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农家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颐拦住赵宇文,脸上的笑容未变,“那敢问差大哥,我们要交多少钱?”
  听周颐这么问,那差役从鼻子里哼一声,露出一个算你小子识相的表情“半两银子。”
  周颐听了眉毛都没动一下,直接示意青竹给钱。
  等他们进了城后,那差役对着赵宇文的背影猝一口,“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还真把自己当成是什么大人物了!”这话还真没说错,皇城根下,一块砖头砸下来,说不定脑袋起包的就是一个二品大员或是啥皇亲国戚。有那在城墙下要饭的都有可能和某某大人物存在着拐七拐八的亲戚关系呢!再说他们顶头上司可是杨首辅的人,这些银子大部分都是要落入杨首辅的腰包的,背靠这么根深叶茂的大树,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狗腿子,但对两个小小的举人他们却是看不上眼的。
  “可恶,光天化日之下,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赵宇文走过好一段路后,还在愤愤不平。
  “姐夫,你上次赶考的时候,他们没找你要什么落地费?”周颐蹙着眉问。
  “没有啊,上次他们只收生意人的落地金。”赵宇文道。
  周颐闻言叹口气,没有再说话。
  这次他们来的早,现在也不过十月,离二月的春闱还有些日子,城里的客栈大多都空着,很容易便找到了一家大客栈。
  得知他们是进京赶考的举子,掌柜的专门将它们安排在了幽静的小院,“这里可是风水宝地,上次会试的时候,这小院里住了六人,有两人都考上了,得亏你们来的早,不然还住不上呢。”周颐不知道这话是不是掌柜的吹牛,若是真的,那这概率确实很高了。
  大越朝每次参加会试的举子大约在两千名,而中进士的包括一二甲的进士及第和三甲的同进士,拢共录取也不过才二百余人。
  十取一的比例看着是比乡试的的概率要大,但要知道,能参加会试的都是猛人啊,不说个个都是妙笔生花,文章锦绣,但确实是读书人中最会考试的那一撮,要是自个儿没甚出众的地方,想要脱颖而出确实比登天还难。
  周颐和赵宇文看了这院子,都觉得颇为满意。这院子建的是厢房的格局,共三面,每面两间房,房间格局大,每间房里都是大间套小间,想必是考虑到了书童的住所,毕竟能住得起这样的小院的,家里肯定不差钱。
  周颐和赵宇文痛快的付了五个月的房钱,毕竟考试过后还要等揭榜,也要耗费一些时间。
  青竹看着花出去的五十两银子,心里直抽抽:“少爷哎,这房钱太贵了,要不我还是去住大通铺吧。”他是苦过来的孩子,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房费实在超出了他的心里承受能力。
  他拖着包裹进了房间,上下一打量后,说道:“不过就是宽敞一点,这不是抢钱吗!”
  周颐坐下后摇摇头:“你去住大通铺,还要额外花少爷我的银子,你确定这是在给我省钱?”这院子规格虽不错,平时肯定要不了这么多钱。但这不是特殊时期吗,当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时候,比狗鼻子还灵的商家们怎么可能不涨价。你不住有的是人住。
  考前一个安静的环境无比重要,他又不差银子,何必委屈自己。
  青竹恍然的哦了一声:“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坐了一天的马车,周颐有些乏,吩咐了青竹去叫小二打洗澡水。洗过澡后,一身清爽,
  没一会儿赵宇文就来叫他去吃晚饭。吃过饭后,他们都困了,便早早的歇下。
  第二天一早起来,便觉格外精神。从这一天开始,周颐便开始考前磨枪,清早起来温书,下午做文章,晚上如果有时间的话,会和赵宇文出去走走逛逛,但赵宇文比他要紧张的多,常常秉烛看书到深夜,多数时候都是周颐带着青竹出去附近走走看看。
  后面来赶考的考生渐渐多了起来,一个月后,周颐他们所在的小院六间房也全部住满了人。
  不过大家都很紧张的准备考试,少有人出来,出房间次数最多的反而是周颐。周颐一直信奉的都是有计划的读书,节奏讲究张弛有度,一个清醒的大脑才能保证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过其他人也是一步步考上来的,读书经验未必就比他的差,所以他看见赵宇文夜夜抱着书本苦读,也没有去打扰他。
  到了腊月,整个客栈都住了人,渐渐的就热闹起来了,这年头讲究的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一个书生其实不比一只鸭子来的清静。
  特别是每日三餐,大家都聚在大厅里吃饭的时候,那简直堪比菜市场。
  吵吵闹闹的,有个词叫书生意气,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大部分书生都是有几分意气之争的。聚在一起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老子是天下第一。什么你说我的问文章不如你?草,你长没长眼睛?文雅一点儿叫眼盲乎!
  今日也不例外,周颐和赵宇文坐在大堂里,听着周围的举子们为了一个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
  赵宇文摇了摇头,“以后还是在房间吃饭吧,这里实在太吵了!”
  周颐却听的兴趣盎然,“怎么,姐夫不喜欢听?不是挺有趣的吗?”
  “你觉得有趣?”赵宇文问。
  周颐点点头:“有趣啊,你听他们说的。”他指了指隔壁桌的两个人。
  只听一个人说道:“那杨老贼现在朝廷上一手遮天,弄得朝野不振,民声艰难,百姓怨声载道,朝廷衮衮诸公只会拍马逢迎,正是我等有识之士舍身成仁的时候……”意思就是朝廷上的那些人,杨首辅和官员们全都是辣鸡,这个世界就等着他这个救世主奥特曼降临了。
  “你怎可如此说杨首辅,杨首辅为了大越百姓殚精竭虑,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岂能容你肆意诬蔑!”这话被另一桌的人听去了,一个人砰然站了起来,大义凛然的说道。
  他的声音有些大,原本还吵吵闹闹的大厅被他这一嗓子吼得瞬间安静了下来,看着这人的眼神都像在看智障。
  杨知文的官声如何,去问问大越朝的百姓就知道了,自从他执宰首辅以来,苛捐杂税数不胜数,大部分官员都是他的党羽,朝廷简直成了杨家姓。大量的百姓失去土地成为流民,人人谈起他就是呸一口口水,恨不得生啖其肉,当然每每骂杨知文的时候,崇正皇帝也讨不了好,反正他哥俩一个姓狼,一个姓狈,组个组合出道叫狼狈为奸,当然这都是周颐总结的,不过崇正皇帝和杨知文确实不招大越百姓的喜欢。毕竟百姓们的日子过苦了,第一个责怪的自然是头头们。
  大越朝百姓对崇正皇帝的印象:呸,昏君,对首辅杨知文的印象:呸,狗官。
  在书生中,骂杨知文似乎也成了流行,每个人不骂上一两句,简直就失了读书人的气节。
  现在竟然有人站起来为杨知文说话,这是真勇士啊。
  “好个逢迎拍马之辈,你这么昧着良心说话,吾耻于与之为伍!”翻译过来就是:呔,你这个只会拍马屁的小人,老子不屑和你站在一起。
  “说的好,我辈读书人自有气节,岂能为权贵折腰!”有人附和道。其他人也大声叫好,对那个说杨知文好的书生进行了一面倒的声讨。
  “谁在污蔑杨首辅的名声?”就在众人闹闹哄哄之际,一对插着刀的官差走了进来,为首一人扫视全场后,冷冷的说道。
  刚才还竭力声援的书生们瞬间如掐住脖子的鸡,都把头缩了回去。
  整个客栈瞬间落针可闻。
  “就是他,就是他首先污蔑杨大人的,小生不过是抱不平,为杨首辅讲了一句话,这些人就联合起来声讨我。”拍杨知文马屁的书生站起来立刻指着最先说杨知文坏话的那人道。
  那书生倒也有骨气,站起来哼一声:“说了又怎么了,他杨知文敢做,还怕别人说。”
  周颐看了,也不知如何说这书生好,冲动是肯定的,他敢说这事要真传到杨知文的耳朵里,这书生这届的科举是别想了。
  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人的气节吧,一个王朝总得有些脊梁不被压弯的人才会有希望。
  “呔,竟敢污蔑杨首辅,定是敌国派来的奸细,给我把他拿下。”那官差听了,直接将吩咐人将书生绑了。
  “你们干什么,我是举人,你们没有权利拿我,光天化日之下你们竟然罔顾王法。”
  周颐本以为这家伙要接一句电视剧里的经典对白:王法?老子就是王法。
  不过这官差还是没那么大的胆子的,只说道:“你是敌国的奸细,杨首辅为了我大越呕心沥血,你造杨大人的谣,污蔑他的名声。就算宰了也不过,对你讲什么王法。”
  “我是赶考的举人,我有清清白白的身世,你休想污蔑我……”那书生也不服输,即便被绑了,还是硬气道。
  “带走带走。”官差挥了挥手,又扫视了一眼大厅:“你们好好管住自己的嘴巴,要是再让我听到有人败坏杨大人的名声,一律按奸细论处。”
  大厅里所有的书生听了都愤愤不敢言,包括那个拍杨知文马屁的书生。他以为这些官差最多也就一句呵斥了事,哪想到真的竟然敢绑人。
  毕竟大越朝开国以来,从未听说因言获罪。
  那官差走过去拍了拍书生的肩膀:“你很好,你的忠心杨首辅会看见的。”
  “呵呵……”那书生勉强笑一句。
  “呸……”等官差走了后,大厅里其他人站起来愤而对这告状的书生相继喷口水,每个人脸上都是明晃晃的嫌恶。
  读书人,士大夫,有自己的尊严,现在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同阶层的人只因说了一句真话,就被抓走,觉得杨知文将所有读书人都未看在眼里,心里愤恨不已,不敢找他的麻烦,这个书生自然就受到所有人的厌恶了。
  周颐看了摇头,他不知道带去的那个书生会被怎样处置,但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抓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举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偌大一个王朝,杨知文再厉害,也不可能做到只手遮天,总有潜伏的政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