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廷玉闻言一禀,忙起导应道:〃臣在!〃

  〃四川总督年羹尧兼理陕西总督事务的谕旨重拟。〃康熙沉吟片刻。吩咐道。

  〃臣领旨。〃张廷玉躬身应了,而后在再次坐到几案后,拿起笔来,静待康熙口谕。

  〃改兼理为署理,再命他就弹劾之事,上折自辩!〃康熙的声音冷冷的,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张廷玉听了,心里莫名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涉及太子复立就好,好不容易万寿节后,皇上开恩;将大学士王谈放了出来,要是再闹出点什么来,这位老相爷怕是不能善了。

  不管外人怎么看,张廷玉作为正宗的孔孟子弟,心中对这老相爷的风骨还是钦佩的。

  年羹尧近日横行京城之事。张廷玉早有耳闻,心下颇是不以为然。就同年羹尧看不惯曹颙一样,张廷玉心中也看不惯年羹尧。

  他比年羹尧大七岁。都是官宦子弟。却是同年,都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可是年羹尧这进士的含金量,向来为人诟病。

  年羹尧是康熙三十八年的举人,名列顺天府乡试第三十四名。

  放榜后,就有应试士子揭帖,拉开该年的科场**案。传言中,年羹尧之父,时任湖广巡抚的年遐龄,镂赠考官一万两。

  当年顺天府乡试,以重试落幕。年羹尧最后仍在榜单上,这轰动一时的〃科场**案〃最后以〃落第士子嫉妒冤诬〃结案。

  张廷玉也是当年应试士子,自然也晓得一些内幕。朝廷为了维护颜面的结案之词,自是不可信。

  而后,两人选为庶吉士,三年后初次授官都是翰林院检讨。

  数年后,年羹尧为内阁学士,外放为四川巡抚,成为当朝最年轻的封疆大吏,风头一时无二。

  张廷玉,却入直南书房多年,一步一步,直到前几年,才升到内阁学士位上。

  年羹尧看不惯曹颙年纪轻轻就跃居高位,却不想也有不少人瞧着他年轻不顺眼。

  在张廷玉这样的汉官眼中,年羹尧之所以而立之年就为封疆大吏,不是他有什么卓越的才能。是因为在旗的身份所致,才得以幸进。既是幸进,皇帝恩典,就该好好听话做奴才,这般招摇,不是小人得志是什么?

  不过,不满归不满,张廷玉御前当差多年,早已练就一副不动如山的本事。他手腕轻动,已经草拟好一份旨意。

  待写到命年莫尧上折自辩。他的嘴角微微地动了动,竟是好奇年羹尧看了这谕旨,会是什么脸色儿〃

  安定门内西北角,花园胡同。

  这里是年宅,是年羹尧之父致仕前修建的宅邸。是四进的院子,年希尧、年羹尧兄弟在京时。皆居于此处。

  宅子西路,就是年羹尧早年的旧居,如今他的长子江淅道御史年熙居于此处。

  书房中,年熙看着父亲,带着几分羞愧道;〃都是儿子不好,连累父亲清名受损。〃

  原来,接连弹劾年羹尧的两位御史,都是年熙督察院的同僚。其中一位,还是早先江淅道御史最有力的竞争者。

  那位御史,在督察院当了十来年差,按照履历,绝对有资格升任江淅道御史。只是寒门出身,没有后台,最后是年熙横空出世,占了江淅道御史的缺。

  年熙虽晓得,无风不起浪,若没有父亲的倨傲,也不会引来御史侧目,但是〃子不言父过〃他只能反省自身。

  通过这件事,也让他警醒。

  这不过是个毫无背景、没有任何势力的小御史,心中记仇,都能咬人一口报复;江渐道那边。牵扯到朝中各方势力。

  他要做个好御史,到底是为家族争光,还是为家族埋祸?

  年羹尧见儿子隐隐的露出几分憔悴,皱眉道:〃不遭人嫉是庸才,不过是几只跳梁小丑,胡乱叫嚷,不必放在心上。这些日子。瞧着你又瘦了,太医是怎么说的?不可太熬神,你若再这么心思重,这御史不做也罢。〃

  年熙听了,想起曹家那三柄如意,道:〃父亲,皇上对曹家向来恩重。曹颙虽没什么,到底还要看在平郡王的面子〃

  年羹尧听他说完,就摆摆年道!〃好了,好了。真是愣嗦,以后在家中,少提这些没用的,要是传到老太爷耳朵里,老太爷又要胡思乱想…〃

  金鱼胡同,十三阿哥府。

  今年巡行塞外的随扈名单已经下来,十位皇子随行,为历年随扈皇子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是。十三阿哥并不在这十人中,而是同五阿哥、十二阿哥、十七阿哥留守京城。

  四阿哥得了消息,怕十三阿哥难过,专程过来探望。

  十三阿哥却是不以为意,道:〃四哥,不管是在皇阿玛跟前,还是留守京城,都是为皇阿玛尽孝。为国尽力。况且旁人怕京城酷热。弟弟却是恰恰相反,耐得住热,受不得寒的。塞外风硬,皇阿玛留我在京,说不定正是因心疼我。〃

  他说的是他的风湿,四阿哥见他精神还好,并无不快之处,也算放心 。

  再想想,京城留下这几位,都不是精干皇子。十三阿哥在其中,也算是处理政务的翘楚,趁机多熟悉熟悉政务,也算是好事。

  十三想起近日年羹尧在京城招摇的传闻,对四阿哥抱怨道:〃四哥,早年瞧着年羹尧还算知礼,怎么当了十几年的封疆大吏,反而不懂规矩了?往公里说,曹颙是超品伯,身份比他高了不是一分、两分;往私里说,他是四哥的门人。曹颙是四哥的亲侄女婿,算是他的半个主子。今日他要曹颙避道,明儿是不是我见了他,也得给他避道?〃

  四阿哥听提及此事,也是莫名心烦。

  年羹尧的骄狂,四阿哥比外人知晓得更深。如今又闹出御史弹劾来,虽说其中固然有年熙得罪人的缘故,也是年羹尧行事不够恭谨,将小辫子递到旁人手中。

  偏生,四阿哥一句重话都说不得,还得顺毛哄着。

  〃想来是他对曹颙有些成见的缘故,在旁人面前,他也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前些日子,我还特意说了,叫他看在你的面子,给曹颙留几分余地〃十三阿哥与年羹尧都是四阿哥极为看重之人,四阿哥不愿十三阿哥同年羹尧生了嫌隙之处,如是说道。

  不听这话还好,听了这个。十三阿哥心里更是犯嘀咕。

  以卑蔑尊,让曹颙避道。这就是给他十三阿哥〃面子〃?这样的〃面子〃真是让人心里脑应,还不若不给的好。

  只是他也听出四阿哥话中尽是维护之意,想着年羹尧是四阿哥的内亲,年氏在雍亲王府倍受宠爱,地位仅次于嫡福晋,十三阿哥就知趣了。

  有一有二有三,这〃偶遇〃三次后,曹颙就将年羹尧的事情撂到一边,等着看热闹。

  毕竟他这个户部侍郎不是摆设,每日里各种杂务也是繁琐得紧。加上十六阿哥已经露出消息,他在今年的随扈名单上,这家里家外也要妥善安置。

  幸好小五要先在吏部主持下。学习半年,不至于马上补缺出京,所以将府事务可以前托给小五。

  数日之间,就有御史闹腾起来,年羹尧的〃跋扈〃就成了众所周知之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并不意外。因为早有九阿哥在旁,虎视晓眈,等着抓年羹尧的把柄。

  年羹尧早年可是做墙头草的,在八阿哥跟前极尽钻营,直到二废太子,八阿哥受了申斥,失了圣心,年羹尧才开始做雍亲王府的好奴才。

  在九阿哥眼中,年羹尧就是背弃八阿哥的小人。更不要说,如今十四阿哥在西北军中,被年羹尧辖制后方,两人这几年也摩擦不断。

  不过,曹颙也晓得,这些小打小闹,不过给年羹尧添些恶心,不至于伤筋动骨。

  他已经得了消息,晓得年羹尧要兼理陕西巡抚之事,还知道新定下的四川巡抚,就是前两年被十四阿哥弹劾免官的原吏部侍郎色尔图。

  现任陕西总督猜海,被调离总督位,协办西北军的粮饷银,明面上看着是为十四阿哥安排一个合心的助力,实际上将与十四阿哥交好的鄂海调离地方。

  外人眼中,最受皇帝〃宠爱〃的〃大将军王〃被忌惮防范到这个。

  从这些看来,后世那些所谓康熙有意传位于十四阿哥的传闻,多为杜撰。

  君心难测,莫过于斯。

  气焰诣天的十四阿哥。张扬嚣张的年大将军,他们的得意都是皇帝的提拔而升,都是皇帝的加恩而助长。等到提拔到到差不多,再也不好加恩时,就要被皇帝厌弃。

  怕是康熙心里,也没想到西北战事会拖了这许多年。

  若是真让十四阿哥在军中势力大涨,那往后他要是得不着储位,就会成为朝廷的祸患。

  这些人兴衰荣辱,曹颙自不会放在心上。随扈出京,曹颙这个品级,是能带家眷的。

  其他能带家眷的官员。就算妻子操持家务,不方便随行,也有侍妾或者屋里人跟着侍候。就像梳头、铺床这些,总不好叫小厮打理。

  曹颙成亲十二年,只有初瑜一妻。

  早年紫晶在时尚好,初瑜能随丈夫出行;如今紫晶病故,上要侍候婆婆、下要照看儿女,中间还要执掌家务,初瑜如何能抽身空?

  曹家在热河有别院,其中也有丫鬟下人。但是初瑜都不熟,怎么放心让她们侍候丈夫?

  思前想后,初瑜还是从梧桐苑的〃乐〃字辈的丫鬟中,挑出两个本分的,跟着两房家人,先行一步,往热河别院做准备。

  这几年,她的陪嫁丫鬟都相继出嫁,后补进来的丫鬟,就都以〃乐〃为首字起名。

  对于妻子的安排,曹颙不置可否。

  早年随扈,没有丫鬟在跟前,小满也会梳辫子。

  如今那边又有别院,下人不少,实不必如此费事。但是妻子用心安排,曹颙也就不啰嗦,随她心意了〃

  眼看圣驾就要出京,得了年羹尧〃署理〃陕西总督事务,曹颙不禁大笑三声。

  〃署理,兼理〃一字之差,前者是〃临时委任暂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