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哥马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比军师长听了非常高兴,同意了蒙哥马利的安排。这消息传到总司令部,立即引起震惊。布鲁克马上来到第3师弄清情况。蒙哥马利请军长不要担心,因为他即将把比利时人撵走。当德军进入大炮射程之内时,炮击开始了。蒙哥马利毫不费力地从比利时人手中接管了前线。比利时师退为预备队,然后向北进发,与其主力会合。布鲁克后来写道:〃这一插曲突出地表现了蒙哥马利的才能。当时必须做出某些安排,因为德军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到来,而他确实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记得我当时对他这样说道:'可怜的比利时指挥官,竟然一点也不知道他怀里抱着一条毒蛇。'〃 
  每天都有坏消息传来:鹿特丹遭到轰炸;荷兰要求停战;德军装甲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过默兹河上的桥梁;比利时军队撤到了阿尔贝运河;英军右侧的法国集团军垮了。然而,第3师却只能注视和等待。这是一个令人焦虑不安的时期,但蒙哥马利却异常镇定。这一时期,他养成了一种晚餐后不久即入睡的习惯。白天他外出,整天在前线转,会见下级指挥官,听取他们的汇报,作出决定并给予口头命令。大约在进茶时间,他总是回到师指挥部,会见参谋班子,发布当晚和第二天的命令。然后进餐、就寝。除紧急情况外,他睡觉时是不许被打扰的。5月15日夜间,一位参谋军官由于不知道蒙哥马利有睡觉时不许别人打扰的习惯,便把他从梦中叫醒并报告说,德军已进入卢万。蒙哥马利勃然大怒,嚷道:〃走开,别打扰我,叫驻卢万的旅长把他们赶回去。〃参谋听了,为之愕然,而他却继续睡。 
  德军在对第3师进行猛烈的炮轰和冲击之后,于5月15日夜渡过迪尔河,攻入卢万车站。第3师奋勇反击,把德军赶出城去。在这次反击战中,近卫掷弹兵团和皇家北爱尔兰兵团表现得非常出色。在整个盟军战场情况越来越令人不安的形势下,第3师却像一块屹立在汹涌急流中的磐石,巍然不动。后来由于南翼侧面暴露,蒙哥马利才不得不于16日下午2时下令撤退,向登德尔河转进。在炮兵弹幕的掩护下,全师于净利落地与敌人脱离了接触。黄昏前,全师除担任后卫的第8旅外,顺利抵达登德尔河。 
  由于右翼的法军被击溃,仓惶后退,而左翼的比利时军队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英国远征军只好全线后撤。当潮水般后撤的部队已经从第2军旁边过去很远时,第3师才最后撤退。5月17日,第3师到达布鲁塞尔西面,但该城运河上的桥梁已被炸毁。18日,第1军出现行动缓慢的迹象。这主要是由于该军军长年龄较大、过于紧张、疲倦和慌乱造成的。为了减轻他的负担,布鲁克接管了他的第1师,师长是哈罗德·亚历山大少将。就这样,后来指挥英军在非洲取得胜利的三员大将(帝国参谋总长布鲁克,中东总司令亚历山大和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那时就在一种毫无希望的形势下结合在一起了。 
  5月19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开始讨论敦刻尔克环形防御的优点。实际上,戈特的副参谋长李斯准将在5月18日,就根据各种情况报告得出了英军必须撤退的结论,拟订了将英国远征军撤退到敦刻尔克的应变计划。通过敦刻尔克港,可以撤退英军的人员以及一部分补给品和装备。总司令部讨论这个问题为时并不过早,因为在那天晚上,德军第2装甲师已进抵阿布维尔,第1装甲师已进抵亚眠,而其他德军部队则向东北面的蒙特勒伊和埃塔普勒疾速推进。英吉利海峡的海岸已被敌人控制,英国远征军实际上已被包围了。 
  迫于丘吉尔首相的压力和法国方面的要求,戈特不得不调集第5师、第50师和第1皇家坦克团,于5月21日对德军侧翼实施反冲击。由于力量太弱,反冲击被德军瓦解,但第50师却在阿拉斯俘获了400余名德军战俘。英国报刊对此大肆宣传。这次反冲击虽然对盟军战场没有产生什么直接影响,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却对希特勒及其指挥官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影响。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原计划英军向南突围,到索姆河一线与法军主力会合。5月24日,第8步兵旅缴获德军部分机密文件,其中一份说,德第6军预定在英国远征军最北端实施钳形迂回包围,从北面把英国远征军全部卷入口袋。布鲁克带着这些文件去见戈特。同时,消息传来说,法军在南面的攻击完全失败,左翼比利时军队的抵抗也被粉碎。如果德军对伊珀尔的攻击奏效,英国远征军向海岸方向的退路亦将被切断,从而完全陷入包围之中。此时,英军的弹药存量已降至极低限,而不得不靠空投补给;给养不得不减半发给,且仅够维持两日半之需。如果比军在一两个小时后投降,德军两线大军则可全部转而攻击口袋中的英国远征军。 
  尽管戈特缺乏远见,但他还是根据英军和法军当时所处的危急情况,敏锐地看到只有一个结局,即法军将被打垮,他应把尽可能多的英军撤回英国。因为他对这一点看得十分清楚,所以他既没有与英国政府,也没有与盟军最高司令部磋商,便于5月25日作出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决定:英国远征军停止向南攻击,改为向敦刻尔克撤退。自此以后,他从不犹豫动摇,拒绝改变他认为是唯一正确和适当的方针。蒙哥马利在《回忆录》中写道:〃正因为他看得十分清楚,即便看得并不远,我们才能从敦刻尔克全部撤走。换个更聪明的人可能不那样做,也许可能试图返回索姆河一线,同法军保持接触。如果他这样做的话,那末英国远征军的士兵们可能已发觉他们现在在法属北非,既无武器,也无装备……对此,我给他满分,并期望历史给他以同样和评价。〃 
  在此期间,食品供应情况变得困难起来,整个英国远征军只能获得一半的定量。但蒙哥马利决不让他的士兵饿肚子。他命令军需官向当地村长征用粮食和菜牛。由于他的师赶着牛群行军,因而他们有〃活的配给牛肉〃,从来不缺肉吃。他建立了屠宰场和面包房,并劫掠了一列被抛弃权弹药车,因此,第3师从未缺过吃的和用的。 
  如果要摆脱追击,英国远征军就必须不断地采取完整的环形防御把自己保护起来。但环形防御建成以后,却面临着两大威胁:一个威胁来自西面逼近的德军装甲部队;另一个威胁来自从东面向比利时军队猛冲过来的冯·博克的德军集团军群。第一个威胁被希特勒本人解除了。因为他命令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第二个威胁则使布鲁克和他的军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布鲁克的军扼守着鲁贝…阿吕安…伊佩里…科明运河一线。在博克的德军重兵集团与一片混乱的英军环形防御之间,这条战线是唯一有防御工事的战线。如果这条战线被突破,其灾难性后果将远比隆美尔攻占图卜鲁格及该港设备要严重得多。布鲁克在27日视察防区时,突然发现左翼侧的比军和法军已不知去向,这样,他的防线上便出现了一个缺口。这天,富兰克林将军指挥的第5师虽然受到了巨大压力,但战线仍安然无恙。最使布鲁克焦虑的是翼侧的缺口,因此他命令蒙哥马利把当时在鲁贝处于危险境地的第3师脱出身来,前去堵住这个缺口。 
  这是一个迫使蒙哥马利进行强行军的艰巨任务。从纯军事的观点看,这次强行军可以和后来蒙哥马利所取得的任何一项重大成就媲美,因为他奉命执行的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战争中最困难的战术机动,即从己方摇摇欲坠的防御正面后仅几千码的地方实施横向运动。在一夜之间,他必须使全师在鲁口当面同敌人脱离接触,从第5师发炭可危的战线后方仅几干码的地方,向北转移约25英里,在拂晓前占领未经侦察的阵地,挖好战壕,筑好工事,准备迎接德军的进攻。如果这一行动计划是由一位参谋学院的学员提出来的,大家一定会认为他发疯了。但在危急时刻,不合情理之事还是不得不做。整个晚上,布鲁克都在焦急不安地注视着第3师的行动。但是,他的担心是多余的。5月28日凌晨,第3师完全进入预定位置,缺口被填上了。布鲁克在5月28日的日记中高兴地写道:〃我发现他已经像往常一样完成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与此同时有消息传来说,比利时国王已命令比利时军队在5月27日午夜向德军投降。于是,从第3师的防区至纽波特之间已经没有盟军部队,而且这空隙长达15英里。蒙哥马利赶快采取补救措施。 
  5月28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已移驻拉庞,并在那儿一直留到最后,因为那里有良好的通讯设施,可一直与多佛尔和伦敦保持电话联系。总司令部当时只剩下戈特和少数几个参谋。 
  5月29日到30日夜间,第3师潜入敦刻尔克桥头堡左侧的阵地,负责扼守菲尔纳和纽波特之间的运河线。蒙哥马利把指挥部设在拉庞郊区的一片沙丘上。 
  自从决定向敦刻尔克撤退后,英国远征军每天的作战行动就是击退德军的进攻,向敦刻尔克和海滩逐渐退却。他们不得不丢弃大量重型武器和军械装备,以便尽快从海上撤退。海军的舰只和其他〃小船〃在海上往返不停,英国远征军的规模逐渐缩小。随着部队的减少,大多数高级将领便被断然地命令返回英国。虽然这样做违反他们的意志,但却是明智的,因为战争还要继续打下去。对于布鲁克这样一个热情而容易激动的将军来说,要丢下他所珍爱的军不管,是很痛苦的。然而,命令已经下来,他不得不于5月30日夜乘船回国。 
  临行前,他作了一些必要的安排。他决定让蒙哥马利接管第2军,尽管他是3个少将中资历最浅的一个。蒙哥马利的第3师师长职位由第4师的肯尼思·安德森准将接替,而安德森准将的职务则由蒙哥马利的师属机枪营营长布赖恩·霍罗克斯中校担任(他在晋升为旅长之前只当了1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