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记忆碎片 :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你自己被搞湿。
  原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戴大洪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来我家看碟,都要给自己戴一个吃韩国烧烤用的那种塑料手套,怕把碟面弄脏。如果他想借我一张碟,会发至少六次毒誓,并且专门为我的影碟配备那种厚度只有0。000006mm的塑料袋,他说再厚些的塑料其硬度也会划伤碟面。
  戴大洪是个雄辩的人,当年给中国足坛掀起一阵阵风浪,最终发现他的滔滔辩才没解决任何问题,一群傻得出奇的问题依然没有因为他的叨叨而变得正常些,就把力气用在了DVD上——他给自己做的DVD数据库是我见过的最专业的,光是片名,就包括外文原名、香港译名、台湾译名、大陆译名、其他译名,以及他认为应该如何翻译的名字。
  他曾经在郑州某碟店跟一个小伙子展开过激烈辩论。那人喜欢把看过的碟借口碟机读不出来再退给碟贩,他就跟人家说,不是碟机问题,是人品问题。小伙子也急了,看盗版还追求人品,太夸张了吧?
  老戴顿时兴奋起来,就像多年的宝剑出了匣,针对盗版现象的情理之争展开长篇论述,那个小伙子最后险些变成被唐僧说死的小妖。
  在老戴眼中,坑朋友属碟风不浩荡,坑碟贩也属不浩荡系列。后者我只是部分同意。
  关于盗版的义理问题,永远也说不清楚。我有一次跟朱德庸(13)逛街,看过几家书店,都有他的盗版漫画书在卖,一气之下,就跟我一起席卷新街口去了。
  许多外国人一到中国就疯狂采购,我认为绝不仅仅是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也实在是他们被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给剥削得太狠了。
  写到这里,我发现已经自觉不自觉地炫耀了与许多名人的亲密关系。接下来,就吹嘘一下我认识的那些影视界名人吧。
  说句实话,影视界的人是碟风最不浩荡的群落,说一下我的小小发现。
  一,那些演员爱吹嘘自己看过多少多少影碟。某次提到安吉莉娜·朱丽,一位玉女影星说她觉得《枕边陷阱》特好看之类,我惊问怎么可能出DVD呢可是在美国刚刚上映啊。她很确定地点头。我同情地对她说不要看那种枪版特坏胃口,她却信誓旦旦地说不是枪版还是在法国看的云云。我只有更同情地看着她。
  二,那些导演则爱表现自己不看那些影碟。参加一次审片会,会后导演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贱嗖嗖地说有点儿《生命因你而动听》(14)的味道。他就特傲慢地说,没看过那部电影,从来没有,绝对没有。我就同样同情地看着他。
  反正,这些名人的看碟规律是:如果是你没看过的影碟,他肯定要说自己已经看过了;如果是老百姓都看过的影碟,他就一定要说自己不喜欢看或压根就没听说过。
  我不明白这些吃电影饭的人为什么就不老老实实看几张影碟呢?哪怕是进行一下业务学习。
  中国电影,真是没救了。《男儿当自强》中陆皓东看着那些不干正事的中国人,沉痛地对黄飞鸿说。

  智取DVD

  《偷天换日》(15)中,爱德华·诺顿饰演的坏蛋独吞了哥几个的一大笔钱,然后就在豪宅中置办了等离子电视、大屏幕彩电等物件。后来正面人物找上门来,却讥讽人家没品位,就是有了钱也就会买这种“缺乏想象力”的东西。
  这真是混蛋话。还是看看另一部电影吧:《One Night at McCool's》。
  这部片子我不知道该翻译成什么,台湾人译作《仲夏夜春梦》,香港人译作《放电冇罪》。放电美女由莉芙·泰勒饰演。
  女孩有美丽的权利,也有做梦的权利。特别是一个做小梦的女孩,更是让人爱怜。王朔《过把瘾就死》中的杜梅,跟方言结婚时把自己的细软全扛来了,也不过是做姑娘时织的茶几罩、水杯套之类的手艺活儿,却最让人温暖。你能感觉到一个女孩子真的是把自己攒了多少年的生活拿来跟你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了。
  莉芙·泰勒便是这样一个出身贫贱的小女孩,她把杂志上的家居图片做成剪报本,没事儿就翻出来憧憬自己能有一个如图所示的家。理想的家是最重要的,男人不过是拥有这个家的必由之路,于是色诱、抢劫、杀人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也成了颇能让人原谅的事儿。
  凭借对那些家居杂志的精细消化,泰勒姑娘知道一个理想的家必须要有一套家庭影院系统,而一个完备的家庭影院系统,怎么能没有DVD呢?
  片子的后半部分就是泰勒姑娘如何智取DVD的故事。DVD马上就沾上了一条人命,同居男友实在受不了泰勒姑娘对DVD的疯狂追逐,就请了迈克尔·道格拉斯演的江湖老杀手将其干掉。在美丽面前,老迈也同样歇菜,反而不怀恶意地邀请美女去他家坐会儿。
  “你家里有家庭影院吗?”泰勒姑娘问,口气娇嫩得像个孩子。
  “当然。”老迈骄傲地点头。
  “有DVD吗?”
  “一个完备的家庭影院系统,怎么能没有DVD呢?”老迈显得对家庭影院的研究比杀人还在行。
  泰勒姑娘哪儿能抵挡得住这个?马上跳上老迈的车去也。影片到这里也结束了。
  在我的想象中,片尾字幕出现时的情节是这样的——一走进家门,老迈将泰勒姑娘拥入怀中急不可待地宽衣解带,而泰勒姑娘干的第一件事则是打开DVD放入碟片。杜比环绕音响的片头响起时,除了5。1个声道外,还多了一道男人的喘息声。老迈辛苦地趴在泰勒姑娘身上干活,而泰勒姑娘则腾出一只手拿着DVD遥控器,将画面切入活动菜单部分,眼中焕发出奇异的神采——人类的翻云覆雨活动就是这样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看到喜欢DVD的泰勒姑娘终于得到了自己梦想的DVD,我们这些同样喜欢DVD的人也可以含笑关掉DVD了。
  别怪我这么饶舌,因为“DVD”是这部片子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儿,真让我们这些DVD狂迷听着受用。如果你的英文水准像我一样面,你就只能听懂这三个字母了。
  该片可以让我们得出如下两条结论:一,DVD在美国这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属于高档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生活质量终于在某一方面跟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二,单纯拿DVD这一领域来说,我们非但不必在美国佬面前自卑羡慕,反而很可以自豪一把。不怕露富的话,我可以有把握地说,我家DVD碟片的藏量绝对不比比尔·盖茨寒酸。如果我有《开罗紫罗兰》(16)中进入电影世界的本事,就可以对泰勒姑娘说:“一个完备的家庭影院系统,怎么能没有3000张DVD呢?”相信最后抱得美人归的就是江湖人称见招拆招的洒家了。
  但男人是没有做梦的权利的,一,我没有本事进入电影中去告诉泰勒姑娘一个完备的家庭影院系统应该是什么样子,二,人家迈克尔·道格拉斯是这部片子的投资人,这一点就注定泰勒姑娘最后要属于他。
  唉,有江山的人才能有美人,没江山的人就只能拥有DVD了。
  一位好友如今生活在加拿大,经过最近几次回国提篮采购,他也有了三四百张的藏碟量,结果在温哥华的某居民小区造成轰动,大家纷纷传诵:这里住着一个中国款哥,家里居然有那么那么多DVD,Oh My God。
  可惜我不是没有生活在那里,要不得有多少加拿大美女谈虎色变(,我想敲“投怀送抱”,结果电脑出来了这个词儿)?就像嘉庆年间的才女钱绣芸,为了能读到“天一阁”的书,就要她的舅舅宁波知府丘铁卿作媒,嫁给了天一阁的主人。
  近朱者赤,近碟者圆,如今,我的肚子真的变得圆滚滚。
  几年前我当记者,经常出去参加堂会,人家一边往我手里塞红包一边对我说:“看您的样子就像个读书人。”夸得俺那叫一个舒坦。现如今,我要与一头素未谋面的人相约见面,只需对他说一声:“你找一个人,长得就跟卖盗版影碟的似的,那就是我。”那人就一认一个准儿。
  俺怎么沦落成这样了呢?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盗版好不好?当然是好。但盗版太便宜,也不好。这样说显得我沾了便宜还卖乖,但确有一定道理。外国人买一张碟得咬半天牙,所以看得很仔细,可我们,得到一张碟太容易了,所以就开始不当回事儿起来。
  就像电脑游戏,我们花几块钱就可以搞定许多游戏,所以玩起来都很浮躁。我在CM4(17)的玩家网站上经常看到动辄长达几万字的论文,甚至还有几万字的跟帖,但我们已经没有耐心和雅兴进行这么深入钻研了。这不是一件好事儿。
  这么多年与盗版为伴,我的观影态度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一,不再有什么片子是非看不可的,让人兴奋得直想跪下的。
  二,买碟变成了“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收藏行为。
  三,往日那种从片头厂标到片尾字幕一眼看到底,连上厕所都舍不得的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
  四,只能在睡足了觉的周六上午,才能将一部片子完整啃下来。
  五,开始用快进法看碟,特别是那些节奏缓慢的艺术片,用六倍快放来看,挺棒的。甚至怀念模拟时代不可消除的字幕,快进时也能看到。
  六,借口公务缠身不再提篮采购,而由寂寞鬼全面代理,我家有什么碟他比我还清楚。
  我的那些碟经过购买、拆封、装盒、再从盒中取出,如今被安置在几十个CD…BOX里,再整齐地码放在书橱中,冰冷而静穆。
  只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那排顶天立地的书架,想着里面那几千张DVD,才想起我这小小斗室之中,隐藏着多少迷人的身姿、动人的故事?
  悲欢离合总关情,一任碟机飞转到天明(18)。
  注:
  (1)影碟术语,即在影院用摄象机偷录银幕上的影象,再制成影碟的电影版本,由于与电影的公映日期基本同步,所以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