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大减。余曰∶病非死症,但恐成废人矣。此症之可以转移处,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争之象。若全然不 
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今痛觉大减,实有可虑,宜速治之。谛思良久,谓热邪深入两腰,血 
脉久闭,不能复出,止有攻散一法。而邪入既久,正气全虚,攻之必不应。乃以桃仁承气汤,多加肉桂、附子 
二大剂与服,服后即能强起,再仿前意为丸,服至旬余全安。此非昔人之已试,乃一时之权宜,附子与大 
黄同用,而合桃仁、肉桂以散腰间之血结也。(《寓意草》) 
立效散,治腰痛。 
延胡索 当归 官桂 
上等分,酒调细末二钱服。(别本《中藏》)葛丞相传,名舒筋散,治血脉凝滞,筋脉拘挛,肢节疼痛, 
行步艰难,此药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是斋》)《妇人良方》名如神汤。 
趁痛散,治寒湿相搏,攻注腰脚疼痛,行步少力,筋脉拘急。 
没药(一两细研) 杜仲(一两半炒断丝) 延胡索(一两) 当归(一两 
洗焙) 肉桂(去粗皮一两) 萆 (一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杨氏》) 
当归丸,第四证方(说见上)。 
当归(去头尾切洗焙干三两) 水蛭(三十个细锉锻石炒烟起为度) 桃仁(去皮尖研三两个)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用 
温酒吞下。未知,加至三十丸,食前服。(《方氏》) 
一友腰痛不可转侧,六脉散大,重取之则弦小而长,服补肾药半年不效,有欲改湿热治者,予以为恶血。 
病者曰∶内有恶血,可以下否?予曰∶脉细未可驱逐,且用归 益母汤补 
之,然后用桃仁酒服之可也。服益母汤十剂而痛渐减,饮食亦进,遂与桃仁酒饮,一月而安。(《医约》) 
归 益母汤。 
当归(二钱) 黄 (生三钱) 益母草(洗一钱) 苏木(八分) 香附(五分) 
上水二钟,煎一钟,不时服。(同上) 
x利气诸方x 小七香丸,治郁怒忧思,或因闪肭 扑,一切气滞腰痛,方载《和剂局方》中(按∶用甘 
松、甘草、香附子、丁香皮、莪术、砂仁、益智仁)。上一帖作二帖,橘仁一钱,盐少许,水一盏,煎 
至七分,放温送下,空心服。(《济生》) 
《苏沈》沉麝丸,治血沥腰痛,用续断、牛膝、桃仁炒, 
煎汤磨下。(《直指) 
x疏里诸方x 《斗门方》治腰痛,用大黄半两,更入生姜半两,同切如小豆大,于铛内炒令黄色,投 
水两碗,至五更初顿服,天明取下腰间恶血物,用盆器盛,如鸡肝样,即痛止。(《本草》)(又《图经》 
引崔元亮《海上方》,治腰脚冷风气,以大黄酥炒为末,以水入生姜两片如钱,煎十余沸去姜,取大黄末两 
钱,以姜汤调之,空腹顿服,当下冷浓及恶物等,痛即瘥止。)《三因》名熟大黄汤,治坠堕闪肭,腰痛不能屈伸。 
趁痛丸,第三证方(说见上)。 
附子(炮去皮脐尖取末半两) 牵牛末(炒一两取末半两) 
上为细末,酒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空心食前服。(《方氏》) 
牵牛丸,治冷气流注,腰疼不能俯仰。 
延胡索(二两) 破故纸(炒二两) 黑牵牛(三两炒) 
上件为细末,煨大蒜研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葱须、盐汤送下,食前服。(《杨氏》) 
《经验秘方》吕总管一方,于本方去延胡索,加好橙核(其半生半熟),等分为末,空心酒服。 
戴人女僮,冬间自途来,面赤如火,至HT 阳,病腰胯大痛,里急后重,痛则见鬼神。戴人曰∶此少阳 
经也,在身侧为相火。使服舟车丸、通经散,泻至数盆,病犹未瘥。人皆怪之,以为有祟。戴人大怒曰∶ 
驴鬼也。复令调胃承气汤二两,加牵牛头末一两,同煎服之。大过(按∶过当泻)数十行,约一、二缶,方 
舍其杖策,但发渴。戴人恣其饮水、西瓜、梨、柿等。戴人曰∶凡治火莫如水,水天地之至阴也。 
约饮水一、二桶,犹觉微痛。戴人乃刺其阳陵泉,以伸其滞, 
足少阳胆经之穴也,自是方宁。女僮自言,此病每一岁须泻五、七次,今年不曾泻,故如是也。常仲明悟 
其言,以身有湿病,故一岁亦泻十余行,病始已。此可与智者言,难与愚者论也。(《十形三疗》)(按∶又 
载一男子六十余,病腰尻脊胯大痛,脉沉滞坚劲,大便坚燥。用大承气汤,以姜枣煎,加牵牛 
头末二钱,下泄四、五行,皆燥粪及瘀血杂秽而痛去。) 
独活汤,治因劳役,腰痛如折,沉重如山。 
炙甘草(二钱) 羌活 防风 独活 大黄(煨) 泽泻 肉桂(各三钱) 当归梢 连翘( 
各五钱) 酒汉防己 酒黄柏(各一两) 桃仁(三十个) 
上 咀,每服五钱,酒半盏,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兰室》)(按∶此方品味杂糅,无 
类可隶,姑录于兹。) 
x熨法x 熨法。 
肉桂(一两) 吴茱萸(三两) 生姜(四两) 葱头(一两) 花椒(二两) 
上共炒热,以绢帕包裹,熨痛处,冷则再炒熨。(《百问》) 
x灸法x 戊戌年八月,淮南大水,城下浸灌者连月。予忽脏腑不调,腹中如水吼,数日,调治得愈。自 
此腰痛不可屈折,虽颊面亦相妨,服遍药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后思之,此必水气阴盛,肾经感此而得。乃灸 
肾俞三七壮,服此药瘥。(《本事》)(按∶此药即麋茸丸,用麋茸、舶茴、菟丝子、羊肾。) 
舍弟腰疼,出入甚艰,予用火针微微频刺肾俞,则行履如故,初不灸也。屡有人腰脊伛偻来觅点灸, 
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阳陵泉令归灸即愈,筋会阳陵泉也。然则腰疼又不 
可专泥肾俞,不灸其他穴也。(《资生》) 

身体类
身体痛
属性:x源候总说x 凡人百骸四体,肌肉皮肤,关节脉络,总而谓之身。风淫湿滞,血刺痰攻,皆能作痛。至 
于骨之酸疼,或寒或热,入里彻骨,则倍蓰千万,大不侔焉。盖骨为髓之藏,髓者饮食五味之实秀也,髓虚 
则骨虚,势所必至矣。痛在于身,风之证以走注知之,湿之证以重着验之,血有筋脉钻刺之证,痰有眩晕咳 
唾之证。驱风除湿,行血豁痰,对证一投,犹冀可以旦暮起。病入于肾,此劳极损伤之不可救药者也,其 
能生乎。然则身痛之与骨痛,毫厘千里之差,于此不可以无辨。虽然,酒家之癖,多为项肿臂痛。盖热在上焦, 
不能清利,故酝酿日久,生痰涎,聚饮气,流入于项臂之间,不肿则痛耳。然而曰痰,曰涎,曰饮,又有理一分 
殊之别。伏于包络,随气上浮,客肺壅嗽而发动者,痰也。聚于脾元,随气上溢,口角流出而不禁者,涎也。 
惟饮主于胃府,为呕为吐,此则胃家之病,学人不可不知。(《直指》)(按∶《医说》引《医余》曰∶通真 
子云∶筋紧而骨束,是以骨痛。师曰∶水不胜火,煎熬得骨痛。宜考。) 
身体痛者,种种不同,风寒湿痰者多。风寒痛,明知得于寒邪,而脉浮紧。湿痰留滞关节,一身尽痛。有 
风湿相搏,肢体重痛。有阴毒伤寒,身如被杖之痛者。有湿郁而周身作痛,有伤食滞而身作痛,痰滞经络而 
作块痛,致于骨节酸疼,或寒或热,皆宜随证审其病机,素昔所感寒热虚实而施治之,无不中也。(《医统》) 
凡身痛之甚者,亦当察其表里,以分寒热。其若感寒作痛者,或上或下,原无定所,随散而愈,此表 
邪也。若有定处,而别无表证,乃痛痹之属,邪气虽亦在经,此当以里证 
视之,但有寒热之异耳。若因火盛者,或肌肤灼热,或红肿不 
消,或内生烦渴,必有热证相应,治宜以清以寒。若并无热候,而疼痛不止,多属阴寒,以致血气凝滞而然。 
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必温其经,使血气流通,其邪自去矣。凡劳损病剧,而忽加身痛之甚者, 
此阴虚之极,不能滋养筋骨而然,营气惫矣,无能为也。(《景岳》) 
x风湿贼风x(附骨疽之别) 风身体疼痛者,风湿搏于阳气故也。阳气虚者,腠理易开,而为风湿所折, 
使阳气不得发泄,而与风湿相搏于分肉之间,相击故疼痛也。诊其脉浮而紧者,则身体疼痛。(《病源论》) 
凡贼风,其人体卒无热,中暴风冷,即骨解深痛,不废转动,按之应骨痛也,久即结痛,或结瘰 ,其 
附骨疽,久即肿而结脓,以此为异耳。若治附骨作贼风,则增益,病深脓多,若治贼风作附骨,即加风冷, 
遂成瘰 偏枯挛曲之疾也。疗之为效,都在其始耳,此非天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若候附骨与贼风为异者, 
附骨之始未肿,但痛而已。其贼风但痛不热。附骨则其上壮热,四体乍寒乍热,小便赤,大便涩,而无汗。若 
得下却热,并开发腠理,便得消也。纵不消尽,亦得浮浅近外。凡贼风但夜痛,骨不可按抑,不得回转,痛 
处不壮热,亦不乍寒乍热,多觉身体索索然冷,欲得热熨,痛处即小宽,时复有汗出,此为贼风证也, 
宜针灸熨爆,诸服治风药即愈。(《千金》) 
x气痛x 或身中忽有痛处,如似打扑之状,名曰气痛。痛不可忍,游走不住,发作有时,痛则小热,痛 
定则寒。此皆由冬时受温气,至春暴寒,风来折之,不成温病,乃作气痛。宜先服五香连翘汤,摩丹参膏, 
又以白酒煎杨柳皮,及暖熨之。有赤气点点者,即刺出血也。(《千金》)(按∶此说本 
出《肘后》。五香连翘汤、丹参膏并出《千金·痈疽》中,宜 
参。) 
x血滞作痛x(久痛入络) 身体疼痛,非湿则痰,固也。人有挟刀锯之惊,而又馁在其中,为风寒水湿 
所伤,致使心窍凝滞。于是经络壅闭,血不流行,肌肉骨节为之刺痛。治法,当归、川芎、芍药、、白芷、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