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我们都看到,这都不是假的。这些往生的人,凭什么呢?只凭一句佛号。能临终这样潇洒,舍离六道轮回,他那个业障要是不消,他怎么能去得了啊!由此可知,消业障一句佛号,往生不退成佛也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都是这样的人,一句佛号成就,往往那些通宗通教,大开圆解,临命终时,还要示现一点病苦,还不如老实念佛这个人,没有他那么自在,那你要问:这些祖师大德,弘法利生这么大功德,难到比不上老太婆吗?真的比不上。他在教化众生方面,那个老太婆不如法师;在消除业障这件事情呢?法师比不上老太太。因为老太太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心里一个念头都没有,他业障统统消除了。法师讲经说法,脑子里还有知见,还有胡思乱想,还要应付广大群众,所以,他的清净实在比不上老太太,道理在此。那么这两条路,你愿意走哪一条呢?都行,由你自己选择。凭什么选择?凭因缘选择。这是正确的。如果说不顾因缘,我自私自利,图我赶快走,走得潇洒,那这是自私自利,这个不相应。古人讲,有缘就广度众生,没有缘就独善其身。儒家也是这么说,有机会兼善天下,帮助别人,自己、他人统统得利益。没有这个机缘,那就专门度自己,这个最重要。所以自古以来,往往在家人的成就比出家人殊胜,原因在哪儿?在家单纯。单纯到什么程度呢?简单的说,接触面小,知道的事情少,接触的人少;因此,他烦恼少,是非少,他容易成就。出家人层面大接触面大,知道的事情多,是非也多,你不想知道,譬如说我们不看电视,也不看报纸;但是,还是有很多事情都知道。怎么知道的呢?这个人来跟你说,那个人来跟你说,你也不能不听。来说的人太多了,好心专程来看你,你也不能不听他说,不听也得要听。知道事情多,烦恼就多;认识人多是非就多,这是出家修行环境不如在家,这是现在这个时代,古时候则不然。古时候的道场都建在深山里面。你们现在到大陆去观光,现在交通便利,车可以开到庙门口,从前没有,从前都要走路。到一个庙里面去烧个香、拜个佛要走三、四天,远的要走一星期。像我们家乡,从我们家乡朝九华山,我是安徽人。我们家乡步行到九华山要走一个星期,我们住在江北,过长江要走一个星期,来回半个月。因此,到庙里烧烧香拜拜佛,一年顶多不过一、两次而已,不会常常去。因此,寺庙都非常清净,只有在庙会的时候,法会期间才各方有人来,平常很清净,没有人来的,这个修行比在家容易了。现在这个寺庙的游客,一天到晚川流不息,因此,修行就不如在家人。今天,我还遇到两个居士发心想出家的,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出家不容易。为了修行出家,那在家比出家好啊!甚至于想为弘法而出家,以居士身份弘法,也不比出家人差。这就是现在出家的道场难求,一个清净,真正修徐的道场不容易遇到。道场在今天都要靠法会,都要靠佛事,要靠信徒来供养,这就苦了。中国古代这些道场,自己有山,有田地,租给农夫去种,每年收租,拿这个租金来作道粮。因此,他的生活不依赖信徒,所以他不需要作佛事,他也不要作法会,那就好修行。今天,没有这个环境,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一定要把事实真相认清楚,特别是我们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佛为在家同修所说的。前面我们看到贤护等十六正士,这十六个人都是在家的等觉菩萨。因此可知,这个法门的殊胜无比,一念回心,这就修善了。一念回心就是念念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佛的秘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有人问我:六根怎么摄法呢?你这个心里头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什么都没有,六根统统摄了。一句阿弥陀佛就已经都摄六根了,不要再去问了。不要再去打妄想,这一打妄想,一根也没有摄受着。老实念佛,一个妄念没有,六根就都摄了,那个念就叫做净念。相继是佛号不中断,真的谛闲法师讲的话很妙。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大家有工作,工作的时候就认真工作,就不要再念佛,佛号就放下。工作做完了,佛号马上提起来,佛念好了,工作也做好了,这都是修善。净念相继,这是正修,专修西方法门。三福是教我们,没有到西方世界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这个世间;你既然在世间,你不能离开社会,不能脱离人群,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人、对事、对物,我们从这个经典里面学会了。念这句阿弥陀佛是修行,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在修净业,净业才能圆满成功。所以,回头要快,要知道怎么修善?什么是善?都要把它辨别得清清楚楚。作恶的人,普通人有,学佛的人也有,哪些学佛的呢?盲修瞎练的。特别在我们近代,这个世间无论中国、外国,妖魔鬼怪很多,到处都听说有神通的。这些人都自以为是,不能信受正法。到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那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一段是讲果报,末后一段,佛在此地劝勉我们,真正是苦口婆心,佛之恩德从这些地方多少能体会一些!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

  天地之间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世间,五道是指天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通常我们讲阿修罗道,阿修罗道就省掉了。楞严经上告诉我们,阿修罗,天上有阿修罗,人间有阿修罗,畜生里头有阿修罗,只有地狱没有。阿修罗在那一道就算那一道,所以五道就已经很圆满了。通常经上讲六道,那个六道从哪里跑出来一道?是天阿修罗,把天阿修罗算作一道,人阿修罗归人道,畜生归畜生,饿鬼归饿鬼。天上阿修罗单独算一道,这样就变成六道。讲五道,讲五趣,就把天阿修罗归入天道,所以,五道跟六道意思完全相同。分明就是清清楚楚。这个五道是怎么来的呢?这件事我们不能不知道。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五道是从心想生。五道之外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我们称法界,加上天阿修罗,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也是从心想生,只要你动念,有想,你就落在十法界。到心想都无了,那你就超越十法界了,这叫一真法界,这是不得已说的。换句话说,只要有念、有想,统统在十法界,十法界的因行,简单说,佛的心平等,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是平等,完全没有分别执着,这是佛性。一有分别执着,就不是佛了。菩萨心有分别,菩萨是六度心,他还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菩萨。菩萨是自利利他,菩萨能够舍己为人,缘觉的心是十二因缘,声闻的心是四谛,苦、集、灭、道,他知苦,他断集,他习灭,他修道,这是三界之外的圣人。再下来就是三界之内,那就很苦了。天人的心是十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慈悲喜舍修十善业,生天,天人。人道是五戒十善,得人身。畜生是愚痴,是非善恶分不清,颠倒了。饿鬼贪欲,地狱嗔恚,嫉妒,饿鬼、地狱统统都有。那么我们想想自己,从早到晚,从初一到三十,我们起心动念是什么心?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什么态度?自己冷静想一想就晓得将来要到哪一道?五道分明。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六道之中,佛给我们讲的事实真相,是自作自受,没有人能够代替的,也没有人有能力赦免你,如果说有人能够赦免你,这是欺骗你的话。在理上讲不通,决定是自作自受,因此,我们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你造恶因,必定有恶报,你造的善因,一定有善果,果报分明。怎么说祸福相承,祸跟福,你看我们中国人造字,你看看这两个字的样子,差不多,很不容易分辨,祸福在你一念用心。你这个一念善,就是福报,一念恶就是灾祸。福里面有祸害,享福的时候,把造福忘掉了,享福他造罪业,福享尽了,祸就现前了。在受苦受难的时候,这是祸害现前,往往在这个时候有忏悔之心,能够生一念善念。这一念善念,等到恶报享完了,受完了,这一念善报就现前了。由此可知,祸福相承,还是善恶念在那里转变,我们一定要知道。身自当之。有时候,我们也遇到一些孝子孝女,父母过世了,不晓得有没有往生,着急得不得了,你急有什么用呢?你这一急,他就能往生啦?哪有这种道理?能不能往生,佛都帮不上忙,我们凡夫怎能帮上忙呢?真正能帮上忙,那就像地藏菩萨一样。你看地藏经上,婆罗门女、光目女,那是个榜样,我们能学他,做到他那个功夫境界,对亡人帮忙,帮多大的忙呢?也只帮他生忉利天。夜摩以上,就帮不上忙。为什么呢?夜摩以上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夫,不是福德能够帮上的。我们自己修行真实的福德,帮我们父母祖先的亡灵,只能帮他到忉利天。帮他到忉利天,我们晓得不究竟,将来还是免不了要轮回。要想再究竟帮他忙,那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自己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就有办法了。生到忉利天,天上寿命很长,你可化身到天上去,跟他讲经说法,劝他念佛往生,就行了,你要不能生到极乐世界,换句话说,那就帮不上忙,这是真实的事情,这个不骗你。再看下面经文: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善人是真正觉悟的人,心口意都善。所以,他自在,从乐入乐。佛法教学目标确确实实在此地。是教我们离苦得乐,一定是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自在,这是我们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明是智慧开,智慧天天在增长,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果报应的事实,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了,所以,他快乐。这是说学佛的好处,学佛的利益。不学佛,违背佛菩萨的教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