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五味、构杞、山萸、熟地、虎骨、败龟之类,(《绳墨》) 
凡痿由湿热,脉洪滑而证多烦热者,必当先去其火,宜二妙散,随证加减用之。若阴虚兼热者,宜《正 
传》加味四物汤、虎胫骨丸或丹溪补阴丸、滋阴八味丸(即知柏六味丸)之类主之。若绝无火证,而止因水亏 
于肾,血亏于肝者,则不宜兼用凉药以伐生气,惟鹿角胶丸为最善(方见《正传》),或加味四斤丸、八味 
地黄丸、金刚丸(用萆 、杜仲、苁蓉,菟丝)之类,俱可择用。若阴虚无湿或多汗者,俱不宜轻用 
苍术,盖痿证最忌散表,亦恐伤阴也。(《景岳》) 
痿属湿热,经曰∶治痿独取阳明。忌破气、升、辛热发散,宜大补气血、清热除湿、甘 
寒、甘温、苦寒、酸寒。(《本草经疏》) 
x治不宜燥热补阳x(附子可否) 今之行药者,凡见脚膝痿弱,难于行步,或一足不伸,便作寒湿 
香港脚治之,骤用乌、附、乳、没、自然铜、威灵仙之类,燔针艾火,汤煮袋蒸,痿弱转加,如此而死,岂亦 
天乎。夫治痿与治痹,其治颇异,风寒湿痹,犹可蒸汤灸燔,时或一效,惟痿用之转甚者何也?盖以肺热为 
本,叶焦而成痿,以此传于五脏,岂有寒者欤。(《事亲》) 
陈无择谓痿因五内不足,诚得之矣。然痿之所不足者, 
乃阴也、血也,而诸方悉是补阳补气之剂,能免实实虚虚之患乎。(《微义》) 
或云∶痿病既属湿热,何古方多用附子辛热而愈者?殊不知湿热沉滞既久,非借辛热之力,不能开通经 
隧,原非为肾脏虚寒而设。若真阳未衰,概行温补,而不知清热渗湿,宁无反助湿热之患耶。(《医通》) 
x用下治验x 宛丘营军校三人皆病痿,积年不瘥,腰以下 
肿痛不举,遍身疮赤,两目昏暗,唇干舌燥,求疗于戴人。 
戴人欲投泻剂,二人不从,为他医温补之药所惑,皆死。其同病有宋子玉者俄省曰∶彼已热死,我其改之。敬 
邀戴人。戴人曰∶公之疾,服热药久矣,先去其药邪,然后及病邪,可下三百行。子玉曰∶敬从教。先以舟车 
丸、浚川散大下一盆许,明日减三分,两足旧不仁,是日觉痛痒,累至三百行始安。戴人曰∶诸痿独取阳明, 
阳明者胃与大肠也,此言不止谓针也,针与药同也。(《三疗》)(按∶又有痿病以盐水吐膈痰治验,当考。) 
太学朱修之,八年痿废,更医累百,毫末无功。一日读余《颐生微论》,千里相招。余诊之,六脉有力, 
饮食若常,此实热内蒸,心阳独亢,证名脉痿。用承气汤,下六七行,左足便能伸缩。再服大承气,又下 
十余行,手中可以持物。更用黄连、黄芩各一斤,酒蒸大黄八两,蜜丸,日服四钱,以人参汤送。一月之内, 
去积滞不可胜数,四肢皆能展舒。予曰∶今积滞尽矣。煎三才膏十斤与之,服毕而应酬如 
故。(《必读》)(按∶三才膏当是三才封髓丹,方附《积热》中。) 
x清补诸方x 丹溪加味四物汤,治诸痿,四肢软弱,不能举动。 
当归身(一钱) 熟地黄(三钱) 白芍药 川芎(各七分半) 五味子(九枚) 麦门冬(一钱) 人参(半 
钱) 黄柏(一钱) 黄连(半钱) 知母(三分) 杜仲(七分半) 牛膝(三分足不软者不用) 苍术(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温服,酒糊为丸服亦可。一云∶血虚者,以四物汤加黄柏、苍 
术,下补阴丸。(《正传》)《回春》参归养荣汤,治痿症,于本方 
去川芎、五味、麦门、黄连、苍术,加白术、茯苓、陈皮、破故纸、甘草。 
龙胆泻肝汤。 
柴胡(一钱) 人参 知母 麦门冬 天门冬 草龙胆 山栀子 生甘草 黄连(各五分) 黄 
芩(七分) 五味子(七粒) 
肝气热色青,爪枯口苦,筋膜干而挛急者,名曰筋痿,宜此方主之。(《方考》) 
五痿汤,治五脏痿。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四分) 当归(一钱五分) 苡仁(三钱) 麦冬(二 
钱) 黄柏(炒褐色) 知母(各五分) 
水煎服。(《心悟》)(按此三方,俱自东垣清燥汤变来。清燥汤繁重难用,今不录。) 
虎胫骨丸(原无方名,从《医统》录),祖传经验,治 
两足痿弱软痛,或如火焙,从足踝下,上冲腿胯等证,因湿热所成者。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 黄柏(酒浸日晒各四两) 牛膝(去芦三两) 龟板(酥炙) 虎胫骨(酥 
炙) 防己(各一两) 当归尾(二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或一百丸,空心姜盐汤下。一方,加炮附子五钱。(《正传》) 
x温补诸方x 崇明文学倪君俦,四年不能起于床,延余航海治之。简其平日所服,寒凉者十六,补肾肝 
者十三。诊其脉大而无力,此营卫交虚。以十全大补加秦艽、熟附各一钱朝服之,夕用八味丸加牛膝、杜仲、 
远志、萆 、虎骨、龟板、黄柏,温酒送七钱,凡三月而机关利。(《必读》) 
大防风汤,气血两虚,风湿相挟,麻痹痿弱。(《赤水》)(方见《历节》) 
加味四斤丸,治肝肾脏虚,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任地。 
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天麻 木瓜干 鹿茸(燎去毛切酥炙) 
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 五味子(酒浸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食前下。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三因》) 
《魏氏》鹿茸四斤丸,补气血,壮元阳,强筋骨,除风湿。于本方去地黄、菟丝子,加虎胫骨、 
附子、杜仲、当归。(互见《香港脚》,宜参。) 
鹿角丸,治五痿,皮缓毛悴,血脉枯槁,肌肉薄着,筋骨羸弱,饮食不滋,庶事不兴,四肢无 
力,爪枯发落,眼昏唇燥,疲惫不能支持。 
麋角(镑一斤酒浸一宿) 熟地黄(四两) 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 
上用大麦米二升,以一半借底,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药与麦,别焙干为末,以浸药 
酒,添清酒煮麦粉为糊,搜和得所,杵三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任下,食前 
服。(《三因》) 
一文学有奇疾,两足不酸不痛,每行动绝不听其所用,或扭于左而又坠于右,或扭于右而又坠于左,之玄而 
行,不能一步步正走。此亦目之稀觏,竟不识为何疾,书无所考。予臆度之,由筋软不能束骨所致,故行动则 
偏斜扭坠也。夫筋者肝之所主,肝属木,木纵不收,宜益金以制之。用人参、黄 、白芍药以补肺金,薏苡 
仁、虎骨、龟板、杜仲以壮筋骨,以铁华粉专制肝木,炼蜜为丸,早晚服之愈。(《赤水》) 
五加皮酒,治筋痿,拘挛疼痛,不便屈伸。 
五加皮(半斤) 苍耳子(六两) 枸杞子 苡仁(各四两) 生地黄(二两) 木香(五钱) 
以好酒一大埕,将药用囊盛,悬埕中,浸七日,取出焙干为末,炼蜜丸梧子大,空心酒吞八九十丸。 
其酒听饮,但常使酒气频相接为妙。(同上)(按∶《六要》等重载治痿酒 
剂,概难适用,姑存此方。) 
x调摄法x 天产作阳,浓味发热,先哲格言。但是患痿之人,若不淡薄食味,吾知其必 
不能安全也。(《局方发挥》) 

身体类
〔附〕阴痿
属性:x所因不一x 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以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多致此证。 
亦有湿热炽盛,以致宗筋弛纵而为痿弱者,譬以暑热之极,则诸物绵萎,经云壮火食气,亦此谓也。然有火无 
火,脉证可别,但火衰者十居八九,而火盛者仅有之耳。(《景岳》) 
阳动则举,阴静则痿,虽无欲亦然(观小儿子夜 作可知),况有心者乎。然而不举者,则气不从心也。 
其故有六∶一则天禀使然而不可强者,一也;一则有所恐惧而气馁也;一则神摇火飞,气上不下也,此皆 
无病之人也。一则湿热太盛,下注宗筋,弛纵不收也;一则耗散过度,命门火虚也,一则肾水虚衰,热盛,壮 
火食气也(薛立斋所谓如木得露则森立,遇酷暑则萎悴也。盖水火和平则举,有水无火、有火无水及 
水火淫盛为湿热者,亦不举也。参《痿》门自明),此有病之人也。(《医碥》) 
x病由肾虚x(伤肝) 肾开窍于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诊其脉瞥瞥如羹上 
肥,阳气微。连连如蜘蛛丝,阴气衰。阴阳衰微而风邪入于肾经,故阴不 
起,或引小腹痛也。(《病源论》)(按∶又有阴冷候曰。久不已,则阴痿弱。) 
阴痿皆耗散过度,伤于肝筋所致。经云足厥阴之经,其病伤于内则不起是也。(《纲目》) 
阴痿责之精衰,凿丧太过所致,仲景八味丸特妙,甚者 
加人参、鹿胶、鹿茸,或加苁蓉、锁阳、枸杞。(《六要》) 
阴痿属命门火衰,下焦虚寒,忌下泄、破气、发散、辛寒、苦寒、淡渗、燥、补肾水苦寒药,宜益真阳 
之气、甘温、咸温、甘热、酸敛。(《本草经疏》) 
x病有由郁火湿热x 男子阴痿不起,古方多云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固有之矣。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 
者,经云壮火食气,譬如人在夏暑而倦怠痿弱,遇冬寒而坚强也。予尝亲见一二人,肾经郁火而有此证,令服 
黄柏、知母清火坚肾之药而效,故须审察,不可偏认作火衰也。(《杂着》) 
王节斋曰∶少年人阳痿,有因于失志者,但宜舒郁,不宜补阳。经曰∶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藏精与 
志者也。夫志从士从心,志主决定,心主思维,思维则或迁或改,决定则决定不移,此作强之验也。苟志意不 
遂,则阳气不舒,阳气者即真火也,譬诸极盛之火,置之密器之中,闭闷其气,使不得发越,则火立死而寒 
矣,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