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取得主动,就要善于诱敌以利,调动敌军而不被敌军所调动,就要善于了解敌情和隐
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如能做到这些,就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
敌军兵力,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取得制胜的
条件。孙子认为,两军相争时,最困难的莫过于要懂得将迂曲视为径直,以不利为有利,
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之地,先敌取得制胜的有利条件。孙子还指出,要先敌取得
制胜的条件,必须避免轻率冒进,把握各国的动向,了解道路、地形,重视向导,善于
欺骗敌人,根据情况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擅长指挥军队,根据军队的士气、军心和军
力,因敌而变,去夺取胜利。
    《九变》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孙子认为,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
弊进行全面的衡量。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设法威胁、挫折和困扰敌国,以利诱敌,才
能常备不懈,使敌无机可乘。只有全面看待利弊,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不利的因素,在
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因素,方能根据具体情况,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
    《行军》篇主要讲述了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判断敌情和团结将士。孙子认为,
行军作战必须占据便于作战和生活的有利地形,善于根据地形配置兵力,必须对敌情进
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善于深谋远虑,从现象到本质,对各种症候作出正确的判断。孙子
还指出,将帅只有在取得士卒的信任后,才能用教育和惩罚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好士兵,
率领全军去争取胜利。
    《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孙子认为,地形是
用兵的辅助条件。将帅应重视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形,避免不利地形。在此基础上,
将帅如能做到知己知彼,正确判断敌情,以夺取胜利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并能使全军上
下团结一心,服从指挥,那就能无往而不胜。
    《九地》篇论述了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孙子认为,在不同的作
战地区,将帅应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用兵的原则在于善于发现敌人的可
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其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
孙子认为,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
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
    《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孙子认为,是否了解敌情对战争
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要先知敌情,只能求诸间谍。只有大圣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才能使
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
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
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
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
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孙子兵法》虽不可避免地
受到它所处时代的限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瑕不掩瑜,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
的光辉,丝毫也无损于它的伟大。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91 《吴子》




“仁道礼义,机权法制;克敌制胜,立国之道”
    《吴子》是中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军事著作。对它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来就存在种
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吴子》是战国初名将吴起所著。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指出,西汉前期,吴起所作兵法所在多有,颇为流行。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
《吴起》兵书48篇,其中多为后人附益之作。其本人所撰即《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
《吴起兵法》一卷,也就是今天传世的《吴子》。
    另一种观点对今本《吴子》即《吴起兵法》表示怀疑,认为《吴子》书中的许多内
容不像出自战国初年人之手,可以断言这是一部伪书。有人根据今本《吴子》的笔调风
格,指出此书是西汉中叶人托名吴起而写成。又有人根据今存《吴子》提及汉代流行于
西域和塞北的“笳”,和西汉后期才出现的真正的“马鞍”,认为今本《吴子》可能成
书于西汉后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今本《吴子》的基本思想应出自吴起。此书是由吴起后学记录、
整理和增补成书,又经过汉人的修订删补,才以今天的面貌流传于世。这种说法应与事
实相去不远。
    《吴子》是中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部兵书。全书分为《图国》、《料敌》、《治
兵》、《论将》、《应变》和《励士》等6篇。
    《图国》篇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它认为,战争起因于“争名”、“争利”、
“积恶”、“内乱”和“因饥”。因此,战争可以分作禁暴救乱的“义兵”,恃众凌弱
的“强兵”,因怒兴师的“刚兵”,弃礼贪利的“暴兵”和国乱人疲,举事动众的“逆
兵”。按照战争性质的不同,它认为可以用礼驾御“义兵”,以谦逊驾御“强兵”,以
言辞驾御“刚兵”,以谋诈驾御“暴兵”,以权力、权变驾御“逆兵”。以上说法仅就
事论事,对现象作了一些分析,而未能透过现象,抓住战争的本质来论述问题,所论不
免流于浅显。
    该篇既反对恃众好战,也反对只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
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该篇指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修举“道”、“义”、“礼”、“仁”,用礼
教育人民,用义激励人民,使人民有耻辱之心,并要亲和百姓,加强战备,选拔练卒锐
士。
    值得一提的是,《图国》篇发展了孙武“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提出了取得胜
利容易,保持胜利困难,多胜亡国,少胜方可得天下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追求战胜为
目的的种种军事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实属难能可贵。
    《料敌》篇主要讲如何判断敌情,因敌制胜的问题。
    该篇先从齐、秦、楚、燕、三晋诸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人民的心理、性
格的不同所造成的作战特点出发,提出了与之一一相应的击破敌军的不同原则。
    接着,又提出在8种敌军处于困境的情况下,要抓住战机,迅速发起攻击;在另外6
种情况下,则要避免与敌作战。
    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它提出了通过观察敌军的外在表现以了解其内情,审察敌军
的虚实以攻击其要害的原则。这种从现象到本质,全面察明敌情而乘敌之隙的作战方法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正确的。
    《治兵》篇主要论述如何治军。指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军队人数的多少,而是
取决于军队治理与否,即是否法令严明,赏罚必信,打不散,拖不垮。治理产生于进退
有节度,饮食适时适当,人马体力充沛,足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胜任并完成其任务。
此外,临阵还必须避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平时必须重视军事训练,包括战阵的排练、
演习,矛戟弓弩等兵器和旌旗金鼓的配备使用,军伍的编制和按号令统一行动,以及战
马的驯养,装备的保养和骑兵的训练。
    《论将》篇主要论述将帅的重要和对将帅素质的要求。
    该篇指出,将帅是全军的统帅,必须刚柔兼备。勇敢并非决定某人能否担任将帅的
唯一标准,而只是将帅所应具备的品质之一。将帅必须注重和做到:治理大军就像治理
小部队;出门处处严加戒备,如临大敌;临阵破敌,不怀生还之念;初战告捷,仍慎终
若始,小心如初;法令简约而不烦琐。
    该篇认为,将帅必须依靠金鼓旗帜和禁令刑罚来治军和指挥作战。良将应具备
“威”、“德”、“仁”、“勇”四项条件,足以统率部下,安抚大众。良将还应把握
战争的四个关键:即懂得使全军保持高昂的士气;懂得利用地形,据守险要;懂得使用
间谍和计谋,以分散敌人的力量,制造、加剧其内部矛盾;懂得充实部队的装备,加强
其战斗力。这是指挥作战的关键,是不可违背的科学规律。
    该篇又指出,用兵作战的要点是必须先预测敌方的统帅,通过试探性的军事行动观
察其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因事制宜,采取相应的行动。只要做到这些,即可轻而易举
地战胜敌人。
    《应变》篇阐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变之术和作战方法。
    该篇首先指出,在突然与敌遭遇的情况下,若我军车坚马壮,兵强将勇,全军只要
听从号令,统一行动,诛杀不服从命令者,就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若敌众我寡,则
应避开开阔地,抢占险阻,迎击敌军。
    接着,又分别论述了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不同作战方法。
    例如敌军勇武善战,人数众多,又据守险要,粮草充足,就应派遣间谍了解敌情,
诱敌出战,分兵合围,加以歼灭。又如敌军逼近,我军无路可走;或敌众我寡,猝然遇
敌于山谷险阻之间;或遇敌于两山夹峙,进退两难的狭窄地带;或遇敌于大泽之滨,车
骑不可用,舟船又没有;或阴雨连绵,车马陷入泥水中,四面为敌军所包围;或强寇突
至,掠取我田野和牛羊,则应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以战胜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