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热饮,三四十帖而安。又朱宅阃内,年近三十,食味甚浓,性躁急,患痛风, 
挛缩数月,医祷不应。予视之曰∶此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气导痰。病自安。遂以潜行散入生甘草、牛膝、炒 
枳壳、通草、陈皮、桃仁、姜汁煎服,半年而安。又邻鲍六,年二十余,因患血痢,用涩药取效,后患痛风, 
叫号撼邻。予视之曰∶此恶血入经络证,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经久不治, 
恐成偏枯。遂与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入少酒饮之, 
数十帖,又与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格致余论》) 
x病有因中暑x 邓安人夏月亦病历节,痛不可忍,诸药不效,召仆诊之,人迎与心脉虚,此因中暑而得 
之,合先服酒蒸黄连丸(黄连一味,酒蒸为丸),众医莫不笑,用此药服一帖即愈,自后与人良验。(《妇人 
良方》) 
x证治诸说x 大都痛痹之证,多有昼轻而夜重者,正阴邪之在阴分也。其有遇风雨阴晦而甚者,此正阴 
邪侮阳之证 
也。或得暖遇热而甚者,此湿热伤阴之火证也。若筋脉拘滞,伸缩不利者,此血虚血燥证也,非养血养气不可。 
(《景岳》) 
两手十指,一指疼了一指疼,疼后又肿,骨头里痛,膝痛,左膝痛了右膝痛,发时多则五日,少则三日, 
昼轻夜重,痛时觉热,行则痛轻,肿却重。解云∶先血后气,乃先痛后肿,形伤气也。(《纲目》引东) 
如两腿自膝以下,或时内热,或骨中觉热,或有一点酸痛热者何?此血热也。但是风病,其血必热,惟其 
血热,故风寒之气一袭,则外寒束内而作痛。(《慈航》) 
白虎历节证,宜与小续命汤,兼以活络丹(用南星、草乌、川乌、地龙、乳香、没药)。若身体麻木者, 
亦可服。麝香丸亦妙。(《管见》) 
治法当以温药解其风寒湿之毒,或用和平,则独活寄生汤辈可也。(《直指》) 
筋骨疼痛,俗呼为痛风,或痛而游走无定,俗呼为走注风,并宜乌药顺气散和煎服元通气散,咽地仙丹 
(《和剂》经进地仙丹是)或青龙丸(见《济生》)。未效,用大防风汤,或五积散调乳香末。有痛风而痛有 
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要诀》) 
痛风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为新受之邪,宜五积散。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宜四物汤加生黄 、防 
风、桂枝、秦艽、桑枝、红花、炙甘草主之。痛风久不能愈,必大补气血,以为胜邪之本,切不可徒用风药, 
宜十全大补汤,诸药各一钱,加真桑寄生三钱为君,再加附子、防风、竹沥、生姜汁为佐使。(《时方妙用》) 
x鹤膝风x (此证治方,多可通治历节,故并列在后款。) 
肘膝肿痛,臂 细小,名曰鹤膝风,以其象鹤膝之形而名之也。或止有两膝肿大,皮肤拘挛,不能屈伸, 腿 
枯细,俗谓之鼓槌风,要皆不过风寒湿之流注而作病也。(《医统》)(按∶鼓槌风亦出《奇效》,当考所本。) 
鹤膝风,乃足三阴亏损之症。初起寒热交作时,亦宜五积散加牛膝、红花,或万灵丹发汗俱可。如汗后, 
肿痛仍不消减,此阴寒深伏,以大防风汤温暖经络,重者兼灸膝眼二穴,敷以琥珀膏,亦可渐渐取效。又如以 
上之法俱不效者,终成痼疾,不必强药消之,只宜先天大造丸、史国公酒药,每常服之,终年亦可转重就轻, 
移步行履,尚可图也。(《外科正宗》)(按∶万灵丹、大造丸等,当就本书而考。) 
鹤膝风者,即风寒湿之痹于膝者也。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细者,且未可治其膝,先养血气,俾肌肉 
渐荣后治其膝可也。此与治左右半身偏枯之证大同,夫既偏枯矣,急溉其未枯者,然后既枯者得以通气而复荣。 
倘不知从气引血、从血引气之法,但用麻黄、防风等散风之套药,鲜有不全枯而速死者。故治鹤膝风而亟攻其 
痹,必并其足痿而不用矣。比而论之,其治法不益明乎。(《法律》) 
古方治小儿鹤膝风,用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共八味,不治其风,其意最善。盖小儿非必为风寒湿所 
痹,多因先天所禀,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而不解,从外可知其内也。故以六味丸补肾中之水,以鹿茸补 
肾中之火,以牛膝引至骨节而壮其裹撷之筋,此治本不治标之良法也,举此为例而推之。(同上) 
鹤膝风者,胫细而膝肿是也。经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治宜去风顺气,活血 
壮筋,十 
全大补加杜仲、牛膝、羌活,或五积散加松节。血少虚寒而痛者,四物加荆芥、牛膝,送活络丹。气血流动, 
更服八味丸加鹿茸、牛膝调理,正气旺而患自除矣。(《医通》) 
鹤膝风与附骨疽,俱肾虚者多患之,因真气衰弱,邪气得以深袭,前人用附子者,以温补肾气,又能行药 
势,散寒邪也。故体虚之人,为冷气所袭,经久不消,阴极生阳。寒化为热而溃也。若误用寒凉,必成废疾, 
或挛曲偏枯,或痿弱不起,或坚硬如石为石疽,或日久始溃,皮肉俱腐为缓疽,下部道远,非桂、附不能下达 
也。况肾主骨,而臀以下俱属肾,非桂、附不能入其经而宣行也。(《锦囊》)(按∶此说,《汇补》引薛氏, 
当考。) 
x痢后风x (宜参后大防风汤) 痢后偏生痛脚风,一般五积自能攻,于中去却麻黄味,酒煮多多服见功。 
(《澹轩》) 
痢后风,因痢后下虚,不善调将,或多行,或房劳,或感外邪,致两脚双软,若痛若痹,遂成风痢(风痢 
当易位)。独活寄生汤,吞虎骨四斤丸,或用大防风汤,或多以生樟,即骨碎补,俗呼为胡孙姜,三分之一, 
同研取汁,酒解服,外以杜仲、牛膝、杉木节、白芷、南星、萆 煎汤熏洗。(《要诀》) 
血痢止早,恶血留于经络,作痛甚者,四物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甘草煎,生姜汁研潜行散 
入少酒饮之,多服自验,于委中刺黑血妙(按∶此说本出丹溪)。凡久痢后,两脚酸软痛,或膝肿如鼓槌,此 
亡阴也,宜以芎、归、熟地等补血药治之,自愈。挟气虚者,加参、 。挟风湿者,加羌活、防风、白芷之类。 
切不可纯作风治而用风药,反燥其血,终不能愈。(《六要》) 
x类证x (宜参身体痛) 附骨疽与白虎飞尸、历节风皆相 
类,历节则走注不定,白虎飞尸痛浅,按之则便,附骨疽痛深,按之无益。(《三因》) 
大抵骨节疼痛,加寒热发肿块者,是湿痰流注经络,与痛风同治法,若医迟不散,则成脓矣,外用敷药。 
(《回春》) 
妇人少年虚弱少气,骨节间疼痛,或于他处疼痛,是气痛,非风湿也,逍遥加川芎、香附、乌药、木香。 
(《阶梯》) 
x驱邪诸方x 防己汤,治风历节,四肢疼痛,如槌锻不可忍者方。 
防己 茯苓 白术 桂心 生姜(各四两) 乌头(七枚) 人参(二两) 甘草(三两) 
上八味 咀,以苦酒一升,水一斗,煮取三升半,一服八合,日三夜一,当觉焦热痹忽忽然,慎勿怪也。 
若不觉,复合服,以觉乃止。凡用乌头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翼》不用苦酒) 
(《千金》)《圣济》白术汤(主治同),于本方去茯苓、乌头,加附子、当归、芍药。 
治湿风体痛欲折,肉如锥刀所刺方。 
附子 干姜 芍药 茯苓 人参 甘草 桂心(各三两) 白术(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一方去桂,用干地黄二两。(《千金》)《三因》附子八物 
汤,治风历节,四肢疼痛,如槌锻不可忍(即本方)。《杨氏》名渗湿汤(宜参《中湿》)。 
治历节风,周身百节疼痛,腰脚痿弱,防风汤方。 
防风(去叉二两) 白术(一两) 白藓皮(二两) 桂(去粗皮一两三分) 黄 (锉二两) 薏苡仁 
(炒三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圣济》) 
《疡医大全》鹤膝风神方,于本方去白术、白藓皮,加川萆 、牛膝、秦艽。 
大枣汤,治历节疼痛方。 
大枣(十五枚) 黄 (四两) 附子(一枚) 生姜(二两) 麻黄(五两) 甘草(一尺)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服。(《千金》) 
逐风毒,石膏汤方。 
石膏(鸡子大三枚) 麻黄(三两) 杏仁(四十枚) 鸡子(二枚) 甘草(一尺) 
上五味 咀,以水三升,破鸡子内水中,烊令相得,内药煮取一升服之,覆取汗。汗不出,烧石熨取汗出。 
(同上) 
治历节风,日夜疼痛,黄 汤方。 
黄 (四两) 防风(去叉)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半) 芎 (一两)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五两) 当归(焙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芍药(一两)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枣二枚去核,生姜一分擘碎,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 
日午夜卧各一。(《圣济》) 
小续命汤,大治白虎历节,痛不可忍。有一妇人,先自两足踝骨痛不可忍,次日流上于膝,一二日流于解 
骨,甚流至于肩,肩流于肘,肘流于后溪,或如槌锻,或如虫啮,痛不可忍,昼静夜剧。服诸药无效,召仆诊 
之,六脉紧。予曰∶此真历节证也,非解散之药不能愈。但用小续命汤二剂而效。(《妇 
人良方》)(按∶痛风用小续命,本出《是斋》。) 
四肢疼痛不可忍,生五积加川羌活、川独活,穿山甲制过,随痛处所向,取甲烧炒存性,入煎,临熟入麝 
香。(《永类》) 
一人贫劳,秋深浑身发热,手足皆疼如锻,日轻夜重,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