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大门把买来的烟花爆竹乒乒乓乓的一通好放。整个孟家村都沉浸在欢乐的过年气氛中!鞭炮的声音足足响了40多分钟。
回到家吃了妈妈下好的年30饺子,一家人才算心满意足的休息了。
初一一大早穿着嫩红嫩绿新衣服的孟羽夕诚心诚意的先给爸妈拜了年,顺带收了2个大红包,不用看她也知道里面一共是20元,这在当时可就不少了。
道了谢吃了饺子的小孟同学又跑去后院给她大伯拜年去了,孟羽夕的大伯孟新民比他的爸爸大15岁,实实在在的老大哥,1。75的个子,经年剃的是光头,是个正正经经的老农民。
孟新民的思想老旧,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他自己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就一心也盼望自己的弟弟娶个好老婆也生上个儿子,好多壮孟家的香火。
谁知道弟弟孟新元先是不听自己的话娶了个身体不好的女人做老婆,后又只要了一个女儿就不生孩子了。孟新民是很郁闷也很生弟弟的气,平时压根不待见孟新民。也就是对着孟羽夕能有个笑脸,总归是孟家的骨血,且弟弟也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孟新民还是打内心对孟羽夕好的。
孟羽夕记得很清楚,自己的大伯最初是给骡子马钉掌子,做围脖的。虽然赚钱辛苦,儿女又多。可每次他见孟羽夕都会从自己放钱的那个木头小匣子拿钱给孟羽夕,钱不多,经常是1分2分的给,不过在那个1毛钱买11个水果糖的年代就不少了。
再后来孟羽夕上小学,从第一次春游开始,孟羽夕就拿的是双份钱,爸爸一份,大伯一份。因为孟新民是真心实意的对孟羽夕好,所以孟羽夕一直很敬重自己的大伯,本来这次重生后跑后院就跑得很勤快,更何况今天是大年初一!自己好歹要把这兄弟俩之间的润滑剂做好不是?
见了大伯和大妈,孟羽夕说了一大堆的吉祥话,把孟新民逗得是连连发笑。孟羽夕又向大哥孟华,大嫂田梅,拜年问好,逗着小侄女孟甜说话玩笑,小哥孟海还没结婚早不知道跑那里玩去了,而大姐孟圆圆出嫁已经5年了,要初三才能回来,本来是初二女儿回娘家,但是大姐嫁的本村人,孟家村是每年的大年初三待客,所以大姐就把回娘家的日子挪到了初三,人多热闹,还能给娘家妈帮帮忙。孟羽夕和大伯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
初二孟羽夕跟着爸爸妈妈去外公家,孟羽夕和孟新元都不喜欢去,因为孟羽夕的亲外婆在她5岁的时候就过世了,现在的外婆不是亲的,还带了3个儿子,每年初二去外公家,自己家的姨妈,大舅小舅,那边的3个新舅舅,房子小人多根本挤不下,每年吃饭都吃的无比痛苦,根本吃不上什么,都是回家补吃。
这些都是小事,主要是孟羽夕这位后外婆,本性很刻薄,还是个碎嘴,老是当着她们的面数落老爷子,老爷子的儿女对她都是看见就烦,但是自己的老爹现在跟人家过日子呢,没办法只有个忍字了。每次大家都是吃完中午饭就撤退,背着老婆子给自己爸爸赛点钱,也没别的什么好办法,谁叫人家老爷子自己爱呢?
初三是孟家的重头戏,家里的亲戚都会来,迎来送往的好不热闹,每次都会热闹整整一天。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
这么多亲戚里孟羽夕最想见到的是自己姑姑孟新红和大姐孟圆圆,自己的姑姑孟新红家里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家也离孟家村不远。但是因为同处农村,家里又有两个孩子,经济很是拮据。梦羽夕跟表弟陈永,表妹陈晶的感情一直很好。所以逢年过节的总盼着他们来。
大姐孟圆圆跟大姐夫冯才丁生活还算顺当,虽然家里条件一直很不好,日子过的紧紧巴巴,夫妻俩供着两个学生很是吃力。可大姐夫一直没做出什么伤害过大姐的事情。
中午因为亲戚很多所以分了2桌。一桌在自己家,一桌在大伯家。孟羽夕硬是拉着姑姑在自己家吃了饭,和姑姑说了好一阵子话,最后在姑姑带着表弟回家的时候,孟羽夕偷偷塞给表弟陈永20元钱,让他回家再拿给姑姑,能让姑姑改善改善生活,自己现在也只能为姑姑做这么多了,等自己再长大点,变得有能力就能照顾自己想要照顾的人了。
孟羽夕望着姑姑一家远去的身影,心里想:“我这辈子能让妈妈顺利的手术,一直保持自己家的完整?能让王云萱远离她噩梦般的婚姻生活?能让姑姑过的好一些?能让自己过上和‘上辈子’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这时屋里传来妈妈的喊声:“小羽,快进来,外面那么冷,小心感冒。”
孟羽夕转身望着自己家的大门,想着这半年多自己所做的事,心里暗暗下了决定:“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抓住每一个可能让自己家变好的机会,今生,我孟羽夕不要大富大贵,只求一个合家安康!我就不相信我全心全意的努力付出,会求不到!孟羽夕你一定可以做到!”
“就来了”孟羽夕大喊了一声,一步一步的走进了属于自己的家。
第十四章 聚会
接下来的几天都在串门走亲戚中度过了,你来我往的倒也热闹,孟羽夕心里也觉得还是这时候过年的年味浓厚,不像以后,过年过的没一点意思,就是走个过场,连点热闹劲都没。
初七的下午,孟羽夕在村公社的门房借用了电话,给陈惠敏和杨莉都打了电话,三人约好明天早上10点在东大街13路公交车站牌下见面,孟羽夕还跟她们说了会带一个朋友过去介绍给她们认识,这个人不用猜也知道是谁了吧?
没错,就是王云萱,孟羽夕想着,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也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几句话的事情,要么是像自己这样的经历能给人改变的强大动力,要么就是潜移默化,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现在,孟羽夕决定要慢慢的引导王云萱的思想往自己设定的路线上走,首先,交几个优秀的新朋友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王云萱从小到现在一直处在孟家村这个小环境,小圈子里,自己现在带着她走出这个圈子,去接触新的环境,新的朋友,她自然会有新的感触,人么,谁愿意不如别人?王云萱在小学和初中一直担任班长,但也只限于孟家村小学和68中,68中和铁三中根本没有可比性啊,现在的王云萱那是井底之蛙,眼跟前就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自己带她去和现在的新朋友见面,别的先不说,起码也得让她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呗。
初八一大早孟羽夕带着给陈惠敏杨莉准备的礼物和王云萱出发了,孟羽夕给杨莉准备的是妈妈吴玫做的一条发带。白色毛线的托底,在两边勾了两条同色麻花辫做系带,发带的右边用黄色,蓝色,粉紫色各勾了一朵双层小花,每朵小花沿上还用白毛线勾了一圈飞檐,中间的花心还镶着几个玻璃小珠做花心,三朵花呈品字形缝在白色的托底上,看起来十分精致漂亮,让人眼前一亮,送给长发的娇娇女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自然又是孟羽夕的小点子了。
给陈惠敏准备的是一个小手袋,小袋子大约五六寸,是黄色椭圆形的袋体,袋口用白色膨体沙勾了两大圈宽约一寸的长飞边,飞边上又用黄线勾了一圈小飞檐,绑带口的细带子是用黄色,白色,绿色编一条麻花辫,抽紧后可以打一个蝴蝶结,垂在袋子上,而系紧了之后的袋口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麻花绳就是花的枝叶,袋子孟羽夕特意让妈妈做成了手挂的,要是装满东西挂在手上就像拿着一朵牡丹花,很是吸人眼球。
孟羽夕相信这两件小玩意定会让自己的两个小朋友喜笑颜开。孟羽夕觉得多活一辈子就是有优势,最起码就算家里没什么钱也能想出办法,做出这样可爱的小礼物送朋友不是?
大家可不要以为只给两位新朋友准备了礼物,其实人家王云萱早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两样之中选了可爱小袋子,不过是颜色不一样而已,王云萱那个是粉色的。经过40多分钟的车程,四位同学总算是胜利大会师了。
四个人一见面,孟羽夕先给大家都做了介绍,算是认识了。
这时候的王云萱正打量着孟羽夕的两位初中同学,只见那个叫陈惠敏的女孩子穿了一件大红色的跟包子似得胖棉袄,(云萱同学,人家那是羽绒服好吧!)底下穿了一条蓝色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蓝色的运动鞋,带着眼镜的小脸文文气气,一看就是个好学生。
而另一个可是晃花了王云萱的眼睛,杨莉穿了一件黄色的呢子大衣,衣摆及膝,里面配了件纯白的毛衣,裤子的样子也和大家穿的宽裤腿不一样,裤腿从上至下都是细细的,脚上穿了一双黑色绑带小皮鞋,鞋子还带了一点小跟,杨莉本来就漂亮,再这么一打扮更是耀眼。王云萱看的眼都直了。
孟羽夕也偷偷在观察王云萱,现在看到王云萱脸上的表情知道目的已经是达到了一半了。陈惠敏和杨莉对孟羽夕送的礼物极为喜欢,又时喊又是蹦的,好不高兴,杨莉直接就把发带系上了,发带衬得杨莉的一头长发又黑又亮,和衣服也很配,又为她添光不少。
陈惠敏也拿自己的手袋来回的看,嘴里还说着:“小羽,这袋子真漂亮啊,我从来没见过这种样子的小袋子呢,阿姨的手可真巧啊!你可要帮我好好谢谢阿姨呀。”
杨莉的反映很快,马上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小羽,这盒巧克力是我舅舅国外的朋友送给他的,他这次专门从上海带过来,这可是最新的口味,国内根本吃不到,你帮我把这个送给阿姨吃,算是我的一点小心意,她肯定会喜欢的。”
陈惠敏是个老实孩子,她从包里拿出了一本书和两盒磁带还有一个黑色的四方小盒子:“小羽,我没有给阿姨带礼物,这个是我爸爸托朋友从北京买来的最新初级英语教材,这个随身听虽然是我用过的,但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