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道禁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左恒道:“为兄并无怨言,七弟为何不奈?”
  “八弟与郭少侠是结义兄弟,如此相侯,还算在理。我们到底隔了一层皮,交情不深——”
  “七弟住口。来,咱兄弟再去喝酒。”卫左恒拉着史七虎进棚,其它人跟着进去,众人又再喝酒。
  道姑刚走不过一柱香的时辰,从大道上又飞驰而来了一辆马车。这是一辆宫廷才有的豪华轻便马车,却又不是皇上乘坐的那种。这是一辆王府内眷乘坐的马车。车厢两边没有窗,前面却有一道厚帘。前后各有两名王府侍卫骑马护卫。
  马车从南边大道上缓缓地驰过来时,马车前面的护卫看见城外大道中间所坐的赵八虎时,曾低头向车内的人问话,车内人和车外人隔着车门帘说了几句,大约又是要不要喝开大道中间的问题。古人有身份的人是很讲究走路的。以为自己是上等人的人,是绝不会放着大道正中间不走,而给身份比自己低的人让道的。
  显然车中人吩咐了不必喝道,所以马车驰过来时没有强行中间,而是从赵八虎身边驰过。
  赵八虎调头望向马车,看见马车的门帘轻轻撩起,车内有一个头戴黑纱帽的女子正在向他窥看。赵八虎脑中灵光一闪,失声叫道:“颍王姬?!王若兰?!”
  马车门帘一下子放下去了,没有人答应,马车也没有停下。
  四个王府侍卫目不斜视,护着马车,进城而去。
  赵八虎一声长叹,情不自禁地便拍破了他面前那坛酒的泥封,抱起酒坛,一气喝了半坛,放下酒坛时,仍然感到心中闷得发慌,不禁一拳砸在地上,一声大吼,吓得大道上的百姓不住飞跑。
  “大哥,你怎么了?”


  这时候,一个声音轻声问,赵八虎的面前,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瘦高个子的英俊男子,盘膝坐在赵八虎对面。
  赵八虎揉了揉眼睛,大叫道:“兄弟来了!”
  正是郭子岳来了。
  “大哥等急了么?都怪小弟杂事太多,来迟了半日。小弟先敬大哥一杯,以作赔罪。”“是。”赵八虎说。“咱兄弟先喝一大碗。”他没有说他以拳砸地和忍不住大吼的原因。他直觉到刚过去片刻功夫的那辆马车中坐的是邯郸美女王若兰,那正是他义弟倾心相爱的人啊!她从这儿过是为了什么?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她是知道郭子岳今日要来,所以来瞧瞧吗?那又意味着什么?
  喝完了一大碗,他仍然不能恢复往日的豪爽。
  “大哥这是怎么了?”郭子岳感到奇怪,“见了面不高兴吗?
  你不是在等小弟吗?”
  “不是不是。为兄不是为这个。为兄想着这辈子睡过数不清的女人,却从无一人挂念为兄半点。而兄弟从没睡过多余的女人,却有人挂着兄弟。我心中纳闷,所以大吼。”
  郭子岳尚未作答,卫左恒一伙已大笑着从凉棚中涌了出来。
  卫左恒笑道:“八弟等郭兄弟等出毛病来了!”
  郭子岳起身,与众人见礼。一时间,只听得酒碗相碰,启夏门前一片酒香。郭子岳尽管对卫左恒这军阀没有好感,可盛情之下,也不便拂了别人颜面,还得应酬。
  喝完了第一轮酒,赵八虎问:“兄弟,赵归真那厮,你杀到他了吗?”
  “没有。”郭子岳说,叹了口气。“真不知天下怎会有武功那么高的人。”
  “没关系。”赵八虎说,叹了口气。“为兄想说想帮你,可自忖武功太低,说想帮你也是一句空话,不如不说。”
  “兄长相帮小弟已经那么多了,小弟便下世也还不清。咱们再喝酒。”
  卫左恒令人斟酒,说:“少侠面色清瘦,在江湖中大约吃了许多苦,不如到咱神策军中来过几天安稳日子。”
  郭子岳明白,卫左恒到这启夏门前来恭候他,是有目的的。
  或许连赵八虎都不知道。他笑道:“在下闲云野鹤,飘泊惯了,可吃不下皇家这碗饭。朝中党争一起,更是血流成河,那与在下的心性更是不合。求将军宽恕。”他这后一句话是为赵八虎才说的,是为了避免大家难堪。
  卫左恒混迹官场数十年,要拉拢人当然也不会一语不合便翻脸。他大笑道:“无妨无妨!再来喝过!斟酒!来来来,三巡之后,咱们回府再慢慢畅饮。”
  启夏门前一片人欢马嘶,众人喝罢第三巡,便上马进城往赵八虎的千牛将军府而去。这一夜,众人直喝到半夜方罢。郭子岳也就暂时在将军府中住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郭子岳对赵八虎说:“兄长,小弟要去慈恩寺见一个人,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兄长要干什么,请自便。”
  “你可不能不辞而去呀!”
  “不会。我还要在兄长府中多住些日子。”
  “那就太好了,你去吧。”
  慈恩寺在长安城东南片区的晋昌坊中,离启夏门只隔两个坊区。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纪念他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修建的,规模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慈恩寺“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十余院,总计一千八百又十七间”。中国最出名的和尚大约要算唐僧玄奘了。他从“西天”取了经回来,就住在慈恩寺中翻译经文。为了“奉安”他从印度取回来的梵文原本佛经,他奏请建造佛塔。于是在唐高宗永徽三年,皇家拨款建了大雁塔。
  随唐以前,中国已有塔式建筑,但多为木结构,经不住风雨日照虫食和火灾。不能传之永恒。唐以后开始了砖石仿木构式塔。唐玄奘得到拨款后,亲自设计并主持施工建造了大雁塔,就建在慈恩寺内。只是唐玄奘佛学修为极高,建筑学修为就十分勉强,大雁塔修好后仅过了四十多年就逐渐坍塌了。武则天又拨款拆除重建,直传到今天。
  唐朝建筑学极为流行方形的形制。长安城是基本方形的,大雁塔也是基本方形的,底层每边长25米,向上渐收,共七层。
  总高64米,即二十一丈左右高。以墙外的隐柱为准在塔内开间,作分类藏经的“奉安”阁。一二层十柱九间,三四层八柱七间,顶上三层为六柱五间。
  自从尉迟长孙以唯识宗实际上的宗师住进了慈恩寺后,大雁塔的用途也作了些调整。经文集中藏于了六七两层,第五层是他的个人密室,第四层是他的卧室。第三层是他的书房。第二层是他的六个贴身护卫居住。第一层是至尊教总堂口。
  慈恩寺中宽大的殿堂很多。但尉迟长孙一概不用。拥有数万佛兵的至尊教教主居住和发号施令的大雁塔,却比玄奘大法师住在这里译经藏经时还简朴。以他的卧室为例,原有“奉安”

()好看的txt电子书
  经文的隔间拆除了,偌大一层塔层,只有正中间一尊大莲台,既是卧具,又是打坐练气的蒲团,除此而外,空无一物。简直就不象是天下第一大教至尊教教主的起居室。只有他的密室,天下从无一人进去看见过。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因其教理复杂深玄,所以思辩僧一直不多。禅宗的“话头禅”,谁都可以“禅”上几句。玄奘在日,弟子如云。玄奘的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后来将唯识宗贵族化了,传承越来越窄小。教义越思辩越深化。因明学(即逻辑学)在唐代,能“禅”上几句的就少之又少。唐代有数千个诗人,逻辑学家则只有几个。
  尉迟长孙当然不研究这些。他本来是个从武官而至武僧的贵族子弟,任两街大功德使时拚命想要扭转道儒佛这个三教排序。早年玄奘大法师圆寂时,高宗李治亲临慈恩寺,问:“大师有什么遗愿要朕办的吗?”玄奘大法师说:“贫僧唯一的愿望,是希望陛下能将道——儒——佛这个三教排序排回来。”高宗李治当时默默无语。这个排序是李渊、李世民排的,他又怎能将这个排序扭转过来?此事成了二人私交之中的唯一遗憾。
  武则天曾将这个排序改了过来。大部分佛门高僧却又不以为荣。武则天以后的中唐皇帝又将武则天改过的排序再改回去。佛门高僧们却又大着其急。到了尉迟长孙这一代,他渐渐不奈了,所以建立至尊教,准备先将佛门弟子扩大,在势上先压倒道教再说。
  唐中期的和尚持度牒者在四十万左右,而道士在藉者不足之一二。以《资治通鉴》的这个记载,大约估计在五万左右。在民间,道教的势力实际上不如佛教壮大,可在宫廷中,排序却仍然道一儒二佛三,而且道士对皇帝的影响力比和尚大。
  还有一个现象在宗教史上也很奇特:唯识宗是一个在国内弟子稀少在国外却很有影响的佛学宗派。日本人和新罗国人因修习唯识宗教义而成高僧者不乏其人。唐玄奘大法师的两大弟子之一圆测和尚就是新罗国王孙。新罗国是朝鲜的一个古国,要到九世纪才没落。佛教史的唯识宗传承系中,二三四五代宗师中,日本人和新罗国人竟占了几近一半。这是佛教八宗其它宗派中极为少见的。
  郭子岳来到了慈恩寺。
  已有六名高级职僧和至尊教的绝顶高手等在门外。郭子岳认得其中一人,那是右天王。
  右天王见礼说:“少侠来了,主公正在寺内等你。他不愿让人看见他在长安,所以不能亲自出迎,少侠见谅。”“何必如此多礼?天王请。”
  “少侠请。”
  众人进内,穿过无数天井殿堂,曲栏、幽径、进了大雁塔的底层。
  尉迟长孙站在门口,一见郭子岳就说:“老衲因故不能远迎,少侠见谅。”
  “教主客气,在下实不敢当。哦,知玄大师,你来了。”
  知玄站在屋子中间,含笑望着他,直等他与尉迟长孙见过礼了,才过来见礼。见礼完毕,各自坐下。
  知玄道:“少侠,你来之前,我和无明大师正在谈起一件事。
  皇上这次根据左右街佛门功德使的提名召了四位佛门高僧进京参加三教讲论,但由于在‘甘露之变’中受了惊吓,又将这次三教讲论取消了。少侠或许不知,自唐朝立国以来,高祖李渊和李世民尽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