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僚的作法,好像是互不相容,其实都可以在世族的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顺天达命,
袍笏登场,世族中的头面人物要随波逐流,以保其荣禄富贵;忠贞节义,死而无悔,世
族的部属们却要全忠仗义,为主子而慷慨赴死。他们维护了封建伦理,也维护了世族的
根本利益。
    《三国志》深深地打着时代的印记,准确反映了这一时期世族门阀政治的特点和时
代的需要。
    《三国志》只有纪传,没有表、志,缺少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记事过于简略,提供的历史资料不够丰富,是它的又一缺点。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弥补了《三国志》记事简略的缺点。裴松之(372—451年),
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他的《三国志注》引书200余种,补
益了大量史实,人称《三国志》功臣。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归纳他作注的体例有六:
“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辩是非。一曰参诸家之说,以核同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
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
同类。”这个归纳是准确的。裴注为史书注释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38 《晋书》




“铨次旧文,裁成义类”
    在五代纪传修成10年之后的贞观二十年(646年),李世民决定重修晋史。他组织
了一个人员众多、人才济济的修史班子,从当年开始工作,经过不到3年的时间,于贞
观二十二年(648年)修成了130卷的《晋书》。唐太宗亲自为书中的《宣帝纪》、《武
帝纪》和《陆机陆云传》、《王羲之传》写了论赞,所以《晋书》旧题“唐太宗文皇帝
御撰”。
    《晋书》是真正成于众手的官修纪传体正史,参加修撰的人员如果算上唐太宗,则
有22人之多。这个写作班子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房玄龄等3位监修负责全面领导,来
济等14位撰稿人分别撰写各部分稿件,考证类例的令狐德棻等4人则负责全书的发凡起
例和审正定稿工作,其实就是全书的主编。这样的分工组织,保证了全书的顺利修成,
也为后世分工合作写作史书树立了一个样板。
    两晋南北朝期间,有多人撰写过晋代历史。唐太宗下诏修《晋书》之时,还有十八
家晋史传世,这十八家中有纪传体八家、编年体十家。唐太宗认为这些史书有的繁杂寡
要,有的空洞鄙陋,有的记载不全,都不能使人满意,这是重修《晋书》的外在原因。
借修晋史之机宣扬囊括华夷的大一统思想,为自己以至后来的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教训,
则是更重要的思想动因。唐修《晋书》问世,十八家晋史全部亡佚,说明新书确有胜于
旧作之处。
    《晋书》有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记述西晋武帝太始元年
(265年)到东晋恭帝元熙九年(420年)两朝共156年的历史。书中还追述晋的先世司
马懿等自汉末以来的事迹,旁及十六国的君主和名臣,包罗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晋书》体例比较完备,使它能容纳较多的历史内容,而无烦杂纷乱之感。《晋书》
的帝纪按时间顺序排列史事,交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全书的总纲。在帝纪中首先
列宣、景、文三纪,追述晋武帝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开创晋国基业的
过程,使晋史的历史渊源清晰明了,是很得史法的。书志部分记载典章制度,编排得类
别清楚,叙事详明,可以给人以较完备的历史知识。列传记载人物,编次以时代为序,
以类别为辅,所立类传或合传眉目清楚,各类人员大都分配合理,使西晋近800历史人
物分门别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构成晋代历史活动的图卷。书中的载记专写与晋对峙的
十六国历史,在史书写法上是善于出新的。载记之体略同于《史记》中的世家,但世家
记诸侯国历史,反映的是先秦贵族社会国家紧密联系的特点。载记的名目来自《东观汉
纪》,可《东观汉纪》用载记记载平林、新市及公孙述的事迹,不过是作为列传的补充。
《晋书》采用世家之体而取载记之名,用高于列传的规格完整记述了各族政权在中原割
据兴灭的始末,给各割据政权以适当的历史地位,较好解决了中原皇朝与各族政权并载
一史的难题,这一作法大得历代史家赞赏。载记中对十六国政权只称“僭伪”,不辨华
夷,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这更是我们今天阅读《晋书》
时要特别注意的。晋代史事错综复杂,比两汉史都要难写一些,《晋书》用四种体裁相
互配合,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晋书》还有内容充实,文字简练的长处。晋代的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有地主阶级
与农民的矛盾,有胡、汉的民族矛盾,有儒、道、释的矛盾,还有君臣矛盾、抗战派与
清谈派的矛盾等等。《晋书》中,提供了很多这些矛盾斗争的情况及文献材料。如孙恩、
卢循、张昌、王如等传,反映了当时的农民起义情况;《江统传》载《徙戎论》,《温
峤传》载《奏军国要务七条》,提供了胡汉斗争的材料;《郭璞传》载《刑狱疏》,
《李重传》载《论九品中正制》,《傅玄传》载兴学校、劝农功诸疏,提供了研究当时
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材料;《裴頠传》载《崇有论》,《阮瞻传》载《无鬼论》等都是
重要的思想文献。此外如《束皙传》记载《汲冢书》的发现经过,《裴秀传》记载《禹
贡地域图》的制图六法,《卫恒传》记载论书法源流的《书势》一篇,都是极珍贵的史
料。唐修《晋书》距离晋亡已200多年,在记事上有条件改变以往史书诬罔不实的缺点。
书中除因袭旧文外,很少有撰者曲意回护的内容。书中在很多纪传中揭露了统治阶级贪
婪、腐朽、骄奢淫逸的本性和残害民众的罪行,具有鉴戒意味。《晋书》作者,多是文
学大家,因而《晋书》叙事往往能做到简明扼要,有时还有生动、精彩之笔。书中的载
记写得疏密相间,首尾照应,颇有些章法。如《苻坚》两卷绘声绘色,颇见功力。列传
中也往往能表达出历史人物的情态,读起来有点味道。
    《晋书》的十志有:《天文志》、《地理志》、《律历志》、《礼志》、《乐志》、
《职官志》、《舆服志》、《食货志》、《五行志》、《刑法志》。从名目上看与《五
代史志》大同小异,相差的只是加上了《舆服志》而去掉了《经籍志》。因为《隋志》
与《晋志》多出于相同作者之手,修撰时间又很接近,所以在内容上有一些重复的地方。
但《晋书》十志上承两汉、下启南北朝,还是具有相当高的价值的。它的类目比较齐全,
反映的社会典章制度内容比较全面。《食货志》和《刑法志》叙事包罗东汉,可补《后
汉书》之不足。《地理志》对研究魏晋之际行政区划变更,州县制的变迁,都很有作用。
《晋书》十志,多出于学有所长的专家之手,内容比较精当。《天文志》、《律历志》、
《五行志》为著名科学家李淳风所修,一直为世所称,其中《天文》、《律历》二志尤
为精审。《天文志》记载了汉魏以来天文学的三大流派;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并
对浑天说作了肯定;《律历志》记载魏晋时期几种历法,保存了科技史的重要材料,具
有重要价值。
    《晋书》的缺点主要有三条:
    其一是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神学思想和封建纲常伦理观念。书中对晋朝的开国,作了
神意论证,大谈兴亡有运,不可以力争等陈词滥调。书中又大讲孝亲尊君等封建伦理,
详述王祥卧冰得鲤等等孝亲的事迹。天命有常与孝亲忠君相配合,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意图是明显的。
    其二是成于众手,疏漏牴牾之处甚多。《晋书》在这一点上,一直受到讥评,清人
张熷在《读史举正》中,揭出《晋书》谬误多达450余条,可见问题的严重。
    其三是对琐事异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书中采摭了大量鬼神妖异、因果报应等荒诞
迷信的材料;也记载了很多无关大体的琐碎小事,如记述苻朗如何善于识味,卫玠如何
美仪容等。《旧唐书·房玄龄传》中说这部书“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是一针见血
的。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39 《宋书》




“式规万叶,作鉴于后”
    《宋书》是列入“二十四史”之中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全书共百卷,包括本纪10卷,
列传60卷,志30卷。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迄于宋顺帝升明三年(479
年),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
    《宋书》的作者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人。
他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南朝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坛领袖。沈约出身于江东世族,家族
父祖辈有多人在政治斗争中丧生。梁武帝代齐时,他参与谋议,立下了大功,被拜为尚
书仆射,并得到封侯。后来与武帝关系恶化,忧惧而死,得谥曰“隐”,后世因此称他
为沈隐侯。
    沈约学术渊博,才华出众。他20岁左右开始史学工作,在几十年的撰史生涯中,写
作了《晋书》110卷。《宋书》100卷,《齐纪》20卷及《梁武纪》和《新定官品》等史
书。他的文学著作主要有:《四声谱》、《文章志》和自己的文集等。现在他的著作大
多亡佚,只有《宋书》和文集现仍存世。
    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春,沈约奉命修撰《宋节》,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