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魔极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放心,这是我的职责,我会尽自己一切能力做好的。”尤妮顿时感觉到空前的压力。

  “银子方面,要多少我给你多少。”杨存站起身来:“支出的方面你不用操心,我要的是快,越快越好。江南铸造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可以装备军队和水师的装备制造出来,你的责任就是挑选各地作坊中的人材,将火器的攻击方式多样化。”

  “杨,你到底想干什么?”尤妮心里一突,听着杨存的话想想这两日的见闻,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声。为什么发展的方向是要为杀伤力最强的火器为主,为什么铸造局的存在不是推动科技,而是研发适用于战争的大杀伤性武器。

  “我,什么都不干。”杨存狡黠的一笑:“现在我的责任就是赚钱,然后老实的看热闹。”

  拿着手里的名册和文件,尤妮犹豫了一下,尽管心里还有疑惑,还是点着头说:“放心吧,你交给我的事我会全部办好的。你既然不当这是过家家,那我也会全力以赴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以爱德华家族的荣誉起誓,铸造局的未来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那就最好了。”杨存满意的点了点头,临走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走到了尤妮的面前直直的凝视着她,凝视着那双深邃得让人几乎无法自拔的蓝眼泪。

  “怎么,怎么了?”尤妮被看得有些心慌,心跳不知不觉的加快,俏面隐隐发红不自觉的低下了头。一向要强的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慌什么,但就是觉得那双眼眸里有压抑的欲望,有期待,有着轻松外表下所承受的压力,深邃得让人不敢直视。

  “没什么,好好干吧。”杨存回过神来感觉有些尴尬,但不知为何还是鬼使神差的伸出了手,在她吹弹可破的俏面上轻轻的抚了一下。

  这动作显得有些暧昧又有些轻佻,出乎意料,尤妮的头垂得更低了,但却是咬着银牙没有想象中那样直接拔出枪来顶在杨存的脑袋上。

  杨存微微楞了一下,尴尬的一笑转身就走,一时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人去屋空,尤妮还傻傻的站着,刚才脸上的温度似乎还在,这轻轻的抚摸感觉是那么的突然,突然得让心跳直到现在都难以平缓,根本做不出任何的反应。

  出了铸造局的衙门大门,外头洛虎已经将车驾早早的备好。归去的途中,洛虎终于忍不住问道:“公爷,您说这事靠谱么,这私设铸造局的事已经够出格了,咱们还真铸造了官印和官服,这事要是被朝廷知道了,还不拿您一个私设衙门之罪啊。”

  “没事,闹吧,谁这当口还有兴趣来和我过不去。”杨存倒是无所谓的笑着,在这越是敏感的关口做什么事反而更无拘束,朝堂上每日风云不断,没人会为了树立敌人而来理会这在他们眼里可以说是荒诞无用的衙门。

  更何况江南占尽了地利,几乎很难参与到京城的争斗之中,这也是杨存一直肆无忌惮而朝廷所有管束的原因。眼下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别处,没人会有功夫关注遥远的江南,他们关注的只是江南的钱粮赋税而已。

  让洛虎有些费解的是,哪怕是有杨存的出面撑腰,但五大家臣的态度看起来一点都不敷衍,亲自前来还携了厚礼。看模样他们对这铸造局也很是热衷,而且今天安伯烈都有前来贺喜,这些平日里忙得脚跟不着地的大爷们哪来这么好的兴致。杨存的做法就简单多了,将他们拉到郊外以游玩为名,炸几个已经成形的掌中雷和龟甲子之类的给他们看一下。这帮家伙都不是迂腐之辈,火器强大的威力让他们震惊而又兴奋,自然明白杨存要开设铸造局的用意了,对这些新的武器顿时就有了狂热的期待。

  第496章 风云骤变(上)

  全国举丧,城尽白幡,不管士兵还是官员手臂上都少不了一条孝巾。

  京城九门都是禁军在把守,城墙上下挂满了举孝的白布,白布迎风摇曳看起来萧瑟中多了几分的凄凉。

  士兵清一色白色的孝服加身,严格的盘查着出入京城的每一个人。禁军也不知道是要查什么,查得极端森严,哪怕是外官的车驾进了城都是里三遍外三遍不容丝毫的马虎。

  先帝仙逝,龙御归天,举国之大殡。昨日已经将老皇帝的尸首风光的葬于皇陵之中,陪葬的宫女太监和嫔妃数之不清,殉葬物更是金银如山。据说断龙石落下的时候,皇陵的地宫深处还传来了一阵阵凄惨的哭喊之声。

  龙御归天,自然朝堂上是休朝数日,这段时间文武百官除了按时吊唁守灵外全都老实的呆在家里。一边听着京城里的风吹草动,一边仔细的琢磨着接下来的形势,这种敏感的时候谁没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担忧。

  过了正月了,正是春意昂然之时,钦天鉴据说已经为新皇选出了登基的良日,只是所需准备的事物颇多,这个日子暂时还没透出来。这个日子离先皇入殡如此之近,看得出东宫也是怕夜长梦多,这是要快刀斩乱麻啊。

  这段时日百官们心里担忧啊,谁都知道这新皇的登基肯定是风雨不顺,所以都格外留意京城内外的动静。定王世子赵沁云没有离京,这关口上他要持孝孙之礼自然走不了,大伙都在密切的关注着他的动静。

  要说定王敢发难的话,温家估计第一个就把他儿子宰了。这家伙年末来京城的时候是为了催要粮草而来,谁知事情被温迟良一拖再拖居然耽误了那么久,老皇帝说死就死他肯定也傻眼了,这会呆在京城肯定是寝食难安,没准哪一天就会禁军找上门来。

  世子几乎等同于定王的风向标,这会他为了不被诟病不孝只能老实的呆在京城,只是不知道温家有多少的耐性,什么时候会对他下手。

  至于容王那边就老实多了,这段时间顺天府该办差的照样办差,而他却是闭门谢客。称病的理由是父皇仙逝,为人子臣心痛欲碎急火攻火,一时是头风发作卧床不起。

  虽然不知道御医有没有和他勾搭,不过人家看了以后也说容王确实是卧病了。

  这事蹊跷啊,谁真信容王会因为老皇帝之死心忧而病,看起来更像是在蛰伏一样。要知道这皇帝的儿子可个个都不是善茬,虽然是父子关系,但这皇家自古就亲情淡薄,老皇帝突然死了恐怕是打破了不少人原本的计划,他们这才显得手足无措。

  容王这边低调着,倒是起王爷那头就高调多了,每天跑去吊唁守灵的,每日痛哭还真的摆出了一副大孝子的模样,不过据说他的西北旧部活动频频,那头现在正是烽烟四起的时候,鬼知道这和容王穿一条裤子的起王爷到底要干什么。

  更何况曾经的京城之变哪个老臣不记得,这家伙十五年前就敢带兵杀进宫内,谁会相信他真会因为死了爹而哭成这样。而且他被老皇帝囚禁了那么多年,放出来的时候感不感皇恩那不知道,没准暗地里把老皇帝恨得咬牙切齿了。

  镇王那边的态度也是奇怪,一样的闭门谢客,据说不管是温家的人还是其他派系的全去拜访无一例外吃了闭门羹。不过人家倒没称病,该他去吊唁的时候他就去,其他时间是谁也不见,没人闹得清这杨家到底是什么态度。

  镇王的态度也是眼下京城百官的态度,马上就要一朝天子一朝臣了,这时站队可得小心翼翼。东宫眼下有温家确实势大,但内有容王外有定王,可以说身为外臣的在这时候稍不谨慎很容易就会引火烧身。

  今儿总算是要开早朝了,皇太孙还没登基,所以这早朝依旧是以储君之尊维持的。

  文武百官依旧带着孝,在瑟瑟寒风中等待了一上午才听见了太监的一声上朝。按照位份先后进入金殿之后,一个个战战兢兢的站在一旁没有言语,谁都看不清现在的局势自然没人会在这当口上轻易的开口,哪怕是芝麻绿豆小的事都害怕引来别人的猜疑。

  储君之服加身,即使强挺着腰板但脸上却是哈欠连天。赵沁礼睡眼腥松无精打彩,自然没人相信他是忧伤过度所致,顶多就是昨晚又不知道跑哪玩去了。

  百官前列,今日只有两位王爷站着,容王称病不朝,剩的只有镇王和起王了。这二位曾经有过节,上了朝除了客气的打声招呼外也没什么谈的,自然早朝就从这二位爷的臭脸色开始。

  一旁的老温递了个眼色,礼部的官员立刻上前,大说些什么顺应天命,应尽早位登九五之类的话。表达的意思无非就一个,老皇帝死了,皇太孙这投胎技术好的家伙顺理成章就是下一个皇帝,谁要不服的话那就是谋逆,那就是在怀疑老皇帝被人戴了绿帽子。

  皇太孙以位份而言,登基九五确实是名正言顺,老皇帝在的时候他就是储君了,自然现在要是老皇帝不诈尸反悔的话,下一个皇帝是他那是勿庸质疑的事,这也是这年头很是讲究的正统天嫡。

  朝堂上礼部的那些人吹得天花乱坠,温家的人在一边煽风点火,上演了一出忠臣拥君的好戏。这过程中起王和镇王始终都没说什么,任由他温家的人搭着台唱大戏,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一声退朝以后两位王爷就各回各家,老实得实在让人有些纳闷。

  退了朝以后,身为储君的赵沁礼立刻没了身影,据说他并没有去灵堂吊唁,这功夫也不知道又跑哪疯去了。打听到消息的人无不摇头叹息,这皇太孙也太不像话了,现在这情况都不知道收敛一点,难道他就不怕这些荒唐行径会惹来不孝的非议么。

  朝廷压着各地近一段时间的奏折,很多情况百官都不清楚。其他大臣的权利大多在这时候架了空,朝堂上俨然成了温家一派独大的地步,虽然容王的势力也是不小,不过这段时间都是避其锋芒并没有与他们起争执。

  此时的容王府内,刘品阳和已是衙司的师爷分落而坐,品着杯中之茶却是品不出半分的醇香。没多时一身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