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兴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人白人红人倒是也罢了,还五彩缤纷,章元敬不由得庆幸自己没在喝茶,不然的话还不得一口喷出来,他咳嗽了一声,送上自己的鼓励:“那劳大人加油吧,我还等着你带回来各种颜色的人来长长见识。”

    客船慢慢的往前行,劳仲远忽然问了一句:“章大人,若是走那一条水路的话,是不是就会到您的老家了,下官记得您是明湖人。”

    箫甯一听,倒是好奇的爬起来往外看,只见远远的依稀能够看见一条河流,似乎比他们走的略窄小一些,不过却十分的热闹。

    章元敬点了点头,这也不是个秘密的事情,朝中人都知道备受皇帝宠信的章元敬章大人出生小镇青州,章家只能勉强算是耕读之家,在他之前功名最高的只是个举人。

    见箫甯一脸好奇的样子,章元敬索性指着那边说道:“从这条河往上走,路过明湖,再走三日就能抵达青州,那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箫甯从小就没少听姜氏孙氏念叨青州的山水,这会儿忍不住问道:“章叔,青州真的那么好那么没吗,听老太太说,那边有一座山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野蒜花,在青松底下分外的好看,漂亮的不得了,是真的吗?”

    听着孩子的话,章元敬也忍不住回想起来,桥盘山上的美景,一开始还是他的老师李老爷子带着过去的,那时候李老先生带着他与李子俊爬过桥盘山,喝过后山的甜泉,还跟寺院里头的大和尚喝过茶,唠过磕。

    曾有一次,他们站在桥盘山顶上看着还在兴建的怕头,说起过这座运河的过往,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与师兄就开始走上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了吧。

    “是啊,通往寺院的青石台阶两旁都是古松,松树下面埋了许多石蒜,每年春秋的时候都开出来一大片一大片的话,确实是繁华美景。”

    箫甯幻想了一下那副美景,但他从小在关山长大,并未见过石蒜成片的风景,自然也就幻想不出来,他伸手抱住章元敬的手臂,笑着说道:“章叔,那以后我可以去看看吗?”

    说完,他吐了吐舌头又说道:“李叔叔也回青州去了,我还挺想玉瑶姐姐和玉明的。”

    听见这话,章元敬却微微一愣,脸上露出几分惆怅来,他拍了拍孩子的肩头,只能说道:“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便带你去看看那盛景,只是去青州你也是见不到玉瑶和玉明了。”

    箫甯听了疑惑的问道:“为什么,他们不是跟着李叔叔回青州了吗?”

    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只是说道:“他们在青州住了一些时日,给玉明上了族谱,便又回去关山了,如今你李叔叔是关山的通判,怕是要扎根在关山了。”

    箫甯听了却又问道:“啊,李叔叔他们回去了吗,哎,他们不留在青州的话去京城多好,这样我们又能在一块儿玩儿了。”

    章元敬无法对一个孩子解释其中的事情,当年镇北王爷登基为帝之后,他就为了李子俊求过情,只是当年的罪名是老皇帝定下来的,即使是镇北王爷也不愿意擅自翻案。

    不过皇帝到底是愿意给章元敬卖个好,虽然并未翻案,却借着大赦天下的名头赦免了李子俊,并且恢复了他的功名,这已然不错了。

    李子俊蹉跎多年,对于功名利禄反倒是不那么执着了,恢复了功名之后他便带着程氏和一儿一女返回青州,毕竟他还为祭拜过去世的祖父祖母。

    那时候还是章元敬亲自送了他出关山城,送走了在关山长成了小少女的李玉瑶和茫然无知的李玉明,那一次离别李子俊脸上的是豁达,是解脱。

    然而,困扰着他多年的枷锁散去,带来的却不是顺心。

    回到青州之后,李子俊的生活并不如他自己预料的那样顺利,即使他有了功名可以谋得职位,但到底是曾经的罪臣,出门与人交际难免吃亏。

    更让他难受的是,李家似乎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在他离家的十年之中,李家又迎来一个嫡子,这个原本不被他看在眼中的庶出弟弟,如今得到了父亲母亲的承认,光明正大的享受着李家的一切。

    李子俊的归来,李家夫人自然是欢喜的,但李老爷的态度却有些暧昧,这位渐渐长成,已经有了秀才功名的弟弟对他却饱含敌意。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更让李子俊难受的是钱氏还活着,虽然常常缠绵病榻,却还活着。

    当年李子俊娶了程氏,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女人愿意为了他吃苦,愿意陪他度过艰难的岁月,程氏是柔顺的,柔顺到几乎没有自己的主意,这辈子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救了李子俊,最后顶着家人的反对嫁给他做妾氏。

    在关山的时候,程氏虽然是妾,但家里头并没有主母,又有孔令芳看顾着,她性格柔顺对李玉瑶也好,两人相处起来并不难,再加上后头还争气的生下了长子,日子也是舒坦的。

    但到了青州,她是妾,得伺候大妇,甚至还不能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喊一声娘,这显然是超过程氏预料的,也许在她的心中从未想过有这一日。

    若程氏是个厉害的性子,说不定仗着这些年的经历,仗着自己生了个儿子,能够直接踩在钱氏的头上作威作福,但偏偏她是个逆来顺受的。

    钱氏看似柔弱,但到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女儿,三两下就把这个妾看了个通透,她心知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让丈夫失望,与女儿也不亲近,便打起改庶出为嫡出的主意来。

    三言两语的,程氏一边舍不得儿子,一边又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儿子好,竟是把自己逼得生了病,整日里愁眉苦脸不得欢颜。

    一边是弟弟的敌视,父亲的漠然,母亲的蠢蠢欲动,一边是妻子的算计,妾氏的泪水,女儿的日益沉默和儿子的惊惶,在青州半年之后,李子俊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借了章元敬的路子,索性谋了一个关山的小职位,这倒是并不难,当年他在关山就帮着处理许多事务,虽然没有名分,却是个实干的,对此皇帝也有印象。

    出发之前,他只说这辈子就定居在关山了,问家人愿不愿意一同前往,果不其然,除了程氏和李玉瑶李玉明姐弟俩,其余人都沉默了,钱氏更是再一次病了。

    此事章元敬只与孔令芳提过,故而几个孩子尚且不知。每次想起,章元敬只觉得造化弄人,当年李子俊在家备受宠爱,从上到下都对他给予厚望,谁知道一场动乱,十年分离,亲戚家人却都变了模样,或许对他而言,留在关山的日子才更加的真实。

214。连海

    雨匀菊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清。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到连海这一日正好下着雨,看着外头的瓢泼大雨,箫甯皱着小脸说道:“章叔; 雨下的这么大; 咱们今天是不是下不了船了?”

    要知道他们带来的东西不少,许多都是淋不得雨的; 这会儿搬运的话岂不是损失惨重。

    谁知道章元敬笑了笑,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说道:“放心,待会儿肯定能走。”

    箫甯心中奇怪; 谁知道明明是瓢泼大雨; 但下了一会儿就慢慢停歇下来; 很快太阳出来; 地面上的水分也渐渐消失,如果不是残留的水汽几乎看不出来下过雨。

    路上的行人也迅速的收起了雨具,似乎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子的气候。

    箫甯有些惊奇的看着天边的彩虹,虽说古代的气候十分不错,在京城和关山也能看见彩虹; 但像是连海这般大,这般带着几分无理取闹的彩虹却是少见的。

    船上的东西很快被搬了下去; 劳仲远还笑着说道:“都说这地方说风就是雨,雨过就天晴; 现在看来确实是如此; 不过也多亏老天照应了。”

    章元敬看了看周围来来往往的百姓; 倒是微微皱眉,这里的码头虽然建的很大,但来往的船只却并不多,不说比京城了,就是跟青州那边比都有差距。

    这还是在朝廷花了大力气建造了海关之后,若是之前的话,这里的商船怕是更加少了,章元敬内心评估了一下,脸上神色却很淡然。

    没等他们收拾完行礼,却听见一阵哄闹的声音,章元敬抬头看去,却见远远的一群人驱马朝着这边赶来,身上虽然穿着常服却看得出来是行伍出身。

    没等章元敬招呼,队伍最前列的那个人跳下马来,咧开嘴笑呵呵的喊道:“姐夫。”

    原来来人正是孔文,孔家作为皇帝的嫡系人脉,这些年也是山高水涨,不过比起文官来,武将更容易受到猜忌,所以在三年之前孔家岳父就已经解甲致仕了。

    孔校尉主动提出解甲归田,皇帝倒是再三挽留,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做给天底下的百姓看,最后还封了孔校尉一个爵位,倒是让孔家十分满意。

    孔校尉虽然老了,但三个儿子却还年轻,不管是孔文孔武还是孔斌都是带兵的一把好手,皇帝愿意将孔文放到海关,可见对孔家的态度还算和善。

    论才能,孔文其实不如自己的三弟,但他性情耿直,反倒是能与士兵们相处的很好,这种毫不绕弯子的性子也颇得皇帝的喜欢,故而反倒是成了孔家最被重用的儿子。

    说起来,章元敬与孔文的关系也最好,这会儿看见他急匆匆的赶来,也露出一个笑容来:“阿文,好家伙,看着更加壮实了,就是更黑了。”

    孔文显然完全不介意自己晒黑了,甚至带着几分自豪的说道:“哎,这里暖和是暖和,日晒也大,不过海风吹着特别痛快。”

    这也就是糙汉子能说出来的话了,经常吹海风的后果看孔文就知道了,不说皮肤细不细腻吧,光是色泽就黑里发红,几乎能比得上昆仑奴了,偏偏他自己毫不在意。

    两人闲话了几句,孔文看了看跟在自家姐夫身后的人,低声问了一句:“这就是五皇子?”

    章元敬点了点头,却没有针对这话题多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