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月05日清十二帝疑案 皇太极(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没有议饷,下令袁崇焕逮捕,第二年,八月就在西市将袁崇焕磔死,千刀万剐。皇太极是不费一兵一卒,不用一枪一炮,借着崇祯皇帝的手杀了袁崇焕,这叫做崇祯皇帝“自毁长城”,所以,《明史·袁崇焕传》说:“自袁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我举第二个例子,皇太极对祖大寿。祖大寿是明朝的总兵,袁崇焕死了之后,明朝辽东防线最杰出的将领就是祖大寿,皇太极打祖大寿战不胜,怎么办呢?祖大寿守大凌河城,皇太极派军包围了,围困,长期围困。城里没有吃的杀马,马杀完了,没有吃的,杀弱兵和残兵,没有烧的马骨和人骨做柴禾。祖大寿没有办法了,要投降,跟你皇太极讲条件,说是我的家眷都在锦州,我要投降了,明朝会把我家眷都杀了,我建议这样,就是我假装突围,你们就追,我到了锦州之后,把我的家眷整顿好了之后,你们打锦州,咱们里应外合,这样锦州你也打下来了,这样我的家眷也保住了,这不很好吗?皇太极犹豫,他手下的贝勒将领不同意,说是祖大寿有诈,诈降,皇太极他熟悉《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有个是七擒七纵孟获,皇太极说可以,就乘着一个雾天就攻打大凌河城,祖大寿乘着雾带着一批人就突围,这边又放炮又呐喊没有真抓,祖大寿就逃了,逃到了锦州,皇太极就派人秘密联络,说我要打了,我是外攻你内应,锦州不就打下来吗,祖大寿就不理这茬了,就是假投降。后来又打松锦之战,又把祖大寿包围了,到最后局面非常悲惨,祖大寿又投降。这个时候皇太极手下将领说要把祖大寿杀了,第一你欺君,你说你投降,你不投降。皇太极说不能杀,说他要入关,好比是一个盲人走路,祖大寿投降之后,就是有人给我领路,祖大寿和他的兄弟,祖家兵就投降了,皇太极对他们做了一个安置,今北京祖家街就是原来祖大寿入北京之后的住处,死了之后那儿的祠堂,从这里头可以看出来皇太极的胸怀和谋略,和崇祯皇帝可以做一个尖锐地对比,皇太极把自己的敌人招降了,变成自己的将领,崇祯皇帝把自己忠心耿耿的将领杀了,自毁长城,所以明清最后两个结果一兴一亡,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三个例子,松锦大战,巧用兵法。当时辽河以东全是清朝的,辽河以西就剩了几个城了,一个是锦州,一个是宁远。皇太极,我先围锦州,他的谋略第一叫“围城打援”,我围你锦州城,你明朝必然来救,救的时候打援。锦州被围,军报到了北京,崇祯皇帝下令要救援,派洪承畴做总督,统帅八个总兵,十三万军队,四万匹战马来救锦州,皇太极第一计成了,我围城打援你来援。第二计,“断敌粮道”,十三万军队往前走,皇太极把他粮道给断了,你不是从宁远运粮,我把粮道断了,13万军队三天没有吃的,整个官兵意志涣散,有人提出就退回到宁远来找粮,退的时候,恰好高桥设伏,设了伏兵,吴三桂总兵最后剩了二十个人,逃到了宁远,可见之狼狈。四,“瓮中捉鳖”,洪承畴率了一万多军队没有办法,就龟缩到松山城是一个瓮城,皇太极就把松山包围,用里应外合的办法就把城打下了,捉住了洪承畴。五、劝敌投降,捉了洪承畴怎么办?好多将领说把他杀了,皇太极说不行,不能杀,要劝他投降,皇太极亲自劝降,把自己穿的皮衣服给洪承畴披上了,洪承畴一比,崇祯皇帝对将领什么样,皇太极对将领怎么样?他说了一句话,真天子也,投降了。后来洪承畴为清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洪承畴、范文程是其他将领所不能替代的。皇太极完全用谋略取得了松山大战的胜利,这一仗据《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明朝十三万五军队全军覆没,努尔哈赤兴兵以来,同明朝有三次大战,第一次萨尔浒大战,结果明朝由军事进攻变成军事退却,努尔哈赤由军事退却变成军事进攻。第二、沈辽大战,努尔哈赤占领了沈阳和辽阳,标志着明朝在辽东统治的结束。第三次就是松锦大战。松锦大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清朝在辽西统治的确立,并且为不久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奠下了基础。 
   这个时候中国的天庭上有四颗明星,一、崇祯皇帝,二、农民军首领李自成,三、察哈尔林丹汗,四、清太宗皇太极,四种力量各自代表不同的民族和群体利益,就是皇太极、崇祯、李自成、林丹汗各代表自己民族或者群体的利益,四种力量斗争的结果,林丹汗走死青海打草滩,时年42岁,崇祯帝煤山自缢,陪着他的就是太监王承恩,崇祯才34岁,李自成做了一天皇帝,死在湖北九宫山,时年39岁,李自成、崇祯帝、林丹汗他们的基业都归到了皇太极和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名下,最后,变成了大清的基业。 
   五、不善己合,盛年离世。我在上一讲讲努尔哈赤的时候提到,努尔哈赤之所以成功,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天合、地合、人合、己合,什么叫“己合”,就是心理平衡、生理平衡,皇太极英雄豪杰,铁骨峥峥,但是,他有两个弱点,性格上的弱点,就是太爱生气,过于重情。 
   一、太爱生气。皇太极是个性情中的人物,爱哭爱生气。举一个例子,皇太极派军队包围锦州,长期围困,时间太长了,围的兵就有点懈怠,换防的时候就回家了,正好明朝插一个空子就把粮食偷偷运到锦州。皇太极发现之后就大怒,换防进城的军队,皇太极下令一律不许进城。这些军队在城外,没有吃的、没有烧的、没有帐篷,露宿。后来哀求、求饶,皇太极对有关的贝勒做了处分。 
   说你们可以回家,这个气还没消,回家之后不许入署办公,官员们就又求饶,说好话,皇太极说可以入署办公,但是不许进大清门,不进大清门很多事情不能请示、不能决定。前后半个月的时间,皇太极作为一个大清皇帝,把大清门关了,不许他的各部官员办公,进大清门。皇太极我说两个字叫“罢朝”,朝廷的“朝”,皇太极你太爱生气了,你防守疏忽了一点,该处分谁处分谁,该杀谁杀谁,该撤谁撤谁,你不能罢朝了,把大清门都关了,六部衙门都关了,都不办公了,气性太大,气大伤身,这是一。 
   二、过于重情。举一个例子,皇太极的爱妃就是关雎宫的宸妃海兰珠病了,这个时候皇太极正在松山前线指挥。皇太极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预备车驾,立即返回,返回路上一点多钟,沈阳又来报了,说海兰珠病重,日夜兼程往回赶,夜里头赶到皇宫,海兰珠死了。死了伤心也是人之常情,皇太极就哭,白天哭,晚上哭,不吃饭不喝水,送葬,在城外五里地殡葬,皇太极亲自哭,沿途哭着去,送完葬以后住帐篷里头。朝鲜人记载,说:“汗大加悲痛,归路哭泣不止矣”。一个皇帝呀,妃子死了,从城外沿途不停地哭,一直哭到皇宫,回来之后,送饭吃不吃,送水喝不喝,觉也不睡,过于哀伤得了病了,病得很严重昏过去了,宫里头乱作一团,找萨满,求神,求医求药,就算抢救过来了。从此,皇太极得了重病,可能是中风了吧,隔了一年皇太极就死了,52岁,我说皇太极是太爱生气,过于重情,不能制怒,也不能以理制情,自戕身体,过早死了,如果皇太极多活八年,也不过60岁嘛。那么,坐在北京金銮殿上的不是顺治,而是皇太极,统一中原的不是多尔衮,而是皇太极,皇太极死后的谥号就不是清太宗了,清初叫做三祖一宗,他父亲努尔哈赤是太祖,他儿子顺治是世祖,他孙子康熙是圣祖,他自己是太宗,因为他临死留下了两大遗憾,一储位未定,二大勋未集,就是没有迁都北京、统一中原,这个遗憾留给他儿子顺治去解决,下一讲我讲清朝第三个皇帝清入关以后第一个皇帝顺治,谢谢大家。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