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放要找我们的漏子不容易,但是要找老夫人他们的漏子就太容易了。”
“城南做豆腐的张老汉的老婆女儿都得了重病,没钱医治,便去找黄三儿借了二十两银子,按规矩月息一分,二十两银子一月的利息便是二两银子。谁知张老汉的老婆女儿花完了二十两银子仍然不治身亡,张老汉人财两空,也无心再做生意,在黄三儿上门收利钱时,竟然在铺子里当着几十号围观者当场撞墙而死,十分惨烈,正好遇到京畿监察御史盛宏图路过,立刻便将黄三儿一伙拿了。”
明瑾曦突然笑了,“这京畿监察御史盛大人也太闲了一点,都逛到大街上去了。这后面的事不用说我也知道了,沈放揪出这事主要是为了留园那些人,承平候府不过是顺带的。只是不知除了老夫人与二太太,其他人还有没有涉入。”
“郡主是说二老爷?”
“今日里除了老夫人,就数他最激动了,我怀疑留园交给黄三儿的银子根本不止三千两。”
明十一皱眉,“数额越大,获罪越多,恐怕黄三儿在有心人的授意下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二老爷头上。”
“没有侥幸,这是肯定的,不然枉费了他们这番心思!哼,拿留园的人来要挟我,只可惜我没有学会母亲的顾全大局,也没有学会父亲的孝道如天,这一招对我没用。至于留园的人自己行止不正,被人抓住把柄也活该倒霉,俗话说做得便受得,谁也怪不着谁!不过,承平候府到底是受了我们的牵连,我这就写封信给承平候舅公,至于他愿不愿意照我说的做那就随他们的便了。”
明瑾曦拿出纸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不知不罪”,“分家”,便装进信封里,让杨福满亲自送到承平候爷手中。
看着明七等人疑惑的眼神,明瑾曦不得不解释道:“放印子钱的罪名,说大可大,说小也小,况且承平候府的人并没有亲自参与放贷,大不了不要那些银子,来个死不认账,最多将小黄氏或者四房推出去顶罪。盛宏图是沈放的门生,既然已经参与进此事,绝不可能半途而废,监察院没有资格独立审决一桩案子,所以只要承平府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盛宏图也奈何他不得,而分家只是让目标分散,到时保得一家是一家。”
乌先生终于说话:“承平候也是经过大风大浪来的,再加上沈放针对的忠义候府,要保得基业也不难,大不了丢车保帅,倒是老夫人与二老爷的事情有些棘手。”
“哼,虽然他们从来没把我们一家子当他们的亲人,但是看在父亲面上,我们又不好一点都不过问,如今唯一的法子便是以攻止攻,我们现在就将那件事捅出去,至少也要让沈放伤伤脑筋。”
“是,小主子,我们这就去安排!”明七与明十一拱手离开。
明瑾曦沉呤了一下,想起三伯父虽然行事荒唐了些,对她倒比老夫人与大伯父多了一丝亲情,便吩咐周管事去请三伯父过来庆园。
“我就知道瑾曦不是那种见死不救的孩子!”三伯父风风火火地跑进书房说道,“瑾曦,你快想想办法,你祖母年纪大了,可经不起折腾。”
“我想知道真实情形,否则我就是想帮也无从帮起。”
“那是自然,这回大哥是真的太不像话了,竟然由着大嫂胡闹,大嫂对母亲说的她们两个人合起来送了三千两银子过去,谁知竟然高达一万二千两,比承平候府一大家子加起来都多,如今黄三儿咬定忠义候府是大东家。”
明瑾曦吃了一惊,“他们那来那么多银子?”
三老爷气愤地说道,“还不是偷的母亲小库房的东西去卖掉得来的,上回多亏你提醒,母亲逼着二嫂退回了五千多两银子,谁知竟只是小部分。现在是一文钱都讨不回来了,还连累了我们!”
出手便是一万二千两银子的人家,竟然还因为一枝老参闹得家宅不宁,明瑾曦最后一丝愧疚也消逝无踪。
“三伯父,实话和你说吧,这回就是皇帝来也救不了你们,朝廷早就明令禁止放印子钱,你们巴巴往上凑不算,还给人拿住了把柄,这怨得了谁?三伯父如果没有参与此事,最好立即回去分家,免得抄家之时殃及池鱼,另外你也劝劝大伯父,如果大伯父果然是个孝顺的,府衙找上门来实在无法抵赖之时,便说那钱是他一人的,不要再波及老夫人。这是你们如今唯一的出路,三伯父还是赶紧回去安排吧!”
“真的没有办法了?”三老爷仍然不死心。
“瑾曦只是一个没见过啥大阵仗的女子,比不得我父亲母亲能干,如今只想到这些,要不然三伯父回去再找人商量去?”
三老爷垂头丧气地走了。
户部尚书陆游之最后被证实并没有直接参与表亲瞒报土地一案,但到底也算治家不严,御史们抓住这一点不放,天天上奏本参他,最后只得主动请辞尚书一职,韩元亨顺坡下驴,将陆游之调去做了翰林编撰,另升了一名中间派侍郎做户部尚书。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黄家死了儿子,自然不会就此甘心,找陆游之本人的麻烦太明显,便想方设法找陆家其他人的碴。
071以攻止攻
陆游之自己也不是很清楚那晚到底有没有下手打死黄忠良,因为那一天包括跟着他的随从们都喝醉了,只知道他们确实是打了人,至于打了谁,怎么打的一点都想不起来。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陆游之也有些怀疑自己着了别人的道,但又没有证据。再加上不但黄家常常暗中找碴,府衙的公差借查办黄忠良一案也时不时上门勒索,实在是烦不胜烦。
某日深夜,夜不能寐的陆游之在书房中见到了一名夜行人。
“陆大人,如果你还想官复原职,便不要轻举妄动,而且我也只是个传话的,说完立刻便走。”那人立在窗户旁边的阴影里,冷冷地说道。
陆游之见那夜行人确实没有伤人之意,立刻冷静下来,“官复原职”这四个字的诱惑十分巨大。
“请说!”
“两件事,第一件为黄道明每年以各种名义送给沈放的银子达两万两之巨,而陆大人满打满算送给沈放的银子不过五千两,黄家与陆家有杀子之仇,有黄家在的一天,陆家便永远没有翻身之日,沈放在黄家与陆家之间早已经做了选择,这次你的调职及你家那些麻烦便是例证,请问陆大人是否同意上面的话?”
陆游之动容,“黄道明果真每年送出二万两银子?”
“明日便是沈夫人的生辰,想必陆大人也会去捧场,陆大人不必去留意礼单上的东西,你只看黄家送去的箱子的重量与数量便可知我说的话的真假。”
陆游之手中的茶杯响了一下,显然心中激动得不轻,黄道明轻轻松松便能送出两万两银子,可见工部油水之丰厚,也难怪在他被罢官这件事上,沈放一点心思都没用。
在这之前陆游之以为是沈放责怪他打死了黄忠良,原来另有原因。
夜行人继续说道:“看来陆大人没有疑问,那么我们就说第二件事,陆大人以为最终谁会坐上那张龙椅?”
陆游之沉默,这种大逆不道之言心里想想即可,万不能说出口。
夜行人似乎没有这个觉悟,继续说道:“陆大人不敢说也罢,那么我家主子认为,大周江山有朝一日或许会易主,但是唯独这江山的主人不可能姓沈,原因是沈放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当皇帝,想的都是你们这些人。”
陆游之终于变色,“沈相文韬武略,千古未有,凭什么不能坐拥江山?”
夜行人冷笑道:“所以我家主子说沈放若有一日死无葬身之地,一定是被你们这些人害的,沈放自己比谁都清楚,他再有能耐,奈何年数过大,自己本身不掌兵权,陆大人你们平日里总是看不起武将,你们也是论古谈今之辈,你们几时见过文臣篡位成功的?最多沈放将来拥立自己的亲外孙登基,做个幕后皇帝,以后再图大计,可是,陆大人觉得现在龙椅上那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实话与你话,你只是两派人马争斗牺牲的第一人,将来还有更多,笔杆子永远也斗不过枪杆子,龙椅上那位从前不动你们,那是因为他有两个儿子,没必要冒险引起动荡,沈放自作聪明,以为勾结了边镇上几名大将和御林军右将军,再让自己的外孙一枝独秀,皇位便能稳入沈家人手中,但是他忘记了忠义候府就算因为他的阴谋而在皇权之争中保持中立,龙椅上那位手中还有夏震及西山大营八万大军,裕王与雍王平时再怎么与沈放往来密切,他们也不可能眼看着沈放觊觎韩家的江山而无动于衷。所以从一开始便注定沈放若敢动作,他注定一败涂地。”
陆游之额上渗出汗水,半晌才说道:“你家主人到底是谁?”
“该你知道时,你自然知道,这件东西是我家主人特意送给陆大人的,至于陆大人怎么做就全看陆大人的选择了。”
夜行人将一本小册子放到窗台上,一个闪身便消失不见,仿佛陆家的书房内自始自都只有陆游之一般。
那夜,陆游之书房的灯光通宵未灭。
第二日,沈放夫人生辰,陆游之特意吩咐了心腹随从留意黄道明的贺礼,果然如神秘夜行人所说,黄家的贺礼有两份,一份直接入的沈家库房,一份翠玉雕成的观音像则摆在院子里接受大家的鉴赏。
寿宴后,陆游之重金打赏沈家的大管事,希望单独见沈放一面,结果等到晚宴开始都没能见到沈放,倒是见到沈放带着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与黄道明从书房出来。
那天陆游之从沈家回去之后,头发突然白了许多,背也更佝偻了,但是仍然没有出现明瑾曦想要的结果。
承平候爷不愧是久经风浪的老将,看了明瑾曦的信后,连夜便将家分了,第二天便上府衙另立了户籍,自己两夫妻自然与世子一家同住在承平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