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俄罗斯文化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著名评论家斯达索夫对此说了一句载入史册的话:俄国从此有了自己的“强力集团”。这使得1862 年形成的彼得堡一个音乐家团体得到了名称。这个音乐家团体由5 人组成,他们是巴拉基廖夫、穆索尔斯基、居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金。
  巴拉基廖夫(1837—1910)是强力集团的领导者,19 世纪下半期俄罗斯民族音乐流派的代表之一。他从小跟随母亲学习音乐,后来又师从菲尔德的高足杜布克和艾斯里希。在大学期间,他主修数学,但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音乐。50年代末,他经常登台演奏钢琴,并谱写了《俄罗斯主题序曲》和《李尔王》的配乐。他对俄罗斯民族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搜集、整理和出版了俄罗斯民歌集。这个年轻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见解令人仰慕。两位青年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和居伊——投到他的门下接受指导。1861 年和1862 年,又有两位年轻的音乐家加入到追随者和求教者的行列,他们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金。于是,一个以巴拉基廖夫为首的团体形成了。
  5 人集团尊崇格林卡和达尔戈梅日斯基的传统,主张从俄罗斯人民中发掘创作的源泉,发展和创新俄罗斯民族音乐,并使它独立于西方。他们的艺术思想比较明显地受到革命民主主义的影响,认为艺术的社会使命是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政治理想,艺术家应该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从中汲取灵感。但他们的观点也有偏颇之处,如对古典主义大师的经典之作抱有轻率态度,忽视专业音乐教育的意义,轻视出自音乐学院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否认俄罗斯音乐协会在传播音乐知识、培养大众审美情趣方面所起的作用。1862 年,巴拉基廖夫与音乐活动家加·雅·洛马金一起,创办了义务音乐学校,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和普及性的演奏活动,以此同正规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抗衡。同那些具有较多西欧色彩的音乐家相比,5 人集团更强调民族特色和人民性。
  5 人强力集团的创作活动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它构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音乐流派——新俄罗斯乐派。
  60年代,巴拉基廖夫以他在伏尔加、高加索地区采风收集的民歌为素材,创作了交响诗《罗斯》、《塔马拉》和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由于性格狂傲,他后来一度脱离音乐界,直到80 年代初才重新开始创作活动。
  穆索尔斯基(1839—1881)也是从小受到钢琴家母亲的培养和熏陶,7岁时就能演奏李斯特的一些钢琴曲。从侍从学校毕业后,他成为一名近卫军少尉,但在跟随巴拉基廖夫之后很快退出军界,专心从事作曲。穆索尔斯基最杰出的作品是两部历史题材的歌剧。1872年完成的《鲍里斯·戈杜诺夫》是根据普希金的原著改编的。另一部《霍凡斯基之乱》未能竣稿,由他的朋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他死后两年(1883)续成。70 年代中期,他与诗人库图佐夫相识,受其影响,创作了《没有太阳》和《死神歌舞》这两组忧郁的套曲。此外,他还谱写了一些如《跳蚤》那样流传不衰的歌曲。穆索尔斯基的个人生活颇不如意,尤其是最后几年,他孤寂潦倒,精神忧郁,1881 年在42 岁的有为之年去世。他留下的作品不多,但以其现实主义的风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富有特色的音乐语言、简炼而又别具一格的和声和配器而闻名,对后世作曲家产生过很大影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 一1908)是强力集团中成果最为丰硕、学识最为渊博的一人。他出身于一个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官员家庭,15 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1861年,在海军学校读书时,他与巴拉基廖夫相遇并在音乐上受其指导。不久,他作为年轻的海军军官出海远航3年,到过美国、巴西、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和挪威。1865年,远航归来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完成了《第一交响乐》,并以这部被誉为俄国人所写的第一部成熟的交响乐的作品奠定了自己在音乐界的地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创作在强力集团渐趋衰落之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他一生中创作了15 部歌剧,其中包括《普斯科夫女人》、根据奥斯特罗夫斯基原著谱写的《五月之夜》和《白雪公主》、《萨特阔》、《沙皇的新娘》、普希金原著的《金鸡》等。此外他还写了管弦乐作品《西班牙狂想曲》、交响组曲《天方夜谭》等许多浪漫曲和俄罗斯民歌改编曲。这些作品题材广泛,色彩鲜明,音乐语言生动,具有清澈的抒情意境和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他还为修订、续编和出版已故音乐家未完成的乐谱作出了巨大努力,使穆索尔斯基、鲍罗金和达尔戈梅日斯基等人的一些作品得以面世和流传。
  从1871年开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成为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同时还担任了军乐队总监和指挥。为了专心于音乐事业,他在1873年辞去了海军军职。后来又兼任过彼得堡义务音乐学校校长、俄国交响乐会首席指挥等职。作为一个严肃的音乐家,他具有极强的求知、探索和创新精神。在成为音乐学院教授后,他仍自感学识不足而自修了对位法和赋格曲,并继续求教于巴拉基廖夫和柴可夫斯基等著名音乐家。正是这种精神,使他成为管弦乐大师、配器能手和和声的革新家。作为一个勤奋的音乐教育家,他撰写了《和声实用教程》、《管弦乐原理》和自传《我的音乐声涯》,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俄国音乐家。鲍罗金(1833—1887)是一位身兼化学家的音乐家,1858年获化学博士学位,随后留学西欧数年,回国后在医学院任教授,写过许多有机化学的专著。他的音乐作品多为史诗性的题材,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歌的风格。他创作的歌剧《伊戈尔王公》是俄国音乐中英雄史诗的典范,这部作品在他死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在1890年续成。同时,他也是俄罗斯古典交响乐的奠基者之一,其《第二交响曲》(《勇士》)达到了史诗交响乐的顶峰。交响诗《在中亚草原上》也以其独特的魅力而享有盛誉。他还把壮士诗中的人物形象引进了浪漫曲,创作了《睡公主》和《黑森林之歌》。此外,他还是俄罗斯古典弦乐四重奏的创始人之一和抒情声乐曲的大师。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19 世纪60 年代的解放运动思想。
  强力集团的又一名成员是音乐评论家和作曲家居伊(1835—1918)。就职业来说,居伊是个军事工程方面的学者,50 年代从彼得堡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最后晋升到中将军衔。他之所以对音乐有兴趣并最终成为作曲家,主要是受到朋友达尔戈梅日斯基的影响。从60年代初开始,居伊热衷于音乐评论。他竭力推崇俄罗斯民族音乐,曾专门到西欧去宣传格林卡和达尔戈梅日斯基,获得了很大成功;他在80 年代出版的《俄罗斯音乐》一书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注意。居伊也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剧就有10 部,其中较有名的是根据普希金原作改编的《高加索的俘虏》和《上尉的女儿》。此外,他还是许多钢琴曲和歌曲的作者。但有意思的是,这位俄罗斯音乐的鼓吹者自己的多数作品并无明显的俄罗斯民族特色。
  60 一80 年代,在强力集团之外,还活动着一批杰出的音乐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安东·鲁宾施坦和彼·伊·柴可夫斯基。
  鲁宾施坦(1829—1894)是19 世纪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之一,10 岁时就在莫斯科举办钢琴演奏会,随后3 年在欧洲巡回演出,受到肖邦和李斯特的注意。1844—1848年间,曾先后在柏林和维也纳学习音乐理论、钢琴演奏和作曲。50年代初,他创作了《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等3 部歌剧,从此名声大噪。1859年,他创建了俄罗斯音乐协会。1862年,又创建了俄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彼得堡音乐学院,任院长和教授。70 年代,他创作了《恶魔》、《尼禄》、《马卡维伊斯》等歌剧。他的作品中还包括6 部交响乐和5 部钢琴协奏曲、许多抒情歌曲和室内乐。
  19 世纪下半期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是柴可夫斯基(1840—1893)。还在1866年,他根据席勒的《欢乐颂》所写的大合唱就受到音乐评论家盖·阿·拉洛什的高度评价。拉洛什认为,柴可夫斯基是当今俄国最大的音乐天才,是俄国音乐界最大的和唯一的希望,并预言他将达到格林卡之后俄国音乐的顶峰。柴可夫斯基的父母都爱好音乐,他自己从5 岁开始就能根据莫扎特、多尼采蒂、罗西尼歌剧中的咏叹调主题即兴演奏钢琴。1863年,已在司法部任职的柴可夫斯基决定放弃他的职位,以便专心致志于在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业,师从安东·鲁宾施坦。两年后,他应邀到俄国第二所音乐学院——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教授。
  1866 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交响曲《冬日的幻想》。他在这部作品中不仅吸收了俄罗斯民间歌舞曲调,而且还赋:产其抒情表白、形象结构、戏剧思维和新颖的表现手法等特色,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交响乐风格。柴可夫斯基善于博采众长,从世界和俄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营养。他对许多欧洲音乐家深有研究,尤其崇拜莫扎特和贝多芬。在俄国音乐家中,他最欣赏格林卡,同时也非常珍视俄罗斯民歌的优美旋律和独特气质。60 年代末70 年代初,他与巴拉基廖夫等强力集团音乐家相识。尽管在艺术见解上有分歧,但他这一时期的作品较明显地受到强力集团的影响,大量采用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素材。完成于1869 年的交响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题材是由巴拉基廖夫以提纲形式提供给他的。这部作品在1870年3月首演之后,好评如潮。斯达索夫认为它充满诗意、激情和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杰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