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哥马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却是指定的。尽管他们的成绩不如蒙哥马利,但他们都是来自印度陆军军官家庭,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都有参加印度陆军的权利。于是,蒙哥马利的希望落空了。 
  对于那些经常打蒙哥马利的小报告的人来说,对此却幸灾乐祸。他们讨厌蒙哥马利那种傲慢和刚愎自用的态度,讨厌他完全缺乏桑德赫斯特的修养和社交风度。一位军官以直率的语言对他说:〃你这个人毫无用处。你在英国陆军中将毫无作为。〃当然,他这样说完全是出于意气用事而不是出于他的预见能力。但蒙哥马利却对此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据我个人所知,当时成为全连之冠的学生,后来一个也没有晋升到陆军最高军阶。也许他们发展太快,终于失败了。〃 
  参加印度陆军的希望落空之后,蒙哥马利还是选择了皇家沃里克郡团。1908年9月19日,蒙哥马利被分到皇家沃里克郡团,同批加入该团的还有3名高年级学生。 
  然而,蒙哥马利远不是一个典型的士兵。在沃里克郡团军官食堂见到他多少会令人感到诧异。在当时,很难说什么样的职业会更适合他这种性格的年轻人,或许殖民地警察部队会更好些。与沃里克郡团的大多数同事不一样,他缺乏修养,在军界没有关系,不怎么会骑马,对上级也只是偶尔表示尊敬,对社交不感兴趣,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人争论时常常翻脸。在军官食堂里,大家不谈论军事,他感到迷惑不解。不管怎么说,他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军事这个职业后,他以全副身心投入进去。沃里克郡团第1营驻防印度,为了争得去印度服役的机会,他专门学了两门印度土著语言。同事们都认为他这个人有点稀奇古怪,让人费解。诚然,他的许多同事精通业务,工作效率高,但就敏锐而言〃,他们却远不及蒙哥马利。 
  12月12日,蒙哥马利被派往驻扎在印度西北边疆白沙瓦的第1营。当时他21岁,比大多数新来的尉官的年龄都大。 
  蒙哥马利对白沙瓦的军官生活是陌生的。当他第一次走进军官食堂的休息室时,已有一位军官在那儿。那位军官马上邀请他喝酒,并按铃叫侍者端来两杯威士忌和两杯苏打水。当时蒙哥马利并不会喝酒,但又不好拒绝,只好平生第一次举起酒杯,第一次品尝酒精的滋味。 
  军官食堂的早餐和午餐稍随便一些,但晚餐却很讲究。值班员和副值班员面对面分坐在一张长餐桌的两端。桌上摆着刻有团徽的银餐具。所有军官都身着深红色夜礼服。两位值班员得等到所有用餐的军官离开餐桌才能离去。有的老少校有时边聊天边喝红葡萄酒,一直喝到夜深才离去,而两位值班员却只好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傻等。蒙哥马利很不愿意那样干,但又不得不尊重传统,遵守纪律。 
  沃里克郡团第1营的运输工具是骡车和骡子,因此蒙哥马利被送去学习驾驭骡车及其有关知识。学习结束时,要通过外来考官主持的口试。据说那是位骡子专家,对骡子的习性了如指掌。考试开始时,那位考官用充满血丝的眼睛注视着蒙哥马利,问道:〃骡子每昼夜大便几次?〃 
  这个问题完全出乎蒙哥马利的意料之外,接着便是一阵尴尬的沉默。在绝望中,蒙哥马利飞快地开动脑筋:是不是上午3次,下午3次?晚上也许只有小便而没有大便? 
  只听见考官又问:〃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6次。〃 
  〃不对,第一题不及格,零分。〃 
  〃那么,正确的答案是几次呢?〃 
  〃8次〃 
  〃先生,我看6次8次没有多大关系。〃 
  〃不准无礼!第二个问题。〃 
  尽管第一题得了零分,蒙哥马利还是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蒙哥马利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精通他的本行业务。为了能使用和管理营里的运输工具,他把野战勤务条令背得滚瓜烂熟,对有关骡马的知识也作了深入的了解。为了同印度士兵沟通联系,他刻苦学习印度的乌尔都语和普什土语。蒙哥马利对成功的追求,终于使他在同僚中崭露头角;1910年4月1日,他被晋升为中尉。 
  蒙哥马利特别喜欢运动,曲棍球、板球、边疆探险、打猎、赛马,样样他都参加,并且表现不俗。使大家吃惊的是,他竟然买了一匹印度骑兵团的战马,骑着它打猎和参加越野赛马。 
  蒙哥马利只花了100卢比(当时合8英镑)买来的马并不是纯种马,它在印度骑兵团主要是驮行李,没有受过理想的训练,不能作赛马。然而,蒙哥马利却一门心思地训练它,哪怕最初付出了最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在一次赛马中,当其它的马冲出去时,蒙哥马利却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满脸羞愧地退出比赛。但蒙哥马利却不,他再次纵身上马,向前追去。使他自己,也使观众吃惊的是,他的马竟然很快就领先了!他使劲踢马,把脚蹬子都踢掉了。他把对手远远抛在后面,飞身驰过终点。正当他被宣布为胜利者时,他又从马上掉了下来。 
  一般人认为,蒙哥马利对自己的职责太认真了,但对那些不大愿意管事的人来说,他倒是一个很有用的人。蒙哥马利的干劲和热情大多是因为他想超过别人,想在世人面前证实自己的价值。但是,他窘迫的经济状况并非与此毫无关系。每月的薪水只有9英镑,而他每个月的伙食费就高达11…12英镑,他家里每年只能给他100英镑。在印度陆军中,进骑兵团的首要条件是每年有400英镑的个人收入,因此,蒙哥马利享受同僚那种昂贵消遣活动的机会就受到了限制。显然,埋头于工作是打发他的空余时间的最好方法。 
  1910年10月,沃里克郡团第1营移防孟买。孟买的气候炎热、潮湿,使人总觉得困倦、疲乏、浑身无力。那里的训练设施非常有限,一切都让人心灰意懒。但蒙哥马利却仍然精力充沛,反应灵活。营副官托姆斯发现蒙哥马利仍然热心于各种事情,非常高兴,但也发现他个性倔强,争强好胜,喜欢争辩,对上级的指示,也偶尔打些折扣。托姆斯和蒙哥马利加入了皇家孟买快艇俱乐部,共划团里的〃羚羊〃号快艇,在孟买港参加周六快艇比赛,但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蒙哥马利还买了一辆摩托车,成为第卫营唯…一个拥有摩托车的人。但当时都时兴自行车,认为骑摩托车有损于绅士的形象。 
  除许多其他职责以外,蒙哥马利现在还主管营里的体育活动。他率领的足球队实力雄厚,打遍南印度无敌手。1910年12月14日,德国皇储乘战舰到孟买进行礼节性访问。德国人在港内停留约1周,双方交往频繁。后来德国人提出与营足球队比赛。于是营副官告诉蒙哥马利不要派一流球员上场,因为料定德国人不堪一击。比赛时,营足球队的精英倾巢出动。比赛结果一面倒——营足球队以40:0大败德国人。事后营副官责问蒙哥马利为什么不按指示办,他回答说:〃嘿,对付这些混蛋,我可不能掉以轻心!〃 
  1911年11月8日,蒙哥马利搭乘运输舰离开孟买,回英国休假6个月。他已有3年未与家人见面,不知家中有无大的变化。其实,在他离家这几年中,除了他弟弟德斯蒙德因患脑膜炎病故外,并没有多大改变。莫德依然是家中的主宰,主教越来越退缩到书房里,专注于各种典礼仪式的研究。 
  1912年初,蒙哥马利回到家中,但这位从印度归来的中尉并未被家人视为特别的游子。他一进门,便参加家庭祷告,准时用餐,准时休息。他在家中沉默寡言,与他在外边或军营里的表现判若两人。蒙哥马利在《回忆录》中谈到他的母亲时说:〃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她使我畏惧。到我长大了,她已不再行使她的权威,于是畏惧之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尊敬之情。〃尽管如此,蒙哥马利在心理上仍然没有摆脱莫德的影响。 
  1912年5月3日,蒙哥马利回到孟买,返营销假。恰值团里的补给官回家休假1年,于是他被委任为代理补给官。许多资深的军官都想得到这个职位,对他的好运羡慕不已。 
  同年10月,蒙哥马利报名参加陆军通信专业测验。该测验主要检查军官是否掌握陆军的各种通信手段,要求十分苛刻。蒙哥马利全力以赴,把1912年版的《陆军通信手册》背得滚瓜烂熟,后来在为期5天的有关旗号、灯光信号等通信测验中名列前茅。为了纪念那次通讯测验,他一直把那本《陆军通讯手册》留在身边。 
  1912年11月6日,蒙哥马利随部队一起离开孟买回国,于圣诞节返抵家园。对于离开印度,他并不感到惋惜,因为孟买那个地方不仅气候令人难以忍受,而且训练设施简陋,使人无法认认真真地干事情,只好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他很不情愿过那样的生活。 
  1913年1月2日,蒙哥马利被任命为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助理副官,驻防福克斯通附近的肖恩克利夫,在那里他度过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悠闲自在和无牵无挂的时光。就任助理副官后,他到附近的海特射击学校的步兵军官训练班学习。结业时,他的步枪射击优秀,机枪射击良好。那年他成为陆军曲棍球队队员,同时又参加网球运动。他买了一部福特牌汽车,毫无顾忌地在附近风驰电掣般地兜风。 
  1913年1月从坎伯利参谋学院毕业的勒弗罗伊上尉来到沃里克郡团第1营。蒙哥马利与他一见如故,俩人很快就成为知心朋友。他们常在一起谈论有关陆军的问题,谈论如何真正掌握军事艺术。勒弗罗伊上尉把蒙哥马利对军事问题的空想批驳得体无完肤,告诉他军事领域的知识浩如烟海,无边无涯;如果他想有朝一日在军中青云直上,就应精通战争理论,并从战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他俩常在一起并肩散步,海阔天空,畅谈学问,或者探讨有关陆军的一些问题,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