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治法概略x 按中风之候,当先辨其真中类中,及在经络脏腑之别,更察其阴阳左右寒热气血之偏虚, 
湿痰之症据,然后立法施治。其治之大略,不外攻风逐痰,收气灸脱,开关通闭,涌吐活络,清火养血,润燥 
培元,补气回阳等法。(《医级》) 
昏沉不省人事,口噤不可进药,急以生半夏为末,吹入鼻中,或用细辛皂角为末,吹入喉,喷嚏则苏。 
(按此法本出《易简方》)此可以验其受病深浅,则知其可治不可治。若稍得苏省者,八味顺气散便服治风药 
,然未遽绝治气药,小续命汤煎熟去滓,调苏合香丸一粒。或五积散加麝香少许,或星香散,或醒风汤加木香 
一钱。如服前药不效,其人顽涎愈盛,或前证不解,或增困重,宜星附汤,或三生饮加全蝎三个,间磨沉香汤 
下养正丹。(《要诀》)(按∶五积散加麝香本出《百一选方》) 
x治当调气活血x 治疗之法,当推其所自。若内因七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外因六淫而得 
之者,亦先当调气,然后根据所感六气随证治之,此良法也。(《济生方》) 
治之之法,调气为先。经云∶善治风者,以气理风。气顺则痰消,徐理其风,庶可收效。先用麻油调苏合 
香丸,或用姜汁,或用自汤调。如口噤,抉开灌之,稍苏则进八味顺气散。(《要诀》) 
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其久也,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理。久患风疾,四物汤吞活络丹愈者,正是此 
义。若先不顺气,遽用乌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风、天麻、羌活辈,吾未见其能治也。(同上)(《准绳》又 
曰∶然顺 
气之药则可,破气泻气之药则不可。) 
此症予历治历效者,良由先为疏通经络,活血调气,然后以补剂收功。惟经络疏通,宿痰磨去,新痰不生 
,何疾不决瘳。(《赤水玄珠》) 
x大剂久服x 凡中风,用续命、排风、风引、竹沥诸汤及神精丹、茵芋酒之类,更加以灸,无不愈者。 
然此疾积习之久,非一日所能致,皆大剂久而取效。《唐书》载王太后中风,喑默不语,医者蒸黄 数斛以熏 
之得差,盖此类也。今人服三五盏便求效,责医也亦速矣。孟子曰七年之病,三年之艾,久而后知尔。(《本 
事方》) 
x开关方法x 卒然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壅气塞,无门下药,此为闭证。闭则宜开,不开则死,搐鼻 
、揩齿、探吐,皆开法也。(《金匮翼》) 
经验方治急中风,目瞑牙噤,无门下药者,以中指点散子揩齿三二十,揩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 
。龙脑、天南星等分为末,乳钵内研,只用一字至半钱,名开关散。(《本草》) 
《简要济众》如牙关不开,用白梅揩齿,口开即灌药。(同上皂荚条)《圣济》名白神散(又有白矾散 
,用白矾、盐花二味。) 
治中风牙关紧急方 
甘草(比中指节,截作五截,于生油内浸过,炭火上炙,候油入甘草用。) 
上一味,以物斡开牙关,令咬定甘草,可如人行一里时候,又换甘草一截,后灌药极效。(《圣济》) 
男子妇人中风,涎潮于心,卒然中倒,当实时扶入暖室中,扶策正坐,当面作好醋炭熏之,令醋气冲入口 
鼻内。良久,其涎潮聚于心者,自收归旧,轻者实时苏省,重者亦省 
人事,惟不可吃一滴水汤入喉也。如吃汤水,则其涎永系于心络不能去,必成废人。今只以醋炭熏之,既得涎 
离于心,渐渐苏省,当以生料五积散加麝香煎服之。(《澹寮集验方》引《传心方》) 
初病卒倒,危急不醒,但察其有无死证。如无死证,而形气不脱,又无痰气,但扶定掐其人中,自当渐醒 
。或以白汤姜汤,徐徐灌之亦可。待其苏醒,然后察证治之。(《景岳全书》) 
x通窍方法x 风邪中人,与痰气相搏,闭其经隧,神暴昏,脉暴绝者,急与苏合、至宝之属以通之。盖 
惟香药,为能达经隧通神明也。(《金匮翼》) 
苏合香丸。 
苏合香 白术 朱砂 沉香 诃子肉 丁香 木香 
香附子 白檀香 乌犀角 乳香 荜茇 安息香(各一两) 麝香 龙脑(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温酒嚼下,人参汤亦得。此方大家皆有,恐未知其神验耳。本 
出《广济方》,谓之白术丸,后人编入《外台》。(按∶此出《外台·鬼魅精魅及古今诸家丸方》中)《和剂 
局方》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薰陆香(别研)、龙脑(研各一两)、青木香、白术、白檀香、丁香、朱 
砂(研水飞)、沉香、香附子(炒去毛)、乌犀(镑屑)、荜茇、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麝香 
(研)、诃黎勒(煨取皮各二两)。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 
早朝取井花水,温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去龙脑,名麝香 
苏合香丸。苏合香丸古方多以酒调服,是以往往服者不能奏 
功;若以人参汤佐之,其功倍于常也。凡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者,用此丸旋加麝香一二分,以真麻油调灌 
之,无不吐痰而苏者。盖麻油最能化痰,试滴痰上,须臾痰化为水。若口开脉绝者不救。(《续医说》)(按 
∶麝香、麻油本出《是斋》) 
治中风不计缓急,潮涎瞀闷,不知人事,七宝丸。 
朱砂 牛黄 水银 龙脑 腻粉 麝香(各一分) 金箔(二十一大片) 
上件药一处同研,水银星尽,用枣肉为丸,如绿豆大,病轻者分作四服,患重者只作一服,温水或化破服 
之。利下涎后,平气丸散,渐服慢治风药。(《传家秘宝》)(按∶此方似宜入宁神中,然据其主证,姑列于斯。) 
x治痰方法x 人之胃中,必有涎液为养。风内动而气上逆,则涎随气上,而为痰嘶。风中虽属挟虚,半 
是痰邪为患,虚痰实痰,治有分别。若窒碍不通,必先治标为急,所以涌吐、开通、豁降之治,在所必需也。 
(《医级》) 
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仆、昏迷等证, 
风固有之,痰亦能然,要在有表无表、脉浮脉滑为辨耳。风病兼治痰则可,痰病兼治风则不可。(《金匮翼》) 
《必用方》论中风无吐法,引金虎碧霞为戒。且如卒暴涎生,声如引锯,牙关紧急,气闭不行,汤药不能 
入,命在须臾者,执以无吐法可乎。但不当用银粉药,恐损脾坏人四肢尔。(《本事方》) 
治痰之法,凡非风初病而痰气不甚者,必不可猜其为痰而妄用痰药,此大戒也。若果痰涎壅盛,填塞胸膈 
,汤液俱不能入,则不得不先开其痰,以通药食之道。而开痰之法, 
惟吐为捷,如古方之独圣散、茶调散、稀涎散之属,皆吐痰之剂也。但恐元气太虚,不能当此峻利之物,或但 
用新方之吐法为妥,或用牛黄丸、抱龙丸之类。但使咽喉气通,能进汤饮即止,不可尽攻其痰,致令危困,则 
最所当慎。以故治痰之法,又必察其可攻与否,然后用之,斯无误也。(按∶新方吐法系萝卜子及盐汤二方) 
若其眼直切牙,肢体拘急,面赤,强劲有力者,虽见昏沉,亦为可治。先用粗箸之类挖开其口,随以坚实 
笔杆KT 住牙关,乃用淡淡姜盐汤徐徐灌之,然后以中食二指探入喉中,徐引其吐。若指不能入,则以鹅翎蘸 
汤代指探吐亦可。如是数次,得吐气通,必渐苏矣,然后酌宜可以进药,此治实痰壅滞之法也。若死证已具, 
而痰声漉漉于喉间者,吐亦无益,不必吐也。若痰气盛极而不能吐者,亦不治之证也。又凡形气大虚者,忌用 
吐法,是皆不可攻者也。(《景岳全书》) 
治卒中风,昏昏如醉,形体(《圣济》作心神)瞀闷,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邪,微有涎出, 
斯须不治,便为大病,故伤人也。此证风涎潮于上膈,痹气不通,宜用救急方(《证类》引无方字,《圣济》 
同)稀涎散。 
猪牙皂角(四梃,须是肥实不 者,削去黑皮用。) 晋矾(一两,光明通莹者。)(《圣济》四两) 
上二味同捣,罗为细末,再研极细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钱,重者三字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只 
是微微涎稀冷而出(《证类》引无冷字),或一升二升,当时惺(《证类》惺字复,《圣济》作省觉),次缓 
而调治,不可便大攻之(《证类》大攻之作大段吐之),恐过伤人命,经效不能尽述。(《传家秘宝》) 
治国中风,失音不语,昏冒不知人。先宜吐风痰,令省觉,次可服诸汤散。吐痰白矾散方。 
白矾(二两生用) 生姜(一两,连皮擦碎,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 
上二味,先细研白矾为末,入浓煎生姜汤研滤、分三服,旋旋灌,须臾吐出痰毒,眼开风退,方可救治。 
若气衰力弱,不宜用猛性药吐之,设吐得痰毒,别增疾。(《圣济》) 
养正丹(出宝林真人谷伯阳《伤寒论》中,一名交泰丹),治中风。涎潮不省人事。 
硫黄(研细) 水银 黑锡(去滓净秤,与水银结砂子。) 朱砂(细研各一两) 
上用黑盏一只,火上熔黑铅成汁,次下水银,以柳枝子搅匀,次下朱砂,搅令不见星子,放下少时,方入 
硫黄末,急搅成汁和匀。如有焰,以醋洒之。候冷取出,研如粉极细,用糯米粉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 
十粒,加至三十粒,盐汤下。(《和济局方》)(按∶此方特妙于堕痰,《易简方》亦有说,仍次于斯。) 
黑锡丹(丹阳慈济大师受神仙桑君方),卒暴中风,痰潮上膈,言语艰涩,神昏气乱,喉中痰响,曾用风 
药吊吐不出者,宜用此药百粒,煎姜枣汤灌之,压下风涎,实时苏省,风涎自利。 
金铃子(蒸去皮核) 胡芦巴(酒浸炒) 木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