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颂圣风、过誉风、注书风,都是官场宿疾,岂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解决的?

  康熙这番斥责,怕是就要有多半数地朝臣心里没底,寻思自己是不是遭了皇帝厌弃,还有谁会去理会日月星辰的变化。

  如此一来,大事化小,再按照早年的先例,随意寻几个官员发作一下,事情就算是应对过去了。

  既是自己受牧场牵连,要被发作,保不齐就是这次了……

  康熙仍在滔滔不绝,下边地臣子却是有熬不住的了,只听〃扑通〃一声,已经有人晕厥倒地。

  大家都是半夜起身,到太和门外侯着的,这到了时辰,在乾清门外又站了许久、跪了许久。年轻点的还不碍事,上了年岁的,都是眼冒金星,强忍着,终是有忍不住的。

  倒地地是内阁学生达礼虎,躺在那里,动也不动,生死不知。

  康熙说得正畅快,被搅了兴致,脸色已经难看起来。

  他回到御座上,俯视着跪着的臣子,低声对身边的内侍道:〃去宣太医。〃

  那内侍应声去了,康熙再次看向他的臣子,正好瞧见三阿哥在用袖子擦汗。他眼中多了些许嘲弄,怕是这个爱修书的儿子,开始要睡不安稳了。

  曹听到有人摔到的动静,不放心地往父亲那边瞄了瞄,就不是他才算放心下来。

  此时,就听到内侍高声喊〃散朝〃,曹又随着众人跪送。

  倒地的大学士已经叫内侍架走了,其他上了年岁的大人,晃晃悠悠地起身,看着也甚是可怜的模样。

  同那些七老八十地老臣与宗室相比,曹寅还算年轻地。

  曹见父亲看着无碍,便没有往那边凑,转身想要回衙门,就听有人笑道:〃曹,往后就要同衙当差了,改日同爷好好喝一盅……〃

  曹回头,面色如常,心里却是不禁愕然……家猜猜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三十六章 惊诧(下)

  〃这……〃曹转过神来,面色如常,随即才像是不解似的,开口问道:〃十四爷,请恕下官愚钝,此话怎讲?〃

  十四阿哥爽朗地笑笑,瞥了瞥左右,道:〃左右咱们顺路,边走边聊。~~~~。〃

  曹面上应了,心里却是震惊不已。

  虽说晓得自己要因牧场的事受牵连,但是曹也没想过会是去兵部。是个地道的门外汉不说,关键之处是离十四阿哥太近了。

  月初的时候,讷尔苏那边曾置办了酒席,请的就是十四阿哥同曹两个。

  席间,十四阿哥借着〃醉意〃,也说了往后要多亲近,别因过去的〃误会〃生疏。

  他还主动提及到永庆,道是最近才因平定地方匪乱,由从六品的卫千总升了五品守备。

  十四阿哥没有直接说永庆升职是他出的力,但是不到两年的功夫,就升了三级,要是兵部没人说话,那怎么可能?

  十四阿哥眼看就要发迹,曹也不愿惹麻烦,自然是含糊应下,心里却越发提防。

  人就是如此,对未知事物都存了畏惧之心。

  之前总总,影影绰绰的,都像是有十四阿哥的影子,但是却又使人看不真切。

  十四阿哥表面上是赤诚之人,喜怒行于色,让人掉以轻心,真实状况,却只有他自己个儿晓得了。

  出了西华门,曹与十四阿哥并骑而行。

  〃车驾司郎中,掌牧马政令及驿传之事,你倒是也好上手。〃说到这里,十四阿哥收了笑,道:〃只是品级降了三级。许是面子上不好看,这也是没法子的事。马匹关系到边疆大事,这次损耗严重。除了天灾,多少还有牧场上下失职的缘故。兵部两位尚书罚俸,侍郎降级,主管郎中罢职,也是一番动静。〃

  降职处分,是曹意料之内,但是调兵部却委实没有想到。

  原还以为自己会回户部任郎中,要不就是外放直隶做知府或者知州。离京城不远,又能磨练磨练。

  兵部同其他几个部不同,其他几个部满臣是摆设,上下做事的都是汉员。兵部里面,汉员是摆设。能说得上话的是都是旗人。

  除了十四阿哥。还有几个宗室王爷分管兵部的差事。对曹来说,这种地方向来是避之不及地。

  就算那车驾司郎中,听着同太仆寺卿的差事,是有些相同。但是岂是那么好做的?

  太仆寺下属地牧场是皇家牧场,就算有人敢动手脚,也会心存顾忌,不敢妄为。

  兵部掌管的却是八旗牧场,上边各旗都统、副都统不说,还有一堆王爷贝勒。

  这个缺,倒像是替死鬼,要是牧场出了什么闪失。谁敢去追究那些旗属王爷的过错。自然都要落到车驾司郎中这个倒霉蛋头上。

  思及此处,曹不禁有些困惑。

  十四阿哥前些日子才费心地〃和解〃。眼前又来这出做什么?还是说他只是传个消息,同他并没有干系?

  半晌不见曹答话,十四阿哥转头往来,见他神色,才恍然大悟,笑着说道:〃你且放心,谁还会坑你不成?牧场那边之前的烂账爷已经使人算清楚,不会累到你身上。〃

  既是他殷勤,曹面上只能受了,拱手道:〃既是如此,就谢过十四爷了。只是下官能力有限,太仆寺不过两处牧场,还闹得这样。八旗牧场,怕是更加难以胜任。毕竟关系到军中大事,要是因下官之故供给不足,那岂不是罪过?〃

  十四阿哥摆了摆手,横着眼睛道:〃过谦既诈,过谦既诈啊!要是你那么不堪,那保举你的爷是什么?有眼无珠,信口雌黄,欺君之罪?〃

  果然是他,曹的心不由地往下落。

  虽说十四阿哥刻意亲近,但是曹对他实在热乎不起来。这番〃保举〃,却是有〃捆绑〃的嫌疑。

  要是被四阿哥误会自己是十四阿哥的人,曹只觉得后背发寒。

  进京多年,对于这场惨烈地夺嫡之争,曹也都瞧在心上。无聊的时候,他心里也琢磨过,其他阿哥继承王位的情况。

  三阿哥上台,那就是文人士子掌权,朝野中怕是一片颂歌之声。

  文人出发点是好的,想要青史留名,做个贤臣。但是文人的缺点就是眼高于顶,说地多,做地少。对于已经糜烂不堪的官场,他们又有几个能坚持住文人的傲骨,不随波逐流的?

  八阿哥上台,代表地是满汉权贵。

  正是因这些人的贪婪,才使得贪污成风,官场上乌烟瘴气。八阿哥要这些人做皇帝,怎么会自伤根基,到时候只怕是越发纵容大家捞银子。

  十四阿哥上台,武官在朝廷的分量就会加重。

  这样又能如何?毕竟治理国家,不是打仗,提高武官的地位,只会埋下隐患。

  肯干活的,不会被臣子左右的,只有四阿哥了。

  这点曹能想到,身为帝王的康熙也该能想到。其他的人,则是身在大局中,思量地不同地。看来,要想个法子不让四阿哥误会才好……

  曹回了太仆寺衙门不久,便有内侍来传了其降职处分的旨意,其中提到下月初一开始兵部当差之事。

  除了曹之外,其他三位也不能幸免,王景曾与伊都立降两级留用,唐执玉罚俸一年。

  伊都立与唐执玉倒是没什么,毕竟同曹比起来,他们地处置还算清的。王景曾的脸色,可是难看得紧。

  他的同年中,要不是外放的地方大员,要不是京里地堂官。这太仆寺卿本就是品级不高。这降两级,就是从四品了。

  唐执玉在心里叹世道艰难的同时,也是带着几分纳罕。这些日子。曹埋首案牍,莫不是早就得了信?

  又想起曹请他们几个联名的那个折子,唐执玉心中生出几分钦佩。

  外头说起他这位上司时,有不少人不屑一顾,认为其不过是黄口稚子,是着王府地裙带关系与家族的余荫的关系居于高位。

  唐执玉原也以为如此,共事两年之后,却不禁为自己之前的感知羞愧。

  伊都立面上没说什么。等就剩下曹与他两个的时候,却是忍不住道:〃看来,我们几个是沾了大人的光了,幸甚!〃

  虽然他没有多说,但是曹却晓得他话中之意。

  这日月山河之变。总要有个结文。其他衙门怕马上就要推替死鬼了。太仆寺衙门这边,旨意下的早,大家受了责罚,却是不用背负〃失德〃的罪名。背负了那样地污点。前程就没什么指望了。

  曹摇摇头,道:〃这就是冷衙门的好处,就算今儿旨意不下,咱们这边不推人出来,还能有人迫着不成?〃说到这里,想到无风也能挑起三尺浪的御史们,脸上却添了苦笑。

  按理来说,御史应是盯着官场、监督官员的。如今却是成为权贵互讦的工具。做地是别人地嘴巴。别人的眼睛。

  伊都立笑道:〃反正借你光就是了,可笑王景曾那书呆子。还为自己个儿降级委屈呢。〃说到这里,想到曹去的兵部,带着几分关切道:〃兵部人不多,但是里头的弯弯道道可不少。大人这几天,可先要都打听好了,省地再吃亏。〃

  曹点了点头应了,道:〃这两年,也没少劳烦你提点。后个月末,我请大家吃酒。〃

  〃大人请,还是我们凑份子再说,这践行酒总是要吃的……〃伊都立道。阿哥手上要盯的事儿多,倒是也顾不上去琢磨。

  蒙古白灾,各部王公台吉已是上折子请援,朝廷这边怎好袖手旁观?就算储粮有限,顾不得百姓牧民,难道还要任由那些王公台吉饿死不成?

  满蒙数代联姻下来,那边的王公台吉不少都有爱新觉罗的血脉。要是朝廷寡恩,往后还怎么让蒙古人甘心臣服?

  除了安排人往受灾严重的几个部送粮食外,还有安排人过去教那些牧民打渔之法。

  蒙古人本是不吃鱼的,也不会打渔。朝廷这边又不好说,只给王公救济粮食,却枉顾百姓牧民生死。

  毕竟,在名以上,那些牧民也是大清的子民。

  虽说在朝廷这边,巴不得蒙古人伤了元气,但是面上还要施行〃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