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陆大人又提醒了一句,“西北鲁侯对这场战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鲁侯桀骜,不服朝廷管束,微臣以为需有个人坐镇西北,盯紧了他。”
  文德帝连连点头。
  鲁侯是他的大舅子,他对鲁侯这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若非朝堂经不起折腾,承担不起逼反鲁侯的后果,文德帝早就想撤换鲁侯,让鲁侯滚回京城,随便给个闲差将他打发了。
  文德帝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欲望,不敢轻举妄动。
  他曾偷偷给鲁侯下旨,让鲁侯回京述职。
  鲁侯直接以军务繁忙,身体不宜奔波为由给拒绝了。
  文德帝毫无脾气,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好在,这道旨意,朝中众臣这都不知道。
  要不然,就要引起一次弹劾鲁侯的狂潮,讥讽他这个皇帝毫无威严。
  文德帝曾无数次庆幸自己的英明举动。
  现在陆大人提起鲁侯,文德帝浑身肌肉都绷紧了。
  鲁侯此人,总能挑起文德帝最敏感脆弱的神经。
  他问道:“的确需要一个人盯着鲁侯,尤其是在战争期间。爱卿的意思是让李秉明去西北盯着鲁侯?”
  “微臣的确有这个想法。”
  文德帝依旧迟疑。
  陆大人又继续说道:“整顿军备,检查各地边防,此事事关重大。微臣请旨,可效仿江南大都督府设西北大都督府,总管西北一地一切军政事务。李秉明可任第一任西北大都督。如此,李秉明就可以名正言顺插手西北军军务,替陛下盯着鲁侯。”
  文德帝暗暗点头,“关于人选,朕希望爱卿再多想想。”
  “微臣遵旨。”
  很显然,文德帝对李秉明不满意。
  陆大人不着急。
  ……
  朝堂上,御史们越吵越厉害。
  文德帝不加干涉,却也不回应。
  御史们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越发愤怒。
  他们以更大的怒火,书写弹劾奏章,明着指出文德帝的错误。
  即便被打廷杖,他们也认了。
  皇帝怎么可以不回应他们,太过分了。
  湖阳公主有些担忧。
  此事因她而起,她是不是该站出来彻底解决这件事。
  抽了个时间,她来到宫里,求见文德帝。
  文德帝却安抚她,不用担心,一切都在控制中。
  湖阳疑惑,“皇兄不是安慰我?”
  “当然不是!”
  “朝中那些御史?”
  “不用担心,很快他们就没力气吵闹。”
  湖阳不懂,也没深究。
  她听皇帝的话,回府静观其变。
  至于陈家远亲,已经没人关心。
  有陈家远亲到公主府求情,都被门房赶了出去。消息根本没传到湖阳的耳朵里。
  就在御史们群情汹涌,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文德帝突然在早朝上宣布,成立西北大都督府,总管西北一地所有军政事务。
  此话一出,石破天惊。
  御史们惊得下巴都掉了。
  西北大都督府?
  开玩笑吗?
  这个时候,无人关心皇帝不回应御史的弹劾是多么的罪大恶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横空出世的西北大都督府上面。
  文德帝下一句话,又让所有人的心跟着跳动起来。
  “西北大都督府大都督的人选尚未决定,诸位爱卿,可有人选推荐?”


第820章 一切都在计划中(十五更)
  砰!
  李大人一拳头砸在墙上。
  朝廷设立西北大都督府,这第一任大都督,舍他其谁。
  李大人人在书院,心系朝堂大事。
  朝廷那边刚有动静,他这里就得了消息。
  他激动不已,心脏都快从喉咙跳出来。
  谁给中书令陆大人吹了风,竟然主动提出设立西北大都督府?
  是大皇子刘诏?
  还是诏夫人?
  总不能是陆大人和他不谋而合吧。
  真是的,吹风前,也不知道给他透个口信。
  李大人想约刘诏见一面,探一探刘诏的想法。
  结果消息送出去,石沉大海。
  刘诏根本没有回应他。
  李大人生气了。
  也慌了!
  刘诏不回应他,几个意思?
  难不成刘诏还能找到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李大人纵横官场几十年,没想到老了,反而患得患失。
  可见自身修养不足,定力不足。
  三元公杨元庆约李大人下棋。
  他拒绝了,“杨兄叫孙兄陪你下棋,我没空。”
  “你明明有空。”三元公杨元庆当场拆穿李大人。
  李大人有点不好意思,改口说道:“今儿没心思下棋。”
  三元公杨元庆不等招呼,主动走进李大人的屋舍。
  “老夫在西北待了差不多三十年,那里的一草一木,老夫如数家珍。”
  李大人心头一跳,狐疑的盯着三元公。
  三元公老神在在,继续说道:“陛下突然决定设立西北大都督府,显然是打算动一动西北。如果只是军事上动一动,柱国公的资历足够了。不过显然,陛下不仅要动一动军事,还要动一动地方政务。如此一来,柱国公就有明显的不足。现在朝中为了西北大都督的人选都快吵疯了,李兄也很动心吧。”
  李大人哈哈一笑,“杨兄真会说笑,我现在就是一个致仕养老的老头。朝中大事,与我何干。”
  三元公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没有拆穿对方的假话,好歹给对方留了点面子。
  “李兄没动心就好。权利迷惑人心,西北那地可不懂温柔似水那一套。不管是谁出任西北大都督,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性命丢在西北。”
  李大人笑了笑,“杨兄不在官场,对官场的事情倒是挺了解。”
  三元公杨先生自嘲一笑,“我人虽不在官场,却时常要和官场人打交道。谁让老夫当初是朝廷钦犯。”
  李大人迟疑了一下,试探问道:“鲁侯此人,杨兄怎么看?”
  三元公杨元庆挑眉一笑。
  还说没动心,真是口是心非。
  他轻咳一声,才说道:“鲁侯此人,世人皆知,不好打交道。要么臣服他,要么被他砍头,要么就是全方位压制他,让他知道厉害,心生忌惮。试图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和他掰腕子,当心半夜人头落地。”
  李大人打了个寒颤,“他敢杀朝廷命官,这是造反。”
  “谁告诉你他杀了朝廷命官。就不能水土不服,身体不适,一病不起,病重不治而亡吗?”
  嘤嘤嘤……
  吓唬谁啊!
  李大人对鲁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主。
  难怪在西北当官的文官,都对鲁侯敬而远之。
  除非必要,不会和鲁侯打交道。
  李大人又问道:“还有吗?”
  三元公轻描淡写地说道:“鲁侯练兵很有一套,他手下的兵最能打,也最敢打。当然,他的兵和他的人一样桀骜不训,不好相处。”
  李大人暗暗点头,鲁侯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鲁侯前往西北之前,西北军的战力只能算一般般。在边军里面,甚至排不上前三。
  自从鲁侯去了西北,经过整顿,西北军大变样。一跃成为战斗力最凶悍的部队,其他边军都要忌惮三分。
  鲁侯本人,也是水涨船高。
  一直到今天,赫然成为朝廷和皇帝忌惮的存在。
  想要掌控西北,首先得压服鲁侯。
  李大人琢磨起来。
  三元公杨元庆敲敲桌子,提醒对方醒一醒,“陛下不会派你去西北,李兄就别惦记了。”
  李大人大怒,“杨兄下结论未免太早了一点。”
  杨元庆呵呵冷笑,“你该知道,陛下不喜你,不信任你。你是先帝留下来的人,陛下容你在朝堂上蹦跶了好几年,都是看在先帝的份上。”
  李大人冷哼一声,“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我会让杨兄看看,什么叫做化不可能为可能。”
  “看来李兄对西北大都督一职势在必得。那我提前祝李兄心愿得偿。”
  ……
  朝臣们对于西北大都督的人选,很重视,也很积极。
  朝臣们积极推荐人选,文德帝的案头很快就摆满了一叠文书档案。
  翻阅每个人的生平资料,文德帝脸色越来越阴沉。
  砰!
  文德帝将文书重重扔在桌上,很生气。
  “推的都是什么人,就没有一个人能让朕满意。”
  “陛下息怒!这里还有一页名单。”常恩小心翼翼地说道。
  文德帝挥挥手,十分嫌弃,“不看了。越看越火大。”
  说完,从众多文书档案中翻出一份,“目前为止,也就柱国公还算合适。”
  哎!
  要选一个能压制鲁侯的人,不容易啊。
  选人不当,很可能是在给鲁侯送人头,或是送个糊墙匠,亦或是直接被鲁侯收买。
  文德帝思虑再三,“宣柱国公进宫。”
  柱国公望望天,看着天降馅饼,有些欲哭无泪。
  人人趋之若鹜的西北大都督,他却避之唯恐不及。
  别人没和鲁侯打过交代,不了解鲁侯的为人。
  他和鲁侯打了几个来回,对鲁侯的秉性可是一清二楚。
  心里话,柱国公真不乐意去西北,同鲁侯打交道。
  特么的,根本就是折寿。
  做好是应该的。
  做不好,就是千夫所指。还要面对陛下失望的怒火。
  柱国公夫人问他:“公爷在担心?”
  “老夫不得不担心。鲁侯向来视西北为他的地盘,任何胆敢进入他地盘的人,无一例外,他全都当做敌人对待。”
  柱国公夫人蹙眉,“鲁侯此举,和造反有何区别?”
  “区别在于,他还是大周的侯爷武将,表面上听从朝廷派遣。而没有真的举旗造反。”
  柱国公夫人斟酌了一下,“妾身斗胆一问,公爷对上鲁侯,可有胜算?”
  柱国公叹了一声,“老夫手中无兵,哪有什么胜算。就算整顿了西北军武,两三年内,休想和鲁侯决一高下。”
  柱国公夫人蹙眉,“公爷如此担忧,此行恐怕不利公爷前程。公爷这几天腿疾犯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