依旧没减少警惕性。他们一把抓过银子,确定是真的,然后小心翼翼揣在怀里。
  一次又一次,二壮带着伙计们,拿着现银十里八乡刷脸,刷了一个多月,才真正获得乡农们的信任。
  这个时候,二壮告诉乡农们,他们可以将牲畜家禽,家里的米粮蔬菜水果拿到京城南城门外市集,找四海商行。
  只要东西没问题,四海商行全都收,而且都是现银结算,绝不拖欠一文钱的货款。
  看着乡农们浑浊的双眼,二壮不知道自己一个多月的努力能换来什么东西。
  直到两天后的凌晨,天蒙蒙亮,太阳还没出来,商行的大门也没开。
  然而商行门外已经是人声鼎沸。
  伙计开门一看,好家伙。
  乡农们赶着猪羊,挑着蔬果,打着火把连夜来到市集上,要将家里的多余的产出全部卖给四海商行。
  得到消息赶来的二壮,看着热情的乡农,看着他们眼中流露出的信任,比做成一百万的生意还要兴奋。
  因为他知道,这份信任太不容易了。
  乡农们朴实是不错,朴实的同时又极度排外。
  他们的产出,只卖给本乡本土认识的人。
  即便知道价格被压得很低,也没人想过要去外面闯一闯,重新找个买家。
  这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乡土意识。
  老人们口口相传,告诉他们,只有本乡本土的人才值得信任。外乡人都是坏人,都是骗子。
  这样的情况,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也在重复上演。
  所谓“杀熟”不就是这么来的吗,地域歧视不也有类似的原因吗。
  叫乡农们主动挑着东西到京城来卖,不好意思,没有熟人,他们干不来。
  但是二壮和伙计们做到了。
  他们用顾玖教的办法,用现银和频繁刷脸,获取了乡农们的信任。
  让这些山坳坳里面的乡农们,第一次鼓起勇气,走出那一亩三分地,来到天子脚下。
  “谢谢!谢谢!”
  二壮此刻只想说一声谢谢。
  因为这份信任太难得了。
  他虽然不知道顾玖这么做的深意,但是此刻,激动的心情让他不后悔这一个多月的努力。
  知道京城上百万人口每天吃的鸡鸭鱼肉蔬菜水果是怎么来的吗?
  皇宫有皇庄专供。
  大户人家,有自家的庄子供应。
  平民百姓,吃的则是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甚至是四道贩子五道贩子贩来的。
  这些二道贩子,三道贩子,通过本地人从乡下收购了家禽牲畜,蔬菜水果后,再运到京城贩卖。
  京城居,大不易。
  不仅仅是因为京城房价高,还因为京城物价高。
  难道就没有当地乡农直接挑着自家的产出到京城贩卖吗?
  有!
  还有不少。
  但是比起上百万人口的吃喝,本地自耕农所提供的农产品数量不值一提。
  就像现代社会,去菜市场买菜,有几个是本地农民自产自销?
  恐怕没有吧。
  本地农民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十有九八也都是买给二道贩子。由二道贩子分销到各个农贸市场。
  在现代那个交通通讯如此发达的社会,农副产品种植户都无法取代二道贩子,三道贩子。
  更何况是在交通不便,通讯更是严重滞后的古代。
  整个京城的农贸市场,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给垄断了。价格自然也是居高不下。
  至少比起成本,京城的菜篮子价格是有点高的。
  但是当乡农们主动挑着自家的蔬菜水果,赶着猪羊鸡鸭,来到位于南城门外集市上的四海商行的时候,京城的菜篮子格局终于有了改变。
  四海商行直接从乡农们手中收购家禽牲畜,蔬菜水果。价格自然比二道贩子们给地价格高。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四海商行的农副产品直接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品质杀入市场。
  一开始受惠的,只是住在附近的流民。
  随着本地工匠口口宣传,京城的小家小户的主妇们,不辞辛劳,情愿多走几里路,提着篮子也来到城门外的集市。
  价格低廉,品质有保证农副产品,随着一传十十传百,扎实的口碑效应,短短半个月,南城门外的集市,每天从早到晚,都被人给挤得水泄不通。
  “优惠大促销,优惠大促销。五文钱,二十颗鸡蛋。”
  “一文钱两捆大白菜,快来买啊。晚了就没了。”
  “最后一千斤猪肉,需要的到这边来排队。”
  集市上,吆喝声此起彼伏。
  一排新修的房屋,被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子给挤满了。
  “不要挤,不要挤,都有啊!”
  伙计们嘶声裂肺,拿着铁皮喇叭,嗓子都快要吼哑了。
  除了本地主妇们,一些手中有了点闲钱的流民妇人也加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