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陆锦惜一下辨认了出来。
  是他?
  因为东院这前头没亮灯盏,黑暗里只有月光照着,所以看得不很分明。他约莫是听见这边一下有声音,所以停下脚步来打量。
  那一支海棠,已经在陆锦惜手里了。
  约莫只有尺来长,上头缀着七八朵花,大半都开了或者半开,只有两三朵还是花苞。
  闻不见香味。
  因为海棠无香。
  她脑子里无端端想起这一句毫不相干的话来,接下来,略一思考,便直接朝着那边走了过去。
  待得距离一近,那一张冠玉之面,便清晰了。
  大约是看见了她,也知道自己被认出来了,所以他站着没动。
  陆锦惜闻到了一股药味儿。
  在夹道前头驻足,她眉头微微笼着,声音淡得好似海棠的香:“这三更半夜的,大公子提着灯笼,瞧方向,是才打外头回来?”

☆、第038章 月下冷香

  薛廷之没想到这么晚了,回来还会遇到人。
  在听见那折枝声的时候;他便看了过去;月色下虽然昏暗;辨认了一会儿却也认出了那是陆锦惜。
  所以,他没动了。
  因为他是打着灯笼的。
  他虽看不见陆锦惜,但陆锦惜一定能看见他,多半已经认了出来。所以逃走反而心虚,掩饰也没意义,便站在了原地等待。
  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执着已经有些暗的灯笼。
  他听着陆锦惜这听不出喜怒的声音;强将那一股奇异的心惊肉跳压了下去;躬身道:“廷之给母亲请安。刚才的确是才从外面回来;怕是惊扰了母亲……”
  “惊扰倒不至于。”
  手指将手中的海棠花枝略略一转;陆锦惜打量的目光,从他身上掠过;没忽略他身上沾着的那一股药味儿;当然也没忽略他手中提着的药包。
  “这个时辰;府内各处都已经下钥落锁。你从外面;怎么回得来?而且这是……”
  声音微微拉长;陆锦惜的眉头,略拧了一些,却没继续往下说了。
  意思,已经足够明白。
  第一,怎么进门来的?
  第二,出去干什么了?
  若是他真做了什么亏心事,只怕这会儿面对问题,早手足无措了。
  偏偏薛廷之经历过的事情太多,眼下这一点变故,还不足以让他惊惶。
  当下,薛廷之看了她几眼,似乎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开了口:“回禀母亲,临安夜里突然发烧,府里人都歇下了,廷之不敢惊动。所以只央了管事,为我留了门,这才在晚上回来。”
  “临安?”
  那不是他书童吗?
  陆锦惜还记得,是那个坐在台阶上啃饼的。
  薛廷之身边,原也不是没人伺候。
  只是那些丫鬟们,眼见着他那边日子清苦,没什么盼头,便都央求管事的给调到了别的院子里。
  薛廷之也不追究,陆氏知道后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所以现在,薛廷之身边就这么个小子在伺候。
  陆锦惜想起来,又想想薛廷之这话里藏着的意思,竟不由笑起来。
  “好歹也是薛府的大公子,临安虽近身伺候你,是你书童。可也没有你一个大公子亲自出去求药的道理。”
  “这还是大半夜的,出了什么事,谁担待得起?”
  “我知道大公子不喜欢我,怕也忌惮我。”
  “不过府里出了这些事,原是我分内该解决的。但凡你往东院里通传一声,自有人来回我。便是我睡了,也自有白鹭青雀会妥帖料理此事。”
  她的声音,在这花开的夜里,有着点悠闲的意味。
  只是一旦往深了琢磨这话的意思,却是半点也不悠闲了……
  薛廷之听着,执着灯笼的手指,略略一紧,却垂了好看的眉眼:“母亲教训得是。”
  “没有谁要教训你。”
  薛况亲自教的好儿子,谁敢教训?
  陆锦惜心底一声嗤笑,面上却越见和善,话里则多了几分自省的味道。
  “总归还是我的疏忽,大公子年纪也不小了,身边总得有几个能使唤的下人。大公子对我,是大可不必顾忌的。你是大将军的血脉,将军府不会亏待了你去。”
  这话算很开诚布公了。
  明摆着:我不喜欢你,但眼下也不会亏待了你。
  她对薛廷之没什么偏见,只是今夜对方自己去外面求药的事情,让她觉得心里不舒服。
  因为,是个会办事的,便不会这样做。
  好歹来东院禀过了,没人处理,再自己出去求药,这才算是有几分道理。
  没得纡尊降贵出去,反倒让知道的人又骂“大将军夫人苛待庶子”。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薛廷之听着,又岂能不明白?
  他注视着陆锦惜,良久埋头下来:“是廷之欠了考虑,往后事无巨细,必先叫母亲知道。”
  “总算是说了句人话出来。今日的事,连着那个给你留门的管事,我便都当不知道,不追究了。”
  陆锦惜笑了一声,才重新将目光放到了他提着的药包上。
  “发烧也不是小事,你这药哪里求的?”
  “回母亲,是在回生堂求的。”
  薛廷之并未隐瞒。
  这大半夜还开着的药铺,也唯有回生堂一家了。
  在这件事上撒谎,回头被查出来,就不好玩了。只是回头怎么通知鬼手张,把口径给对对,却成了问题。
  陆锦惜听了点头:“我猜也是。只不过鬼手张那个性情,实在是蛮横,没为难你吧?”
  “廷之乃是第一次去回生堂,倒不知有此事,只听说他宅心仁厚……”
  薛廷之似乎有些意外,不过又好像想到了什么,抬眸来看陆锦惜。
  “不过在抓药的时候,倒是有想回生堂的大夫,提及母亲曾给回生堂送了许多药材,乃是菩萨心肠。兴许,他们是看在母亲的面儿上,并未为难。”
  陆锦惜顿时一挑眉,不置可否,只道:“你腿脚的病疾,可也曾请过鬼手张?”
  那一瞬间,薛廷之的手轻轻颤了颤。
  打着的灯笼里,火光也是一晃,像是里面的灯芯烧得并不很稳定,随时都要熄灭模样。
  他声音里还带着几分沙哑:“……回母亲,不曾。”
  “那也正好。”
  陆锦惜掐着那一只海棠,略略在手中一转。粉红或者深红的花朵,在薛廷之灯笼光的照耀下,平白多出了几分雍雅。
  她声音平静,像极了吹拂过的风,很飘然:“你虽说,你这毛病请遍名医也不能治。但鬼手张不同于寻常人,明日一早,我遣人去请,看他来是不来。或许,未必没有痊愈的希望……”
  听上去,很像是关心庶子。
  可这一番话落在薛廷之的耳中,却有一种危险的感觉:到底是因为关心庶子,还是想要验证什么呢?
  他悄然地警惕了起来。
  年轻的面孔,轮廓还显得青涩。
  尽管他看上去似乎比同龄人更成熟一些,可年纪依旧不很大,此刻,只露出了几分错愕,或者不安的表情。
  “廷之的病疾,乃是胎中所带,怕不好医治。张大夫会不会……”
  “试过才知道。”陆锦惜笑起来,“谁也不能保证没有个万一。这事我已拿了主意,你但管回去定等消息就是了。如今你手里提着的药,既是从回生堂来的,应该妥帖。一会儿我派个人过去,夜里生火熬夜,总不能你自己亲手来。”
  “……”
  那一时的薛廷之,并没有想到,她这样好说话,还要在这大半夜里,派个人过来照顾,竟然失了言语。
  边关的日子,本就苦寒。
  在那儿的两年里,他忘记了他短暂童年里那些锦衣玉食的日子,每日能唯一能下咽的东西,一开始只是后来胡姬端来的羊乳,后来才是那些在他看来很粗糙的食物……
  他变得面黄肌瘦,几乎没怎么长过。
  所以,即便后来薛况待他回京,也没有人怀疑他的年纪……
  谁会怀疑一个胡姬的儿子?
  谁会怀疑那样脏兮兮的一个小孩儿?
  至于到了将军府之后,日子相比起边关,已经好了不少。
  或者说,他已经习惯了。
  这一位“嫡母”的态度,也从来不在他考虑范畴之内,只是他年纪毕竟渐渐大了,也有很多自己的考量和计划,才不得不想要接近她。
  如今,她竟然主动提出要治他脚伤。
  薛廷之眨了眨眼,过了好久,才强行将心底微微泛上来的一些东西,压了下去:毕竟,她怀疑这个庶子的可能,比关心他的可能更大,不是吗?
  薛廷之躬身拜道:“廷之替临安谢过母亲了。”
  说话还是太客气。
  他看上去似乎有些感动,也有些复杂。
  不过,好像半点也不心虚。
  陆锦惜将这一切看在眼底,也知道临安还病着,也不多耽搁他时间,只道:“下不为例,去吧。”
  “是。”
  薛廷之这才提着灯笼要退。
  他对陆锦惜行礼后,转了身。
  身量气场,却一身单薄,踩在少年青涩与成熟的交界处,气质显得极为奇异,只觉得已经有几分气度。
  只是迈步的时候,身体有些晃动。
  左足微跛,是他身上唯一的不完美。
  陆锦惜站在原地,披着厚厚的水貂披风,在眼见着他身影在夹道上渐远的时候,双眸便渐渐冷淡下来。
  这么晚了,从外面回来……
  但愿的确是临安病了吧。
  她心里这样想着,便执着那一支开了大半的海棠,重进了门,待去唤青雀起来,派几个眼睛尖做事稳的丫头去薛廷之那边。
  “咔。”
  门合拢,有轻微的响动。
  夹道尽头的薛廷之,听见了,脚步便是一顿。
  他忍不住回头望去,却看不见东院,也看不见海棠,更看不见陆锦惜的身影,只有一条寂寂无人的夹道。
  两侧都是高墙,他就站在中间。
  灯笼的光,有些暗淡。
  空气里好似有着一段暗暗的、微冷的香息,萦绕在他身周,他便想起了陆锦惜执在手中的、带着露水的海棠。
  半开的一支。
  是海棠的香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