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民国之炮灰男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饭点儿,就想匆匆溜走。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最终,还是被张老给硬是留了下来。
    用张老的话说,自己虽年老孤苦一人,什么没有,吃的粮食还是有的。要是张虎不意思,没事儿,碰他唠嗑唠嗑,等他老死后,逢年过节给他多烧点纸钱就也行。张老说到这份上,张虎也就没好意思再推辞。
    不过,话虽这样说,张虎还是会尽量做些能做的活儿。比如砍柴,烧饭,挑水,甚至是煮饭洗衣,张虎都统统一手包了。
    倒不是张虎为了省粮食,就赖在张老这儿。张虎也没有办法,那些书他看得实在太入迷了,而且那些书对他真的很是有用,再加上他本没有多少时间,距鬼子扫荡迫在眉睫。
    也正是在认真翻阅那些杂书古籍时,张虎才真正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古籍的价值。

   第7章 道家

张老的古籍不仅数量多,内容涵盖也很广泛。其中最多的就数道家的典籍,道藏了。张老收藏这些道书并不是因为向道之心。而是因为爱书如命的张老不忍看这书籍被拿来做引火之用,拿钱粮和别人换的。不过,也没花几个钱就是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适应,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世界的张虎,清楚的知道这些在他看来无比珍贵、价值黄金的道书在世人眼中恐怕就是一堆废纸。哪怕就是像张老一样的爱书之人,也认为其只不过是些浪费笔墨的无用之书。看看这些道书被扔在墙角处铺满一层灰的待遇,再对比一下那些被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架上的四书五经,医书等杂书。就可以看出张老对这些道书的不以为然。
    相比于华夏其他文化的传承,道家的传承,似乎要凋零许多,甚至可以说是断绝。这是张虎翻阅了许多史书得到的结论。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统治者的决策。不得不说,齐太祖的到来改变了许多。不知是什么原因,齐太祖本人对道家有着深深地厌恶,再加上皇权与道家理念相冲突,齐太祖对道家的打击不可谓不严重。而另一方面,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真正的得道高士在此时间竟全部消失踪影,彼时佛教盛兴大昌。
    诸多条件之下,道家的传承早已不多。直至齐末,洋人的炮火打来,战火在这片大陆燃起,道家的传承几乎断绝。
    想到这些,张虎不禁联想起了前世道教的衰落。前世也似如此,深受西方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 ,佛教甚至还有基督教在华夏国土盛行,而本土道教却早已凋零。前世曾是一名道家外门弟子的张虎对此是深有感触。
    说起张虎前世道家外门弟子的身份来,还得从张虎小时候说起,前世的张虎是个孤儿,红色年代里,一个无父无母无房无田的孤儿能活下来,着实不容易。张虎能活下来,并不是靠着所谓的百家饭活下来的。张家村的人或许会可怜他,施舍一些饭菜,但也只是一时而已。
    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连自己的孩子都吃不饱,养不活,怎么会将粮食给一个无亲无故的孤儿呢!
    而张虎能活下去,则是靠了山上破道观里的一个老道士。老道士是个真正向道之人,只可惜一生却没什么成就。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张虎,恰逢老道觉得没人传承自己衣钵,深感孤单。于是,便收下了张虎。可以说,张虎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都少不了老道的身影。
    像张虎这样没上过学的孤儿,没有成为街头混混或是仇视社会的不法分子,而却成为了国家知名的富豪,可不容易。这其中除了张虎本身自己的性格外,多多少少也有很大一部分有着老道的熏陶。
    在领养张虎五年后,老道就去世了,。但到底还是让张虎受益了不少。张虎的字是老道手把手教出来的,也算是小有成就了。而五年里,张虎也是翻阅道书典藏无数的人。而在老道去世后,张虎更是勤耕不辍。在老道的熏陶下,当然张虎也没学到什么所谓的道家术法神通,本来嘛,老道自己都不会。可张虎的为人处事却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而现在张老这些无用之书在张虎这个道家弟子看来,无疑是一块宝藏。而在真正看过这些道书后,张虎才发现这些道书的珍贵之处,甚至超过了他的想象。也才真正明白道家没落的真正内因。
    也无怪乎老道穷尽一生,都无法真正踏入道门,领悟道法奥妙。这是因为老道手中,甚至前世整个个世界的道书都缺了一半。而这个世界道门衰败也是因为如此。两个空间的道书,就像是一块玉佩被分成了两半。一块(前世的空间)有意无形,有着道家的思想,道家的基础理念,却只是泛泛而谈。一块(这个空间)有形无意,道法高深奥妙,却无详解基础入门,让人无从下手。这就像是讲义和课本之分。老道空有讲义之书,却无真正的修行典籍,又何谈入门。而这个世界,高深的道家修行之书有,可是,没有注解,没有基础理念,更无人教导,这无法让人看明白的书不是无用之书又是什么?就像张虎现在修炼的最为基础的道家呼吸吐纳之术和最为基础的锻炼身体的易筋锻骨术,真正理解了这两本道书的奥义,其实并不是很难,可偏偏这华夏大地上,能够理解的又有几人。不了解最基础的道家理念,甚至连最基础的阴阳五行都分不清,又怎么能理解真正的高深的道家修行之术。
    综上,有着上个世界记忆的张虎对这些高深的道家修行之书,无疑是能理解个七七八八的。张虎也不得不感叹,求道求道,机缘不可少。想想曾经的师傅老道人,张虎也一阵唏嘘。他虽对求道是极为感兴趣的,只是却做不到像老道那样痴迷,能够心无旁骛,耗尽一生来求道。可惜,师傅他却没他这样幸运。最终,抱憾终生。
    清冷的月光洒落,寂静的村庄迎来了黑夜的到来。破旧的泥草屋里,张虎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呼吸舒缓而轻柔。若是旁人看到,必定以为此人是睡着了。其实,这说来是也不是。
    张虎此时是在睡觉,也是在练功。其实,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张虎的一呼一吸,一起一伏,极有规律,似乎蕴含着某种真义。只是这种规律和真义,似乎断断续续,时有时无。
    其实,此时的张虎 是半睡半醒的状态。他已经有些迷迷糊糊了,只是下意识的用着道家的呼吸吐纳之术。只是现在的张虎还没真正掌握随心而呼,无意而吸的境界。现如今,已经快过去十天了,张虎每天依旧会去张老家坐一会儿,看会儿书。除此之外,张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修炼。道家讲究循序渐进,快速则不达,甚至是危害自身,张虎也是深知这些的。
    只是,时间不等人。鬼子进村,还有几个星期,不过也很快了。而这兵荒马乱的世道,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伴身依仗的东西。然而,虽说如此,张虎心里却并不显急躁。他只是充分的利用自己所能利用的时间来修炼。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是自负,而是真实地对自我实力价值的评价。早在没有认识张老之前,没有学会道家修炼之术之前,张虎就想到了好几条方案和最坏的打算。只不过因为种种巧合和原因,现在一切都变得更加简单而已。

   第8章 上山

翌日清晨,熟睡了一晚的张虎睁开了双眼。打开早已被腐蚀的木门,张虎深深地吸了口气。没有被污染的乡下,空气清新而洁净,张虎仍是面无表情的一张脸,但无可否认的是他的心情不错,从那微微扬起的嘴角就可以看得出来。
    像往常一样,张虎吃完了早点,便穿着快要磨破的布鞋,独自上了山。山路崎岖,并不好走,张虎却已经习以为常。边走着边思量着,十天的时间,他已经从刻意打坐的呼吸方式迈入了随心而呼,无意而吸的门槛。相信很快就能引起入体了。这个速度在道家里虽称不上绝世天才,但也算得上是悟性高天资不错的上等苗子了,这副身体着实让张虎满意。不过,这道家的呼吸吐纳之术,也着实不错,仅仅才十天的时间简单呼吸方式,张虎就觉得身体轻盈了不少,精神也清爽了不少。
    事实上,张虎哪里知道,他之所以有这样修炼的速度和效果,和天地间的元气浓度有很大关联。道家所谓的引气入体,引的就是天地元气。这个世界,工业还不是很发达,污染不像后世那样严重,而知道并能够引气入体的人或其他生物少之又少,诸多原因之下,天地间的元气浓度比以往要高。再加上,张家村的地理位置也着实不错,虽然偏僻了些,然而所在山脉的元气要比其他地方浓厚一些,张家村很少有人生病和其不是没有关系。
    张虎所修炼的呼吸吐纳之术,道家修炼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根本的东西。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仅仅是一呼一吸,一吐一纳之间,却似与天地相合,这恰然是契合了大道至简的质朴之理。只是张虎也才刚刚入门而已,也只是养生阶段,他还没有真正体会到这个呼吸吐纳之术的神奇之处。
    因此,张虎虽然一直勤练不辍,却还真没想过要靠这个为以后的依仗。而是在众多道书里找到了一本防身的道家外门功法易筋锻骨法。其实,一开始,张虎真正想要学的是书架上的武学秘籍。可是真正翻阅过后,张虎才发现,这些所谓的武功秘籍先不说真假,光是有所小成所花的时间所需的条件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让他止步了。再说,他也错过了最佳练武的年纪,张虎的骨骼也已经定型了,很难在武学上有所成就。
    而易筋锻骨法则不同,道家讲究由内及外,故许多刚入门的道门弟子虽有些许微末道行,但实则不堪一击,于是,得道高人们为弟子安全着想,借鉴武学,联手创作了易筋锻骨之法。说是法,不如说是一种温和的速成武学之术。
    这门功法修行的门槛很低,只要是熟读道书的道门弟子,皆可习之,最重要的是不限定年龄。可是,却有一点,没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