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那父皇好好休息,儿子告退。”刘彻也知道要是他父皇的病传扬出去,不光匈奴会利用这个机会,那些心有异心的诸侯恐怕也会动起来。
而与长安准备太子及冠礼的热闹相比,马邑城表面一片祥和,但实际上石建和韩嫣这两天紧张得完全没有睡着。
两人再次核对计划,看是否有漏洞。
石建仔细的看了一眼羊皮地图,说:“韩大人,你看看匈奴人是否一定会按照我们预定的路线走?”
韩嫣冷冷的说:“匈奴人贪婪成性,我们以马邑城投诚,汉家的繁华他们早就垂涎三尺,岂能不过来?”
再加上当年曾祖韩王信曾经投过匈奴,他肯定军臣单于绝对不会放过的这个机会的。可惜军臣单于和冒顿单于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石建思考了一下,说:“路线没有问题,那就要看人了。听说韩大人临时撤掉了一个前出驿站的尉史?可是有不妥?”
韩嫣是太子殿下派来监军的,他不敢得罪,但幸好此人并不是他印象中长安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对战法、军兵都相当了解,尤其是对匈奴人,和戊边多年的他所了解的相比只多不少。
并且他对军队不轻易插手,来了半个月,像今天这样直接撤换,还是第一次。
“嫣正要向大人禀告,我接到举报言杨尉史昨日晚上竟然还去饮酒作乐,为防消息泄漏,暂且将他扣押。”韩嫣拱手道。
石建此人孝心在长安都是第一,据说万石君所穿贴身衣裤,都是他偷偷的亲自清洗。此人谨小慎微也是出名的。但凡人谨慎太过,往往变成畏儒,再无建树。
石建却不如此。他见事有应直言者,便乘间屏退左右,向皇帝痛切言之。及至大庭广众之间,反似不能言者。
石家满门从高祖开始就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绝对不站队,换句话说只要是皇帝,他就支持,不是皇帝,哪怕是太子,也休想得到石家的支持。相对来说,这样的人皇帝也用得放心。
但再忠心,石建也是一城太守,这次计划的最高官员。但时间紧迫,他只好推后报告。当然他也想看看石建的能力。
他是太子的伴读,也是太子的眼睛。这次能够出使马邑城,太子殿下可不光光是叫他白得一个功劳的。
石建听完,摸着胡须,笑盈盈的说:“韩大人,也是老夫多嘴了。”
语气很明显亲切多了。韩嫣忙说:“石大人严重了,嫣年纪尚幼,许多事情不懂,还请石大人多多指点。”
双方都满意的笑了。
堂邑侯府。阿娇已经呆着侯府五天没有出去了。在罚跪了三天的祠堂之后,阿娇才回到芸霏楼。
馆陶公主看着脸色有些苍白的阿娇,对着楚云说:“楚姑姑,去给阿娇号一下脉。”她如今心里有些后悔,两个儿子是男人,皮糙肉厚的,怎么能让娇娇和他们受一样的罚呢?
楚云行了一个礼,说:“殿下别担心,翁主就是有些虚弱,稍作休息,补一下,就会好的。”
馆陶公主忙说:“那好,楚云你和阮氏说一下,看看需要什么,直接找阮氏拿。”
“诺。”楚云拱手道,然后对着阮氏,说:“阮姑姑,这边请,云还真有些食材需要姑姑帮忙。”
阮氏笑着说:“楚姑姑客气,这边请。”
阿娇咧嘴一笑,说:“母亲,我没有事情。休息一下就好了。”
“还笑,你说说你这么不省心,以后嫁人了,我还想睡好觉吗?你…。”
阿娇微笑的听着馆陶公主从她嫁人说到未央宫的弯弯道道,再到两位兄长的是是非非。真好,还能听到母亲的唠叨,这就是老天对她最大的恩赐。
馆陶公主说得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就看到阿娇一直笑着,不由得也笑了,说:“娇娇,不耐烦了吧?是不是母亲太唠叨了?”
阿娇撒娇:“才不是呢,我最喜欢听母亲说话了。”
馆陶公主起身坐到床边,将阿娇搂入怀里,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发丝,温柔的说:“好,好,母亲抱着你。你呀,这么多年都没有变,一生病就要母亲抱着,羞不羞啊,你那几个侄子侄女,都没有你会撒娇。”
阿娇用头蹭了蹭,舒服的说:“因为我才是母亲的心肝宝贝。”
馆陶公主笑出声来,“你呀,多久才能长大啊!好,母亲的心肝宝贝,快快睡吧。”
阿娇在馆陶公主有一搭没一搭的手拍中,睡着了。
馆陶公主小心的扶着她的头放在床上,改好被子,轻声叫瑞柳她们好好照看后,才出了芸霏楼。
她得去准备刘彻及冠的礼品和阿娇的嫁妆。还有三个月娇娇就不再她身边了啊。
在馆陶公主和楚云的联手下,阿娇的脸色终于恢复了,她看着铜镜中圆圆的脸庞,说:“我是不是胖了?”
瑞柳将饰物盒递给正在给阿娇梳头的瑞雪,笑呵呵的说:“哪有?翁主还是这么的漂亮。”
“你们就会哄我。不过,胖就胖吧,母亲可是说胖是有福气呢。”
瑞紫接话道:“可不是,翁主的福气还在后头呢,太子殿下对翁主真是好,不光送药品来,前几天还亲自过来了,只是翁主在休息,没有见到。”
阿娇心里做了一个鬼脸,谁愿意看见他?不过他应该很忙啊。
示意四姝出去了之后,阿娇对着楚云说:“楚姑姑,匈奴可有消息?”她在得知韩嫣出行之前,借着问马匹的事情,暗示了他一下马邑城的屯兵要防止出奸细。
前世就是出了一个软骨头的人,军臣单于才能带着大军得以逃脱,让匈奴一步步壮大,害了多少大汉老百姓?现在又对她提出无礼的要求,她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可惜千年的事情,很多事情她都记不清了,要是记得匈奴走哪条路或者王庭在哪里就好了。不过,她哪能事事如意?韩嫣的能力还是很厉害的,相信他绝对能摆脱前世的命运。
楚云答道:“翁主,目前还有消息传来。”
阿娇点点头,说:“没有消息也许就是好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楚云出去了一会就兴奋的说:“翁主,匈奴在马邑城大败。”
阿娇点点头,说:“邸报已经到了吗?”
“是,这个消息就是刚刚从朝廷传来的。”
“楚姑姑辛苦了,瑞紫,今天我高兴,将外祖母刚刚赏赐的一批绸缎拿出一匹来给你们一人做一身衣裳。我芸霏楼的人得漂漂亮亮的。”阿娇高声说。
“谢翁主。”楚云和四姝一起拜谢。女人天生喜欢漂亮的衣物,而皇家贡品更是不同凡响。这下子出去,他们芸霏楼又是其他人羡慕的对象。
四姝高兴的出去了,楚云低声对着阿娇说:“翁主,我们的人也是刚刚才送到大捷的消息,都是婢子的错。”
翁主将这么重要的暗使的任务交给她,可是这次这么大的事情,他们竟然让她在翁主面前没有了脸面,看来真是要敲打敲打了。
阿娇淡淡的说:“将相关的人撤出来,该罚就罚,该赏就赏。”
楚云跪下:“诺,翁主,婢子保证绝对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我相信你,楚姑姑,”阿娇亲自将她扶起来,说:“只是下面的人楚姑姑可要帮忙多盯着点。”
“诺。”
马邑城大胜匈奴,将军臣单于二十万大军留下了一大半。景帝这一高兴,连脸色都好了许多。
宣室殿上,景帝对着殿下大臣说:“朕很高兴,朕要重重奖励石建,就疯石建为千石君。石建父石奋为马邑侯。”
“皇上英明。”
“当然此次最大的功臣是太子,朕心甚慰。朕相信朕百年之后,太子必定能更好的待大汉的江山。”
第31章
皇帝很高兴,对太子又很满意,所以刘彻的及冠礼隆重且华丽。
由钦天司司正亲自卜筮,定下三月十六辰时开始进行,王公大臣具参加。太子太傅卫绾挽髻,景帝亲自加冠,一冠加布缁冠,二冠加皮弁冠,三冠加爵弁冠,四冠玄冕,最后一冠加衮冕。
加冠祝辞曰:“吉月令辰,始加冠。望弃之童稚,慎养之德,眉寿万年,永受洪福,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并宣布:“赐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勿收三年口赋,令天下息五日。”
真是普天同庆。
及冠后的刘彻穿上玄色的太子衮冕更显威严。
这是一个强劲的对手,这是被俘被送入长安的匈奴左谷蠡王壶衍鞮见到刘彻的第一印象。
马邑城之战,汉军杀匈奴十几万人,俘获匈奴左谷蠡王及其下大将、都尉、大当户等匈奴贵族共计三十余人。
军臣单于由于属下拼命护送,带着剩余溃兵逃脱。左谷蠡王就被送入长安。
景帝亲自接见,左谷蠡王见识了大汉繁华及皇帝优待,更重要的是大汉有精良的将兵,他决定投降大汉。为表示自己的诚意将名字汉化为呼延缇。
景帝自是欢迎,这也是对他皇帝生涯的肯定。于是册封呼延缇为缇侯。
东明殿。韩嫣正向刘彻叙述事情经过。在讲到伏军在军臣单于进入埋伏陷阱中,三十万大军大吼着冲向匈奴人的壮观情景时,刘彻的眼神有些黯然:“可惜孤没有能亲见。”
韩嫣忙说:“殿下虽然没有亲自到现场,但石大人及所有将兵都知道这是太子殿下谋划之果,甚是佩服。”
每个男人都有领千军万马奔腾的梦想,刘彻也不例外。可惜处在他的这个地位,要是他都御驾亲征了,说明大汉危矣。
为了大汉安危,哪怕只是坐在宣室殿上一辈子,他也满足了。刘彻笑道:“王孙,孤可不领这些功劳,都是大家同心同德的结果。只要边境百姓能够安居乐意,大汉儿女不受战乱之苦,孤也能有些安慰了。”
“太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