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家小娇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他们走的是官路,行李较之前只多不少,因为许老夫人为他们添置了许多东西,还让许梧请了两队镖师护送。
  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这一个月是全年最热的时候,好在一直是往北赶路,马车上时刻都备了冰盆子消暑,又选在早上和傍晚赶路,所以也不算太难熬。
  比起身体的煎熬,对许泠来说,更难过的,是心里的煎熬。
  京城,多么熟悉的字眼!那是前世许泠一直生活的地方,自出生到死亡,她没有离开京城一步,最远的不过是到京郊的院子里泡温泉。
  而那里,又承载了太多她的伤痛,是她不愿提及的曾经。
  那里的一切,对许泠来说,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无论是太原府还是徐州,都不能给许泠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归属感!
  她想看看这个京城是不是还是她记忆中的样子,她赏过的景、游过的湖、逛过的铺子是否还是曾经模样。
  不仅如此,牵系着许泠心的,还有成王的下落。
  耳边越发的喧闹了,入耳的声音皆是带着京味儿的口音,让许泠的心莫名的放松了。
  她曾以为再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她会承受不起内心的脆弱,或者会痛苦的无法自拔,没想到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反而这么容易就平静了。
  过去一个月以来一直担心的问题竟然这样轻易的解决了,许泠突然有些想笑,也有些自嘲。
  现在才知道,从前的担心,在真正面对的时候都会迎刃而解。
  又何苦去纠结呢?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对,进度有些快了。么么哒~(^з^)…☆

  ☆、三年

  
  八月多进的京; 许桐九月初就去述职了,新的任命也下来了,是正四品的鸿胪寺卿; 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
  众人都有些惊讶,从外官到京官本就是一个鸿沟; 同是从四品,可是京官跟外官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为何?因为京城是天子脚下!
  一般人调回京的时候都是品级不变,但也够荣耀的了。
  要知道,在遍地是官的京城; 想要再进一级,简直难如登天!
  没想到许桐竟然一跃成为了正四品的官员,尤其在许家上头没有人的情况下,之前得用的许白和许梧一个辞官了,一个自请回徐州做官去了; 就是想走动也难。
  众人不禁猜测是不是朝廷对许家的补偿。
  不管怎么说,这对许家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
  但许桐深知不能得意忘形,否则怎么摔下来的都不知道。所以许家还算低调,没有大办宴席。
  他们一家住的宅子是许白辞官前一家子住的地方,又大又宽敞; 位置也好,许桐去上朝只要两刻钟的车程就可以。
  在京城住了一段时日,许泠就觉得有些无聊了,开始想念小豆丁许湛。
  来之前许白曾提出要把许湛留在身边教养; 许桐知道自己父亲才学过人,又曾是太子少保,有他教导肯定不比在京城入国子监差。
  许白的意思是小时候让许湛跟着他,等许湛再大些了,让许湛去京城拜访名师也不迟。
  这样看来,再合适不过,但许桐和顾氏还是犹豫了好几天,最后又问了许湛的意思,才下定决心把他留下。
  走的那天,顾氏抱着许湛哭的泣不成声。
  最后还是小许湛安慰顾氏,说等他在祖父这里学到真才实学了,就进京找顾氏,顾氏才被劝住。
  先前许老夫人也想过把许沁留下,说许沁渐渐大了,许老夫人想把她留在身边,顺便把她的亲事安排了。
  但是顾氏就不乐意了,这是明摆着不放心她对继女的安排?
  她顾如素再小气,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她是不会卑鄙到拿继女的亲事做文章的。况且如今两个女儿相处极为融洽,这是她愿意看到的。许沁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是许沁的品性却是一等一的好,这一点她是认同的。
  再加上她的小女儿特别喜欢这个二姐,她若是对继女不好,她的小女儿也是不依的。
  在晋地的时候大孟氏曾经亲自找她谈过,说想把许沁留在身边,意思就是想留许沁做儿媳妇。顾氏跟许桐一商量,觉得这样也不错,他们对大孟氏放心。
  但是等问许沁的意思时,许沁却表示与杨家表哥只是兄妹之情,别无他想。
  顾氏把许沁的意思说给大孟氏听,大孟氏无奈,只能暂时放弃了。
  顾氏自认行事磊落,没想到却被许老夫人这样看待,当时就气的不行。
  幸好许沁为她解了围,说是亲事但听父母安排。许老夫人才勉强答应了。
  所以,现在许家只有许沁和许泠两个姑娘了,少了一个小豆丁许湛,许泠觉得整个许家都少了些生气。她还挺喜欢这个弟弟的,许湛虽然对她不如许沁亲近,但也算友好了,比她刚成为许泠的时候好了太多!有时还爱缠着她玩,让许泠有了种身为姐姐的自觉。
  日子无聊,顾氏就让她们出去交些朋友,多认识些别的姑娘,
  许泠和许沁也听话的去赴过两个宴会,想融入京城贵女的圈子,没想到这些贵女们都心比天高,还不能容人,见许沁才学好相貌好,就不怎么待见她,怕她抢了她们的风头。
  让郡主出身的许泠有些接受不了。
  她前世的身份太高,看事情的角度自然与现在不同,那些贵女们都愿意捧着她,哪里敢给她脸色看?
  饶是如此,她也不愿意与贵女们多亲近。
  然而,没想到从前不屑的事如今却这样艰难。
  渐渐的,两姐妹也不太愿意出门走动了。
  顾氏也心疼她们,好在她本是京城贵女,出嫁前有不少手帕交,这番回来了,就开始与从前的好友们联系起来。她的手帕交与她的年纪也差不多大,有的女儿刚好与许沁许泠差不多大。
  顺势让许沁和许泠结识了几个品性不错的小姑娘。
  有她们相助,许沁和许泠才算勉强融入了京城贵女的圈子。
  其余时间,许沁和许泠都被顾氏安排了学东西。
  两个女儿都日渐长大,有些东西是该抓紧学了。
  之前在晋地的时候她心疼女儿,觉得她还小,不舍得严苛对她,但是如今她都十一了,再不学就晚了。
  所以许沁和许泠的生活都开始忙碌起来。
  一晃过去了三年,两个小姑娘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这三年间许泠在顾氏的逼迫下学了好些东西,这次她没有再藏拙,而是拿出了前世大半的实力,把所有顾氏让学的东西都学了差不多,当然,除了女红。
  人都说人无完人,别看许泠在其他方面都很聪慧,但是在女红这项上,她真的没有天分。
  学了这么久,她才算是能做到针脚整齐严密,再深了可就不行了。
  如今许泠正与许沁一起跟在顾氏身边学掌家,顾氏说她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就随着许泠外租母学掌家,直学了好久才学会。后来真正嫁了人,她才知道真正的管家有多不易。
  于是许泠和许沁每日都要跟在顾氏身边。
  这三年大盛并不算多平静,先是东南传出消息说倭寇与南岭王勾结,设了局想害了摄政王,但是却被摄政王反将一军,将他们齐齐拿下。
  南边动乱了一年多,最后摄政王用了铁血手腕才制住动荡,最后他修书回京请令取缔南岭王的管辖权,在南边设辖府,由大盛直接派官员任职。
  赵显回到京城之后,许泠一直没有见过他。
  不知道是他太忙还是她太忙,人都在京城,却一直都没有遇见过。
作者有话要说:  三年过去了,嘤嘤嘤

  ☆、来信

  这日许泠又收到了杨祁的来信; 信里提到他近日要来京,与兄长进京赶考,一起来的还有杨彩君。
  杨祁一直跟许泠有书信联系; 只不过都是杨祁写给许泠,许泠从不回信。
  但是杨祁好像从来不气馁似的; 每半月必有一封来自晋地的信送到许泠的院子里去。
  信里几乎都是杨祁的日常趣事,写成信来看倒也有一番趣味,所以许泠闲着无事也会看看,权当做打发时间了。
  没想到这次信里竟然说了这样的话!
  许泠黛眉微蹙,他信里还说少不得要到许府拜访姨父。
  杨祁要来了?那她一定避不开与他见面了。
  从他往常的书信里; 许泠看出了他在一步步强大。他不知使了什么手段,让大盛最大商行的掌舵人都听令于他,除此之外,他还是为数不多的名满大盛的少年才俊之一,甚至; 他还接手了他父亲杨凌手里的杨家军,成了名副其实的少年将军。
  真真是文武双全了。
  他还被世人尊称为明山公子。
  不知为何,杨祁的信里从不避讳这些,倒是有些想让许泠了解的意思,把他的强大一点点展示给她看; 让他一点点蚕食她的生活,一步步融进去,让她的生活里一直有他的身影。
  她知道他在西岐山求学时救下了落水的陆昌严,陆昌严是当今大盛最负盛名的学者; 杨祁这一救不当紧,直接成了陆昌严的入室弟子,地位一跃由普通的西岐山弟子成了陆昌严的高徒。
  他三年前就开始派人下海探索,去年成功独辟了一条通往西方的海路,比从前的那条路又快又方便。他的人还去到了几个从前大盛没有到过的国家,带回了不少稀罕东西,如今已经那些东西很得大盛贵族的喜欢,为他揽了不少财。
  她还知道他曾经悄无声息的屯了数千石粮,没想到一个月之后晋地就遇到了几十年难得一见的旱灾,各地都在抬高粮食的价格,他却把那些粮仓打开了,那些粮都以往日的价格出售,挽救了无数晋人。
  。。。。。。
  许泠发觉,她真的无意中了解了很多他的生活。无论她愿还是不愿,他的目的都达到了。
  可是。。。杨彩君怎么也要来?难道她还没有出嫁?算起来她也有十八了吧!
  不管许泠怎么想的,反正距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