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牛比赛:吹牛男爵Vs。格列佛
    十八世纪,有两个了不起的吹牛大王,他们讲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是瞎编的故事,一眼就能看出,都是荒诞离奇的想像。不过200多年过去了,人们居然仍在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吹牛故事,还特别愿意讲给孩子们听。这是为什么呢?
    


历险、奇遇故事(5)


  【吹牛大王历险记】
    看迪斯尼的动画片,最让我惊叹的是那些荒诞至极的想像力:一只兔子向远处射一箭,转瞬间却跑到远处自己把箭接住;一头狮子被小精灵吓坏了,口喊着“鬼呀”,留下自己的皮,整个肉身却径自逃跑了;野猫被打飞,挂在屋檐上,屋顶像毛线衣一样,一条一条地被扯下来;一头大笨熊跳进水坑里,水全部飞溅起来,熊却一屁股坐在干涸的坑里……
    这样荒诞无稽的画面,不但深深烙在观众的脑海里,而且惹得孩子们一次又一次重复看,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所有人,包括孩子在内,都很清楚这些都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但并不妨碍我们一次次从中获得纯粹的快乐体验。
    在读过《吹牛大王历险记》之后才知道,原来迪斯尼的师傅在这里。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闵豪森的德国男爵,他受雇佣在俄国军队里与土耳其人交战。这些故事是他受邀请在每个晚宴上给朋友们讲述的:
    有一次,他骑马陷进了沼泽,眼看就要遭到灭顶之灾。这时他急中生智,双腿紧紧夹住骏马,再用右手一把抓住自己的辫子,连人带马拉向空中,跳出了泥潭。
    有一次,他准备用枪打野鸭,却发现枪机里没有燧石,他灵机一动,握紧拳头对准自己的眼睛用力一击,眼中冒出的火花点燃了引火盘,这一枪竟打死了四对火鹤和一对大鹳。
    有一次,他驾着马拉雪橇在雪原上奔驰,一匹饿狼发狂地扑向马,很快把马吞完了,他狠命地抽打恶狼,那狼竟然取代了马的位置,钻到马具里,一直把雪橇拉到了终点。
    有一次,他单人独骑冲进敌人的要塞,敌人仓皇关闭闸门,把他的坐骑切为两半,可他一点也不知觉,继续冲杀直到把敌人全部赶跑。在广场的井边休息喝水时,他才发现骏马喝进去的水都从后面流出来了,这时那剩下来的后半匹马还在独自追逐残兵呢!
    有一次,他在森林里打猎时看到一只狐狸,他觉得这只狐狸的皮漂亮极了,不可以打坏,就连忙把子弹换成一根大木钉,一枪把狐狸的尾巴钉在树干上。他用刀在狐狸的脸上划个十字口,然后他用鞭子狠命抽打,狐狸不堪疼痛,留下自己的皮,一副肉身竟赤条条地逃跑了。
    有一次,他骑着马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迷路了,他把马拴在一个像尖树桩那样的东西上,自己倒头便睡着了。第二天醒过来,发现自己睡在一个村庄的教堂前,自己的马正挂在教堂塔尖上嘶鸣。他一枪打断缰绳,骏马从塔顶上缓缓滑落下来。
    有一次,在攻打一个要塞时,他乘坐己方的炮弹准备到敌人的要塞里充当间谍,炮弹飞到半途时,他突然感到这样做太冒险了。正好迎面有一个从敌方射来的炮弹,他赶忙跳过去,安然飞回了自己的营地。
    这本书通篇都是这样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闵豪森,在德国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不过这本书并不是他写的。他本人是男爵,曾经到俄国军队中服务过几年,跟土耳其人打过仗。当他回到德国自己的领地后,把自己的经历加上幻想,运用夸张的手法,编造出这些故事来。他讲起这些故事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生花,博得听众的一致称赞。他被公认为一个有名的故事家。后来德国人陆续将他讲述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是由德国作家拉斯伯(1737…1794)整理的。拉斯伯整理的文字,最早在1785年伦敦以英文版发表。1786年,奥·比格尔又把这个集子译成德文,并增加了13个故事。后来,德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作家根据这两种版本又陆续改编、重述、翻译。闵豪森的吹牛故事从此在全世界流传开来。
    吹牛大王历险记,并不是给孩子们讲的吹牛故事,但那些极尽荒诞的幻想故事,在孩子们中间找到了最好的听众。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列入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中。
    【格列佛游记】
    说起斯威夫特,他的名字肯定不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响亮,但如果你在5岁的孩子中做个小调查,看看他们是否知道“小人国和大人国”、“哈姆雷特”、“大卫·科波菲尔”,你会发现在孩子中间,斯威夫特创造的想像世界,远比另外两位大师创造的想像世界更为著名。
    《格列佛游记》完成于1726年,本来是大人世界里的一部经典名著。全书共分四卷,讲述主人公格列佛医生的几次航海历险。格列佛漂流到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亲格、格勒大锥、慧国等幻想的国度,在这些历险中,格列佛广见博闻,并通过在那些国度的观察,不断反思自己国家制度的优劣,通过夸张和反讽,对十八世纪的英国政治体制进行入木三分的批判。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一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活动,开展政治批评。他写过不计其数的时评、政论,文笔犀利,颇具鬼神之工。为了表示自己的中立和清白,他恪守清贫,从不为自己的政论文章收取报酬。首相和女王都非常忌惮他的文笔,为避免麻烦,女王后来干脆把他哄出了伦敦。他是一个爱尔兰人,一直在为爱尔兰的独立和自由摇旗呐喊,经常撰文抨击屈从于英国的爱尔兰政府,因此在爱尔兰人看来,他也是一个民族英雄。他创作《格列佛游记》并非偶然,从作者的创作初衷来看,这部名著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政治寓言。
    但这么说来,实在有点想不通,孩子们为什么会喜欢它呢?
    这的确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本来是要创作一部政治寓言小说,斯威夫特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许多看似“毫无必要”的细节描写。
    为了影射英国政府,他创造了一个幻想中的小人国。小人国里的一切太奇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国家的首都只有戏院舞台上的城池布景般大小,格列佛的手掌上可供五六个小人跳舞,孩子们可以在他的头发间捉迷藏。在写到格列佛的吃饭问题上,作者描写得非常细致:
    他(皇帝)下令他的厨师和管家把洒菜送给我。他们早已作好准备,一听到命令就用一种轮车把饮食推到我能够得到的地方。我接过这些轮车,一会儿就把上面的东西吃个精光。二十辆车装满了肉,十辆车盛着酒;每辆肉车上的肉足够我吃两三大口;每辆酒车上有十小陶罐的酒,我把它们倒在一起,一饮而尽;剩下的几车我也是这样吃掉的。
    斯威夫特何必要描写得如此精细呢,这在他是“别有用心”的。在他的细致描述下:
    现在我来描述一下皇帝的仪容。他比所有的大臣高出大约我的一个指甲盖,仅此一点就足已使看到他的人肃然起敬。
    有强烈政治敏感的大人读到这里自然会然于心:所谓的皇帝,只是比别的人高出一个指甲盖呢!这显然是在反讽当局者原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在孩子读来,可能完全忽略了这种政治嘲讽,只是觉得好笑、好玩而已。
    作者为了把自己的故事讲得跟真的似的,把辛辣无比的讽刺刀刃收藏在荒诞夸张的童话叙述中,可谓煞费苦心!当局者读来一身冷汗,却无处发作;后世的大人读来,深有感悟,扼腕赞叹。而在孩子们读来,却是一片欢喜,只是好笑、好玩而已。
    《格列佛游记》对孩子们来说,就是这样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
    今天,我们已经渐渐忘怀了那些曾经触痛人们的现实,可以与孩子们一起,用快乐平和的心境来享受斯威夫特为我们带来的幻想世界:格列佛在小人国一举拉走了50艘敌方的战船,而在大人国中,却被宫廷侍女们当作一种小玩物。这些形象和情节纯属虚构,但作者描绘得如此具体、精确,给我们以逼真的、无可怀疑的真实感。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令人久久难忘。
    大概斯威夫特本人也无法忍耐含蓄的嘲讽了,在《格列佛游记》的后两卷故事中,纯粹幻想的内容越来越少,长篇大论的讨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第四卷慧国历险中,作者陷入了非常深刻的人性批判中,只有神经坚强的大人才有能力卒读。
    于是在孩子的世界中,只有前两卷故事留了下来——《小人国和大人国》。


历险、奇遇故事(6)


  所有男孩和女孩应该读的历险故事
    有一位小学老师,他曾给三年级的学生推荐一本“书”,名字叫《杰克的荒岛求生日记》。孩子们可兴奋了,他们抢过这本“书”一看,除了封皮,里面都是白纸!老师说,这是留给大家的作文练习册,每个孩子都假想自己是被留在荒岛上的杰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每天的生活状况……几个星期过去,一本由孩子们创作的《荒岛求生记》诞生了。你看,这真是一位非常聪明的老师,他知道,孩子们是多么热爱阅读、热衷于想像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呀!
    《鲁滨孙漂流记》,可以算是一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外国小说。它本来是一本讲述一位船员求生历险的故事,并不是专门写给孩子的,但从问世以来,它一直当仁不让地出现在给孩子的必读书单中。早在将近300年前,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就说过: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