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怒极证x(宜参清凉诸方)仆尝治一人吐血,诊其脉, 
肝部弦,气口濡,吐因怒极而得之。遂用苏合香丸和鸡苏丸,服即效。(《妇人良方》)(龙脑鸡苏丸,见《和 
剂》。) 
吐血有因怒而得者,经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宜平肝降火,炒栀子、青皮、芩、连、柴胡。(《六要》) 
有怒气伤肝而成吐衄者,其人必唇青面青脉弦,须用柴胡栀子清肝散。(《医贯》) 
x伤力证x 有负重为物所压,或持重远行,忽心口痛,口鼻出血,俗名伤力,乃内膜及肺胃悉伤损挣破也。 
大凡吐血,须审病因,不可遽投凉药,如用力打扑喊叫,内伤脉络,口鼻出血,是肺胃上脘有损破,必以白芨或 
飞罗面,米饮调,先填注损处,次用大补气血兼消瘀。若误治,必不救。(《六要》) 
x吐血后诸证x 凡吐血之后,体中但自 然(《病源论》KT KT 然)心中不闷者,辄自愈。假令烦躁,心 
中闷乱纷纷,呕吐颠倒不安。医工又与黄土汤、阿胶散,益加闷乱,卒至不济。如此闷者,当急吐之。(《千金》) 
(按∶吐方用瓜蒂、杜蘅、人参。) 
吐血之后,脏腑虚竭,荣卫不理,阴阳隔绝,阳虚于上,故身体虚热,胸中痞则口燥。(《病源论》) 
吐血人多发渴,名为血渴,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医通》或生脉散加黄 、煨葛根、枇杷叶),量胃气虚 
实用之。(《要诀》) 
x吐血不死咳嗽必死x 今之医者,谓吐血为虚劳之病,此大谬也。夫吐血有数种,大概咳者成劳,不咳者 
不成劳。间有吐时偶咳者,当其吐血之时,野狼狈颇甚,吐止即痊,皆不成劳。何也?其吐血一止,则周身无病, 
饮食如故而精神生矣。即使亡血之后,或阴虚内热,或筋骨疼痛,皆可服药而痊。若咳嗽,则 
血止而病仍在,日嗽夜嗽,痰壅气升,多则三年,少则一年而死矣。盖咳嗽不止,则肾中之元气震荡不宁。肺为 
肾之母,母病则子亦病故也。又肺为五脏之华盖。经云∶谷气入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是则脏腑皆取精于肺,肺病则不能输精于脏腑,一年而脏腑皆枯,三年而脏腑竭矣,故咳嗽为真劳不 
治之疾也。然亦有咳嗽而不死者,其嗽亦有时稍缓,其饮食起居不甚变,又其人善于调摄,延至三年之后,起居如 
旧,间或一发,静养即愈,此乃百中难得一者也。更有不咳之人,血证屡发,肝竭肺伤,亦变咳嗽,久而亦死, 
此则不善调摄以轻变重也。执此以决血证之死生,百不一失矣。(《源流论》) 
x不治证x 喷血,脉实大而涩,绝食吐泻者。咳血,脉数大,小便不利,气喘乏力者。(《识病捷法》) 
x治例x 血随气行,气逆而上奔,则血不循于经络而涌吐矣。人知吐血出于上焦有热固也,然能用柴胡、 
黄芩、蒲黄、茅花等辈,而不能用枳壳、北梗、青皮、生姜、乌梅佐之,又不能用通利丸子,以开其中脘,导其 
大便,则气如何而下降,血如何而下行。吾恐逆奔而上,有不可得而止之者。若夫根据前治法,血止而后,又当 
以人参、川芎、当归、茯苓、橘皮、半夏、甘草为之调理,虚则加木香,热则加柴胡,壅则加桑皮、荆芥,尤在 
权衡。(《直指》) 
夫男子妇人咯血、衄血、嗽血、咳脓血,可服三黄丸、黄连解毒汤、凉膈散,加桔梗、当归,大料煎剂,时 
时呷之。《内经》曰,治心肺之病最近,药剂不厌频而少,时时呷之者是也。(《治病百法》) 
治之须究其因,伤胃者调胃安血,劳心者补益其心志,热则清之,气郁则顺之,伤脾则安之。(《大成》) 
衄行清道,吐行浊道,流入胃脘,令人吐血。妄行于上,或吐或咯或嗽,用琥珀效者固多有之,宜择末药中 
入此一味,或煎药去滓可调服。吐甚头晕,发为寒热者,降气汤和四物汤各半帖,加阿胶一钱。若单单发热者, 
茯苓补心汤。有因劳力太过,吐血不止,苏子降气汤加人参半钱煎。有时或吐血两口,随即无事,数日又发,经 
年累月不愈者,宜黑神散和小乌沉汤常服。(《要诀》) 
初起脉洪大,用犀角地黄汤,调郁金、黑栀子灰或荆芥穗灰。吐后有血,是酒毒。如胸间作痛,是呕破胃脘, 
童便调白芨末。脉数急,心不痛,只作火治。大吐不止,诸药不效,用干姜炒黑为末,童便调服,此从治之法也。 
(《六要》)(按∶黑姜、童便本出丹溪。) 
若血脱至甚,气亦随之,因至厥逆昏愦者,速当益气以固生机,宜六味回阳饮或四味回阳饮主之,若再用寒 
凉即死。(《景岳》) 
凡吐血脉微身凉恶风者,须于地黄、芍药中,加肉桂一钱,虚冷人多有此证。(《金匮翼》) 
x治吐血三要x 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即是火,气降则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 
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今之疗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则专 
用寒凉之味,如芩、连、山栀、青黛、柿饼灰、四物汤、黄柏、知母之类,往往伤脾作泄,以致不救。一则专用人 
参,肺热还伤肺,咳逆愈甚。亦有用参而愈者,此是气虚喘嗽,气属阳,不由阴虚火炽所致,然亦百不一二也。宜 
以白芍药、炙甘草制肝,枇杷叶、麦门冬、薄荷、橘红、贝母清肺,薏苡仁、怀山药养脾,韭菜、番降香、真苏子 
下气,青蒿、鳖甲、银柴胡、牡 
丹皮,地骨皮补阴清热,酸枣仁、白茯神养心,山茱萸、枸杞子、牛膝补肾,此累试辄验之方。然阴无骤补之法, 
非多服药不效。病家欲速其功,医者张皇无主,百药杂试,以致殒命,覆辙相寻而不悟,悲夫!(《广笔记》曰∶ 
郁金治吐血圣药,患无真者尔。)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夫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 
降气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求其止而自止矣。止之则血凝,血凝必发热恶食,及胸胁痛,病日沉痼矣。宜补肝不 
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 
有所归,伐之则肝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本草经疏》) 
x凉温有宜x 仆观初虞世治吐血,不喜用竹茹、生地黄、藕汁,然亦不可滞泥此说。如阳乘于阴,血得热 
则流散,经水沸溢,宜阴凉药以解之,大黄、犀角、生地黄、生艾、藕汁岂能无效。如阴乘于阳,所谓天寒地冻, 
水凝成冰,宜服温药以暖之,干姜、肉桂岂能无功,学人更宜思之。(《妇人良方》) 
血从上出,皆是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上窍,法当补阴抑阳,气降则血归经。(《丹溪》) 
此论平人无故忽然病此者是也。然有打伤跌扑,从高坠下,内损经络而吐衄者,有食填太阴,或胃寒呕吐,蹙破胃 
脘而吐血者;有劳役过度,色欲无节,肺肾大亏,不能摄血而血妄行者,不可不辨。误用凉药,必致杀人。(《六 
要》) 
凡酒色过度,损伤肺肾真阴,咳嗽吐痰,衄血吐血咳血咯血等证,误服参、 等甘温之药,则病日增,服之 
过多则死不可治。盖甘温助气,气属阳,阳旺则阴愈消。前项病证,乃阴血虚而阳火旺,宜服苦甘寒之药以生血降 
火。世 
人不识,往往服参、 以为补,予见服此而死者多矣。(《明医杂着》)噫!此亦一隅之说,非天下之通论。诸失 
血证,固为火盛妄行,而不宜于甘温,理故然也。其有虚火体气弱甚者,宁有不用参、 者乎。葛可久治大吐 
血后,用独参汤一味服之,所以治其虚也。大抵用药补泻,宜审人之虚实,则无施而不当也,何甘温之必不可用 
哉。(《医统》) 
x泻下方法x 血盛大者,先消瘀血,次止血凉血。盖血来多,必有瘀于胸膈者,不先消化,则止之凉之不 
应也。(《杂着》) 
脉洪实有力,精神不倦,或觉胸中满痛,或血是紫血块者,用生地、赤芍、当归、牡丹皮、荆芥、阿胶、滑 
石、大黄、玄明粉、桃仁泥之属,从大便导之,此釜底抽薪法也。今人不知,徒事芩、连、栀、柏辅四物,使气血 
两伤,脾胃俱败,百不一生,悲哉!(《六要》)(宜与通说相参) 
吐血(《六要》此下曰∶势不可遏),觉胸中气塞,上吐紫血者,桃仁承气汤下之。(《丹溪》) 
治虚劳吐血方。 
生地黄汁(半升) 川大黄(末一方寸匕) 
上二味,温地黄汁一沸,纳大黄搅之,空腹顿服,日三瘥。(《千金》)(按∶此方既出《伤寒》中,然实是 
原方,仍更拈之。)治暴热毒,心肺烦而呕血方,大黄二两为末,以地黄汁拌匀,湿即焙干。上为末,每服二钱, 
地黄汁调下,以利为度,甘草汤亦得。(《中藏经》) 
三黄丸,治三 吐血诸黄证。 
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大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后温水下十五丸,量虚实加减服。(《中藏经》)(按∶《本事》为散用,见 
《衄血》中。) 
治小儿吐血,心躁烦闷,茜根散方。 
茜根(半两) 犀角屑 川升麻 川大黄(锉微炒) 黄芩 甘草(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黑豆三十粒,淡竹茹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圣 
惠》) 
犀角散。 
黄连 大黄 芍药 犀角 甘草 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无时温服之。(《三法六门》) 
凉血抑火汤,治吐血衄血初起,气盛上逆,不能下降归经。 
当归 赤芍(各二钱) 大黄(三钱) 黄芩 黄连 丹皮 生地 川芎(各一钱五分) 
灯心三十茎,临服加藕汁半杯。(《玉案》)《医读》三黄凉血汤,于本方去芩、连、川芎,加山栀、桃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