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与种田有关的日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娘这才松了蔡友仁的钱袋,让蔡友仁付钱。
    出了店门,蔡友仁还是有些想不明白,“惠娘,你怎么说咱们村好些读书人,你会向这些读书人荐他的店,都让他们到他的店里买书,你这不是诓人吗?”
    惠娘笑道,“自然是诓人的,这书卖得也着实是贵,不这样诓他,他怎么肯降些钱来卖给咱们,再说,这掌柜定是知道我们胡诌罢了,做生意的哪个不喜欢听好话?”
    蔡友仁一想,此话说得倒也是,这省下的五十文也不算少了,当即打算再添些钱去买头猪仔。
    惠娘听到蔡友仁打算去买头猪仔,心下觉得这也不错,虽说他们二房分到的房小,可猪圈、鸡窝却都在他们院子里头。虽说简陋,却是省得再去垒了。
    途径王婆子的绣店,惠娘顿住了脚步,自己也不会挑猪,去了也是无用,便和蔡友仁道了一声,让蔡友仁买好了猪仔来这里寻她。
    蔡友仁也是想着卖家畜那儿杂乱,惠娘毕竟是一姑娘家,去了那儿也不方便,立即便是应了,将身上的东西卸了下来,让惠娘看着。
    这时候王婆子坐在柜台后,嘴里嗑着瓜子,目光却是呆呆的,店里头的吴大嫂忙着招呼客人,见到惠娘进来,打了声招呼,接着忙去了。
    惠娘走至柜台,拍了一下桌,王婆子这才醒了神,只是满面愁容,见着惠娘,倒是惊讶,“惠娘,怎么今儿个不是集场你也来了?”
    惠娘笑道,“特意来看王阿婆咧。”
    王婆子显是不信,白了她一眼,又摊开手掌,露出了瓜子,惠娘便也不客气地拿了几颗,一咬,是泞的,不脆了,应是过年时候留到现在的。
    “你就哄我高兴吧,如今见到你来,我心里就发颤,你要不从我手里抠钱,我就谢天谢地了。”
    惠娘对她半真半假的话,也不在意,“王阿婆最是心善,惠娘一直记着你的好呢。怎么今日瞧着你一副烦心的模样?”
    惠娘每次来这绣店里,王婆子十有□在打瞌睡,店里的生意一直是吴大嫂在打理,王婆子也顶多是收收钱,有人来接绣活,便讲讲价罢了。
    听了惠娘这么问,王婆子一张圆胖的脸皱成了掐了褶皱的包子,叹了一口气道,“能有什么,还不是北方这天气一直不转暖,这蚕养不起来,丝绸就涨了价。你又非要涨了工钱,我如今是一文也赚不到,都要赔钱了,哎……我这日子过得是一日不如一日。”
    惠娘觑了一眼王婆子的脸,说得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只是这王婆子精明,惠娘是比谁都清楚,这绣花鞋和绣花丝帕一直在涨着价,虽说成本高了,可她涨的价也不低,这几年风调雨顺,好些人家里有些余钱,做生意的生意也好做,应是比以前还赚得多些。
    惠娘故意不提涨工钱的事,却问她,“北方天气未转暖,咱们这地方气候却是不错,阿婆你为何不在乡村里头自己收蚕丝去,可比直接从贩子手里头买丝绸便宜多了。”
    王婆子斜睨了她一眼,又道,“哪有你想得那般简单,你看看咱们这儿有几户人家养蚕的,这有了蚕丝到纺成丝绸又是功夫,咱们周边几个村哪有这样的人家,种地都是忙得很,谁有闲工夫做这些去。”
    惠娘咬着一颗瓜子,心里疑惑起来,王婆子说得倒真是那么一回事。在她前世的观念里,应是男耕女织,可这儿却是男耕女也耕。白日里做活累,晚上也没什么时间来织布。最多是农闲时,做做女红,换些日常花销罢了。
    还有这养蚕,莫说是蚕了,就连桑园也是未曾见过的。
    惠娘是越想越奇,便问道,“王阿婆,怎么北方天气不如咱们这儿,他们养了,我们反倒不养?”
    王婆子嗑得瓜子“啵啵”响,得意道,“惠娘,瞧着你年纪小,你自然是不知道。咱们这儿自然是比不过北方,你是没去过北方啊,那可是好地方,那儿真是繁华,到了晚上,那整条街上都挂着灯笼,亮堂堂的,跟白日一样呢。你说我王婆子在咱这个镇里也算是体面了吧?可到了那儿,你知道是啥吗?比那儿的乡下人都不如!”
    惠娘蓦地明了,这经济中心在北方,隔着一座山,一条江,这南方被阻隔在了经济中心之外,所以北方相当繁华,而这南方虽不是未开化,却当真不受重视,南北差距相差较大。他们这儿只求个温饱便是足矣,也没人刻意求个大富大贵。
    只是在这温暖的南方不养蚕着实是糟蹋,便道,“若是咱们这个地方能养蚕,定是不比北方差的。”
    王婆子嗤笑了一声,“你只道咱们这气候好,可你却不知咱没那能耐,能有什么办法?北方会养蚕的哪个愿意到咱这穷乡僻壤来,这养蚕啊,也不是说会便会的。”
    惠娘一笑,想想也是,什么活儿都是经验足了,方能做好,哪有一步登天的。
    王婆子蓦地弯腰从角落里拿了一个笸箩过来,“你瞧,我托人要的蚕种,这些天热,都孵化了,可我又不知怎么做,连吴大嫂这乡下来的也是不知,只知采些桑叶喂着,前天孵出来的,可不知怎么的,死了好些,到今日已剩一半了。”
    惠娘瞧着躲在桑叶下面的小蚕,黑乎乎、小小的,却是沉默了。前世,她的外祖母也是会养蚕的,瞧着这些蚕,她想起了去世已久的外祖母。
    王婆子见着惠娘不说话,笑道,“惠娘会养?”
    惠娘朝王婆子抿嘴笑笑,不说话,低头掀开了一片桑叶,里面的小蚕正在蠕动,“王阿婆,你若是不会养,不如让我带回家养养,乡下会手艺的人多,许是能问到会养蚕的,说不准这些蚕还真能养大,吐出丝来。”
    王婆子一听也是这个理,自己才养了两天便死了大半,剩下的定是也活不了多久,倒不如让惠娘带回去,试着养养。
    作者有话要说:= =设定瞎写的,考据党别较真。。。。。。。

正文、27送木簪

蔡友仁抱着一只猪仔到了绣店门口,瞧着自己的衣裳不是太干净,便也未进店,在店外叫了几声惠娘。惠娘闻了声,便腰间半抱着笸箩走了出来。
    蔡友仁见着惠娘腰间的笸箩,颇是奇怪,便问道,“惠娘,你怎么拿了店里头的东西出来了?”
    惠娘将笸箩里的东西给蔡友仁看,“爹,这是蚕呢,我带回去给娘瞧瞧,若是养好了,能挣不少钱呢。”
    蔡友仁见过野蚕,却没见过村子里有人养过这个,“你带回去也是无用的,你娘怎么会养这些?”
    惠娘却是没应,笑着将笸箩放进篮子里头。李氏会不会养,她是不知,但她却是略知一二的,若是能趁着农闲,养养蚕,这可比上山采蘑菇松快了不少,若是运气好,挣得钱也会多些。
    蔡友仁见惠娘是下了决心,也不多说,将木盆子往自己的背上一背,又要接过惠娘手里的篮子,惠娘忙摆摆手,这些东西她自是拎得动的。
    经过卖饴糖的小摊,惠娘又要了三两饴糖。前几日买的饴糖,泽文一直舍不得吃,只是这天热,竟是化了,融成了一团,泽文是边心疼地边舔着吃完了,惠娘这次便少称些带回去。
    蔡友仁却是盯着饴糖小摊对面的首饰铺,“惠娘,爹为你和你娘买只簪子,你说可好?”蔡友仁说着这番话,一张脸却是隐隐带了绯红。
    惠娘知他是害羞了,这么些年,蔡友仁和李氏的感情,她是一幕幕瞧在眼里的。只是这首饰铺不是街上随意摆的小摊,里头的首饰虽说好看,但是这价钱却是不低。除非手里真是有俩闲钱的,不然一般农户是不会去里头买首饰的,都是在街上的小摊上挑了好看的木簪子便行了。惠娘舍不得让蔡友仁花这些钱,如今虽说分了家,手里有了些闲钱,可今后的日子还长着,不能随意花了。
    “爹,惠娘还小呢,用不到簪子,不如就给娘买个桃木簪子,有次我见着翠莲表姐买了个,她戴着真是好看,还带了桃花的香味儿呢,就在那头,我带你去。”
    蔡友仁一听,是立即应了,若是真要买首饰铺里头的首饰,这价钱定是不低,自己的钱袋子里估摸着也还剩个五、六十文,他见着首饰铺是光想着给自己的妻女买东西了,却忘了自己手里头因着刚才买猪仔并未剩下多少钱。
    惠娘帮着蔡友仁挑了一只造型雅致的桃木簪子,细细闻了一下,确是带了些淡淡的桃花香。那小贩自夸道,“你们可别小瞧我这摊子,这十里八村的小媳妇到镇上来,可都到我家来买簪子的,这做木簪子的手艺可是祖传的呢。”
    蔡友仁听了心里高兴,立即拿出钱袋子付了钱,价钱倒也还行,十五文钱,瞧着身上还有富余,蔡友仁非要再帮惠娘买一支。惠娘忙推拒了,这十五文钱都能买两斤猪肉了。
    “爹,惠娘真用不着这簪子。倒是泽文在长身体,这读书也要费脑子,有这买簪子的钱倒不如买斤猪肉回去,到时候剁碎了搓成肉丸子,天天让泽文吃一个,好好补补身子。”
    蔡友仁瞧着惠娘是真不要桃木簪子,便也不强求,笑道,“成,买两斤,惠娘和泽文天天一人一个肉丸子。”
    说罢,蔡友仁抱着猪仔去了猪肉摊,称了两斤足足的猪后腿肉,本还算安静的猪崽许是见到了同类的肉,在蔡友仁的怀里伸着两只前蹄,“呜哇呜哇”地尖声叫着,那模样逗得周边的人皆是哈哈笑起来。
    距着家门口一段距离,便瞧见了许氏和蔡友根在忙着插篱笆。蔡友仁抱着猪,叫了声“大哥大嫂”。惠娘在后头也随着叫了声“伯父伯娘”,只是心里却是鄙夷着这老大一家,这昨天才算正式分家,今日倒是不嫌累地将篱笆立即竖起来了,也真亏得蔡友根竟是听了许氏的话。这么一来蔡老头和陈氏还不是得寒透了心。
    见着惠娘和蔡友仁两人皆是带了满满的东西回来,蔡友仁怀里竟还抱了一只猪仔,许氏是立刻阴阳怪气地道,“哟,这刚分了家,就买这么些东西啊,你们家攒的钱倒是不少啊。”
    惠娘当真是懒得理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